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049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包括车箱、车架和车轮,车箱底面设有卸矿口,该卸矿口上设有对开门体,该对开门体包括左、右门体,左、右门体固定在左、右顺轴上,左、右顺轴上设有左、右蜗轮,并在车箱上设有同时与左、右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需卸矿时,直接驱动蜗杆旋转,相应的带动左、右顺轴转动,进而驱动左、右门体作对开动作从而打开卸矿口,实现快速卸矿的目的;卸矿完毕后,驱动蜗杆反向旋转,进而驱动左、右门体相对作合拢动作从而实现封闭卸矿口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且卸矿速度快,而且整体结构简洁、紧凑,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有效减少维修数次,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
【专利说明】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
【背景技术】
[0002]现代社会,在矿山企业普遍使用矿车,市面上售卖的矿车多种多样,其各自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力求能达到不同企业的使用要求。
[0003]目前现有的矿车中的虽然能大致满足使用要求,但设计都不算巧妙,均是采用圆笼翻卸矿方式进行卸矿,即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圆笼翻转,使其上部的开口朝下,使圆笼内的矿石从开口流出,实现卸矿的目的。但是由于圆笼体积笨重,导致需要具有较大动力的驱动机构才能完成该动作,从而造成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卸矿速度慢,维修量大等缺点,不利于了生产。若直接采用人工驱动,则操作麻烦,费力费时,劳动强度大,并且卸矿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成本低、操作简单且卸矿速度快的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包括车箱及通过车架设置在该车箱底部的车轮,所述车箱底面设有至少两卸矿口,该卸矿口上设有能将其打开或封闭的对开门体,该对开门体包括左门体和与该左门体相适配的右门体,对应卸矿口的两侧位置各设有贯穿所述车架的左顺轴和右顺轴,左门体和右门体对应固定在所述左顺轴和右顺轴上,并能以该左顺轴或右顺轴为轴心转动相应打开或封闭所述卸矿口,所述左顺轴一端上设有左蜗轮,所述右顺轴上的一端上设有与所述左蜗轮的齿向相反的右蜗轮,并在所述车箱上设有同时与所述左蜗轮和右蜗轮相啮合的蜗杆。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对开门体的面积略大于所述卸矿口的面积。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门体的左侧边与所述左顺轴相焊接,所述右门体的右侧边与所述右顺轴相焊接。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蜗杆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所述车箱的一侧壁上,该蜗杆对应所述左蜗轮的位置设有与该左蜗轮相啮合的左齿牙,该蜗杆对应所述右蜗轮的位置设有与该右蜗轮相啮合的右齿牙。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蜗轮包括左扇形固定座及设置在该左扇形固定座上的左弧形块,该左弧形块的外圆弧面上设有与所述左齿牙相啮合的齿牙,所述右蜗轮包括右扇形固定座及设置在该右扇形固定座上的右弧形块,该右弧形块的外圆弧面上设有与所述右齿牙相啮合的齿牙。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门体的底面设有加强筋。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右门体的底面设有加强筋。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车箱的内侧壁设有加强角铁。[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各设有拖勾。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卸矿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卸矿口按从车头至车尾的顺序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车箱的底面。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需卸矿时,直接驱动蜗杆旋转,相应的带动左、右顺轴转动,进而驱动左、右门体作对开动作从而打开卸矿口,实现快速卸矿的目的;卸矿完毕后,驱动蜗杆反向旋转,进而驱动左、右门体相对作合拢动作从而封闭卸矿口,实现封闭卸矿口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且卸矿速度快,而且整体结构简洁、紧凑,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有效减少维修数次,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包括车箱I及通过车架2设置在该车箱I底部的车轮3,所述车箱I底面设有至少两卸矿口,本实施例中,所述卸矿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卸矿口按从车头至车尾的顺序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车箱I的底面。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车箱11的大小,或所需的卸矿速度等需求来相应设置卸矿口的数量,如该卸矿口的数量为两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该卸矿口上设有能将其打开或封闭的对开门体4,该对开门体4包括左门体41和与该左门体41相适配的右门体42,对应卸矿口的两侧位置各设有贯穿所述车架2的左顺轴5和右顺轴6,左门体41和右门体42对应固定在所述左顺轴5和右顺轴6上,并能以该左顺轴5或右顺轴6为轴心转动相应打开或封闭所述卸矿口,所述左顺轴5 —端上设有左蜗轮7,所述右顺轴6上的一端上设有与所述左蜗轮7的齿向相反的右蜗轮,并在所述车箱I上设有同时与所述左蜗轮7和右蜗轮相啮合的蜗杆9。
[0021]所述对开门体4的面积略大于所述卸矿口的面积。能有效防止漏矿。
[0022]所述左门体41的左侧边与所述左顺轴5相焊接,所述右门体42的右侧边与所述右顺轴6相焊接。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如采用螺钉进行固定等。
[0023]所述蜗杆9通过轴承座91设置在所述车箱I的一侧壁上,该蜗杆9对应所述左蜗轮7的位置设有与该左蜗轮7相啮合的左齿牙92,该蜗杆9对应所述右蜗轮的位置设有与该右蜗轮相啮合的右齿牙。
[0024]所述左蜗轮7包括左扇形固定座71及设置在该左扇形固定座71上的左弧形块72,该左弧形块72的外圆弧面上设有与所述左齿牙92相啮合的齿牙,所述右蜗轮包括右扇形固定座及设置在该右扇形固定座上的右弧形块,该右弧形块的外圆弧面上设有与所述右齿牙相啮合的齿牙。
[0025]所述左门体41的底面设有加强筋。所述右门体42的底面设有加强筋。有效增加结构强度,避免防止装矿时对开门体4受到大的冲击力而变形。
[0026]所述车箱I的内侧壁设有加强角铁11。有效提供车箱11的整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O
[0027]所述车架2的前后两端各设有拖勾8。方便牵引,给使用带来方便。
[0028]需卸矿时,参见图2,可以通过马达驱动蜗杆9旋转,也可以在蜗杆9的一端上设有转盘,然后手工转动转盘进需驱动蜗杆9旋转。蜗杆9转动后通过左蜗轮7和右蜗轮相应的带动左顺轴5和右顺轴6转动,进而驱动左门体41和右门体42作对开动作从而打开卸矿口,实现快速卸矿的目的。
[0029]卸矿完毕后,反向驱动蜗杆9转动,进而驱动左门体41、右门体42相对作合拢动作从而封闭卸矿口,实现封闭卸矿口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且卸矿速度快,而且整体结构简洁、紧凑,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有效减少维修数次。
[0030]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矿车,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包括车箱及通过车架设置在该车箱底部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底面设有至少两卸矿口,该卸矿口上设有能将其打开或封闭的对开门体,该对开门体包括左门体和与该左门体相适配的右门体,对应卸矿口的两侧位置各设有贯穿所述车架的左顺轴和右顺轴,左门体和右门体对应固定在所述左顺轴和右顺轴上,并能以该左顺轴或右顺轴为轴心转动相应打开或封闭所述卸矿口,所述左顺轴一端上设有左蜗轮,所述右顺轴上的一端上设有与所述左蜗轮的齿向相反的右蜗轮,并在所述车箱上设有同时与所述左蜗轮和右蜗轮相啮合的蜗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门体的面积略大于所述卸矿口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门体的左侧边与所述左顺轴相焊接,所述右门体的右侧边与所述右顺轴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所述车箱的一侧壁上,该蜗杆对应所述左蜗轮的位置设有与该左蜗轮相啮合的左齿牙,该蜗杆对应所述右蜗轮的位置设有与该右蜗轮相啮合的右齿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蜗轮包括左扇形固定座及设置在该左扇形固定座上的左弧形块,该左弧形块的外圆弧面上设有与所述左齿牙相啮合的齿牙,所述右蜗轮包括右扇形固定座及设置在该右扇形固定座上的右弧形块,该右弧形块的外圆弧面上设有与所述右齿牙相啮合的齿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门体的底面设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门体的底面设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的内侧壁设有加强角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各设有拖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式底卸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矿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卸矿口按从车头至车尾的顺序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车箱的底面。
【文档编号】B61D7/02GK203496898SQ20132062794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2日
【发明者】于洪 申请人:葫芦岛八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