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溜板的侧倾式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26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溜板的侧倾式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溜板的转向结构,特别是一种直接利用骨架的侧倾使轮体产生转向作用的新颖创作。
本实用新型系根据同一申请人申请的第00216586.4号专利的改进。鉴于原专利申请因框圈状拨块成可枢转状态,而有可能影响转向时的最佳灵敏度,即当拨块最初触动拨柄的瞬间,可能会有一小段行程无法产生预期的触转作用,而必须直至拨块确实与拨柄的接触成紧迫状态时,方能产生转向作用,其原因是由于拨块成可枢转状态必然存在触转间隙。为此,发明人针对上述情况作了改进,发现若将前述两个构件位置对调,便可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转向时更具灵敏度,以提高使用操控性的滑溜板两侧倾式转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溜板的侧倾式转向结构,其特点是在一前支杆上端设有一可调高低的握柄,该前支杆与一骨架结合,该骨架与一定位件相互枢接,设置于骨架底端的一拨柄处于轮轴套件的拨环附近,该轮轴套件上端与定位件相互枢接,下端则连设有轮体。所述骨架两端各与一定位件相互枢接,设置于骨架两侧底端的拨柄与轮轴套件的拨环位置对应,该轮轴套件上端与定位件相互枢接,下端则各连设有轮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利用握柄扳动前支杆实施左、右方向的扳动行程时,骨架随之产生侧倾现象,使设在骨架底端的拨柄拨动轮轴套件的拨环。当拨环旋移时,随之旋动轮轴套件使轮体快速转向,这不但使滑溜板转向时更具灵敏度,而且提高了使用操控性。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结合附图详述如下。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参阅
图1所示,其基本组件包括如下一前支杆10,上端具一握柄11,下端则与骨架20结合;一骨架20,前端具一旋轴21,配合一软质垫圈22与一定位件40相互枢接,在适当位置与一踏板30相互枢接,在接近定位件40位置底端设有一拨柄25;一踏板30枢设于骨架20上端面,其后端32略为高起并罩覆于后轮60的上方,并与后轮60保持适当间距;一定位件40上端的轴向穿孔41可塞设软质垫圈22,与骨架20的旋轴21相互枢接,下端则与一轮轴套件50相互枢接;一轮轴套件50下端连设有一前轮51,而侧端向骨架20方向延伸枢设有一拨环52,而骨架20对应位置所设置的拨柄25穿置于拨环52的圈孔53中;还有二后轮60。利用上述构件的组装,当利用握柄11扳动前支杆10实施左、右方向的扳动行程时,其骨架20随之产生侧倾现象,使设置在骨架20底端的拨柄25拨动轮轴套件50的拨环52。当拨环52旋移时,随之旋动轮轴套件50,从而达到使前轮51转向的预期目的。
当然,使用者亦可利用位于踏板30上身体重心的偏移,从而达到相同的转向目的。
在图2所示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将转向结构70设置于后轮60部位,不论是一前轮51配合二后轮60或二前轮51配合一后轮60的组装均是适用的。
前述的转向结构70包括骨架20、拨柄25及旋轴21、软质垫圈22、踏板30、定位件40及轮轴套件50等所构成的总体转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也可将前述的转向结构70分别设置在前、后轮51、60部位。当进行转向行程时,其前、后轮51、60同时随之进行对应方向的转向行程,进而减少回转半径并增加转向速度,以提高运动的乐趣。
权利要求1.一种滑溜板的侧倾式转向结构,其特征是在于在一前支杆上端设有一可调高低的握柄,使该前支杆与一骨架结合,该骨架与一定位件相互枢接,设置于骨架底端的一拨柄处于轮轴套件的拨环附近,该轮轴套件上端与定位件相互枢接,下端则连设有轮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溜板的侧倾式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两端各与一定位件相互枢接,设置于骨架两侧底端的拨柄与轮轴套件的拨环位置对应,该轮轴套件上端与定位件相互枢接,下端则各连设有轮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溜板的侧倾式转向结构,主要在前支杆上端设有可调高低的握柄,该前支杆与骨架结合,骨架与定位件相互枢接。当利用握柄扳动前支杆实施左、右方向的扳动行程时,骨架随之产生侧倾现象,使设在骨架底端的拨柄拨动轮轴套件的拨环,该轮轴套件上端与定位件相互枢接,下端则连设有轮体。当拨环旋移时,随之旋动轮轴套件使轮体转向。
文档编号B62M1/00GK2437362SQ0021897
公开日2001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5日
发明者王国梁, 吴凉舟 申请人:王国梁, 吴凉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