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四轮车辆的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974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四轮车辆的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转向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四轮车辆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人们对休闲运动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集休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小型四轮车辆越来越受到青少年青睐;目前此类车辆的转向结构甚为简单,一般采用单轴加球头拉杆连接片,通过球头拉杆连接转向羊角,实现小型四轮车辆前轮转向的目的。随着小型四轮车辆的不断改进,车速也越来越快,最新型的小型四轮车辆可达50Km/h,以及越野场地的多样化,对小型四轮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使用的转向装置已不能满足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转向平衡度差;二是转向不灵活;三是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于四轮车辆转向装置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传动平稳、转向灵活、安全性能好的适用于四轮车辆的转向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车把、车把座、方向轴、左右球头拉杆、左右转向羊角及转向支座,车把座的上端固定车把,其下端固定方向轴,左右球头拉杆的一端依次与左右转向羊角铰接,转向支座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的方向轴的下端固定连接万向节方向臂,万向节方向臂上设有定心轴,定心轴设置在转向支座上,定心轴上固定有转向连接板,左右球头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向连接板铰接。
为了提高机械强度,增加安全系数,在转向连接板与定心轴之间固定有加强筋。
采用上述结构后,前轮转向时,车把通过方向轴带动万向节方向臂绕转向支座旋转,万向节方向臂带动固定在定心轴上的转向连接板旋转,转向连接板通过左右球头拉杆带动左右转向羊角,从而达到前轮转向的目的;具有结构合理、传动平稳、转向灵活、机械强度高、安全性能好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万向节方向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四轮车辆的转向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车把1、车把座2、方向轴3、左右球头拉杆7、左右转向羊角8及转向支座6,车把座2的一端固定车把1,另一端固定方向轴3,左右球头拉杆7的一端依次与左右转向羊角8铰接,转向支座6固定在车架上,方向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万向节方向臂4,万向节方向臂4上固定有定心轴9,定心轴9通过轴承设置在转向支座6上,定心轴9上固定有转向连接板5及加强筋10,左右球头拉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转向连接板5铰接。
本实用新型转向时,车把1通过方向轴3带动万向节方向臂4绕转向支座6旋转,万向节方向臂4在旋转的同时又带动固定在定心轴9上的转向连接板5旋转,转向连接板5通过左右球头拉杆7带动左右转向羊角8转动,从而达到前轮转向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四轮车辆的转向装置,包括车把(1)、车把座(2)、方向轴(3)、左右球头拉杆(7)、左右转向羊角(8)及转向支座(6),车把座(2)的上端固定车把(1),其下端固定方向轴(3),左右球头拉杆(7)的一端依次与左右转向羊角(8)铰接,转向支座(6)固定在车架上,其特征是所述的方向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万向节方向臂(4),万向节方向臂(4)上固定有定心轴(9),定心轴(9)设置在转向支座(6)上,定心轴(9)上固定有转向连接板(5),左右球头拉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转向连接板(5)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四轮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在转向连接板(5)与定心轴(9)之间固定有加强筋(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四轮车辆的转向装置,包括车把(1)、车把座(2)、方向轴(3)、左右球头拉杆(7)、左右转向羊角(8)及转向支座(6),车把座(2)的上端固定车把(1),其下端固定方向轴(3),左右球头拉杆(7)的一端依次与左右转向羊角(8)铰接,转向支座(6)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的方向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万向节方向臂(4),万向节方向臂(4)上固定有定心轴(9),定心轴(9)设置在转向支座(6)上,定心轴(9)上固定有转向连接板(5),左右球头拉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转向连接板(5)铰接;采用上述结构后,解决了原有结构转向平衡度差、转向不灵活、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具有结构合理、传动平稳、转向灵活、机械强度高、安全性能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B62D7/00GK2915633SQ20062010061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1日
发明者应宁宁 申请人:应宁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