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和车体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442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和车体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和车体前部结构,该碰撞吸能盒具有配置在前侧梁 和其车辆前方侧的保险杠横梁之间的盒本体,在车辆发生前部碰撞时上述盒本体被压溃,
从而吸收冲击能量。
背景技术
近年来要求汽车在发生轻微碰撞时减小修理费用。这就需要在发生轻微碰撞时前侧梁 不变形;散热器和冷凝器等高价部件不破损。为此,将碰撞吸能盒配置在前侧梁与其车辆 前方侧的保险杠横梁之间,在汽车发生前部碰撞时压溃碰撞吸能盒来吸收冲击能量。此外, 通过调节碰撞吸能盒的压溃残余量(碰撞后的车辆前后方向的碰撞吸能盒的长度),使发 生轻微碰撞时没有部件与车体前部的散热器和冷凝器等高价部件接触。
现有的碰撞吸能盒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那样,只是单纯地形成为筒状。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6 — 1238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462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由于碰撞吸能盒仅单纯地形成为筒状,因而在将能量吸收量、 最大抗力、压溃残余量等的碰撞吸能盒的性能设定为目标性能时,不得不根据碰撞吸能盒 的盒本体的形状、板厚和材质进行设定。其结果,盒本体的形状很大程度上受到碰撞吸能 盒的上述性能的限制,难以使盒本体形成所需的形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和车体前部结构,该车辆的 碰撞吸能盒是能将能量吸收量、最大抗力、压溃残余量等的性能设定为目标性能的结构, 而且还能使盒本体容易地设定为所需形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具有在车辆发生前部碰撞时盒本体被压溃、从而 吸收沖击能量的结构,该盒本体配置在前侧梁与其车辆前方侧的保险杠横梁之间,所述盒本体形成为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轴心的筒状,
连接所述盒本体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对置壁部的加强梁设置在所述盒本体的中空部内。 根据该结构,由于连接盒本体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对置壁部的加强梁设置在盒本体的中 空部内,因此在将能量吸收量、最大抗力、压溃残余量等的碰撞吸能盒的性能设定为目标 性能时,能根据加强梁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设定。也就是说,盒本体的形状不必受能量吸收 量、最大抗力、压溃残余量等的碰撞吸能盒的性能较大的限制,能使盒本体容易地设定为 所需形状。
也可以是,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所述盒本体的纵向截面的纵向尺寸比所述纵向截面 的横向尺寸长,
所述对置壁部在纵向截面上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盒本体的侧壁。 在车辆发生轻微碰撞时,容易扩大变形的沿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侧壁被加强梁 连接着,因此能增大碰撞吸能盒的强度。另外,能利用薄的廉价材料作为加强梁以外的盒 本体材料。针对来自相对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的力,能使碰撞吸能盒成为较强的结构, 能避免碰撞吸能盒因来自所述倾斜方向的力而向车辆前后方向折断。 也可以是,所述加强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形成,
所述加强梁的左右两端部被弯折,从而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凸缘, 利用点焊将所述左右一对凸缘焊接于所述一对对置壁部。
通过使加强梁的左右两端部弯折从而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凸缘,能增强加 强梁的强度。能容易地将加强梁向筒状盒本体内固定。
也可以是,前侧板焊接接合在所述盒本体的车辆前方侧的前端,从而封闭所述中空部, 后侧板焊接接合在所述盒本体的车辆后方侧的后端,从而封闭所述中空部,所述前侧板离 开所述加强梁的车辆前方侧的前端,所述后侧板离开所述加强梁的车辆后方侧的后端。
盒本体的一部分不通过加强梁来增强,能使上述盒本体的一部分相比其他盒本体部分
更容易压溃,因而能利用加强梁更容易地调节盒本体的变形模式。如果在车辆前后方向上 加强梁的长度与盒本体的长度相同,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没有间隔的话,为了调节盒本体 的变形模式,则必须使加强梁做成复杂的形状。另一方面,采用上述结构的话,不仅加强 梁为简单的形状,而且也能调节盒本体的变形模式。
也可以是,在所述盒本体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半部形成有沿与车辆前后方向成直角的 方向延伸的直角方向凸条,
在所述盒本体的后半部形成有沿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凸条。直角方向凸条是使盒本体容易在车辆前后方向变形的凸条,能利用该直角方向凸条容 易地吸收轻微碰撞时的冲击能量,防止前侧梁的损伤。而且能容易地调节盒本体的变形初 期的负荷。
前后方向凸条是阻止车辆前后方向变形的凸条,利用该前后方向凸条能容易地调节盒 本体的压溃残余量,能消除轻微碰撞时与车体前部的散热器和冷凝器等高价部件接触的部 件,防止它们受到损伤。
也可以是,在所述盒本体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半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空开间隔地形 成有沿与车辆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所述直角方向凸条,
在所述多个直角方向凸条中位于最车辆前方侧的直角方向凸条的所述直角方向的长 度设定为大于其他的直角方向凸条的所述直角方向的长度。
在车辆发生轻微碰撞时,能使位于最车辆前方侧的直角方向凸条最先变形,之后使后 方的直角方向凸条变形,能顺利地使盒本体从前方侧开始压溃。而且,能降低碰撞吸能盒 的初期抗力的峰值。
所述加强梁的车辆前方侧的前端位于所述最车辆前方侧的直角方向凸条的车辆后方 侧,这样能避免位于最车辆前方侧的直角方向凸条在车辆轻微碰撞时因加强梁而难以变形 的问题。并且,能顺利地从前方侧将盒本体压溃,降低碰撞吸能盒的初期抗力的峰值。
在所述加强梁上形成有沿与车辆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直角方向凸条,这样能 更容易地利用加强梁来调节盒本体的变形模式。
也可以是,所述盒本体包括截面呈上下倒置U形的上侧部件和截面呈U形的下侧部件, 所述上侧部件的一方的侧壁、所述下侧部件的一方的侧壁、所述加强梁的一方的凸缘相互 重叠并被实施点焊,并且所述上侧部件的另一方的侧壁、所述下侧部件的另 方的侧壁、 所述加强梁的另一方的凸缘相互重叠并被实施点焊,这样,碰撞吸能盒的制作变得容易, 能防止上述侧壁彼此的重叠部的剥离和开裂,由于在车辆前后方向具有上述重叠部,因而 能增强碰撞吸能盒的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具有前侧梁;配置在所述前侧梁的前侧的保险杠横 梁;以及在所述前侧梁与所述保险杠横梁之间配置的所述车辆的碰撞吸能盒。采用该结构, 由于将连接盒本体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对置壁部连接的加强梁设置在盒本体的中空部中,因 此在将能量吸收量、最大抗力、压溃残余量等的碰撞吸能盒的性能设定为目标性能时,能 根据加强梁的形状、大小进行设定。即,盒本体的形状能很大程度上不受能量吸收量、最 大抗力、压溃残余量等的碰撞吸能盒的性能的限制,使盒本体容易地设定为所需形状。也可以是,所述前侧梁形成为轴心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筒状,
将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所述盒本体的纵向截面形状和大小设定为与所述前侧梁的 纵向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或基本相同,
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所述盒本体的各壁与所述前侧梁的各壁重叠。
能可靠地利用前侧梁来承接、支撑从保险杠横梁作用于碰撞吸能盒的力,在碰撞吸能 盒不易产生旋转方向的力。因此,能容易、正确地发挥碰撞吸能盒的能量吸收量、最大抗 力、压溃残余量等的碰撞吸能盒性能。
作为使碰撞吸能盒上不易发生旋转方向的力的手段,可以考虑增厚与盒本体的车辆后 方侧的端部接合的后板(连接板)的壁厚来增强后板的刚性的手段,但该手段会带来重量 增加、材料成本上升的问题。相比之下,本发明的上述构成不会导致该问题。


图l是车体前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 (a)是车体右侧的碰撞吸能盒的纵剖主视图(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纵剖视图), 图2 (b)是车体右侧的前侧梁与散热器侧支架接合的接合部的纵剖主视图(从车辆前方侧 观察到的纵剖视图)。
图3是车体右侧的前侧梁与散热器侧支架接合的接合部的横剖俯视图。
图4是车体右侧的碰撞吸能盒的立体图。
图5是车体右侧的碰撞吸能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车宽方向外侧的斜后下方观察到的车体右侧的碰撞吸能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l表示作为车辆的汽车的车体前部结构。如图1所示,轴心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形 筒状的左右一对前侧梁l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状态设置在车体前部,使沿着汽车上下方 向的散热器侧支架2与各前侧梁1的前端部交叉,将沿着车宽方向W的散热器上支架3架设在 左右一对的散热器侧支架2的上端部上。 (前侧梁l的结构)
图2 (b)表示车体右侧的前侧梁1与散热器侧支架2的结合部的纵剖主视图(从车辆前 方侧Fr观察到的纵向剖视图),图3表示上述结合部的横剖俯视图。如这些图所示,利用一张金属板通过冲压加工一体地形成前侧梁1的下壁10、车宽方向内侧Wl的侧壁ll (以下称 为"第一内侧壁ll")和上壁12,并使第一内侧壁ll构成为铅垂壁,使下壁10构成为水平 壁,使上壁12构成为越往车宽方向外侧W2越位于上方Z1的倾斜壁。另外,利用一张金属板 冲压加工形成前侧梁1的车宽方向外侧W2的侧壁13 (以下称为"第一外侧壁13"),使第一 外侧壁13的下半部13A构成为越往上方Z1侧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W2的倾斜壁,使上半部13B 构成为铅垂壁。
在上述上壁12的车宽方向外侧W2的端部形成的朝上方延伸的凸缘12F从车宽方向内侧 Wl与第一外侧壁13重叠,并使散热器侧支架2的车宽方向外侧W2的侧壁20 (以下称为"第 二外侧壁20")从车宽方向外侧W2与它们重叠,将三者焊接接合为一体。同样,在上述下 壁10的车宽方向外侧W2的端部形成的朝下方延伸的凸缘10F从车宽方向内侧W1与第一外侧 壁13重叠,并使上述第二外侧壁20从车宽方向外侧W2与它们重叠,将三者焊接接合为一体。 (散热器侧支架2与前侧梁1的接合结构)
如图2 (b)、图3所示,将一张金属板冲压加工成L形,形成散热器侧支架2的第二外侧 壁20和车辆前方侧Fr的前壁22,而且将一张金属板冲压加工成截面呈朝车宽方向内侧W1开 放的-形,从而形成车宽方向内侧W1的侧壁21 (以下称为"第二内侧壁21"),使第二内侧 壁21的凸缘21F从车辆后方侧与前壁22、从车辆后方侧与该前壁22重叠的加强部件29重叠 并焊接接合。
利用第二外侧壁20和第二内侧壁21在车宽方向W夹住前侧梁1,将第二外侧壁20焊接接 合在前侧梁1的第一外侧壁13上,将第二内侧壁21焊接接合在前侧梁1的第一内侧壁11上。 散热器侧支架2的前壁22从车辆前方侧Fr与前侧梁l的第一外侧壁13的车辆前方侧Fr的端 部和第一内侧壁ll的车辆前方侧Fr的端部相对。 (上保险杠横梁4的安装结构)
如图l所示,沿着车宽方向W的上保险杠横梁4的左右端部位于前侧梁1的车辆前方侧 Fr。上保险杠横梁4具有都沿着车宽方向W的上保险杠横梁板7、上保险杠横梁缓冲件8、上 保险杠横梁加强梁(未图示)。上保险杠横梁缓冲件8形成为截面呈车辆前方侧Fr为扁平而 车辆后方侧开放的V形,在上下两端部具有上下一对凸缘。将该凸缘从车辆前方侧Fr与上 保险杠横梁板7重叠并焊接接合。将该上保险杠横梁板7的左端部与左侧的前侧梁1的前端 部借助左侧的第一碰撞吸能盒30连接,将该上保险杠横梁板7的右端部与右侧的前侧梁1的 前端部借助右侧的第 一碰撞吸能盒30连接。 (下保险杠横梁5的安装结构)沿着车宽方向W的下保险杠横梁5的左右端部位于散热器侧支架2的下端部的车辆前方 侧Fr。下保险杠横梁5具有都沿着车宽方向W的下保险杠横梁板6、下保险杠横梁缓冲件9。 下保险杠横梁缓冲件9形成为截面呈车辆后方侧开放的V形,下保险杠横梁缓冲件9的后端 部与下保险杠横梁板6焊接接合。将该下保险杠横梁5的左端部与左侧的散热器侧支架2的 下端部借助左侧的第二碰撞吸能盒40连接,将下保险杠横梁5的右端部与右侧的散热器侧 支架2的下端部借助右侧的第二碰撞吸能盒40连接。 (第一碰撞吸能盒30的结构)
图2 (a)、图3 图6表示车体右侧的第一碰撞吸能盒30。左侧的第一碰撞吸能盒30与 右侧的第一碰撞吸能盒30相对于车体的左右方向中心对称(即左右对称)。如这些图所示, 第一碰撞吸能盒30具有配置在前侧梁l的前端部与其车辆前方侧Fr的上保险杠横梁4的左 右的端部(具体而言是上保险杠横梁板7的左右端部)之间的盒本体31,该盒本体31形成 为轴心O (参照图3)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形筒状。
将盒本体31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对置壁部50G、 50U予以连接的加强梁34设置在盒本体31 内部的中空部S内,将从车辆后方侧封闭该中空部S的纵长的连接板35 (后板)与盒本体31 的车辆后方侧的后端焊接接合。连接板35从盒本体31的后端部朝盒本体31的径向外侧伸 出,在外周缘部具有朝车辆前方侧Fr突出的凸缘35F。如图3所示,将连接板35从车辆前方 侧Fr与前侧梁l的前端部上一体接合着的散热器侧支架2的前壁22重叠,将多个安装螺栓分 别插通连接板35的上下两端部上形成的多个螺栓插通孔35H,利用该安装螺栓将连接板35 从车辆前方侧Fr可拆装地固定在前壁22上。
如图6所示,盒本体31的车辆前方侧Fr的前端与上保险杠横梁4的上保险杠横梁板7焊 接接合。通过这样的结构,在汽车发生前部碰撞时,盒本体31和加强梁34压溃,由此吸收 冲击能量。从车辆前方侧Fr观察到的盒本体31的纵向截面形状是在车辆上下方向较长的纵 向长的形状。即,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上述盒本体的纵向截面的纵向尺寸比上述纵向截 面的横向尺寸长。
如图4、图5所示,将上述加强梁34形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使加强梁34的左右两端 部弯折,形成朝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凸缘34F,将左右一对凸缘34F分别与上述一对对置壁 部50G、 50U的内表面点焊连接。具体而言,上述加强梁34配置成与对置壁部50G、 50U上形 成的后述的直角方向凸条交叉,并利用点焊焊接在对置壁部50G、 50U的直角方向凸条之间。 在该加强梁34的两凸缘34F之间的加强梁本体部34A上形成有朝与车辆前后方向成直角的 方向延伸的多个直角方向凸条34B和轻量化用的长通孔34H。多个直角方向凸条34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一定的间距排列,长通孔34H位于相邻的直角方向凸条34B之间。上述左右一 对凸缘34F也可朝下方延伸,或者左右一方的凸缘34F朝上方延伸,另一方的凸缘34F朝下 方延伸。
盒本体31包括截面呈上下倒置U形的上侧部件32和截面呈U形的下侧部件33,上侧部件 32和下侧部件33分别由一张金属板冲压加工而成。下侧部件33的高度尺寸大于上侧部件 32,下侧部件33的高度尺寸设定为上侧部件32的高度尺寸的大致二倍。
将上侧部件32的一方的侧壁32U (车宽方向内侧W1的侧壁32U)的下端部、下侧部件33 的一方的侧壁33U (车宽方向内侧W1的侧壁33U)的上端部、加强梁34的一方的凸缘34F以 从车宽方向内侧W1向车宽方向外侧W2依次排列的形态重叠并对这三者实施点焊,并且将上 侧部件32的另一方的侧壁32G (车宽方向外侧W2的侧壁32G)的下端部、下侧部件33的另一 方的侧壁33G (车宽方向外侧W2的侧壁33G)的上端部、加强梁34的另一方的凸缘34F以从 车宽方向外侧W2向车宽方向内侧W1依次排列的形态重叠并对这三者实施点焊。
上述一对对置壁部50G、 50U中一方的对置壁部50U包括上侧部件32的车宽方向内侧W1 的侧壁32U和下侧部件33的车宽方向内侧W1的侧壁33U,另一方的对置壁部50G包括上侧部 件32的车宽方向外侧W2的侧壁32G和下侧部件33的车宽方向外侧W2的侧壁33G。各侧壁32U、 33U、 32G、 33G的纵向截面呈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如图2 (a)、图2 (b)所示,将从车辆前方侧Fr观察到的盒本体31的纵向截面形状和
大小设定为与前侧梁l的纵向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也可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将下侧部 件33和上侧部件32的车宽方向内侧W1的侧壁33U、 32U分别构成为铅垂壁,将下侧部件33的 下壁33K构成为水平壁,将上侧部件32的上壁32J构成为越往车宽方向外侧W2越位于上方Z1 的倾斜壁,将下侧部件33的车宽方向外侧W2的侧壁33G构成为越往上方Z1侧越位于车宽方 向外侧W2的倾斜壁,上侧部件32的车宽方向外侧W2的侧壁32G构成为铅垂壁。与上侧部件 32接合的侧壁33G的上端部构成为铅垂壁。
从车辆前方侧Fr观察,将盒本体31的各壁和前侧梁1的各壁配置成它们之间对应的壁 彼此重叠。由此,能可靠地利用前侧梁l来承接、支撑从上保险杠横梁4作用于第一碰撞吸 能盒30的力。
如图3、图4所示,使加强梁34的车辆前方侧Fr的前端34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离开上述 上保险杠横梁板7 (相当于前侧板),使加强梁34的车辆后方侧的后端34b在车辆前后方向 上离开所述连接板35 (相当于后侧板)。上保险杠横梁板7与盒本体31的车辆前方侧Fr的前 端焊接接合,从而在车辆前后方向封闭上述中空部S (参照图l、图6),如上所述,连接板35与盒本体31的车辆后方侧的后端焊接接合,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封闭上述中空部S。
图3 图6所示,在上述上侧部件32的两侧壁32U、 32G和上壁32J、下侧部件33的两侧 壁33U、 33G和下壁33K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一定的间距形成有沿与车辆前后方向成直 角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直角方向凸条32B、 33B,各壁的各直角方向凸条32B、 33B在车辆前后 方向配置在相同的位置上。另外,在各壁上,多个直角方向凸条32B、 33B中位于最车辆前 方侧Fr的直角方向凸条32B、 33B的上述直角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于各壁的其他的直角方向 凸条32B、 33B的上述直角方向的长度。上述加强梁34的车辆前方侧Fr的前端34a位于最车 辆前方侧Fr的直角方向凸条32B、 33B的车辆后方侧(参照图3,图4)。
在上侧部件32的侧壁32U、 32G上形成的直角方向凸条32B与下侧部件33的侧壁33U、 33G 上形成的直角方向凸条33B在上下方向上相连,在上侧部件32的侧壁32U、 32G与下侧部件 33的侧壁33U、 33G的重叠部,两侧壁32U、 32G的直角方向凸条32B、 33B彼此在车宽方向W 重叠。上侧部件32的侧壁32U、 32G上形成的直角方向凸条32B与上侧部件32的上壁32J上形 成的直角方向凸条32B在盒本体31的周向上空开间隔,下侧部件33的侧壁33U、 33G上形成 的直角方向凸条33B与下侧部件33的下壁33K上形成的直角方向凸条33B在盒本体31的周向 上空开间隔。
在上侧部件32的车宽方向外侧W2的侧壁32G和上壁32J、下侧部件33的车宽方向外侧W2 的侧壁33G和下壁33K上,各直角方向凸条32B、 33B在上述各壁的车辆前方侧Fr的端部至车 辆后方侧的端部之间均匀地分散配置,但在上侧部件32的车宽方向内侧W1的侧壁32U的后 半部(车辆后方侧的后半部)和下侧部件33的车宽方向内侧W1的侧壁33U的后半部(车辆 后方侧的后半部)没有形成直角方向凸条32B、 33B,分别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 方向凸条32A、 33A来代替直角方向凸条32B、 33B。
上侧部件32的上述侧壁32U上形成的前后方向凸条32A位于上侧部件32的上述侧壁32U 的上端部,且位于最车辆后方侧的直角方向凸条32B的上端部的车辆后方侧,下侧部件33 的上述侧壁33U上形成的前后方向凸条33A位于下侧部件33的上述侧壁33U的下端部,且位 于最车辆后方侧的直角方向凸条33B的下端部的车辆后方侧。
如图3 图6所示,上述直角方向凸条32B、 33B和前后方向凸条32A、 33A通过冲压加工 形成为截面呈朝盒本体31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圆弧状。加强梁34的直角方向凸条34B通过冲 压加工形成为截面呈朝上方突出的圆弧状。
(其他实施方式) — (1)也可将上述加强梁34在盒本体31的中空部S中设置多个。(2) 也可将上述盒本体31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对置壁部50G、 50U用上侧部件32的上壁32J和 下侧部件33的下壁33K来构成,将上述加强梁34设置成沿上下方向。
(3) 也可将第2碰撞吸能盒40的结构做成与第1碰撞吸能盒30的结构相同。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具有在车辆发生前部碰撞时盒本体被压溃、从而吸收冲击能量的结构,该盒本体配置在前侧梁与其车辆前方侧的保险杠横梁之间,所述盒本体形成为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轴心的筒状,连接所述盒本体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对置壁部的加强梁设置在所述盒本体的中空部内。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所述盒本体的纵向截面的纵向尺寸比所述纵向截面的横向尺 寸长,所述对置壁部在纵向截面上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盒本体的侧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形成,所述加强梁的左右两端部被弯折,从而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凸缘, 利用点焊将所述左右一对凸缘分别焊接于所述一对对置壁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前侧板焊接接合在所述盒本体的车辆前方侧的前端,从而封闭所述中空部,后侧板焊 接接合在所述盒本体的车辆后方侧的后端,从而封闭所述中空部,所述前侧板离开所述加 强梁的车辆前方侧的前端,所述后侧板离开所述加强梁的车辆后方侧的后端。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本体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半部形成有沿与车辆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 的直角方向凸条,在所述盒本体的后半部形成有沿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凸条。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本体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半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空开间隔地形成有沿与车 辆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所述直角方向凸条,在所述多个直角方向凸条中位于最车辆前方侧的直角方向凸条的所述直角方向的长 度设定为大于其他的直角方向凸条的所述直角方向的长度。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的车辆前方侧的前端配置于所述位于最车辆前方侧的直角方向凸条的车 辆后方侧。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梁上形成有沿与车辆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直角方向凸条。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本体包括截面呈上下倒置U形的上侧部件和截面呈U形的下侧部件, 所述上侧部件的一方的侧壁、所述下侧部件的一方的侧壁、所述加强梁的一方的凸缘互相重叠并被实施点焊,并且所述上侧部件的另一方的侧壁、所述下侧部件的另一方的侧 壁、所述加强梁的另一方的凸缘互相重叠并被实施点焊。
10. —种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前侧梁;配置在所述前侧梁的前侧的保险杠横梁;以及在所述前侧梁与所述保险杠横梁之间配置的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梁形成为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轴心的筒状,将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所述盒本体的纵向截面形状和大小设定为与所述前侧梁的纵向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或基本相同,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所述盒本体的各壁与所述前侧梁的各壁重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碰撞吸能盒。该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具有在车辆发生前部碰撞时盒本体被压溃、从而吸收冲击能量的结构,该盒本体配置在前侧梁与其车辆前方侧的保险杠横梁之间,盒本体形成为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轴心的筒状,连接盒本体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对置壁部的加强梁设置在盒本体的中空部内。
文档编号B62D21/15GK101544218SQ20091012797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6日
发明者西信秀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