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车用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445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踏车用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脚踏车用的传动装置。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变速传动装置。在脚踏车中,能将骑车者蹬踏板的力传输给主动轮的机械部件整体被称为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动装置可以包括变速部件,或更确切地,包括齿轮比改变部件。自从19世纪下半叶带踏板的早期两轮或三轮脚踏车发明以来,已经使用这类部件。在后文将被称为传动装置齿轮比的总传动比,对应于在"输入"即蹬踏速度、以及"输出"即主动轮转速之间的转动速度比。在蹬踏轴线与主动轮轴线不重合的脚踏车中,或者可以在脚踏器处、或者可以在主动轮处、或者可以在这两个部位处,实现传动比改变。在一辆传统的自行车中,后轮是主动轮而蹬踏轴被设置在该后轮的前方。为清楚起见,在以下叙述中,当涉及蹬踏角速度和后轮角速度之比时,将称之为齿轮比,而当仅考虑脚踏器处所发生的时,称为传动比。多年来,已由脚踏车制造商提出了许多包括传动比改变部件的传动装置。最广泛使用的传动比改变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由输入端踏板驱动的带齿轮盘、以及一个或多个驱动输出端后轮的齿轮。带有空心链环的链条把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接。确切而言,换档装置旨在改变链条相对于齿轮和/或轮盘的位置。链条位置的改变通过一个或多个换速叉得以实现。专利文献EP1944230尤其示出能改变链条相对于轮盘的位置的一前换速叉。在这种装置中,链条位置的改变在链条的绷紧边段上实现。这正是为什么在踏板上施加作用力时,不可能或无论如何不推荐对前换档叉进行操作。实际上,在各次改变传动比之前或期间,使用者释放其作用力。因此可理解换档叉使骑车人丧失的效率损失。在按照现有技术的传统自行车、以及尤其在配设有例如文献EP1944230所描述的前换档叉的自行车中,传动装置在其中包括配设有两个或三个前轮盘的一脚踏器、一链条以及一后齿轮盒。齿轮比改变部件包括一前换档叉,被设置在车把左部分上的一前操纵手柄与该前换档叉相关联;以及一后换档叉,被设置在车把右部分上的一后操纵手柄与该换后档叉相关联。两个前轮盘分别包括39个齿和53个齿,而后齿轮盒包括10个后齿轮,这10个后齿轮分别包括11、12、13、14、15、16、17、19、21和23个齿。这是公路自行车的传统结构。一前轮盘和一后齿轮的组合构成各个齿轮比。理论上,对这种装置能设计20种传动比(2个轮盘乘以10个齿轮)。实际上,仅有如表1所示的约16种不同的传动比。<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在表1中,各行对应于20种齿轮比中的一种。各列从左到右分别包括齿轮比号、轮盘的齿数、齿轮的齿数、齿轮比的数值,以及使该数值区别于前一行数值的以百分比表示的差值。齿轮比等于轮盘齿数与齿轮齿数的比值。可以着重指出该传动系统的多个缺点。首先,正如表l所表示的,可以多次发现相同的传动比。另外,由于轮盘和后轮的齿轮之间存在链条的偏斜,因而在现实中不能使用其中某些传动比。这造成链条在前换档叉上的摩擦,使得骑车人极为不舒服(噪音),从而降低效率且增大链条磨损。另一方面,不同比之间的过渡并不总是渐进的。这可通过两连续比之间的差值百分比估算出。如果超过10%(上述表的粗黑体表示),可以认为过渡完全不是渐进的。最后,当骑车人用足全力时并不总是能容易实现轮盘改变,因为前换档叉作用在链条的绷紧边段上,这会造成蹬踏节奏的中断,特别在职业自行车运动中,这会有损于运动员。总之,使用者不能很容易地对这种变速系统进行最优操控,因为他必须在每次改变传动比之前清楚链条的定位——哪个轮盘和哪个齿轮?事实上,待实施的操纵动作将取决于该定位——操作前换档叉的控制?还是操作后换档叉的控制?还是操作这两者的控制?专利EP1145947描述了对传统传动装置的部分缺点进行改进的一装置。所述装置使用唯一带齿轮盘,由于该轮盘是可扩展的,因此它可完成和两个轮盘相同的功能。然而,可扩展轮盘技术的使用,需要利用多个必须支撑和传输蹬踏力矩的活动零件来实现复杂的机构。但实际上,这些系统从未被研发到能足以有效替代传统系统。在前换档叉的发明之前,已经对脚踏器处的传动比改变提出过不同的使用齿轮机构的方案。这些方案已经被迅速放弃,并且未获得换档叉的成功,因为这些方案尤其因其成本、对特殊框架的需求、脆弱性,以及特别是不高的效率而备受指责。当然,不时出现新的想法,这些想法旨在使用齿轮机构的原理以更改脚踏器处的齿轮比。文献US4218931中描述的装置是一种减速脚踏器。脚踏器在此驱动一带外齿的齿轮,该齿轮与相对脚踏器中心偏离的带内齿的齿冠啮合。齿冠连接于接纳传动链条的带齿轮盘。蹬踏速度和轮盘转速之间的传动比由齿轮的直径和齿冠的直径之比确定。在该装置中,传动比是固定的且不能在脚踏器处被改变。文献EP1980483描述了带有换档机构的脚踏器。该换档机构是能获得两种传动比的行星齿轮系。当中心轮(带外齿的齿轮)的转动是自由的时,这些传动比中的第一传动比等于l,而当中心轮的转动被阻止时,第二传动比远大于1。这种换档式脚踏器具有多种缺点。首先,鉴于行星齿轮系的运动应力、自行车上蹬踏轴线位置处的几何应力,不可能以该方式实现传动比接近1即小于1.15、优选为小于1.10的脚踏器。事实上,为了利用行星齿轮系实现接近1的传动比,行星齿轮必须具有与中心轮具有相同数量级的多个轮齿,这会导致形成直径较大的脚踏器。然而,重要的是离地距离必须尽可能地大。另一方面,鉴于存在大量的机械零件,带有行星齿轮系的脚踏器较贵、较重且效率不高。此外,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使用行星齿轮系的产品,被推荐用在重量不是决定性标准的速滑项目专用的山地自行车上。最后,由于不可能获得接近l的传动比,因而如果不与设置在后轮上的传动比改变装置相连接,带行星齿轮系的脚踏器很难被应用。事实上,对于使用者而言,理想的是齿轮比之间的差距是规律的且彼此相隔不远。示意性地,对于公路自行车,两个连续的齿轮比之间的差距数量级为5%到10X,而对于山地自行车VTT,两个连续的齿轮比之间的差距数量级介于7%和15%之间。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用于脚踏车的能改变齿轮比的变速传动装置。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出改变齿轮比式的传动装置,使用者可简单地以最优的方式控制该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传动装置,对于该传动装置,改变脚踏器处的传动比仅需要最小的机械功,且尤其不需要操纵链条的绷紧段边。通过提出脚踏车用的传动装置达到本发明的目的,该传动装置包括-脚踏器罩壳,其相对于所述脚踏车的车架是固定的并包括围绕第一轴线Al定中的圆柱形的主本体和围绕第二轴线A2定中的次本体,所述第二轴线A2与所述第一轴线Al平行,但与该第一轴线不重合。-脚踏器,其沿所述第一轴线Al相对于所述主本体旋转安装并包括一对曲柄、圆形的第一有齿元件和圆形的第二有齿元件,这两个有齿元件全都定中心在所述第一轴线Al上;-轮盘,其沿所述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所述次本体旋转安装并包括圆形的第三有齿元件和圆形的第四有齿元件,第三有齿元件和第四有齿元件这两个元件全都定中心在所述第二轴线A2上;_所述第一有齿元件和第三有齿元件、相应地所述第二有齿元件和第四有齿元件,分别构成第一齿轮系、相应地第二齿轮系;_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有齿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带内齿的元件;-可离合锁止部件被设置用于交替地锁止一方面,所述第一有齿元件相对于所述脚踏器的转动或所述第三有齿元件相对于所述轮盘的转动;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有齿元件相对于所述脚踏器的转动或所述第四有齿元件相对于所述轮盘的转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离合锁止部件包括与多个凹口配合的至少一第一棘爪和至少一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允许所述第一有齿元件相对于所述脚踏器单向转动,或允许所述第三有齿元件相对于所述轮盘单向转动,而所述第二棘爪允许所述第二有齿元件相对于所述脚踏器单向转动,或允许所述第四有齿元件相对于所述轮盘单向转动。优选地,至少两棘爪的其中之一是可由使用者操控的控制部件控制的受控棘爪;并且,至少两棘爪的另一棘爪是自由棘爪。优选地,设置有所述受控棘爪致动用的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包括托台,其设置用于使所述受控棘爪从接合到所述凹口之一中的位置脱离出;以及凸轮,其能在所述控制部件的作用下占据两稳定位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有齿元件是带内齿的大齿冠,所述第二有齿元件是带内齿的小齿冠,所述第三有齿元件是带外齿的大齿轮,且所述第四有齿元件是带外齿的小齿轮。所述多个凹口因而一方面可被设置在所述大齿冠上,而另一方面可被设置在所述小齿冠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有齿元件是带外齿的齿轮,所述第二有齿元件是带内齿的齿冠,所述第三有齿元件是带内齿的齿冠,且所述第四有齿元件是带外齿的齿轮。所述多个凹口因而一方面可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有齿元件上,而另一方面被设置在所述第四有齿元件上。还可以通过提供配设有如上所述的传动装置的脚踏车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得到更好理解,图中以非局限性方式示出本发明是如何实施的,附图中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自行车的一视图。7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的运动示意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右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左视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右视图。图5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两齿轮系的透视图。图7和图8是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盘和齿冠的左视图。图9是致动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图10、11和12是装置的局部透视图,此时该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图13、14和15是装置的局部透视图,此时该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图16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装置的运动示意图。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左视图。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右视图。图2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两齿轮系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l示出配设有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动装置的自行车l。自行车l以已知方式包括车架2,后轮4安装在该车架上;车叉3,其枢转安装在车架2上,且前轮和车把安装在该车叉上。传动装置包括脚踏器5、链条6和安装在后轮上的后齿轮盒7。后齿轮盒与后轮通过飞轮毂在牵引方向上旋转相连。需注意的是,后齿轮盒的存在并非本发明的一个局限性特征,可以考虑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其中,后齿轮盒由唯一的齿轮代替,该唯一齿轮可以连接或不连接至一毂件,该毂件包括专利申请文献EP1849700中所述类型的集成式传动比改变机构。后面将看到,本发明的装置在脚踏器处配设有飞轮,以便后轮的齿轮盒(或齿轮)也不需要配设飞轮机构。在所述例子中,盒7被连接至可被电控的换档叉8。盒7包括8个齿轮,其中,这八个齿轮的齿的数量依次为12、14、16、18、21、24、28和32。当然,无论是齿轮的数量、还是各个齿轮具有的齿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这是用于展示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优点之一的非局限性示例。传动装置还包括可被设置在自行车车把或车架上另一位置的操控部件70。所述操控部件包括人/机界面、数据处理部件以及例如专利文献FR2851222描述的左右致动手柄。按照本发明的传动装置在此结合带链环的传动链条进行描述。当然,这并非本发明的局限性特征。事实上,可以结合其它任何的用于传递蹬踏力矩给主动轮的部件如传动皮带来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图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运动示意图。按照本发明,传动装置包括脚踏器罩壳10、脚踏器5和轮盘17。罩壳10相对于脚踏车的车架是固定的,且由围绕第一轴线Al定中的主本体11和围绕第二轴线A2定中的次本体12构成,所述第二轴线A2与所述第一轴线Al平行,但与第一轴线A1不重合。脚踏器5通过脚踏器轴13安装在主本体11内。设置用于接纳各踏板23的曲柄24同样被固定在脚踏器轴上(仅有右曲柄被示出在图2上)。脚踏器还包括定中心在轴线Al上的第一有齿元件15、和同样定中心在轴线Al上的第二有齿元件16。第一有齿元件15以及第二有齿元件16两个全都被构造成带内齿的齿冠形式。轮盘17通过一中心毂件18按第二轴线A2相对于次本体11旋转安装。轮盘还包括定中心在轴线A2上的第三有齿元件20、和同样定中心在轴线A2上的第四有齿元件21。第三有齿元件20以及第四有齿元件21两个全都被构造成带有外齿的齿轮形式。在任何时候,第一和第三有齿元件、相应地第二及第四有齿元件是接合的。由于第一和第二有齿元件15、16由带内齿的元件构成,因而第三和第四有齿元件可以被安设在第一和第二有齿元件内。因此,轴线A2相对于轴线Al偏离一有限的值,在任何情况下,都偏离小于有齿元件最大半径的一值。在所有有齿元件都是带外齿的元件的传统变速箱中,并不是这种情况。该设置能使结构获得较大紧凑度。另一方面,内齿/外齿的结合使得传动装置的输出轴即轮盘、与输入轴即脚踏器朝相同方向转动。为了更好地理解,在以正视图表示的示意图右部上,第一和第三有齿元件的节圆直径以实线表示,而第二和第四有齿元件的节圆直径以虚线表示。定中心在第二轴线A2上、且被固定在轮盘17上的带齿环19,能与把脚踏区域连接至后轮的后齿轮的传动链条配合。可离合锁止部件22被设置用以交替地锁止第一有齿元件15相对于脚踏器5的旋转,此时第二有齿元件16保持自由转动,或者锁止第二有齿元件16相对于脚踏器的旋转,此时第一有齿元件保持自由转动。这种传动系统能在脚踏器处允许两种传动比。当第一有齿元件15相对于脚踏器的旋转被阻止时,获得第一传动比,在后文将称之为"小传动比"。因此,该传动比等于第一有齿元件15的齿数对第三有齿元件20的齿数的商数。当第二有齿元件16相对于脚踏器5的旋转被阻止时,获得第二传动比,即"大传动比"。因此该传动比等于第二有齿元件16的齿数对第四有齿元件21的齿数的商数。将注意到,按照本发明的传动装置在脚踏器处并不只局限于两种传动比。事实上,装置能包括额外的有齿元件,从而具有第三、第四等齿轮系。在另一未示出的替代实施方式中,锁止部件不是设置用来卡锁第一和第二有齿元件的旋转,而是设置用于卡锁第三有齿元件20和第四有齿元件21相对于轮盘17的旋转。第一和第二有齿元件15和16因此连接至脚踏器。同样,也完全可以阻止一有齿元件相对于轮盘17的旋转和阻止一有齿元件相对于脚踏器5的旋转。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局部图。在此可见车架2的一部分以及传动装置的一部分,链条6和踏板未在此示出。传动装置包括脚踏器5、轮盘17、固定在脚踏器5上的致动机构,以及控制部件26。控制部件26允许改变传动比。所述控制部件被固定在车架2的车座管上。所述9控制部件包括与凸轮39配合的尖缘件27,凸轮39属于致动机构28。脚踏器5是按第一轴线Al相对于车架2旋转安装的第一子组件。脚踏器包括轴13,在该轴13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圆柱形开槽区域。脚踏器还包括两曲柄和一板盘9。轴13的左开槽端用于固定左曲柄24。在随后的说明中,形容词"右"和"左"是相对于自行车的前进方向加以理解的。轴的右开槽端用于连接板盘9和右曲柄14(参照图5和6)。轮盘17构成沿第二轴线A2相对于车架2旋转安装的第二子组件,所述第二轴线A2与第一轴线Al平行但与该第一轴线分开。轴线Al和A2之间的间隔距离被称为偏心距E。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选择的偏心距介于6mm和llmm之间,优选地等于7.5mm。轮盘17包括固定在其周边上的带齿环19。带齿环被设置用于与传动链条6配合。带齿环呈圆形,其圆心重合在轴线A2上。因此,当轮盘17被脚踏器5驱动转动时,带齿环19围绕轴线A2转动。将注意到,环19也可具有并非绝对呈圆形的形状,例如可为椭圆形。需注意,轴线A2设置得比轴线A1高。因此,相比具有传统传动装置的自行车,其离地距离、即环19的最低点与地面间隔的距离提高。图4示出"脚踏器罩壳"IO和脚踏器5所构成的第一子组件的透视图(左侧3/4)。罩壳10包括主本体11和次本体12。主本体ll对应于传统的脚踏器罩壳。这是一呈圆柱形的套筒,该套筒被插入在设于车架2中的具有相应形状的开口内。次本体12被设置在主本体的延伸部中,位于其右侧。次本体的外轮廓呈圆柱形的饼状,其轴线与主本体11的轴线平行,但相对主本体11的轴线偏离一数值E。脚踏器5的轴13(参照图5)借助滚珠轴承以已知方式安装在罩壳10的内部。轴13的开槽端伸出脚踏器罩壳的两侧,这些开槽端用于旋转连接曲柄和板盘9。如图4所示的左曲柄24通过螺钉29以已知方式被固定在轴13上。如图3所示的右曲柄14同样借助螺钉被固定。板盘9被夹持在设于轴13上的凸肩和右曲柄14之间。如图4所示,板盘9在其左表面上包括定中心在轴线A1上的一圆形大滚道30,大滚道30的直径稍小于板盘9的外直径。定中心在轴线Al上的一圆形小滚道31被设置在大滚道的底部。在大滚道30的、相应地小滚道31的内部,分别接纳有第一有齿元件15与第二有齿元件16。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有齿元件15、相应地第二有齿元件16,分别具有带齿大齿冠35的形式和带齿小齿冠36的形式。在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以下说明中,仅以大齿冠、小齿冠表示。小齿冠和大齿冠相对于板盘9自由转动;一方面,它们被滚道底部阻止轴向平移,另一方面,正如将在下文所见的,它们被轮盘17的右表面阻止轴向平移。按照本发明,可离合锁止部件22设置用于可阻止大齿冠35或小齿冠36相对于板盘9、即相对于脚踏器5的转动。图5示出轮盘17所构成的第二子组件的右透视图。轮盘呈定中心在轴线A2上的圆盘状。在轮盘17的中心,一孔道被设置用于接纳滚珠轴承的外圈,滚珠轴承的内圈被插入在次本体12的外表面上。带齿环19通过五个固定螺钉(未示出)被固定在轮盘17的外周边上。该带齿环接纳传动链条。轮盘17的面对板盘9左表面的右表面包括大直径的第一凸肩,第三有齿元件20靠着该第一凸肩被固定;以及小直径的第二凸肩,第四有齿元件21挨靠第二凸肩被固定。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第三有齿元件20、相应地第四有齿元件21分别呈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形式。大齿轮和小齿轮在其内周边上具有多个半月形部32,这些半月形部嵌入设在轮盘17的凸肩中的形状相应的孔洞内,从而使其与轮盘旋转相连接。大齿轮被固定螺钉74阻止平移。而小齿轮被卡环23阻止平移,该卡环还具有锁紧轮盘17的滚珠轴承外圈的功能。为了更好地承受侧向力,使用双排滚珠式的轴承。可参照图5a的剖面图来更好地理解所述安装。两齿冠和两齿轮采用钢、钛、合金等制成。图6以左透视图主要示出板盘9、齿冠和齿轮。大齿冠35和大齿轮40用于啮合在一起并且构成第一齿轮系,而小齿冠36和小齿轮41构成第二齿轮系。分别把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有齿元件的节圆半径记为R1、R2、R3、R4;其齿数分别为Z1、Z2、Z3和Z4;第一齿轮系和第二齿轮系的传动比分别为kl=Zl/Z3、k2=Z2/Z4;且第一齿轮系和第二齿轮系的模数分别为ml、m2。当然,考虑到齿轮和齿冠的几何布置,"R1-R3"和"R2-R4"之差等于偏心距E的值。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模数ml和m2选择成使得传动比kl和k2的商数Q(Q=k2/kl)接近l,优选介于1.06和1.08之间。在所描述的示例中,对于两个齿冠的节圆半径Rl和R2等于54.4mm和38.8mm和齿轮的节圆半径等于46.9mm和31.3mm,选择模数ml为1.875mm,而模数m2等于2.5mm。因此,大齿冠35包括Zl=58个齿且小齿冠36包括Z2=31个齿,而大齿轮40包括Z3=50个齿且小齿轮41包括Z4二25个齿。在这些条件下,第一齿轮系的传动比为kl=1.16,而第二齿轮系的传动比为k2=1.24,商数Q约为1.07。对于按照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实施,上述所有值都构成特别有利的选择。上述所有值如表2所示出的。<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表2按照本发明,传动装置还包括使大齿冠35或小齿冠36相对于脚踏器5的板盘9交替锁止的可离合锁止部件22。多个棘爪与齿冠周边上所设的凹口配合,而构成所述锁止部件22。更确切地,如图7和8所示,锁止部件包括两个受控棘爪33和两个自由棘爪37。受控棘爪33旨在卡止小齿冠36的旋转,而自由棘爪37旨在卡止大齿冠35的旋转。锁止部件22能允许两个齿轮系与脚踏器连接和断开。为了获得完全独有的运行,当齿轮系被连接时,也就是大齿冠或小齿冠被卡锁时,另一个应被断开,即小齿冠或大齿冠应处于飞轮状态。在此处所描述的示例中,可离合锁止部件、即飞轮锁止部件,安装在齿冠和脚踏器之间。这仅是一种选择,该选择与为集成一体而保留的选择相关。事实上,本可以使齿冠相对脚踏器固定并且在齿轮和轮盘之间设置可离合锁止部件。正如在后毂件的飞轮中,所使用的棘爪允许齿冠相对于脚踏器在蹬踏方向上单向旋转。蹬踏方向在图7和图8上由指向三角方向的箭头表示。在该方向上,脚踏器可驱动齿冠,而在相反方向,其不能驱动齿冠。可见,脚踏器/轮盘组合件可保证脚踏车用的传动装置所必需的飞轮的功能。因此只需把固定的齿轮设置在主动轮上。自由棘爪37以带飞轮的自行车轮毂中所使用的棘爪的方式运行。自由棘爪由圆柱部分和端部臂构成。圆柱部分被接纳在邻近大滚道30的边缘设于板盘9中的具有互补形状的凹空部内,大齿冠35被安设在大滚道30中,由此确定出棘爪的枢转轴。端部臂被接纳在板盘的孔洞内,该孔洞足够大,从而端部臂具有在卡锁位置和縮进位置之间枢转的自由度。在卡锁位置(图8),端部臂从所述孔洞凸伸出,直到深入设于大齿冠35上的凹口50之一中。在縮进位置(图7),端部臂完全被容纳在孔洞内,不会阻碍大齿冠相对于板盘9的旋转。一弹簧(未示出)使棘爪的端部臂自动回复到卡锁位置。为了平衡板盘9和大齿冠35之间传输的作用力,两个自由棘爪37设置在板盘上,分别位于彼此基本径向相对的位置。考虑到希望这两个自由棘爪37同时接合到凹口50中,因而它们的相对于彼此的定位取决于凹口的数量。如果凹口数量是偶数,则这两个自由棘爪可以被径向相对地设置。相反地,如果该数量是奇数,则将观察到偏移。同样地,两个受控棘爪33被设置在板盘9上,用以阻止小齿冠36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两受控棘爪33借助一拉杆34彼此保持同步。各受控棘爪被连接至致动机构28,将在结合图9、10和11的以下段落中详细描述该致动机构。图9示出构成致动机构28的元件的分解透视图。致动机构28包括指状件38和凸轮39。指状件38被接纳于主要在板盘右表面上开放的板盘座槽内。座槽被由三个螺钉固定于板盘9上的罩42关闭(参照图3)。凸轮39包括基本呈三角形的、确定三点的板。这些点中的第一点开有包括一些凹槽的圆柱形孔。其余两点各具有一个凸销。罩42被开有一圆柱形孔,来自指状件38右侧的圆柱形空心接头43被插入在该圆柱形孔中。一些凹槽设置在接头43的端部。凸轮39的凹槽和指状件38的凹槽互补,且它们在彼此接合时能保证凸轮和指状件在罩的两侧旋转相连接。头部支靠在凸轮上且被旋拧在接头43上的螺钉完成凸轮、指状件和罩42的连接,凸轮和指状件被带动而相对于罩围绕轴线A3进行枢转运动。螺钉的端部还可实现受控棘爪33和指状件的枢轴连接。另一方面,为了使齿冠在受控棘爪33上的作用力没有只传输到螺钉中、随后指状件中,受控棘爪33还被接纳在安设于板盘中的座槽内。指状件38还包括腔室44,活塞45可在该腔室中滑动。当活塞被保持在突出位置时,活塞头可以定位在两个槽口内。一弹簧将活塞保持在突出位置。两槽口69允许在指状件的旋转运动中确定两个稳定位置,其被称为高位和低位。受控棘爪33包括基座47和臂48。受控棘爪33的基座围绕相同的轴线A3相对于指状件33枢转安装。因此,臂48可在该臂接合到小齿冠36的凹口50'之一内的嵌入位置(图7)和该臂不阻碍小齿冠36相对于板盘9转动的脱离位置(图8)之间枢转。一弹簧(未示出)迫使受控棘爪33处于嵌入位置。指状件38在右部下面还包括设置在受控棘爪33的臂48—部分下面的托台49。该托台49的定位使得当指状件38处于低位(图7)时,托台不妨碍受控棘爪在弹簧所施加的方向上转动,直到臂48嵌入小齿冠36的凹口50'之一。相反,当指状件到达高位(图8)时,托台49将臂48足够抬高,使得臂不再被插入凹口50'中且因此不再阻碍小齿冠36相对于板盘9的旋转运动。指状件38还包括用于固定拉杆34的凸缘55,该拉杆被设置用于使两致动机构之间保持彼此同步。需注意,在两指状件38上固定环箍的位置不是相同的。事实上,尽管两13个致动机构基本径向相对,仍需要保证连接它们的拉杆34不经过板盘9的中心部分,而使拉杆经过轴的旁侧且两指状件的角向旋转值和旋转方向基本相同。因此,尽量使图8的两尺寸dl和d2十分接近。通过由凸轮39带有的两凸销和控制部件26的尖缘件27的配合,保证了指状件38从低位向高位的过渡,或反之从高位向低位的运行。两凸销位于距轴线A3相同的距离上。然而,相对于凸轮,这两凸销的形状不同且高度也不同。第一凸销64的形状简单且是两个凸销中高度较低的。第二凸销65包括高度至少等于第一凸销64高度的杆66、以及具有滚动表面的头部67。需注意,将在以下看到为什么杆66沿相对轴线A3的径向方向相对于头部退縮。控制部件26包括底座51,其以已知方式通过卡箍53被固定在车架的车座管上;马达52,其被固定在来自底座51的凸缘55上;以及一盖56。盖56被固定在底座51上,并可相对于底座围绕轴线A4枢转,所述轴线A4包含在一平面内,该平面平行于脚踏器5的平面和轮盘17的平面。为了保证该枢转,底座51在其上部包括两立柱54,两立柱54每一个都沿轴线A4开有孔。盖56的两壁73同样在其上部沿轴线A4被开有孔。被插入在四个开孔内的一柱销57保证盖56在底座51上的枢转安装。借助马达52启动盖的枢转运动。一连杆58被固定在马达的输出轴上,该连杆的端部偏离约6mm。一滑块59安装在连杆58的端部并可枢转。滑块59被接纳在设于盖56的壁73内的导轨60中。因此,由马达启动的连杆旋转,使盖56在被称为展开位的第一位置和被称为翻合位的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借助恰当的止动螺钉,翻合位和展开位被精确地确定。当盖处于翻合位时,被旋拧在盖56中的第一止动螺钉61将支靠在底座51上。一压紧螺钉防止该止动螺钉松开(参照图14)。带有圆柱形头部的第二止动螺钉62利用使头部与底座保持一定距离的防松螺母,则被旋拧在底座51中。所述第二止动螺钉62被接纳在设于盖中的一带凸肩的孔内。当盖处于展开位时,第二止动螺钉62的头部支靠在盖56的凸肩上,从而防止盖进一步展开(参照图11)。盖还包括朝下的尖缘件27,滚轮63安装在该尖缘件的下端。滚轮63被设置用于交替地与由凸轮39带有的两凸销之一接触。由于滚轮63可以占据两个位置和由于脚踏器5的旋转,因而在脚踏器的基准系内,滚轮63交替地位于第一圆形轨道71上或第二圆形轨道72上。这两个圆形轨道基本具有相同的直径,且定中心在脚踏器的轴线A1上。相反,它们被设置在与轮盘17的平面平行的两个平面内。已经在上面看到,两凸销既不具有相同的高度,也不具有相同的形状。这些形状和高度选择成当盖56处于翻合位时(参照图13和图14),滚轮63位于第一圆形轨道上,在该轨道上,由于第一凸销的高度小,因而滚轮无论如何都不能与第一凸销64接触。然而,该滚轮将与第二凸销65的头部67接触。相反,当盖56处于展开位时(参照图10和图11),滚轮63处于第二轨道72上,在该第二轨道上,滚轮可与第一凸销64接触,但不能与第二凸销65接触,这是因为杆66相对于头部67縮进。为确定滚轮63和凸销之间可能的接触,需考虑另一因素,这涉及凸轮39的位置。当凸轮处于低位时(图10、图11和图12),第一凸销64位于圆形轨道的直径以外,而第二凸销65位于圆形轨道的直径以内。因而在该低位,仅有第一凸销64可以被滚轮接触到。在凸轮39的高位(图13、图14和图15),情况相反,仅有第二凸销65可以与滚轮63相接触。现将从稳定状态开始详细描述控制部件和锁止部件的运行,其中在稳定状态中,第二齿轮系被连接,也就是脚踏器处于第二传动比即"大传动比"中(参照图7)。在该状态下,小齿冠36通过受控棘爪37相对于脚踏器5被卡锁。为此,指状件38和凸轮39应处于低位(图7和图10),从而托台49不妨碍受控棘爪33下降到小齿冠的凹口50'之一中。由骑车人施加给脚踏器的力矩通过小齿轮41被传输至轮盘。由于小齿轮41及大齿轮40连接至轮盘,因而这三个元件以脚踏器速度1.24倍的速度(Z2/Z4)共同旋转。始终与大齿轮40接合的大齿冠35,则以等于大齿轮齿数和大齿冠齿数之比(Z3/Zl)的相对速度被大齿轮驱动。大齿冠因此相对于脚踏器5以等于(Z2XZ3)/(Z4XZ1)的、在示例中为脚踏器速度的1.07倍的速度自由转动。因此,自由棘爪37不会卡锁在大齿冠35的凹口之一内。事实上,两自由棘爪37以带飞轮的轮毂中所具有的棘爪方式运行这些自由棘爪摆动且将收进,随后从大齿冠35的凹口50中脱离。在该稳定状态,凸轮39处于低位且滚轮63经过第一圆形轨道71,这对应于盖56的翻合位。因此,在脚踏器旋转过程中,滚轮63不与两凸销中的任何一个接触。从该状态开始,当骑车人蹬踏板时,会传送改变传动比的指令。当指令被传送时,操控部件70使马达52受到电压,以使马达产生旋转。马达的旋转通过连杆58和滑块59,将盖56带至展开位。滚轮63因此又经过第二圆形轨道72。在脚踏器旋转的某一时刻,滚轮63碰到第一凸销64。图10、11和12示出的正是该精确时刻。为了能继续脚踏器5的旋转,滚轮63在第一凸销64上施加使凸轮39枢转的作用力,从而使凸销64进入到圆形轨道的直径以内。由此使凸轮39和指状件38运行到高位。正如上述所见,当凸轮向其高位旋转时,托台将接收受控棘爪33,以使该受控棘爪升高,并使受控棘爪从其所处的小齿冠36的凹口50'中脱离出。在该时刻,不再存在从脚踏器5通过第二齿轮系向轮盘17的力矩传递,因为小齿冠相对于脚踏器失控(自由转动)。也不存在通过第一齿轮系的力矩传递。在该中间阶段,脚踏器在蹬踏方向上转动,但轮盘17和与其相连的齿轮、以及失控的齿冠,比起脚踏器更慢地转动。脚踏器5和大齿冠36之间的速度差,使大齿冠相对于脚踏器后退。在该后退运动中,被其各自的弹簧推动的自由棘爪37进入位于其行程上的第一凹口50,并卡锁在第一凹口中。为了把该中间阶段的持续时间减少到最低,且为了避免在改变传动比时齿冠35和36的位置相对于脚踏器5的位置随机,必须保证N2/N1=Q,以便获得完全的同步性。在N1=29个齿和N2=31个齿的情况下,该条件可以实现。因此,无论在31个可能的标注为50'的凹口中棘爪33将从中释放出的凹口是哪个,一对棘爪37将准备好嵌接到凹口50中。该条件能实现无震动且几乎感觉不到的过渡,而在相反情况下,过渡将变得随机且在棘爪37嵌入大齿冠的凹口50中时,可能造成较大的震动。为了方便安装时定位齿轮系,优选地,可选择的凹口数Nl是大齿冠齿数Z1的整倍数或整除数,而N2是小齿冠齿数Z2的整倍数或整除数。为了避免棘爪33在较大的作用力下脱开并造成机构损坏的风险,必须使齿冠和棘爪之间的作用力最小化。为此,棘爪优选的形状为中性,也就是既不嵌入齿冠凹口中、也不从中脱落。因此,该棘爪在其端部具有相对于轴线A3的一圆柱形部分。同样,为了优先把飞轮的棘爪37嵌入凹口内,棘爪37将具有嵌入形状,也就是除弹簧的作用力外,齿冠35在棘爪37上的作用力将可使该棘爪嵌入到凹口50的底部。为了使齿冠和棘爪之间的相同作用力最小化,在与上死点和下死点同步的时刻发生过渡,因为正是在这些时刻,蹬踏力矩最小。通过精确选择棘爪致动机构相对于曲柄的位置,而实现了该同步。—旦大齿冠相对于脚踏器5被卡锁住,则进入系统的另一稳定状态,在该另一稳定状态中,第一齿轮系被连接,也就是脚踏器处于第一传动比即"小传动比"中。在该稳定状态中,凸轮39处于高位且滚轮63在第二轨道72上行进,盖56处于展开位。因此,在脚踏器旋转的过程中,滚轮63既不碰到第一凸销,也不碰到第二凸销。由骑车人施于脚踏器的力矩通过大齿轮40被传输至轮盘。由于大齿轮40及小齿轮41连接至轮盘,因而这三个元件以脚踏器速度1.16倍的速度(Zl/Z3=58/50)共同旋转。始终与小齿轮41接触的小齿冠36,则以等于小齿轮齿数和小齿冠齿数之比(Z4/Z2)的相对速度被小齿轮驱动。小齿冠因此相对于脚踏器5以等于(Z4XZ1)/(Z2XZ3)的速度自由转动,在本示例中所述速度为脚踏器速度的0.94倍,也就是以小于脚踏器速度的速度转动。从该状态开始,当骑车人蹬踏板时,会传送从"小传动比"运行到"大传动比"的传动比改变指令。马达使盖56从展开位变为翻合位。由此,使滚轮63被带引至第一轨道71上,由于凸轮39处于高位,因而第一轨道被第二凸销65阻塞。图13、14和15示出的装置正处于滚轮与第二凸销65的头部66相接触的时刻。第二凸销65具有滚动表面68,滚轮63紧压在该滚动表面上。为了使脚踏器5能继续旋转且不受第二凸销65的干扰,滚轮在滚动表面68上施加的作用力必须使凸轮39枢转,以使第二凸销65进到圆形轨道的直径以内。由此使凸轮39和指状件38运行到低位。当指状件38处于低位时,托台49不再支撑受控棘爪33,所述受控棘爪将与小齿冠36接触。考虑到小齿冠以低于脚踏器速度的速度转动,因而所发生的一切正如小齿冠36相对于脚踏器5"后退"。因此,受控棘爪将能嵌入到其碰到的设于小齿冠上的凹口中的第一凹口内。—旦受控棘爪接合到小齿冠36的凹口内,小齿冠相对于脚踏器5被卡锁住。因而,蹬踏力矩即刻通过小齿轮41传递到轮盘17。重新回到以上描述的第一稳定状态,大齿冠35因此开始比脚踏器5更快地前进,且进入飞轮状态。为了把该过渡的持续时间减少到最小,棘爪33和小齿冠36之间的间隙必须足够大,以使棘爪能以最小的脚踏器旋转角度嵌入到凹口50'中。理想的是,棘爪33在与凹口50'发生接触之前已被嵌入。将注意到,在从"小传动比"到"大传动比"的运行中,不存在力矩传输的中断。现在可以看到刚描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脚踏车用传动装置的优点,此时,传动装置在脚踏车的后轮处还包括变速部件。正如已经在上面讲到的,按照本发明的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后轮毂上的8个齿轮的盒。带齿环19包括46个齿,可以考虑的是,为了与传统系统进行比较,按照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等同于带有两个轮盘的装置,两个轮盘中的一轮盘具有53.36个齿(46X1.16)而一轮盘具有57.04个齿(46X1.24)。在表3中可见,任何齿轮比都不相同,这与现有技术的情况相反。另一方面,为获得齿轮比递增的且有规律的渐进,齿轮和轮盘的变速规则十分简单。在每次改变齿轮比时,脚踏器处都存在变速,且每两次中就有一次改变齿轮。齿轮比号轮盘齿数齿轮齿数齿轮比值差值157,04124,753253,36124,4476,90%357,04144,0749,14%453,36143,8116,90%557,04163,5656,91%653,36163,3356,90%757,04183,1695,24%853,36182,9646,90%957,04212,7169,14%1053,36212,5416,90%1157,04242,3776,91%1253,36242,2236,90%1357,04282,0379,14%1453,36281,9066,90%1557,04321,7836,91%1653,36321,6686,90%表3当涉及方便骑车人换档时,能理解这类装置的整个好处。该装置主要具有两种指17令传动比提高指令和降低指令。操控部件将自动地向控制部件26以及可能向后换档叉8传输合适的启动指令。还能理解使用电子仪器以管理顺序且允许获得在车把拱架、把手、甚至三项全能赛车延长器上的多个并行致动部件的好处。还注意到,齿轮比的渐变以比现有技术中规律得多的方式进行。事实上,在递增渐进中一齿轮比和在该齿轮比之前的齿轮比之间以百分比表示的差值,不超过9.14%且平均为7.27%。图1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运动示意图。按照本发明,传动装置包括脚踏器罩壳10、脚踏器5和轮盘17。罩壳10相对于脚踏车车架是固定的,且由围绕第一轴线Al定中的主本体11和围绕第二轴线A2定中的次本体12构成,所述第二轴线A2与所述第一轴线Al平行,但与第一轴线不重合。脚踏器5通过一脚踏器轴13安装在主本体11内。各个设置用于接纳踏板23的曲柄24同样被固定在脚踏器轴上(仅有右曲柄被示出在图2上)。脚踏器还包括定中心在轴线Al上的第一有齿元件15和同样定中心在轴线Al上的第二有齿元件16。第一有齿元件15呈带外齿的齿轮形式。将在下文中称该齿轮为齿轮101。第二有齿元件16呈带内齿的齿冠形式。将在下文称该齿冠为齿冠102。轮盘17按第二轴线A2通过一中心毂件18相对于次本体11旋转安装。轮盘还包括定中心在轴线A2上的第三有齿元件20、和同样定中心在轴线A2上的第四有齿元件21。第三有齿元件20构造成带内齿的齿冠即齿冠103的形式。第四有齿元件21构造成带外齿的齿轮即齿轮104的形式。在任何时候,第一有齿元件15的其中一齿、相应地第二有齿元件16的其中一齿,分别与第三有齿元件20的其中一齿、相应地第四有齿元件21的其中一齿接触。定中心在第二轴线A2上且被固定在轮盘17上的带齿环19,能与把脚踏区域与后轮的后齿轮连接的传动链条配合。可离合锁止部件22被设置用于交替地锁止第一有齿元件15相对于脚踏器5的旋转,此时第二有齿元件16保持自由转动,或者锁止第二有齿元件16相对于脚踏器的旋转,此时第一有齿元件保持自由转动。正如第一实施方式,还完全可能锁止一有齿元件相对于轮盘的转动和锁止另一有齿元件相对于脚踏器5的转动。图17示出"脚踏器罩壳"10和脚踏器5所构成的第一子组件的透视图(左侧3/4)。罩壳10包括主本体11和次本体12。主本体ll对应于传统的脚踏器罩壳。这涉及呈圆柱形的套筒,该套筒被插入在设于车架2中的具有相应形状的开口内。次本体12被设置在主本体的延伸部中,在其右侧。次本体的外轮廓呈圆柱形饼状,其轴与主本体ll的轴平行,但相对主本体11的轴偏离一数值E。脚踏器5的轴13(参照图18和图19)借助滚珠轴承以已知方式安装在罩壳10的内部。轴13的开槽端伸出脚踏器罩壳的两侧,这些开槽端用于旋转连接曲柄和板盘9。如图17所示,左曲柄24通过螺钉29以已知方式被固定在轴13上。如图3所示的右曲柄14同样借助螺钉被固定。板盘9被夹持在设于轴13上的凸肩和右曲柄14之间。如图17和图18所示,板盘9在其左表面上包括定中心在轴线A1上的一圆形大滚道30。18第二有齿元件16(即齿冠102)被插入大滚道30的周边、该大滚道的周边侧壁75上。齿冠102能在滚道内相对于脚踏器5自由转动。滚道30的中心侧壁76向左延伸超过周边侧壁75。其在左端带有定中心在轴线Al上的圆柱形表面,该表面被设置用于接纳第一有齿元件15(即齿轮101)。齿轮101能自由地在圆柱形表面上相对脚踏器5旋转。出于组装的需要,轮盘17包括两个半轮盘左半轮盘77,其通过一滚动轴承旋转安装在次本体12上;右半轮盘78,其连接于左半轮盘,带齿环19被固定在右半轮盘78上。第三有齿元件20(即齿冠103)与左半轮盘77相连,而右半轮盘78支承第四有齿元件21(齿轮104)。如图19所示,呈半月形的凹槽被设置用于连接齿轮104和右半轮盘78、以及连接齿冠103和左半轮盘。图20以左透视图主要示出板盘9、齿冠和齿轮。齿轮101和齿冠103被用于共同啮合且构成第一齿轮系,而齿冠102和齿轮104构成第二齿轮系。分别把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有齿元件的节圆半径称为R1、R2、R3、R4;它们的齿数记为Z1、Z2、Z3和Z4;第一齿轮系和第二齿轮系的传动比分别记为kl=Zl/Z3、k2=Z2/Z4;且第一和第二齿轮系的模数分别记为ml、m2。当然,考虑到齿轮和齿冠的几何设计,"R1-R3"之差和"R2-R4"之差等于偏心距E的值。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模数ml和m2的选择使得传动比kl和k2的商数Q(Q=k2/kl)与传统双轮盘中存在的商数为相同数量级,即例如介于1.15到1.5之间。在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选择模数ml和m2的值相同,为1.875mm,节圆半径Rl和R2等于45mm和56.25mm,而节圆半径R3和R4等于52.5mm和48.75mm。因此,齿轮101包括Zl=48个齿且齿冠102包括Z2=60个齿,而齿冠103包括Z3=56个齿且齿轮104包括Z4=52个齿。在这些条件下,第一齿轮系的传动比为kl=0.86;而第二齿轮系的传动比为k2=1.15,商数Q约为1.34。对于实施按照本发明的传动装置,上述所有值都构成特别有利的选择。这些值如表4所表示的。<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传动比商数Q=K2/K1=(15x7)/(13x6)=35/26=N2/Nl表4按照本发明,传动装置还包括将齿冠102或齿轮101相对于脚踏器5的板盘9交替锁止的可离合锁止部件22。多个棘爪与设于齿冠102和齿轮101的周边上的凹口的配合,构成锁止部件22。正如第一实施方式,可脱离锁止部件由设在齿轮101、相应地齿冠102与板盘9之间的飞轮构成。锁止部件22包括与设在齿轮101内的凹口配合的一对自由棘爪37、以及与设在齿冠102周边的凹口配合的一对受控棘爪33。正如第一实施方式,这些棘爪通过弹簧被接合到凹口内。和参考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致动机构大致相同的一对致动机构28,被设置在板盘上,以启动受控棘爪33。这些致动机构还角向定位在上死点和下死点上,以使受控棘爪33上的作用力最小且获得更平缓的过渡。与之前相同的是,棘爪33理想地为中性,且棘爪37理想地为嵌入式。以下将不再对此进行详细描述。同样,将不再描述控制部件和固定在车架上的操控部件。更好地,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传动装置可以代替包括两个传统带齿轮盘的脚踏器,对此,借助与现有技术的换档叉相似的一前换档叉,传动链条从轮盘之一运行到另一轮盘。例如,在带齿环19包括46个齿的情况下,传动装置代替脚踏器,该脚踏器包括带有约39个齿的小轮盘(46X0.857)和带有约53个齿的大轮盘(46X1.15)。将注意到,与传统的双轮盘区别的是,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中,传动比的改变仅需要有限的机械功(盖56从翻合位运行到展开位),以至该过渡可容易地受电气部件自动控制,从而产生最小能耗。还可以明确的是,传动比的改变能利用已知的绳索张紧式系统以机械方式进行操控。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替代变型可以代替传统的三轮盘。为此,必须具有两个补充的有齿元件,以构成第三齿轮系。锁止部件可因此包括关联于两齿轮系的两对可控棘爪、及关联于第三齿轮系的一对自由棘爪。当然,本发明不只局限于刚描述过的实施方式,且包括可包括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等同技术。尽管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涉及自行车——其力矩由骑车人的大腿产生,但可容易理解的是对所有的脚踏车(三轮脚踏车、四轮自行车等),无论扭矩来自何处(大腿、手臂等),都可使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2权利要求脚踏车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脚踏器罩壳(10),其相对于所述脚踏车的车架是固定的并包括围绕第一轴线A1定中的圆柱形的主本体(11)和围绕第二轴线A2定中的次本体(12),所述第二轴线A2与所述第一轴线A1平行,但与该第一轴线不重合;-脚踏器(5),其按所述第一轴线A1相对于所述主本体(11)旋转安装并包括一对曲柄(14、24)、圆形的第一有齿元件(15)和圆形的第二有齿元件(16),这两个有齿元件全都定中心在所述第一轴线A1上;-轮盘(17),其按所述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所述次本体(12)旋转安装并包括圆形的第三有齿元件(20)和圆形的第四有齿元件(21),第三有齿元件和第四有齿元件这两个元件全都定中心在所述第二轴线A2上;-所述第一有齿元件(15)和第三有齿元件(20)构成第一齿轮系,相应地,所述第二有齿元件(16)和第四有齿元件(21)构成第二齿轮系;-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有齿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带内齿的元件;-可离合锁止部件(22)被设置用于交替地锁止一方面,所述第一有齿元件(15)相对于所述脚踏器(5)的转动或所述第三有齿元件(20)相对于所述轮盘(17)的转动;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有齿元件(16)相对于所述脚踏器(5)的转动或所述第四有齿元件(21)相对于所述轮盘(17)的转动。2.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离合锁止部件(22)包括与多个凹口(50、50')配合的至少一第一棘爪和至少一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33)允许所述第一有齿元件(15)相对于所述脚踏器(5)单向转动,或允许所述第三有齿元件(20)相对于所述轮盘(17)单向转动,而所述第二棘爪(37)允许所述第二有齿元件(16)相对于所述脚踏器(5)单向转动,或允许所述第四有齿元件(21)相对于所述轮盘(17)单向转动。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棘爪的其中之一是可由使用者操控的控制部件控制的受控棘爪(33);并且,至少两棘爪的另一棘爪是自由棘爪(37)。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致动所述可控棘爪(33)用的致动机构(28),所述致动机构包括托台(49),其设置用于使所述受控棘爪从接合到所述凹口(50')之一中的位置脱离出;以及凸轮,其能在所述控制部件的作用下占据两稳定位置。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齿元件(15)是带内齿的大齿冠(35),所述第二有齿元件(16)是带内齿的小齿冠(36),所述第三有齿元件(20)是带外齿的大齿轮(40),且所述第四有齿元件(21)是带外齿的小齿轮(41)。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口(50、50')—方面被设置在所述大齿冠上,而另一方面被设置在所述小齿冠上。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冠(35)、所述小齿冠(36),所述大齿轮(40)和所述小齿轮(41)分别包括五十八个齿、三十一个齿、五十个齿和二十五个齿。8.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齿元件(15)是带外齿的齿轮(101),所述第二有齿元件(16)是带内齿的齿冠(102),所述第三有齿元件(20)是带内齿的齿冠(103),且所述第四有齿元件(21)是带外齿的齿轮(104)。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口(50、50')—方面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有齿元件(20)上,而另一方面被设置在所述第四有齿元件(21)上。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齿元件(15)、所述第二有齿元件(16)、所述第三有齿元件(20)以及所述第四有齿元件(21)分别包括四十八个齿、六十个齿、五十六个齿和五十二个齿。11.脚踏车,其配设有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传动装置。全文摘要脚踏车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器罩壳(10),其相对脚踏车车架固定并包括围绕第一轴线A1定中的圆柱形主本体(11)和围绕第二轴线A2定中的次本体(12),第二轴线A2与第一轴线A1平行但不重合;脚踏器(5),其按第一轴线A1相对主本体(11)旋转安装并包括一对曲柄(14、24)、圆形第一有齿元件(15)和圆形第二有齿元件(16),这两个元件全都定中心在第一轴线A1上;轮盘(17),其按第二轴线A2相对次本体(12)旋转安装并包括圆形第三有齿元件(20)和圆形第四有齿元件(21),这两元件全都定中心在第二轴线A2上;第一有齿元件(15)和第三有齿元件(20)、相应地第二有齿元件(16)和第四有齿元件(21),分别构成第一齿轮系和第二齿轮系;可离合锁止部件(22)被设置用于交替锁止一方面第一有齿元件(15)相对脚踏器(5)的转动或第三有齿元件(20)相对轮盘(17)的转动;另一方面第二有齿元件(16)相对脚踏器(5)的转动或第四有齿元件(21)相对轮盘(17)的转动。文档编号B62M1/24GK101767627SQ20091026249公开日2010年7月7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发明者B·克勒图,J-P·梅卡申请人:萨洛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