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车辆的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19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罐式车辆的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消防车、粉罐汽车、液罐汽车等专用车辆的副车架纵梁。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防车、粉罐汽车、液罐汽车等罐式车辆需求量增大,由于消防车、粉罐汽车、液罐汽车等运输介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所以保证这些车辆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副车架是装设在罐式车辆的罐体和汽车底盘之间的连接装置,副车架从靠近车头的部位延伸到靠近车尾的部位。由于罐体需承受介质的流动性,车辆在转弯和急速刹车、起步时,罐内的液态货物将会对副车架纵梁产生较大的应力,如果应力不能缓解和释放,很容易造成副车架纵梁的断裂,从而影响整车的安全可靠性。图1为现有的副车架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副车架200由两个纵梁210和多个横梁220(图1中仅显示出一个)组成。每一个纵梁210由长条形板材弯折成L型,且包含一个竖直部211和一个水平部212。横梁220架设在两个纵梁210之间,每个横梁220 均为片状板材,横梁220的两侧和底部与纵梁210的竖直部211和水平部212焊接在一起。 横梁220的中部具有多个工艺孔,用于减轻重量和减少应力。一般来说,汽车的副车架200还设置有用于分散压力的垫板。然而现有的罐式车辆的副车架200仅靠纵梁210的竖直部211的顶端2111与垫板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左右两个纵梁210的竖直部211承受的压力很大,在应力过大时无法提供稳固的支撑作用, 因而有可能造成副车架200支撑力不够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消防车、粉罐汽车、液罐汽车副车架纵梁结构上的难题,优化副车架的受力,消除局部应力,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式车辆的副车架。副车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纵梁,每一个纵梁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每一个纵梁还包括一个第一折边,第一折边由所述竖直部的顶端向外弯折形成。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一个纵梁还包括一个第二折边,第二折边由水平部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副车架还包括多个纵梁加固板,多个纵梁加固板的下端部固定连接于第二折边。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纵梁加固板间隔地固定连接于第二折边。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纵梁加固板为两端切割出两个半圆的矩形钢板。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副车架还包括架设在两个纵梁之间的多个横梁,且每一个横梁对应第二折边之处具有豁口。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罐式车辆还包括纵梁垫板,第一折边贴合纵梁垫板向外延伸。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纵梁加固板的顶部高度低于纵梁的竖直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副车架中,纵梁的第一折边能够分散纵梁和纵梁垫板接触的应力,同时能够分解车辆左右晃动时对副车架产生的应力,具有较好的受力性和减震性,有效地缓解了罐式车辆的罐体内的液体左右晃动时对纵梁产生应力,增强了副车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图1所示为现有的副车架的侧视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副车架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副车架的侧视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纵梁加固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副车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副车架1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纵梁10和架设在两个纵梁10之间的多个横梁20。每一个纵梁10分别由长形板材弯折而成,使纵梁10的截面呈L型并包括竖直部11 和水平部12。每一个纵梁10的顶部具有纵梁垫板16,纵梁垫板16设置于纵梁10和罐式车辆的罐体之间,以起到分散压力的作用。多个横梁20垂直设置于两个纵梁10之间,横梁 20的两侧和底部焊接于纵梁10的竖直部11的内侧,每一个横梁20的中部具有多个工艺孔,以减轻横梁20的重量并释放应力。本实用新型优选将两个横梁20邻近设置为一组,以具有结构稳固并能够承受更大压力的效果。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副车架的侧视示意图。由于图3中左右两个纵梁10结构相同,因此仅以左侧纵梁1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 每一个纵梁10的竖直部11的顶端111还具有向外弯折并延伸的第一折边13,每一个竖直部11的第一折边13贴合纵梁垫板16向外延伸,以起到分散压力和稳定罐体的作用。第一折边13延伸的长度可以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保证其与竖直部11连接的刚性即可。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一个纵梁10的水平部12的端部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折边14。两个第二折边14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纵梁加固板15。 纵梁加固板15的设置方向大致平行于纵梁10的竖直部11,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焊接的方式将纵梁加固板15的下端151固定连接于第二折边14,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纵梁加固板15的上端152抵接于纵梁垫板16以分担纵梁10的竖直部11的压力。纵梁加固板 15的上端部152的高度略低于竖直部11,以便搭接纵梁垫板16 ;下端部151以不超出纵梁 10的水平部12为宜。纵梁10的水平部12的第二折边14的长度也可以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保证第二折边14与纵梁加固板15的下端部151焊接牢固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由于纵梁10的水平部12具有第二折边 14,为了防止横梁20在装设时与纵梁10的第二折边14产生干涉,每一个横梁20对应第二折边14之处都设置有豁口 21,如图3中所示的两个豁口 2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纵梁加固板的主视图,如图4所示,纵梁加固板
415为两侧切割出两个半圆的矩形钢板,切割半圆便于释放产生的应力。切割的方式一般为气割,然而不以此为限。值得注意的是,如图2所示,纵梁加固板15是间隔地设置于纵梁10 的第二折边14,即同一纵梁10上的相邻两个纵梁加固板15之间可以具有一定距离,或者纵梁加固板15只需加装在纵梁10上比较关键的部位即可,例如加装在车架的最前端、最后端、底盘的后双轴上方等,这样可减轻整个车架的重量,又能够保证整个车架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中,纵梁的第一折边能够分散纵梁和纵梁垫板接触的应力,同时能够分解车辆左右晃动时对副车架产生的应力,具有较好的受力性和减震性,有效地缓解了罐式车辆的罐体内的液体左右晃动时对纵梁产生应力,增强了副车架的强度和稳定性;纵梁的第二折边和纵梁加固板相互焊接,使得副车架的截面左右部分别呈 “U”型,相当双副梁结构,有效增强车架纵梁强度;此外,纵梁加固板只需要设置在车辆的关键部位,在减轻自重的情况下,极大的增大了副车架的强度,同时纵梁采用板材弯折成型, 工艺简单且制作方法便捷。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罐式车辆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1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纵梁(10),每一个所述纵梁(10)包括竖直部(11)和水平部(12),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纵梁(10)还包括一个第一折边(13),所述第一折边(1 由所述竖直部(11)的顶端(111)向外弯折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纵梁(10)还包括一个第二折边(14),所述第二折边(14)由所述水平部(1 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式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100)还包括多个纵梁加固板(15),所述多个纵梁加固板(1 的下端部(15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折边 (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式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固板(15)间隔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折边(1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式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固板(15)为两侧切割出两个半圆的矩形钢板。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中所述的罐式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100) 还包括架设在两个纵梁(10)之间的多个横梁(20),且每一个所述横梁00)对应所述第二折边(14)之处具有豁口 0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式车辆还包括纵梁垫板(16),所述第一折边(1 贴合所述纵梁垫板(16)向外延伸。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式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固板(15)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纵梁(10)的所述竖直部(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式车辆的副车架。副车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纵梁,每一个纵梁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每一个纵梁还包括一个第一折边,第一折边由所述竖直部的顶端向外弯折形成。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中,纵梁的第一折边能够分散纵梁和纵梁垫板接触的应力,同时能够分解车辆左右晃动时对副车架产生的应力,具有较好的受力性和减震性,有效地缓解了罐式车辆的罐体内的液体左右晃动时对纵梁产生应力,增强了副车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2138418SQ201120273138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王新义, 申永辉, 董曙光, 贾腾飞, 韩永涛 申请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