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491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
背景技术
噪声、振动和舒适性是衡量现代轿车制造水平的综合性技术指标,特别是对于轿车而言,车内噪声状况更是衡量轿车档次和品牌的重要标准之一。世界汽车业各大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对汽车NVH(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性能非常重视,NVH性能也成为各品牌车型赢得市场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车用减振材料多数作用比较单一,阻尼材料不能够起到对钣金刚度的显著增强作用,而加强材料的阻尼性能又不理想,因此,研制一种既有优良阻尼隔音作用、又有钣金加强作用的材料是减振降噪材料的发展趋势之一,这种 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对车身钣金的减振隔音作用,对提升整车NVH性能的帮助很大。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有人对轿车车身板进行改良,如专利(CN201484509U)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车身结构,它主要包括车身主体,所述的车身主体采用至少两层材料滚塑而成,其外层为聚乙烯,内层为尼龙、ABS和聚碳酸脂中的任意一种,该材料复合在一起,可以确保车身强度,还可以简化制造成本。但是该复合材料的车身板的减振和隔音效果较差,不能满足汽车舒适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车身板的隔音和减振性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汽车车身板包括车身钣金,其特征在于,本汽车车身板结构包括一个固连在所述的车身钣金内侧的隔音层和阻尼层,所述的阻尼层固连在所述的车身钣金和隔音层之间。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汽车车身板的车身钣金内侧设置隔音层和阻尼层,隔音层可以对车外的噪音进行隔离,提高汽车的舒适性,通过阻尼层对车身的振动进行再次削减,使整体汽车的减振能力进一步提升。在上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中,所述的隔音层为不锈钢板层,所述的不锈钢板层的厚度为O. 8mm 1mm。不锈钢板材料的密度大,材料的致密性增加了声波通过材料本身的难度,可以极大限度地提升整体板材对于车外噪声的隔绝作用。在上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中,所述的阻尼层为丙烯酸酯橡胶层。丙烯酸酯橡胶的结构阻尼因子较高,减振效果较好。在上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中,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阻尼层为硅橡胶层。硅橡胶的结构阻尼因子也比较高,用于车身板的减振层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在上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中,所述的阻尼层和车身钣金之间固粘有一个碳纤维织布层。碳纤维织布可以加强车身钣金的刚度,而且,当钣金刚度增强后,其固有频率提高,范围与车身各系统固有频率的范围相异,这样可以避免共振能量的产生。[0011]在上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中,所述的碳纤维织布层和车身钣金之间固连有一个环氧树脂层,所述的环氧树脂层通过电泳烘烤与车身钣金固连,所述的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I. 2mm 2mm。环氧树脂层可以进一步加强车身的强度。在上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中,所述的车身钣金、环氧树脂层、碳纤维织布层、隔音层和阻尼层之间由环氧树脂胶粘剂将各层相互粘接。环氧树脂具有固化方便、粘附力强等优点,而且环氧树脂将各层固粘后,使隔音层、阻尼层和碳纤维织布层三者之间形成约束阻尼结构,可进一步提升车身的减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轿车车身板结构应用不锈钢板材料,使其发挥隔音作用,丙烯酸酯橡胶层或硅橡胶层对车身进行较好的减振,而且通过环氧树脂将各层固粘,使隔音层、阻尼层和碳纤维织布层三者之间形成约束阻尼结构,对剩余的振动能量进行进一步的消耗,使汽车车身板的减振能力进一步提升。

图I是本汽车车身板结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中,I、车身钣金;2、隔音层;3、阻尼层;4、碳纤维织布层;5、环氧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轿车车身板结构利用了多种不同声学性能特点的材料,不锈钢板、碳纤维织布、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橡胶、硅橡胶等,使车身板具有较好的隔音、阻尼和加强的功能,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如图I所示,本种轿车车身板为层状结构,整体板材按照从车外向车内的顺序,分别为车身钣金I、环氧树脂层5,碳纤维织布层4、阻尼层3和隔音层2,其中阻尼层3为丙烯酸酯橡胶层或硅橡胶层,隔音层2为不锈钢板层,车身钣金I、环氧树脂层5、碳纤维织布层
4、隔音层3和阻尼层2之间设有将各层相互粘接的环氧树脂胶粘剂。环氧树脂具有固化方便、粘附力强等优点,而且环氧树脂将各层固粘后,使隔音层2、阻尼层3和碳纤维织布层4三者之间形成约束阻尼结构,可进一步提升车身的减振效果。本结构中使用的环氧树脂层5是一种改性环氧树脂材料,组分为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或氯丁橡胶,通过环氧树脂层5表面的粘性贴合在车身钣金I上,经电泳烘烤工艺后,环氧树脂层5硬化,与车身钣金I紧密结合,改性环氧树脂层5能使车身板的强度更高,改性环氧树脂层5的厚度为I. 2mm 2mm。环氧树脂层5内侧是碳纤维织布层4,碳纤维织布层4可以加强车身钣金的刚度,而且,当车身钣金I刚度增强后,其固有频率提高,频率范围与车身各系统固有频率的范围相异,这样可以避免共振能量的产生。碳纤维织布层4的内侧为阻尼层3,阻尼层3为丙烯酸酯层或硅橡胶层,厚度为Imm 2mm,这两种材料的阻尼因子在室温条件下可达到O. 3以上,可以使车身板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隔音层2位于最内侧,用于阻隔车辆各噪声源通过车身钣金向车内的传入,由于不锈钢板材料的密度大,为
7.8g/cm3,材料的致密性增加了声波通过材料本身的难度,可以极大限度地提升整体板材对于车外噪声的隔绝作用。[00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汽车车身板包括车身钣金(I),其特征在于,本汽车车身板结构包括一个固连在所述的车身钣金(I)内侧的隔音层(2)和阻尼层(3),所述的阻尼层(3)固连在所述的车身钣金(I)和隔音层(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层(2)为不锈钢板层,所述的不锈钢板层的厚度为O. 8mm 1m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层(3)为丙烯酸酯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层(3)为硅橡月父层O
5.根据权利要求I或3或4所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层(3)和车身钣金(I)之间固粘有一个碳纤维织布层(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织布层(4)和车身钣金(I)之间固连有一个环氧树脂层(5),所述的环氧树脂层(5)通过电泳烘烤与车身钣金(I)固连,所述的环氧树脂层(5)的厚度为I. 2mm 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钣金(I)、环氧树脂层(5)、碳纤维织布层(4)、隔音层(2)和阻尼层(3)之间由环氧树脂胶粘剂将各层相互粘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轿车车身板结构,属于车身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轿车车身板减振和隔音效果较差,不能满足汽车舒适性的要求的问题。本轿车车身板结构包括车身钣金,一个固连在车身钣金内侧的隔音层和阻尼层,阻尼层固连在车身钣金和隔音层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隔音和减振效果,而且对车身板也有一定的加强作用。
文档编号B62D29/04GK202624410SQ2012201929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岳洋, 王海林, 刘强, 杨安志,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