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震前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69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避震前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避震前叉,一种避震前叉,包括一个前叉立管,一个前叉叉肩,两个减震器,两个前叉腿,六个连接架,两个连接座,六个对锁螺栓。当受到自下向上冲击力时减震器受力发生位移使前叉叉腿与水平面呈现的角度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受作用力做功运动时有利于作用力的分解和转移作用力合力方向为向上向前与整车运动方向一致。同时增大前叉叉腿伸距,同时增大前叉叉腿伸距倾角角度,提高整车骑行平稳性,安全性。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避震效果平稳。
【专利说明】避震前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自行车避震前叉。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动自行车的避震前叉,主要结构为直线连接结构,其结构通过弹簧压缩使减震器发生位移。位移的方向延前叉头管直线运动。来实现避震效果,避震前叉受力的方向以65度到75之间的后上方传递。当整车运动时,避震前叉受作用力的方向向后向上,所带来的结果是因避震前叉受力时所产生的阻尼损耗会使整车运动速度减慢。受力时因减震器的位移前轮轴伸距变小,骑行安全随之降低。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避震前叉在受力做功时,作用力向后向上传递整车运动速度减慢。因轮轴伸距变小,骑行安全随之降低,技术的不足。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避震前叉,其结构能使避震前叉,在受到作用力做功运动时有利于作用力的分解和转移,作用力的合力向上向前传递与整车运动方向一致,同时增大前叉叉腿伸距提高骑行安全。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避震效果平稳。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避震前叉,包括一个前叉立管,一个前叉叉肩,两个减震器,两个前叉腿,六个连接架,两个连接座,六个对锁螺栓。各部件与部件之活动连接而成。前叉叉立管与前叉叉肩连接为一体,四个连接架与前叉叉肩为一体,前叉叉肩上两个连接架与两个减震器的一端用两个对锁螺栓连接,两个减震器的另一端与两个前叉叉腿上的两个连接架用两个对锁螺栓连接,两个前叉叉腿与支架连接为一体。前叉叉肩另外两个连接架与前叉叉腿上的两个连接座用两个对锁螺栓连接。当受到自下向上冲击力时减震器受力发生位移使前叉叉腿与水平面呈现的角度发生变化。当角度发生变化时前叉叉腿向上向前的位移随之产生。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受到作用力做功运动时有利于作用力的分解和转移。作用力的合力向上向前传递与整车运动方向一致。同时增大前叉叉腿向上向前的伸距,同时增大前叉叉腿伸距倾角角度。提高整车骑行平稳性,安全性。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避震效果平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左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叉叉肩局部示意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叉腿局部示意图。
[001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受力方向示意图。
[001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态角度位移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避震前叉,包括一个前叉立管1,一个前叉叉肩2,两个减震器5,两个前叉腿10,六个连接架3,两个连接座8,六个对锁螺栓7。连接方式按各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特定角度连接而成。前叉叉立管1与前叉叉肩2连接为一体,四个连接架3与前叉叉肩2为一体,前叉叉肩上两个连接架3与两个减震器5的一端用两个对锁螺栓7连接,。两个减震器5的另一端与两个前叉叉腿10上的两个连接架6用两个对锁螺栓7连接,两个前叉叉腿10与支架9连接为一体。前叉叉肩2另外两个连接架4与前叉叉腿上的两个连接座8用两个对锁螺栓7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因其所示连接结构(图1)。当直线运动为运动方向(图5) 15,遇到外加力(也就是阻尼力)(图5) 13,减震器受力方向改变(图5) 14,前叉叉腿运动合力方向改变为(图5) 16向上向前运动。当合力方向改变为(图5) 16时前叉叉腿与水平面(图6) 20角度发生变化(图6) 1719。当角度变化时,前叉叉腿向上向前的位移(图6) 18随之产生。此结构受作用力(也就是阻尼力)13做功运动时有利于作用力的分解和转移,作用力向上向前传递(图5) 16。前叉叉腿向上向前产生伸距(图6)。
【权利要求】
1.一种避震前叉,前叉叉立管与前叉叉肩连接为一体,连接架与前叉叉肩为一体,前叉叉肩上连接架与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前叉叉腿上的连接架连接,前叉叉腿与支架连接为一体,前叉叉肩另外连接架与前叉叉腿上的连接座连接,当受到自下向上冲击力时,减震器受力发生位移,使前叉叉腿与水平面呈现的角度发生变化,当角度发生变化时前叉叉腿向上向前的位移随之产生,受作用力做功运动时有利于作用力的分解和转移作用力合力方向为向上向前与整车运动方向一致,同时前叉叉腿向上向前产生伸距,同时增大前叉叉腿伸距倾角角度,使避震前叉因受力产生的阻力方向转移成前轮向前向上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架与前叉叉肩为一体出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叉肩与前叉叉腿为分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叉肩与前叉叉腿靠连接架与连接座对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叉肩与前叉叉腿靠减震器对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叉腿之间固装有一连接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叉腿在受作用力做功运动时增大前叉叉腿伸距倾角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震前叉在受作用力做功运动时有利于作用力的分解和转移,作用力合力方向为向上向前与整车运动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震前叉在受作用力做功运动时前叉叉腿向上向前产生伸距。
【文档编号】B62K25/08GK204197201SQ201420319949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刘振欣 申请人:刘振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