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8921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起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优化起重机的结构。该起重机包括履带架和车架,其中,履带架的方洞门板上设置有调整板;且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履带架与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调整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架外伸梁上增加装配式调整板和采用销轴固定式调整前后方向的间隙方式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采用插入式连接的履带底盘行走过程中车架、履带架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过大导致行走跑偏、行走不平稳,进而导致四轮一带磨损,带载行走危险系数增加等的现象,使得履带行走更平稳,整个履带设备及其带载行走时的吊装物体安全性得到保障。
【专利说明】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

【背景技术】
[0002]履带底盘:作业时依靠履带架将载荷传递到地面,行走时依靠履带行走装置驱动的底盘。
[0003]履带架:又称履带梁、履带行走装置。一般由履带架结构、行走机构、驱动轮、支重轮、托链轮、履带板组成。
[0004]“八”字行走:两条履带不平行,存在夹角,导致行走时出现跑偏、啃齿、四轮一带磨损、行走不平稳等各种现象。
[0005]对于小吨位履带起重机,为满足作业时整机稳定性的需求,以及运输时履带架13可收回,整机宽度符合运输要求的需要,车架10与履带架13间通常采用插入式连接方式,如图1。而由于制造误差的存在,车架10外伸梁与履带架13方洞之间前后方向必然需要留有足够的间隙,如图2,以保证车架10外伸梁能够顺利的插入履带架13方洞内。但足够间隙的存在,就易导致行走时履带架13与车架10之间产生较大的位移,两根履带架13之间就不再平行,从而会导致行走跑偏、啃齿、四轮一带磨损、行走不平稳等各种现象的发生。
[0006]现有技术中,为保持两履带架13平行,避免车架10与履带架13前后方向产生明显位移,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0007]方法一:在车架10外伸梁上增加装配式调整垫16,如图3所示。
[0008]方法二:车架10外伸梁(车架摆腿11)与履带架13方洞间采用销轴进行定位,限制履带架13相对车架10产生位移,如图4所示。
[0009]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
[0010]方法一:调整垫16需在装配履带架13前装配到车架10外伸梁上,调整垫16厚度是否合适需等履带架13装配完成后才能知道,易造成重复拆装履带架13、多次调整调整垫16厚度的现象出现。
[0011]方法二:采用定位销轴12定位固然准确,但外伸梁及履带架13方洞内装配销轴的孔加工非常困难,且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装配时,外伸梁与履带架13方洞内的孔还经常会出现对不上的现象,需要现场对销孔进行修整,甚至返回机加工序重新对孔进行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起重机,用以优化起重机的结构。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履带架和车架,所述履带架的方洞门板上设置有调整板;且所述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
[0015]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为折弯结构;
[0016]所述调整板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其中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方洞门板上。
[0017]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的其中另一端开设有长圆孔,螺栓穿过所述长圆孔将所述调整板固定在所述方洞门板上;
[0018]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的方向一致。
[0019]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的数量至少为一块,各块所述调整板叠设在一起。
[0020]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为金属板。
[00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0022]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调整板结构,且调整板直接固定在方洞门板上,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在实际安装时,先将履带架套在车架上,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调整板在方洞门板上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从而满足履带架和车架之间前后方向间隙调整的需求。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架外伸梁上增加装配式调整板和采用销轴固定式调整前后方向的间隙方式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采用插入式连接的履带底盘行走过程中车架、履带架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过大导致行走跑偏、行走不平稳,进而导致四轮一带磨损,带载行走危险系数增加等的现象,使得履带行走更平稳,整个履带设备及其带载行走时的吊装物体安全性得到保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现有技术中插入式连接车架、履带架示意图;
[0025]图2为现有技术中履带架、车架前后方向间隙处示意;
[0026]图3为现有技术中采用装配式调整板调整间隙的示意图;
[0027]图4为现有技术中采用销轴固定式调整板调整间隙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上调整板的装配不意图;
[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履带架;2、车架;3、调整板;
[0033]4、螺栓;5、螺母;6、垫圈;
[0034]7、方洞立板; 8、方洞门板;10、车架;
[0035]11、车架摆腿; 12、定位销轴;13、履带架;
[0036]14、方洞立板; 15、方洞门板;16、调整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图5?图7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机,其能够调节履带架I与车架2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该起重机包括履带架I和车架2,履带架I的方洞门板8上设置有调整板3 ;且调整板3的一部分位于履带架I与车架2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此处的前、后方向是以起重机的履带前进的方向为前,后退的方向为后。整个起重机上一共有四处需要调整的、且处于履带架I与车架2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这四处间隙以起重机的回转中心为对称点,图6示意了其中一处需要塞入调整板3的空隙。
[0039]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调整板3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架2外伸梁上增加装配式调整板3和采用销轴固定式调整前后方向的间隙方式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采用插入式连接的履带底盘行走过程中车架2、履带架I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过大导致行走跑偏、行走不平稳,进而导致四轮一带磨损,带载行走危险系数增加等的现象,使得履带行走更平稳,整个履带设备及其带载行走时的吊装物体安全性得到保障。
[0040]进一步地,调整板3为折弯结构;调整板3的其中一端位于履带架I与车架2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其中另一端固定在方洞门板8上。
[0041]调整板3为折弯结构,其中一端作为承载端,该端位于履带架I与车架2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其中另一端作为安装端,固定在方洞门板8上。
[0042]调整板3采用折弯形式,承载面与安装面功能分开,结构更合理,生产与使用工艺性更好。
[0043]为便于调节履带架I与车架2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调整板3的其中另一端开设有长圆孔,采用螺栓4穿过长圆孔将调整板3固定在方洞门板8上;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履带架I与车架2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的方向一致。
[0044]此处,承上述,起重机上共有四个位置需要塞入调整板3,这四个位置以起重机的回转中心为对称中心,具体可参见图6,图6示意了其中一处需要塞入调整板3的空隙。对于每一处需要调整的空隙而言,塞入该空隙的调整板3的数量至少为一块,各块调整板3叠设在一起。
[0045]调整板3采用多块薄板组合方式,有效降低对车架2、履带架I制造误差的精度要求,避免因制造误差大,而导致调整板3采用厚板时局部无法装配的现象出现。
[0046]所有调整板3的厚度可根据调整板3的数量而调整,有效避免了采用销轴固定方式时对车架、履带架上安装孔的高精度加工要求,避免了装配时经常出现的车架、履带架上孔无法对正,必须对孔进行现场修磨的现象。
[0047]为提高调整板3的承载能力,调整板3为金属板。
[0048]下面结合各个附图详细介绍一下上述技术方案。
[0049]本实用新型将车架2外伸梁与履带架I方洞间前后方向的间隙的调整板3放在履带架I与车架2连接方洞的方洞门板上,如图5和图6所示。履带架I的方洞门板8上设置有调整板3,调整板3采用折弯板形式,前端折弯部分塞入车架2与履带架I前后方向的间隙处,紧贴履带架I方洞的立板装配,用于履带架1、车架2间前后方向的间隙的调整。当车架2、履带架I前后方向贴在一起时,依靠调整板3前端折弯部分来传递力。调整板3露出的直边部分设置有前后方向的长圆孔,用于将其固定在履带架I方洞门板8上。车架2与履带架I安装完成后,调整板3采用多件组合方式来满足车架2、履带架I间前后方向间隙的变化,多件组合出适合调整间隙的厚度后,用螺栓4、螺母5、垫圈6将调整板3固定在履带架I上,即可满足车架2、履带架I间前后方向的间隙方便调整的需求。
[0050]上述技术方案,在履带架I与车架2插入式连接的方洞门板8上安装可拆卸可调整式调整板3,调整板3数量可根据车架2、履带架I前后方向间隙的大小来进行调整,通过安装不同数量的调整板3,来获得较合适的间隙,避免前后方向的间隙过大造成履带式机械行走时出现“八”字,行走不平稳的现象。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小采用插入式连接履带底盘的车架2、履带架I之间的前后方向的间隙,以提高履带式机械的行走平稳性,避免履带底盘行走时出现“ ‘八”字行走的现象。
[00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起重机的间隙调整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0052]S1、将履带架套入车架;
[0053]S2、在履带架的方洞门板上安装调整板,且使得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履带架与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
[0054]上述技术方案,将调整前后方向的间隙的调整板在履带架套入车架后再装配,有效避免先将调整板装配好再套履带架而导致的履带架重复拆装、配做加工调整板的现象。
[0055]上述方法中使用到的调整板优选使用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起重机中的调整板,关于调整板的内容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00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为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0057]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5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起重机,包括履带架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架的方洞门板上设置有调整板;且所述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为折弯结构; 所述调整板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其中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方洞门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的其中另一端开设有长圆孔,螺栓穿过所述长圆孔将所述调整板固定在所述方洞门板上; 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的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的数量至少为一块,各块所述调整板叠设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为金属板。
【文档编号】B62D55/08GK204137145SQ201420513807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丁美莲, 成亚鹏, 纪志刚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