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罩内板结构及发动机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6741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罩内板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设有与该发动机罩内板结构相同的机罩内板的发动机罩。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是汽车上最醒目的车身构件,是购车者经常要察看的部件之一,发动机罩对车身扭转刚度、车身NVH及机舱结构强度有重要影响,人们对发动机罩的主要要求是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以及自身质量轻、刚性强等。但现结构的发动机罩中的发动机罩内板多为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的发动机罩内板使得发动机罩总成的质量较大,易使得用户在开发动机罩时产生不舒服感,影响汽车的使用感受,且也会对汽车的整车NVH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罩内板结构,以可在发动机罩的质量较小的基础上,提高发动机罩的刚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结构,包括内板本体,在所述内板本体上设有一透孔,还包括:

主连接板,所述主连接板为连接设于所述透孔中的多个,各主连接板间呈折线状布置;

连接支板,所述连接支板为连接设于所述透孔的边沿与所述主连接板之间、以及相邻主连接板之间的多个,所述连接支板和主连接板使所述透孔内部分隔形成多个扇形孔、梯形孔及三角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连接板为四个,且依次相交呈“W”状连接于所述透孔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板本体上沿所述透孔的边沿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板本体上靠近发动机罩安装点的一端设有沿所述内板本体的边沿走向布置的加强筋板。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板本体上相对于所述加强筋板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主连接板及连接支板的端面上设有多个涂胶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主连接板与连接支板的相交处设有角弱化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通过设置呈折线状布置的主连接板,以及连接设置的多个连接支板,可在内板本体上形成结构稳固的网状结构,从而保证内板本体,也即包含内板本体的发动机罩的刚度。而通过主连接板与连接支板于透孔内分隔成多个扇形孔、梯形孔及三角形孔,可利用各结构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抗扭转性能,进一步保证内板本体的刚度。主连接板及连接支板自身的结构特点,也可使内板本体的重量增加较少,从而保证发动机罩的重量满足要求。

(2)主连接板呈“W”形设置可具有更好的连接刚度,且能够保证内板本体重量的最优化。

(3)设置减重孔可进一步降低内板本体,也即发动机罩的重量。

(4)设置加强筋板可保证发动机罩安装端的结构强度,保证其使用效果。

(5)设置排气孔可用于发动机舱内的气体排出,以保证发动机工作于较好的外部环境中。

(6)设置涂胶部用于内板本体与机罩外板间的胶接,在主连接板及连接支板上也设置涂胶部可保证内板本体和机罩外板间的连接强度。

(7)主连接板与连接支板的夹角处设置角弱化孔,可在保证内板本体刚度的基础上,使其具有一定的溃缩变形性能,从而可减少发动机罩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室内乘员造成的伤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罩,其包括机罩外板,还包括连接设于所述机罩外板上的具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的机罩内板。

本发明的发动机罩和发动机罩内板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板本体,2-透孔,3-主连接板,4-连接支板,5-加强筋板,6-减重孔,7-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罩内板结构,其整体设计思想是在内板本体上的透孔内连接设有多个呈折线状布置的主连接板,在透孔内还设有连接设于透孔的边沿与主连接板之间、以及相邻主连接板之间的多个的连接支板,连接支板和主连接板使透孔内部分隔形成多个扇形孔、梯形孔及三角形孔。该发动机罩内板结构通过主连接板与连接支板形成结构稳固的网状结构,以保证内板本体,也即包含内板本体的发动机罩的刚度,且利用透孔内分隔成的多个扇形孔、梯形孔及三角形孔结构的特点,以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抗扭转性能,从而进一步保证内板本体的刚度。而主连接板及连接支板自身的结构特点,也能够使内板本体的重量增加较少,从而保证发动机罩的重量满足要求。

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的一种结构如图1中所示,其中内板本体1上的透孔2内的主连接板3为呈折线状设置的四个,且四个主连接板3也为依次相交呈“W”状连接于透孔2中。当然除了设置为“W”状,主连接板3也可设置为其它构形,如相邻布置的“V”形结构等。而主连接板3除了为四个外,其同样也能够设置为其它数量,此时各主连接板3间的布置结构,可由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连接支板4可如图1中所示的进行设置,此时在透孔2内可分隔形成有八个三角形孔、四个扇形孔及两个梯形孔。当然除了如图1中的设置形式,本实施例中连接支板4的数量及布置方式也可为其它选择,由此于透孔2内分隔出不同数目的三角形孔、扇形孔和梯形孔。本实施例中在内板本体1上沿透孔2的边沿也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重孔6,减重孔6可进一步降低内板本体1的重量,从而保证发动机罩的重量符合要求。

本实施例中在内板本体1上靠近发动机罩安装点的一端,也即如图1中所示的,以图1中的方向为基准,位于内板本体1的上端设有沿内板本体1的边沿走向布置的加强筋板5。加强筋板5的宽度及设置深度,可根据发动机罩的实际结构具体设计,通过该加强筋板5能够保证发动机罩安装端的结构强度,保证其使用效果。而为便于发动机舱内的气体排出,以保证发动机工作于较好的外部环境中,本实施例中也如图1中所示的,在内板本体1上相对于加强筋板5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孔7,排气孔7的设置数量可如图1中所示的两个,当然其也可为其它数量。

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板3及连接支板4的端面上还设有多个涂胶部,涂胶部为分布在主连接板3和连接支板4端面上的平面状区域,在涂胶部涂抹隔振膨胀胶以用于内板本体1与机罩外板间的胶接。在主连接板3及连接支板4上设置涂胶部可保证内板本体1和机罩外板间的连接强度,当然除了主连接板3和连接支板4上,本实施例中也可在内板本体1的其它位置设置涂胶部。而内板本体1与机罩外板间的连接除了采用胶接外,其也还可采用如焊接等其它连接方式。

在保证内板本体1自身刚度的基础上,为使内板本体1具有一定的溃缩变形性能,以可在发动机罩发生碰撞时,减少发动机罩对驾驶室内乘员造成的伤害,本实施例中还可在主连接板3与连接支板4的相交处设有角弱化孔,该角弱化孔为在主连接板3和连接支板4的夹角处设置的呈圆形或多边形的具有开口的环状凹孔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罩,其包括机罩外板,还包括连接设于机罩外板上的具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的机罩内板。该发动机罩通过在机罩内板上设置由主连接板和连接支板形成的网状结构,可保证发动机罩的刚度。且利用主连接板和连接支板在透孔内分隔成多个扇形孔、梯形孔及三角形孔的结构特点,可使发动机罩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抗扭转性能,进一步保证其刚度。而主连接板及连接支板自身的结构特点,也可使机罩内板的重量增加较少,能够保证发动机罩的重量满足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