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444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婴儿车,更具体地说是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使用时经常需要调节座椅角度,但现有的婴儿车座椅调节座椅角度不方便,且调节时座椅靠背部容易前倾超出车架主体,无法限位,存在安全隐患;如何对现有的婴儿车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目的是克服了现有婴儿车座椅靠背部前倾调节时容易超出车架主体,无法限位,安全系数低的技术问题,提供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包括车架主体7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主体77上铰设有调节座709,所述的调节座709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下座椅架707,所述的调节座709上铰设有能沿其摆动并与所述的下座椅架707配合形成座椅的上座椅架708,该上座椅架708的摆动行程在所述的车架主体77的 后方,所述的上座椅架708上设有能使其调节摆动角度后卡锁在所述的调节座709上的滑动卡锁件712,所述的上座椅架708上设有能防止其前倾摆动时越过车架的摆动角度限位块714。

如上所述的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椅架708与所述的调节座709通过座椅铰轴710铰接,所述的调节座709上设有摆动角度限级齿711,所述的滑动卡锁件712上设有能使其卡锁在所述的摆动角度限级齿711上的滑动卡锁齿720。

如上所述的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卡锁件712与所述的上座椅架708之间设有当所述的滑动卡锁件712向上提起解锁后能使其自动复位卡锁的弹性复位结构。

如上所述的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座709设于所述的下座椅架707后部。

如上所述的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卡锁件712设于所述的上座椅架708下端部。

如上所述的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椅架707上设有能沿其滑行的下座椅架滑块713,所述的下座椅架滑块713与婴儿车的连杆支架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结构合理,当座椅向前调节时可进行限位,避免座椅靠背部前倾调节时超出车架主体,安全系数更高;

2、本申请的铰接结构简单实用,生产加工方便且耐用性强, 提起滑动卡锁件即可对座椅角度进行调节,操作简单,且调节后的锁定效果好,能防止婴儿误操作,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多级调节防前倾座椅婴儿车,包括车架主体77,所述的车架主体77上铰设有调节座709,所述的调节座709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下座椅架707,所述的调节座709上铰设有能沿其摆动并与所述的下座椅架707配合形成座椅的上座椅架708,该上座椅架708的摆动行程在所述的车架主体77的后方,所述的上座椅架708上设有能使其调节摆动角度后卡锁在所述的调节座709上的滑动卡锁件712,所述的上座椅架708上设有能防止其前倾摆动时越过车架的摆动角度限位块714。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座椅架708与所述的调节座709通过座椅铰轴710铰接,所述的调节座709上设有摆动角度限级齿711,所述的滑动卡锁件712上设有能使其卡锁在所述的摆动角度限级齿711上的滑动卡锁齿720。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且卡锁效果好,安全耐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动卡锁件712与所述的上座椅架708之间设有当所述的滑动卡锁件712向上提起解锁后能使其自动复位卡锁的弹性复位结构。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锁定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座709设于所述的下座椅架707后部。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能方便调节上座椅架的使用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动卡锁件712设于所述的上座椅架708下端部。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锁定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座椅架707上设有能沿其滑行的下座椅架滑块713,所述的下座椅架滑块713与婴儿车的连杆支架铰接。其优点在于结构稳定,安全系数高,且能配合婴儿车进行折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