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限位的自行车竖管咬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5899发布日期:2019-01-22 19:4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具有限位的自行车竖管咬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竖管结构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具有限位的自行车竖管咬合装置,提供自行车组合车把管的横管在竖管上端的枢结,配合压接件与一咬合块的连动而相对咬合于竖管上端固定的组合,且进一步可限位压接件无法向外扳动的松解操作,支撑竖管咬合结构在行车中的牢固性,即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发明。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立管是用以连结自行车把手以及前叉的重要结构,因此立管的设计良窳对于一自行车的骑乘舒适性与驾控安全性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m256857号,「自行车竖管」,其结构如其发明目的所述:「即,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自行车竖管,是利用调整立管角度的同一调整动作,也同时可调整车手角度,不需要用各别的调整动作分别调整立管角度及车手角度,相当简便。」。

如该前案专利图5、图6所示分别为其松解状态示意图,及其锁紧状态示意图,即在该前案专利在图5中螺合构造(图中标号100松解状态下,即握杆104向下),可调整横管80至所需角度,再配合调整车手(图中标号802)角度,再将螺合构造(图中标号100)的握杆(图中标号104)向上扳动而靠住横管(图中标号80参阅图6),因为该握杆底端呈偏心状,进而促使块体(图中标号91)向上移动。一方面使其齿条(图中标号902)与直管(图中标号70)的齿条(图中标号702)啮合;另一方面,斜面(图中标号904)则推顶推杆(图中标号810)的斜面(图中标号811),使推杆(图中标号810)向前移动,促使其另一端的弧形推面(图中标号812)去抵紧车手(图中标号802)以形成迫紧固定。

然而,该前案专利的螺合构造(图中标号100)的握杆(图中标号104)向上扳动而靠住横管(图中标号80参阅图6)状态中,其握杆在缺乏限位结构下,很容易在行车的路面颠陂的中使握杆脱离迫紧状态而向下摆至图5的松解状态,造成行车中的横管(图中标号80)会如图5箭头所示上下摇晃的不稳定情形与危险性,是为前案现有专利结构的最大缺点。

所以,如何针对上述引证前案螺合构造的握杆缺乏限位结构下,使握杆在行车的路面颠陂的中脱离迫紧状态而向下摆至松解状态,造成行车的不稳定性与危险性等缺点而进行改良发明,是为本发明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限位的自行车竖管咬合装置,其组合于车把管的一横管与一竖管的上端枢结,配合一压接件与一咬合块的连动而相对咬合于竖管上端固定的组合,进一步以一限位杆限位压接件无法进行向外扳动的松解操作,而有效支撑竖管与横管咬合结构的牢固性,兼具安全的进步性达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限位的自行车竖管咬合装置,用以组合车架的前管与车把,包括:一竖管组合车架的前管且具有位于上端的一顶部,该顶部具有数个齿条;

一横管具有位于一端的一结合部及位于另一端的二枢板,该结合部锁固车把管而该二枢板枢组于顶部两侧;一咬合块具有位于两端的一压接端以及一齿形咬合端,该齿形咬合端啮合该数个齿条,该咬合块位于二枢板之间且该咬合块中段穿设一插销枢组该二枢板;一限位杆位于咬合块上方且穿组一枢板,且该限位杆伸入二枢板之间的一端结合一限位块;一压接件置设于咬合块上方且位于二枢板之间,该压接件设有朝向限位杆的一限位部及位于限位部的一限位槽,另压接件一端设有靠抵压接端的二弧状压板,该二弧状压板分别具有一偏心孔并套组一连动轴,该连动轴螺组一螺杆的一端且该螺杆另一端连结固定于该横管,该压接件以连动轴为支撑向下扳动摆入于二枢板之间且限位部的限位槽套组该限位块,该压接件的二弧状压板压抵咬合块的压接端,该咬合块以插销为支撑摆动且该咬合端咬住竖管的数个齿条固定,又该限位杆的限位块嵌组于限位槽以限位该压接件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咬合块的压接端具有相对二弧状压板的一弧接面,且该弧接面设有相对螺杆的一穿孔。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横管设有一挡部,且该挡部位于咬合块下侧,该螺杆进一步螺组一松紧螺帽,且该松紧螺帽卡抵于挡部,该松紧螺帽螺锁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另端连结的压接件改变靠抵于该压接端的松紧度。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限位杆与穿组的枢板之间进一步套组一导套,该限位杆与导套之间进一步套组轴向顶推限位杆的一弹簧。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限位杆具有一小径段且该弹簧套组小径段,该导套具有一内挡缘且该内挡缘套组小径段,该弹簧套组于小径段与内挡缘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组合于车把管的一横管与一竖管的上端枢结,配合一压接件与一咬合块的连动而相对咬合于竖管上端固定的组合,进一步以一限位杆限位压接件无法进行向外扳动的松解操作,而有效支撑竖管与横管咬合结构的牢固性,兼具安全的进步性达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限位杆与压接件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松解压接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限位压接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所示vi-vi线段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按压释放压接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松解压接件及调节横杆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竖管111齿条

11顶部20横管

21结合部22枢板

23挡部30咬合块

31压接端32齿形咬合端

33插销34弧接面

341穿孔40限位杆

41限位块42导套

421内挡缘43弹簧

44小径段50压接件

51限位部511限位槽

52弧状压板53偏心孔

54连动轴55螺杆

56松紧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具有限位的自行车竖管咬合装置,用以组合车架的前管与车把,包括:一竖管10,组合车架的前管且具有位于上端的一顶部11,该顶部11具有数个齿条111。

一横管20具有位于一端的一结合部21及位于另一端的二枢板22,该结合部21锁固车把管而该二枢板22枢组于顶部11两侧。

一咬合块30具有位于两端的一压接端31以及一齿形咬合端32,该齿形咬合端32啮合该数个齿条111,该咬合块30位于二枢板22之间且该咬合块30中段穿设一插销33枢组该二枢板22。

一限位杆40位于咬合块30上方且穿组一枢板22,且该限位杆40伸入二枢板22之间的一端结合一限位块41。

一压接件50置设于咬合块30上方且位于二枢板22之间,该压接件50设有朝向限位杆40的一限位部51及位于限位部51的一限位槽511,另压接件50一端设有靠抵压接端31的二弧状压板52,该二弧状压板52分别具有一偏心孔53并套组一连动轴54,该连动轴54螺组一螺杆55的一端且该螺杆55另一端连结固定于该横管20,该压接件50以连动轴54为支撑向下扳动摆入于二枢板22之间且限位部51的限位槽511套组该限位块41,该压接件50的二弧状压板52压抵咬合块30的压接端31,该咬合块30以插销33为支撑摆动且该咬合端32咬住竖管10的数个齿条111固定,又该限位杆40的限位块41嵌组于限位槽511以限位该压接件50固定。

于下进一步细述本发明的各组件的特征,在上述图1至图3中,该咬合块30的压接端31具有相对二弧状压板52的一弧接面34,且该弧接面34设有相对螺杆55的一穿孔341。其次,该横管20设有一挡部23,且该挡部23位于咬合块30下侧,该螺杆55进一步螺组一松紧螺帽56,且该松紧螺帽56卡抵于挡部23,该松紧螺帽56螺锁调节螺杆55且调节螺杆55另端连结的压接件50改变靠抵于该压接端31的松紧度。再者,该限位杆40与穿组的枢板22之间进一步套组一导套42,该限位杆40与导套42之间进一步套组轴向顶推限位杆40的一弹簧43。而且,该限位杆40具有一小径段44且该弹簧43套组小径段44,该导套42具有一内挡缘421且该内挡缘421套组小径段44,该弹簧43套组于小径段44与内挡缘421之间。

如图4至图7所示,由于本发明该压接件50借由连动轴54螺组的螺杆55连结于该横管20的挡部23固定组合,使得该压接件50以连动轴54为支撑而向下扳动并摆入于二枢板22之间,而且令限位部51的限位槽511相对套组该限位块41;该压接件50向下偏摆且该二弧状压板52分别以偏心孔53为支撑而偏心压抵该咬合块30的压接端31,使该咬合块30以插销33为支撑摆动且该咬合端32咬住竖管10的数个齿条111固定。又该弹簧43套组于该限位杆40小径段44与该导套42内挡缘421之间的组合,而借该弹簧43于轴向顶推该限位杆40,使该限位杆40带动限位块41嵌组于限位槽511固定,而据此限位该压接件50无法向外(向上)扳动摆出二枢板22的外的松解操作,有效支撑竖管与横管咬合结构的牢固性,以及行车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如图7、图8所示,当本发明由图7箭头方甪按压该限位杆40且压缩弹簧43并顶推该限位块41离开限位槽511以释放压接件50的限位部51,即可将该压接件50向外(向上)扳动摆出二枢板22的外的操作(如图8实线箭头所示),而松解该二弧状压板52对咬合块30压接端31的偏心压抵,及使咬合块30的咬合端32与竖管10数个齿条111的咬合得以释放,即可调节横管20变化不同的角度(如图8虚线箭头所示),而达到因应不同使用人的习惯喜好调高低的使用灵活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确实突破目前自行车竖管咬合固定及限位技术发展上面临的困境及缺点,而达到以下优点:

1、组合于车把管的一横管20与一竖管10的上端枢结,配合一压接件50与一咬合块30的连动而相对咬合于竖管10上端固定的组合,进一步以一限位杆40限位压接件50无法进行向外扳动的松解操作,而有效支撑竖管10与横管20咬合结构的牢固性。

2、进一步提高竖管10结构在行车过程中的使用稳定性,及兼具较佳使用安全性达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