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645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运输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运输车。



背景技术:

为了在温室大棚中运输肥料、果蔬等,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运输车。现有的运输车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一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车架的后部安装有车斗,车架上安装有车把,通过操纵车把可使前轮左右摆动从而使运输车转向,该运输车的车把为双头车把,它包括向后方弯曲的两后把和向前方弯曲的两前把,车架上安装有电瓶箱,电瓶箱位于车把与车斗之间,电瓶箱内可以放置电瓶,电瓶箱上安装有后座,后座为平板式车座,后座安装在电瓶箱上,车架上安装有前座,前座位于车把的前方,车架上安装有脚踏式制动器,脚踏式制动器位于车把的后方。这种运输车是在普通电动三轮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它以电瓶作为动力,以电机作为驱动,该运输车增设了前座及两个前把,驾驶人员可以坐在前座上通过操纵前把使运输车反向行驶。但是这种运输车仍然有如下缺点:车把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而运输车的驾驶空间狭小,不便操纵;前把会占用前方的空间,为了不增加整车的长度需要将前座设置在较低的位置,因此驾驶运输车反向行驶时驾驶者的乘坐位置较低,当车斗内装有货物时驾驶者的视野较差;脚踏式制动器位于车把的后方,人坐在前座上驾驶运输车反向行驶时脚难以踩到脚踏式制动器,不便于刹车;电瓶箱占用空间较大,导致运输车的车体较长。由于该运输车存在上述缺点,因此有必要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运输车,该新型运输车无论正向行驶还是反向行驶时操纵都较为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车架的后部安装有车斗,车架的后部安装有两个后轮,车架的前部安装有一个可左右转动的前轮架,前轮架的下端安装有前轮,前轮架的上端连接有车把,车架上安装有后座、前座,后座位于车把与车斗之间,前座位于车把的前方,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车把包括伸向左侧的左把和伸向右侧的右把。

所述车架的前端连接有左右两延长架,两延长架位于前轮的左右两侧,至少一个延长架上安装有脚踏式制动器。

所述车架位于车斗下方的部位设有用于放置电瓶的电瓶放置空间。

所述后座为骑乘式车座。

所述前座为骑乘式车座。

所述车架与车斗之间设有升降自卸装置,该升降自卸装置包括主支撑臂,主支撑臂前高后低斜向设置,主支撑臂的中部铰接有可绕同一轴线转动的副支撑臂、中间支撑臂,主支撑臂的后端部铰接在车架上,中间支撑臂的前端部可前后滑动的连接在车架上,主支撑臂前端部与副支撑臂后端部中一个铰接在车斗上而另一个可前后滑动的连接在车斗上,副支撑臂与中间支撑臂之间设有可将两者锁定和分离的锁定分离装置,车架上设有可驱使中间支撑臂的前端部前后滑动的滑移驱动装置。

所述车架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中间支撑臂的前端部安装有可沿滑槽滚动的滚轮。

所述车斗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主支撑臂前端部或副支撑臂后端部安装有可沿滑槽滚动的滚轮。

所述滑移驱动装置包括安装车架上的可前后滑动的滑轮安装座,滑轮安装座上安装有一组动滑轮,车架上安装有一组定滑轮,定滑轮位于动滑轮的后方,中间支撑臂的前端部安装有驱动滑轮,主支撑臂的后端部连接有驱动绳索,驱动绳索绕过驱动滑轮转向后方,绕过驱动滑轮后的驱动绳索继续穿行于定滑轮、动滑轮之间并绕过相应的定滑轮、动滑轮,车架上设有动力机及由动力机驱动的缠线辊,绕过定滑轮、动滑轮后的驱动绳索缠绕在缠线辊上。

所述滑移驱动装置包括铰接在车架上的驱动油缸,驱动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中间支撑臂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车把包括左把和右把,左把和右把基本平直,车把的结构得以简化,车把占用空间较小,本实用新型无论正向行驶还是反向行驶时操纵都较为方便,并且这种车把不会占用前方空间,因此前座的高度可加以提升,驾驶者驾驶运输车反向行驶时的视野较好。改进后的脚踏式制动器位于前轮的侧部,驾驶者无论坐在后座上还是坐在前座上踩踏脚踏式制动器都比较方便。车架位于车斗下方的部位设有用于放置电瓶的电瓶放置空间,电瓶可放置在电瓶放置空间内,由此可取消电瓶箱,缩短车斗与车把之间的间距。改进后可在保持车斗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整车的长度,使得运输车变得更加小巧灵活;改进后还可以在保持整车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车斗的长度,从而增加运输车的承载量。后座和前座均采用骑乘式车座,驾驶人员可骑在上面,骑乘式车座对空间的占用较少。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自卸的功能,省去了人工卸料的麻烦,因此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操纵、反向行驶时的视野较好、反向行驶时刹车方便、结构紧凑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自卸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升降自卸装置处于升起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升降自卸装置处于自卸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自卸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滑移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滑移驱动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现有的运输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安装有一个前轮13和两个后轮14,车架1的后部安装有车斗2,车架1上安装有车把,通过操纵车把可使前轮13左右摆动从而使运输车转向,该运输车的车把为双头车把,它包括向后方弯曲的两后把24和向前方弯曲的两前把25,车架1上安装有电瓶箱22,电瓶箱22位于车把与车斗2之间,电瓶箱22内可以放置电瓶,电瓶箱22上安装有后座18,后座18为平板式车座,后座18安装在电瓶箱22上,车架1上安装有前座21,前座21位于车把的前方,车架1上安装有脚踏式制动器20,脚踏式制动器20位于车把的后方。这种运输车是在普通电动三轮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它以电瓶作为动力,以电机作为驱动,该运输车增设了前座21及两个前把25,驾驶人员可以坐在前座21上通过操纵前把25使运输车反向行驶。但是这种运输车仍然有如下缺点:车把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而运输车的驾驶空间狭小,不便于操纵;前把25会占用前方的空间,为了不增加整车的长度需要将前座21设置在较低的位置,因此驾驶运输车反向行驶时驾驶者的乘坐位置较低,当车斗2内装有货物时驾驶者的视野较差;脚踏式制动器20位于车把的后方,人坐在前座21上驾驶运输车反向行驶时脚难以踩到脚踏式制动器20,不便于刹车;电瓶箱22占用空间较大,导致运输车的车体较长。由于该运输车存在上述缺点,因此有必要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

图2、图3示出了改进后的新型运输车的一种实施例,该新型运输车包括车架1,车架1的后部安装有车斗2,车架1的后部安装有两个后轮14,车架1的前部安装有一个可左右转动的前轮架26,前轮架26的下端安装有前轮13,前轮架26的上端连接有车把,车把包括伸向左侧的左把15和伸向右侧的右把16,车架1上安装有后座18、前座21,后座18位于车把与车斗2之间,前座21位于车把的前方。改进后的车把包括左把15和右把16,左把15和右把16基本平直,车把的结构得以简化,车把占用空间较小,该新型运输车无论正向行驶还是反向行驶时操纵都较为方便,并且这种车把不会占用前方空间,因此前座21的高度可加以提升,驾驶者驾驶该新型运输车反向行驶时的视野较好。

参照图2、图3,车架1的前端连接有左右两延长架19,两延长架19位于前轮13的左右两侧,两延长架19上均安装有脚踏式制动器20,当然也可以仅在一个延长架19上安装脚踏式制动器20。改进后的脚踏式制动器20位于前轮13的侧部,驾驶者无论坐在后座18上还是坐在前座21上踩踏脚踏式制动器20都比较方便。车架1位于车斗2下方的部位设有用于放置电瓶的电瓶放置空间17。电瓶放置空间17位于车斗2的下方,电瓶可放置在电瓶放置空间17内,由此可取消电瓶箱22,缩短车斗2与车把之间的间距。改进后可在保持车斗2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整车的长度,使得运输车变得更加小巧灵活;改进后还可以在保持整车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车斗2的长度,从而增加运输车的承载量。后座18和前座21均采用骑乘式车座,驾驶人员可骑在上面,骑乘式车座对空间的占用较少。

在进一步的改进中,车架1与车斗2之间设有升降自卸装置,该升降自卸装置既能实现车斗2的升降,又能实现车斗2的自卸。

图4、图5、图6示出了升降自卸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该升降自卸装置包括主支撑臂3,主支撑臂3前高后低斜向设置,主支撑臂3的中部铰接有可绕同一轴线转动的副支撑臂4、中间支撑臂5,主支撑臂3的后端部铰接在车架1上,中间支撑臂5的前端部可前后滑动的连接在车架1上,主支撑臂3前端部铰接在车斗2上,副支撑臂4的后端部可前后滑动的连接在车斗2上,副支撑臂4与中间支撑臂5之间设有可将两者锁定和分离的锁定分离装置,锁定分离装置可采用单独的锁具,锁定分离装置也可以采用设在副支撑臂4与中间支撑臂5之间的快锁机构,锁定分离装置还可以采用设在副支撑臂4与中间支撑臂5之间紧固件,车架1上设有可驱使中间支撑臂5的前端部前后滑动的滑移驱动装置。副支撑臂4与中间支撑臂5锁定时,滑移驱动装置可驱使中间支撑臂5前端部与主支撑臂3的后端部相靠近,主支撑臂3的前端部和副支撑臂4的后端部共同将车斗2向上顶起,反之车斗2下降。参照图4、图5,升降自卸装置处于下降状态时,车斗2下落到车架1上,升降自卸装置处于升起状态时,车斗2的后端向后方探出,可方便运输车车斗跟货车车斗的对接,对接后运输车车斗后端部可压靠在在货车车斗上,无论是从货车车斗向运输车车斗上转移货物还是从运输车车斗向货车车斗上转移货物都比较方便,并且运输车车斗会更加稳定。参照图6,当副支撑臂4与中间支撑臂5分离时,滑移驱动装置驱使中间支撑臂5的前端部与主支撑臂3的后端部相靠近时,主支撑臂3的前端部可将车斗2的前端顶起,此时副支撑臂4对车斗2没有向上顶靠的作用,渐渐地车斗2的前端会越来越高于它的后端,从而实现车斗2的自卸。通过这样的改进后,车斗2既能够升降又能够自卸,升降和自卸均由滑移驱动装置驱动,只需改变锁定分离装置的工作状态就可以实现升降与自卸功能的切换。由于该新型运输车增加了自卸的功能,省去了人工卸料的麻烦,因此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

参照图4、图5、图6,车架1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中间支撑臂5的前端部安装有可沿滑槽滚动的滚轮。该结构实现了中间支撑臂5前端部与车架1之间的滑动连接且滑动时较为顺畅。当然中间支撑臂5前端部与车架1之间滑动连接还可以采用别的实现方式,例如车架1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滑轨上安装有滑块,中间支撑臂5的前端部铰接在滑块上。车斗2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副支撑臂4后端部安装有可沿滑槽滚动的滚轮。该结构实现了副支撑臂4后端部与车斗2之间的滑动连接且滑动时较为顺畅。当然副支撑臂4后端部与车斗2之间的滑动连接还可以采用别的实现方式,例如车斗2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滑轨上安装有滑块,副支撑臂4后端部铰接在滑块上。

图7示出了升降自卸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升降自卸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副支撑臂4的后端部铰接在车斗2上而主支撑臂3前端部可前后滑动的连接在车斗2上。为了实现主支撑臂3前端部与车斗2之间的滑动连接,车斗2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主支撑臂3前端部安装有沿滑槽滚动的滚轮。该结构实现了主支撑臂3前端部与车斗2之间的滑动连接且滑动时较为顺畅。当然主支撑臂3前端部与车斗2之间的滑动连接还可以有别的实现方式,例如车斗2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滑轨上安装有滑块,主支撑臂3前端部铰接在滑块上。

图8示出了滑移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该滑移驱动装置包括安装车架1上的可前后滑动的滑轮安装座9,为实现滑轮安装座9的前后滑动,车架1上可设置滑道或滑轨,滑轮安装座9安装在滑道或滑轨上即可,滑轮安装座9上安装有一组动滑轮10,车架1上安装有一组定滑轮11,定滑轮11位于动滑轮10的后方,中间支撑臂5的前端部安装有驱动滑轮6,主支撑臂3的后端部连接有驱动绳索7,驱动绳索7绕过驱动滑轮6转向后方,绕过驱动滑轮6后的驱动绳索7继续穿行于定滑轮11、动滑轮10之间并绕过相应的定滑轮11、动滑轮10,车架1上设有动力机及由动力机驱动的缠线辊23,绕过定滑轮11、动滑轮10后的驱动绳索7缠绕在缠线辊23上。由于采用了滑轮组结构,该滑移驱动装置具有省力的优点,动力机只需要输出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带动较重的货物,实现对货物的升降和自卸。图9示出了滑移驱动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该滑移驱动装置包括铰接在车架1上的驱动油缸12,驱动油缸12的另一端铰接在中间支撑臂5上。驱动油缸12由液压系统驱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泵及油路控制阀,油箱、油泵、油路控制阀、驱动油缸12通过液压管路连通。驱动油缸12收缩时可使中间支撑臂5前端部与主支撑臂3后端部相靠近,驱动油缸12伸长时可使中间支撑臂5前端部与主支撑臂3后端部相对张开。由于采用了驱动油缸12,该滑移驱动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容易布置的优点,并且驱动油缸12能够输出较大的驱动力,能够带动较重的货物,实现对货物的升降和自卸。除了以上的两种实施例之外,滑移驱动装置还可以有采用它的结构形式,如中间支撑臂5与主支撑臂3 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两者相对靠近的丝杠驱动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所有这些变化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