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用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3547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用转运小车。



背景技术:

在工程加工中,工况需要的情况下,待加工材料往返两个甚至多个工作厂区之间使用可谓司空见惯,为了避免材料在各个工作厂区之间搬运而损坏,就需要转运小车转运待搬运材料。待加工材料往往较重,当搬运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后往往需要人工进行卸车,浪费大量人力,且卸车完成后的收集过程也较为耗费人力,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自动卸货的工程用转运小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用转运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浪费人力、转运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工程用转运小车,包括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包括L型支撑板和下料机构,所述L型支撑板底部设有滚轮,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板和线轮,所述下料板与L型支撑板铰接,所述线轮设置在L型支撑板正面,下料板与线轮间连接有尼龙绳,所述线轮上设有调节轴,L型支撑板正面设有若干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尺寸与调节轴相匹配,所述L型支撑板侧壁设有第一推杆电机,所述第一推杆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板一,所述限位板一通过限位弹簧与限位板二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L型支撑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有第二推杆电机。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挡板,所述第二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与挡板底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料板上设有橡胶减震层。

优选的,所述L型支撑板侧壁设有推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工程用转运小车,当需要下料时,可通过调节轴调节线轮,从而放出尼龙绳,下料板随着尼龙绳的放出下降,最终与地面接触,形成倾斜的用于下料的平面,启动第一推杆电机,待卸材料即可在限位板一的推动下经由下料板完成卸料,整个过程方便操作且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程用转运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料板,2-橡胶减震层,3-固定槽,4-尼龙绳,5-挡板,6-凹槽,7-第二推杆电机,8-限位板二,9-限位弹簧,10-限位板一,11-推手,12-滚轮,13-第一推杆电机,14-L型支撑板,15-固定块,16-调节轴,17-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工程用转运小车,包括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包括L型支撑板14和下料机构,所述L型支撑板14底部设有滚轮12,滚动方便,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板1和线轮17,所述下料板1与L型支撑板14铰接,所述线轮17设置在L型支撑板14正面,下料板1与线轮17间连接有尼龙绳4,所述线轮17上设有调节轴16,通过调节轴16旋转线轮17能够完成尼龙绳4的收紧或放出,从而完成对下料板1与L型支撑板14间夹角的调整,L型支撑板14正面设有若干个固定槽3,操作完成后的调节轴16可固定在固定槽3中,增加工作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槽3的尺寸与调节轴16相匹配,所述L型支撑板14侧壁设有第一推杆电机13,所述第一推杆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板一10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能够通过对材料进行推动帮助下料,从而节省人力,所述限位板一10通过限位弹簧9与限位板二8相连接,避免对材料造成过度挤压。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L型支撑板14上设有凹槽6,凹槽6内部设有第二推杆电机7,所述凹槽6内设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上设有挡板5,所述第二推杆电机7的输出端与挡板5底部相连接,通过第二推动电机可将挡板5推起,从而可以利用凹槽6内部空间对材料进行储存,提高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所述下料板1上设有橡胶减震层2,降低对材料的伤害,所述L型支撑板14侧壁设有推手11,方便操作。

基于上述,该种工程用转运小车,当需要下料时,可通过调节轴16调节线轮17,从而放出尼龙绳4,下料板1随着尼龙绳4的放出下降,最终与地面接触,形成倾斜的用于下料的平面,启动第一推杆电机13,待卸材料即可在限位板一10的推动下经由下料板1完成卸料,整个过程方便操作且节省人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有效节省人力的工程用转运小车。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