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加强防变形车门A立柱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052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加强防变形车门A立柱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变形凹槽结构的自加强车门A立柱内饰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车内装饰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现有汽车技术中汽车内饰塑胶件内饰板,由于其自身结构及模具注塑等一系列原因,在生产的过程中,产品容易发生翘曲变形,而矫形方式极不稳定,导致成本浪费,合格率偏低,最终内饰件产品装配在车门钣金上时与顶棚产生影响外观的间隙问题,引发消费者的抱怨和对新车型的感观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内饰板加工合格率以及装配效果的具有自加强防变形作用的车门A立柱内饰板。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加强防变形车门A立柱内饰板,包括A立柱内饰板主体,所述A立柱内饰板主体内侧设有若干锁扣,位于所述内饰板主体的尾端锁扣两侧设有自加强结构。

进一步地,为使内饰板的受力平衡,提高自增强效果,所述自加强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尾端锁扣两侧。

进一步地,作为较优方案,所述自加强结构为一组均匀排布的防变形条形凹槽。

进一步地,作为较优方案,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为2~5mm,高度为0.2~0.4mm,凹槽具有1~4°的拔模斜度。

进一步地,作为较优方案,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为4 mm,高度为0.3 mm,凹槽具有沿脱模方向3°的拔模斜度。

进一步地,作为较优方案,所述自加强结构的宽度为内饰板尾端总宽度的0.2~0.5倍,长度为内饰板尾端总宽度的0.3~0.4倍。

进一步地,为提高内饰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A立柱内饰板主体与防变形条形凹槽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为辅助加强内饰板的防变形效果,所述A立柱内饰板主体由中心线向两侧为厚度渐增式结构。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A立柱内饰板内侧即直接与车身顶棚接触的一面设计有防变形条形凹槽结构,不仅有效的减少了内饰板左右两侧的翘曲变形,另外制作方便,通过模具一次性加工制作而成,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并延长了内饰板的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防变形条形凹槽的尺寸,配合内饰板的结构特征最大化的防止内饰板两侧翘曲,提高自加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加强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加强结构沿A-A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A立柱内饰板主体,2、第一锁扣,3、第二锁扣,4、自加强结构,41、条形凹槽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种自加强防变形车门A立柱内饰板,包括A立柱内饰板主体1,所述A立柱内饰板主体1内侧即直接与车门钣金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一锁扣2和第二锁扣3,其中第二锁扣3位于所述内饰板主体的尾端,第二锁扣3两侧对称设有与A立柱内饰板主体一体化成型的自加强结构4,该自加强结构为一组均匀排布的防变形条形凹槽41,条形凹槽的深度为4 mm,高度为0.3 mm,凹槽具有沿脱模方向3°的拔模斜度,本装置中自加强结构的宽度为内饰板尾端总宽度的0.4倍,长度为内饰板尾端总宽度的0.25倍;A立柱内饰板主体由中心线向两侧为厚度渐增式结构,中心线处的厚度为2mm,两侧边缘的厚度为2.5mm。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根据内饰板的结构尺寸设定自加强结构的尺寸,自加强结构中的防变形条形凹槽具有力缓冲的作用,当内饰板两侧受翘曲力时防变形条形凹槽吸收该能量,防止内饰板翘曲,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并延长了内饰板的使用寿命,此外还提高了与车门A立柱的装配效果,提高整体视觉美感。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