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旋转双面坐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4238发布日期:2018-07-11 00:17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坐垫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自行车旋转双面坐垫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坐垫是骑行时与屁股部位直接接触的自行车配件,市面上常见的坐垫均为单面结构,其包括表面、填充层、底板和座弓,坐垫的表面为与屁股接触的垫子(一般为皮革、布料、碳纤或真皮),表面下方为填充及减震材料构成的填充层,填充层下方为与座弓连接的底板(一般为铁板、塑胶或碳纤),由于自行车的结构特点,座弓与自行车车架连接,以支撑车垫整体;在使用时,坐垫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经历日晒雨淋,容易损坏或者短时间内不能使用,例如出现暴晒后温度过高,下雨后坐垫上有雨水的情况,导致自行车暂时无法使用,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也有一种可双面使用的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1、横向支撑轴2和竖向支撑杆3,坐垫本体1具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其在坐垫本体1的尾部开设一个开口朝后的限位凹槽13,该限位凹槽13将坐垫本体1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贯通,竖向支撑杆3上端从第一表面11一侧或第二表面12一侧插入限位凹槽13,竖向支撑杆3上端开设可供横向支撑轴2从其前侧、后侧或上侧进入的U型槽31,横向支撑轴2进入所述U型槽31后抵接在U型槽31底部,横向支撑轴可在该U型槽31中转动至U型槽31前侧、后侧和上侧中的任一侧;在所述横向支撑轴2位于U型槽31的上侧且横向支撑轴2处于竖直状态时,横向支撑轴2可绕其中心轴线旋转。该自行车坐垫虽然实现了坐垫的两个表面的快速切换,但是结构复杂,成本高,切换时操作多,效率低。

因此,本发明人特别研制出一种能够快速切换、可旋转的双面坐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旋转双面坐垫结构,其不仅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快速切换坐垫的两个表面,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行车旋转双面坐垫结构,包括:

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为可提供软性支撑的材料;

形成于坐垫本体后端的支撑转轴;以及

开设于车架顶部的水平轴孔,所述支撑转轴转动固定在水平轴孔内。

所述支撑转轴上形成外螺纹结构,所述水平轴孔为螺孔,支撑转轴一端穿过所述水平轴孔,使得外螺纹结构与螺孔形成螺接配合,且支撑转轴上还安装一将支撑转轴锁紧在水平轴孔中的螺母。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切换坐垫时,只需转动支撑转轴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巧妙,省去了限位凹槽、传统的横向支撑轴和竖向支撑杆等结构,通过一支撑转轴配合车架上的水平轴孔实现双面坐垫快速切换,操作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双面自行车坐垫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自行车上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切换坐垫的状态图。

标号说明

坐垫本体1,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限位凹槽13,横向支撑轴2,竖向支撑杆3,U型槽31,支撑转轴4,外螺纹结构41,车架5,水平轴孔5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自行车旋转双面坐垫结构,包括:

坐垫本体1、所述坐垫本体1具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均为可提供软性支撑的材料;

形成于坐垫本体1后端的支撑转轴4;以及

开设于车架5顶部的水平轴孔51,所述支撑转轴4转动固定在水平轴孔内。

具体的,所述支撑转轴4上形成外螺纹结构41,所述水平轴孔51为螺孔,支撑转轴4一端穿过所述水平轴孔51,使得外螺纹结构41与螺孔形成螺接配合,且支撑转轴4上还安装一将支撑转轴4锁紧在水平轴孔中的螺母(图中未示出)。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在切换坐垫时,只需将螺母松开,使得支撑转轴4可在水平轴孔51内转动,转动支撑转轴4使坐垫本体1的另一面朝上,然后用螺母锁紧支撑转轴4与轴孔中,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简单,操作也更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