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7489发布日期:2018-06-22 22:49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及包括该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后拨链器配装在自行车车架后平叉上,与自行车安装的组合变速齿轮相配合通过后拨链器拨动链条与大小不同的齿轮啮合,实现自行车的换档变速的。在自行车变速时,人们通过推动换档调整器拉动拉线钢绳使拨链器的连杆结构变形移动带动链条导向器偏移,从而推动链条与不同的齿轮啮合。自行车后拨链器主要安装在山地自行车或公路自行车上,满足人们运动的需求。

但是,现有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时,均是直接安装在自行车车架的后平叉外侧,使得自行车后拨链器极易被磕碰或撞击,特别是当出现摔车时,自行车后拨链器会与地面直接进行撞击,导致自行车后拨链器极易出现损坏,此外,现有的自行车后拨链器还容易被人为进行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被人为破坏且能够对自行车拨链器进行保护的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被人为破坏且能够对自行车拨链器进行保护的自行车。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包括自行车车架,自行车车架包括本体和花鼓后轴,本体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平叉、第二平叉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叉、第二立叉,花鼓后轴连接在第一平叉和第二平叉之间,其中,自行车车架还包括拨链器,拨链器与第一平叉、第一立叉或花鼓后轴连接,且拨链器位于第一平叉和第二平叉之间。

由上可见,将拨链器组件设置在本体的第一平叉和第二平叉之间,能够避免拨链器组件直接暴露在本体外,从而能够有效的对拨链器组件进行保护,防止拨链器组件被磕碰或撞击,特别是当出现摔车时,能够避免拨链器组件与地面直接进行撞击,防止拨链器组件出现损坏,此外,通过对该自行车车架的结构设计,使得拨链器不易被人为进行破坏,可见,该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不易被人为破坏且能够对自行车拨链器进行保护的优点。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拨链器包括固定架、摆动组件和张紧单元,固定架连接到第一平叉、第一立叉或花鼓后轴,摆动组件铰接在固定架和张紧单元之间,张紧单元在花鼓后轴的塔轮的各链轮之间移动。

由上可见,拨链器用于控制自行车的链条与塔轮上的各链轮的啮合,而设置张紧单元能够保证当链条与塔轮上的不同链轮进行啮合时,链条还能够保持足够的张紧力,进而防止链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落,降低自行车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而摆动组件能够使得张紧单元相对塔轮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进而使得张紧单元能够根据链条与塔轮上的不同链轮的啮合位置调节自身与塔轮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链条发生扭曲,进一步防止链条在运行中出现脱落。

进一步的方案是,张紧单元包括联结轴、第一安装支架、第一导轮组件和第一弹性件,第一安装支架与摆动组件铰接,联结轴穿过第一安装支架,联结轴沿自身的轴向与第一安装支架可滑动地连接,第一导轮组件包括第一导轮和第一导轮架,第一导轮绕自身的轴线与第一导轮架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导轮架沿联结轴的轴向与第一安装支架可滑动地连接,且第一导轮架可相对或相背塔轮移动,联结轴与第一导轮架邻接,第一弹性件连接在第一导轮架和第一安装支架之间,且第一弹性件和联结轴分别位于第一导轮架的两侧。

由上可见,导轮组件的导轮用于与自行车链条进行啮合,并且导轮组件可以通过导轮架相对于第一安装支架进行滑动,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导轮组件相对第一安装支架滑动所需的预紧力,使得自行车链条张紧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调校,且还能保证自行车链条张紧器的稳定运行。此外,导轮组件的导轮架还可以防止自行车链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落,降低自行车链条张紧器的故障率,且提升骑行的便携性。而设置联结轴,使得联结轴可以对弹性件的预紧力进行调节,以使得自行车链条张紧器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需求。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安装支架沿联结轴的轴向延伸地设置有限位槽,第一导轮组件还包括导轮轴,导轮轴穿过第一导轮和第一导轮架,且导轮轴的端部位于限位槽内。

由上可见,设置导轮轴,使得导轮可以通过导轮轴安装在导轮架上,而在第一安装支架上设置第一限位槽并使导轮轴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一限位槽内,能够使导轮架更加可靠的相对第一安装支架进行滑动,并对导轮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导轮架与第一安装支架发生脱离,并防止自行车链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落,进一步降低了故障率。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张紧单元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第二导轮组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二安装支架与摆动组件铰接,第二导轮组件包括第二导轮架和两个第二导轮,第二导轮架与第二安装支架铰接,且第二导轮架可相对或相背塔轮摆动,两个第二导轮分别绕自身的轴线与第二导轮架可转动地连接,且两个第二导轮分别位于第二导轮架的两端,第二弹性件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二导轮架之间。

由上可见,第二安装支架与摆动组件铰接,使得第二安装支架能够相对摆动组件进行摆动,进而调节第二安装支架上的两个第二导轮与链条之间的相对位置,而第二弹性件用于对第二安装支架进行复位,使得第二导轮组件能够根据链条与塔轮上的不同链轮的啮合位置调节自身与塔轮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得链条能够具有足够的预紧力,避免链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落。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平叉具有平叉接片,平叉接片与固定架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设置平叉接片,使得拨链器组件能够具有更好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空间。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自行车包括一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包括自行车车架,自行车车架包括本体和花鼓后轴,本体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平叉、第二平叉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叉、第二立叉,花鼓后轴连接在第一平叉和第二平叉之间,其中,自行车车架还包括拨链器,拨链器与第一平叉、第一立叉或花鼓后轴连接,且拨链器位于第一平叉和第二平叉之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拨链器包括固定架、摆动组件和张紧单元,固定架连接到第一平叉、第一立叉或花鼓后轴,摆动组件铰接在固定架和张紧单元之间,张紧单元在花鼓后轴的塔轮的各链轮之间移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张紧单元包括联结轴、第一安装支架、第一导轮组件和第一弹性件,第一安装支架与摆动组件铰接,联结轴穿过第一安装支架,联结轴沿自身的轴向与第一安装支架可滑动地连接,第一导轮组件包括第一导轮和第一导轮架,第一导轮绕自身的轴线与第一导轮架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导轮架沿联结轴的轴向与第一安装支架可滑动地连接,且第一导轮架可相对或相背塔轮移动,联结轴与第一导轮架邻接,第一弹性件连接在第一导轮架和第一安装支架之间,且第一弹性件和联结轴分别位于第一导轮架的两侧。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张紧单元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第二导轮组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二安装支架与摆动组件铰接,第二导轮组件包括第二导轮架和两个第二导轮,第二导轮架与第二安装支架铰接,且第二导轮架可相对或相背塔轮摆动,两个第二导轮分别绕自身的轴线与第二导轮架可转动地连接,且两个第二导轮分别位于第二导轮架的两端,第二弹性件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二导轮架之间。

由上可见,将拨链器组件设置在本体的第一平叉和第二平叉之间,能够避免拨链器组件直接暴露在本体外,从而能够有效的对拨链器组件进行保护,防止拨链器组件被磕碰或撞击,特别是当出现摔车时,能够避免拨链器组件与地面直接进行撞击,防止拨链器组件出现损坏。拨链器用于控制自行车的链条与塔轮上的各链轮的啮合,而设置张紧单元能够保证当链条与塔轮上的不同链轮进行啮合时,链条还能够保持足够的张紧力,进而防止链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落,降低自行车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而摆动组件能够使得张紧单元相对塔轮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进而使得张紧单元能够根据链条与塔轮上的不同链轮的啮合位置调节自身与塔轮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链条发生扭曲,进一步防止链轮在运行中出现脱落。此外,通过对自行车车架的结构设计,使得拨链器不易被人为进行破坏,可见,该自行车具有结构简单、不易被人为破坏且能够对自行车拨链器进行保护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局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拨链器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拨链器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拨链器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第三实施例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第四实施例的拨链器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自行车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自行车100包括一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车轮101和链条102,该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包括自行车车架10,自行车车架10包括本体1、花鼓后轴2和拨链器3。本体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平叉11、第二平叉1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叉13、第二立叉14,花鼓后轴2连接在第一平叉11和第二平叉12之间,花鼓后轴2通过辐条和轮辋组成车轮101,花鼓后轴2的一端设置有塔轮103,且塔轮103位于第一平叉11和第二平叉12之间。

拨链器3与第一平叉11固定连接,且拨链器3位于第一平叉11和第二平叉12之间。优选地,第一平叉11具有平叉接片111,平叉接片111位于第一平叉11和第一立叉13的连接处。设置平叉接片111能够使得拨链器3具有更好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空间。而将拨链器3设置在自行车车架10的本体1的第一平叉11和第二平叉12之间,能够避免拨链器3直接暴露在本体1外,从而能够有效的对拨链器3进行保护,防止拨链器被磕碰或撞击,特别是当出现摔车时,拨链器3能够有效避免与底面直接进行撞击,防止拨链器3出现损坏,此外,通过对该自行车拨链器安装结构的设计,还能够使得拨链器3不易被人为进行破坏。

具体地,参照图3至图5,拨链器3包括固定架31、摆动组件32和张紧单元4。固定架31与第一平叉11固定连接,优选地,固定架31与平叉接片111固定连接。摆动组件32包括连杆321和连杆322,连杆321的第一端与固定架31铰接,连杆321的第二端与张紧单元4铰接,连杆322的第一端与固定架31铰接,连杆322的第二端与张紧单元4铰接,且张紧单元4在花鼓后轴2的塔轮103的链轮之间移动。其中,连杆321、连杆322、固定架31和张紧单元4之间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铰链四杆机构。

拨链器3用于控制自行车100的链条102与塔轮上103的各链轮的啮合,而设置张紧单元4能够保证当链条102与塔轮103上的不同链轮进行啮合时,链条102还能够保持足够的张紧力,进而防止链条102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落,降低自行车100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而摆动组件32能够使得张紧单元4相对塔轮103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进而使得张紧单元4能够根据链条102与塔轮103上的不同链轮的啮合位置调节自身与塔轮103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链条102发生扭曲,进一步防止链条102在运行中出现脱落。

具体地,张紧单元4包括联结轴41、第一安装支架42、第一导轮组件43和第一弹性件44。其中,第一安装支架42分别与连杆321的第二端、连杆322的第二端铰接。第一导轮组件43包括第一导轮431、第一导轮架432和导轮轴433,第一导轮431绕自身的轴线与第一导轮架432可转动地连接,且链条102分别与导轮431、塔轮103上的一个链轮啮合。具体地,导轮轴433穿过第一导轮431和第一导轮架432,第一导轮431安装在导轮轴433上,使得第一导轮431可以绕自身的轴线在导轮轴433上转动。优选地,第一导轮431的轴线与第一导轮架432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H大于第一导轮431的轴线与第一导轮架432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h,即第一导轮431与第一导轮架432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导轮431与第一导轮架43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可见,通过对第一导轮431和第一导轮架432的相对位置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小张紧单元4的体积,进而减小张紧单元4所需的安装空间,并且方便链条102与第一导轮431啮合。

联结轴41穿过第一安装支架42,且联结轴41沿自身的轴向与第一安装支架42可滑动地连接。优选地,联结轴41与第一安装支架42螺纹连接。第一导轮架432沿联结轴41的轴向与第一安装支架42可滑动地连接,且联结轴41的端部与第一导轮架432邻接。具体地,第一安装支架42沿联结轴41的轴向延伸地设置有第一限位槽421,第一导轮组件43的的导轮轴433的端部位于第一限位槽421内。通过在第一安装支架42上设置第一限位槽421并使导轮轴433的端部位于第一限位槽421内,能够使得第一导轮架432更加可靠的相对第一安装支架42进行滑动,并对第一导轮架43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导轮架432与第一安装支架42发生脱离,并防止链条102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落,进一步降低了故障率。

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安装支架42沿联结轴41的轴向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槽422,且第一导轮架432朝向第二限位槽422延伸地设置有限位柱4322,限位柱4322位于第二限位槽422内。可见,通过在第一安装支架42上设置第二限位槽422以及在第一导轮架432上设置限位柱4322,并使限位柱4322位于第二限位槽422内,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导轮架432与第一安装支架42之间的可滑动连接,并进一步对第一导轮架43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导轮架432在移动过程中相对第一安装支架42发生转动,保证张紧单元4的工作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故障率。优选地,第一限位槽421和第二限位槽422的延长线位于同一连线上,且第一限位槽421和第二限位槽422结构尺寸相同。

第一弹性件44连接在第一导轮架432和第一安装之间42之间,且第一弹性件44和联结轴41分别位于第一导轮架432的两侧。具体地,第一导轮架432在远离联结轴4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部4321,第一安装支架42朝向定位部4321延伸地设置有限位部423,且定位部4321与限位部423共轴线设置,第一弹性件44的两端分别与定位部4321和限位部423连接。第一弹性件44用于提高第一导轮组件43相对第一安装支架42滑动所需的预紧力,使得拨链器3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调校,且还能保证拨链器3的稳定运行。而在第一导轮架432上设置定位部4321以及在第一安装支架42上设置限位部423,能够对第一弹性件44进行定位,防止张紧单元4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弹性件44脱离与第一导轮架432、第一安装支架42的连接,保证拨链器3的工作的可靠性。此外,第一导轮组件43的第一导轮架432还可以防止链条102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落,降低拨链器3的故障率,且提升骑行的便携性。而设置联结轴41,使得联结轴41可以对第一弹性件44的预紧力进行调节,以使得拨链器3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需求。

此外,摆动组件32与第一安装支架4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33和/或摆动组件32与固定架3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33,弹性件333用于对张紧单元4的摆动进行复位,进而使得张紧单元4能够根据链条102与塔轮103上的不同链轮的啮合位置调节自身与塔轮103的相对位置,保证链条102的张紧力,提高链条102与塔轮10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自行车第二实施例:

应用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实用新型构思,自行车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拨链器与第一立叉固定连接,且拨链器位于第一平叉和第二平叉之间。

自行车第三实施例:

如图6所示,应用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实用新型构思,自行车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的拨链器5与花鼓后轴20固定连接,且拨链器5位于第一平叉和第二平叉之间。

自行车第四实施例:

如图7所示,并参照图6,应用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实用新型构思,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拨链器5包括固定架51、摆动组件52和张紧单元6。

固定架51与花鼓后轴20固定连接,固定架51上设置有一对变速线进行限位的线槽511,此外,固定架5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变速线传动的导轮512,导轮512绕自身的轴线与固定架51的本体可转动地连接。导轮512上设置有线槽,优选地,在固定架51的投影方向上,导轮512的线槽与线槽511在同一连线上。

摆动组件52包括连杆521和连杆522,连杆521的第一端与固定架51铰接,连杆521的第二端与张紧单元6铰接,连杆522的第一端与固定架51铰接,连杆522的第二端与张紧单元6铰接,且张紧单元6在花鼓后轴20的塔轮的链轮之间移动。其中,连杆521、连杆522、固定架51和张紧单元6之间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铰链四杆机构。此外,连杆521和连杆522中的一者设置有固定组件520,固定组件520用于对变速线一端的进行固定,使得变速线能够通过导轮拉动摆动组件进行摆动,进而调节张紧单元6与花鼓后轴20的塔轮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得链条能够与塔轮上的不同链轮进行啮合。

张紧单元6包括第二安装支架61、第二导轮组件62和第二弹性件63。其中,第二安装支架61分别与连杆521的第二端、连杆522的第二端铰接。第二导轮组件62包括两个第二导轮621和第二导轮架622,第二导轮架622与第二安装支架61铰接,且第二导轮架622可相对或相背或塔轮摆动。两个第二导轮621分别绕自身的轴线与第二导轮架622可转动地连接,且两个第二导轮621分别位于第二导轮架622的两端。第二弹性件63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61和第二导轮架622之间。

第二安装支架61与摆动组件52铰接,使得第二安装支架61能够相对摆动组件52进行摆动,进而调节第二安装支架61上的两个第二导轮621与链条之间的相对位置,而第二弹性件63用于对第二安装支架61进行复位,使得第二导轮组件62能够根据链条与塔轮上的不同链轮的啮合位置调节自身与塔轮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得链条能够具有足够的预紧力,避免链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落。

此外,摆动组件52与第二安装支架6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23和/或摆动组件52与固定架5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23,弹性件523用于对张紧单元6的摆动进行复位,进而使得张紧单元6能够根据链条与塔轮上的不同链轮的啮合位置调节自身与塔轮的相对位置,保证链条的张紧力,提高链条与塔轮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再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四实施例中的拨链器50可用于替换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的拨链器3。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