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4215发布日期:2019-03-30 09:1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四轮为菱形布置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动汽车大多是四个轮为左前轮和左后轮在一条直线上,右前轮的右后轮在一条直线上,左前轮的右前轮相互平行,左后轮和右后轮也是相互平行,四个轮的布置成一个长方形,如此布置,如果行车速度过快,在遇到转弯路段时,就会造成汽车容易产生侧翻的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它可以解决如果行车速度过快,在遇到转弯路段时,汽车容易产生侧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电动汽车,包括装有前轮和后轮的车架,所述前轮装在所述车架前端的水平中心线上,所述后轮装在所述车架后端的水平中心线上,在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之间的所述车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中轮和右中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左中轮以及所述右中轮之间设有前横梁,所述前横梁一侧设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左槽和右槽;所述前横梁与导向筒连接,所述导向筒的内腔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在所述导向筒外的一端与前连接件连接,所述前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前轮连接,所述伸缩杆伸进所述导向筒内的一端与前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前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筒的上壁及穿过所述固定梁与左拉杆的一端和右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左拉杆的另一端与左导向杆一端以及左短拉杆的一端在所述左槽内连接,所述右拉杆另一端与右导向杆一端以及右短拉杆的一端在所述右槽内连接,所述左短拉杆的另一端与左中轮固定架连接,所述右短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中轮固定架连接,所述左中轮固定架及所述右中轮固定架的上端分别与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连接;所述左中轮及所述右中轮与所述后轮之间设有后横梁,所述后横梁通过固定支架与后轮固定架连接,所述后轮固定架与后轮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左中轮固定架的上端通过左中转轴与左固定架连接,所述右中轮固定架的上端通过右中转轴与右固定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后轮设有驱动电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在车架的前端设有一个前轮,在车架的后端设有一个后轮,在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车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中轮和右中轮,将四个车轮布置成菱形,所以,任何情况下都有三个车轮与地面接触,保证了汽车的稳定性,在汽车车速过快时遇到转弯,车子不容易侧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 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和图2所示的电动汽车,包括装有前轮和后轮的车架,前轮1装在车架前端的水平中心线上,后轮15装在车架后端的水平中心线上,在前轮1和后轮15之间的车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中轮7和右中轮13。

在前轮1与左中轮7以及右中轮13之间设有前横梁17,前横梁17一侧设有固定梁6,固定梁6的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左槽和右槽;前横梁17与导向筒22连接,导向筒22的内腔设有伸缩杆3,伸缩杆3在导向筒22外的一端与前连接件2连接,前连接件2的前端与前轮1连接,伸缩杆3伸进导向筒22内的一端与前转轴4的一端连接,前转轴4的另一端穿过导向筒22的上壁及穿过固定梁6与左拉杆5的一端和右拉杆6的一端连接,左拉杆5的另一端与左导向杆11一端以及左短拉杆23的一端在左槽内连接,右拉杆6另一端与右导向杆12一端以及右短拉杆24的一端在右槽内连接,左短拉杆23的另一端与左中轮固定架9连接,右短拉杆24的另一端与右中轮固定架25连接,左中轮固定架9及右中轮固定架25的上端分别与左固定架20和右固定架21连接;左中轮7及右中轮13与后轮15之间设有后横梁18,后横梁18通过固定支架26与后轮固定架14连接,后轮固定架14与后轮15连接。左中轮固定架9的上端通过左中转轴8与左固定架20连接,右中轮固定架21的上端通过右中转轴19与右固定架21连接。后轮15设有驱动电机16。

本发明的后轮15为驱动轮,前轮1为方向轮,汽车在行驶中,当需要转向时前轮1带动伸缩杆3在导向筒22内作直线运动同时伸缩杆3通过前转轴4带动左拉杆5和右拉杆6运动,左拉杆5和右拉杆6分别通过左短拉杆23及右短拉杆24带动左中轮固定架9以及右中轮固定架25转动,左中轮固定架9和右中轮固定架25分别带动左中轮7及右中轮13转动,从而完成汽车的转向。本发明作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有三个轮子与地面接触,从而保证了汽车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