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4175发布日期:2021-01-15 11:3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转向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车,是指陆地上用轮子转动的交通或运载工具,一般来说,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在车辆的制动装置中通过利用方向盘作为转动控制的驱动器。

现有技术的方向盘表面结构固定和功能单一,在手流汗潮湿时手部与方向盘的摩擦力较少,在转动方向盘时容易造成打滑,存在一定的安全的隐患,且手汗易残留在方向盘表面,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控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控制设备,该装置包括方向盘体、调节握手、控制开关、支杆和电源接线,所述方向盘体内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方向盘体底部中侧与支杆相固定,所述电源接线贯穿支杆内部后设置于方向盘体内部,所述调节握手嵌于方向盘体左右两侧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握手包括圆筒罩、小阻力摩擦片、中等阻力摩擦片、大阻力摩擦片、卡位结构和杀菌加温架,所述圆筒罩表面从前至后分别等距嵌有小阻力摩擦片、中等阻力摩擦片和大阻力摩擦片,所述圆筒罩右侧中部焊接有卡位结构,所述杀菌加温架贯穿圆筒罩内部左侧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杀菌加温架左侧中部与方向盘体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方向盘体内部与杀菌加温架的连接处嵌有三角形支撑块,并且三角形支撑块顶部中侧设置有与杀菌加温架左侧相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轴杆、棘轮、卡柱、转动座、支座和弹簧,所述轴杆后部与圆筒罩相焊接,并且轴杆前部与方向盘体转动连接,所述轴杆中部贯穿固定有棘轮,所述棘轮底部左侧与卡柱相卡合,所述卡柱底部与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底部与支座相固定,所述支座左侧顶部通过弹簧与卡柱弹性抵接。

优选的,所述轴杆前部与方向盘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一轴承架,并且轴杆前端插入轴承架内侧与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座呈l状,并且支座内部右侧面与卡柱底侧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杀菌加温架包括杆架、马达座、电动马达、扇叶、电热片和紫外线杀菌灯,所述杆架左侧与方向盘体转动连接,所述杆架底部左侧通过马达座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右侧输出轴与扇叶同轴转动,所述杆架底部右侧固定有电热片,所述杆架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

优选的,所述杆架贯穿圆筒罩左侧中部并与其转动连接,同时杆架外侧包裹有隔热套。

优选的,所述小阻力摩擦片、中等阻力摩擦片和大阻力摩擦片内侧均等距开设有气口,并且其内部嵌于一层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小阻力摩擦片、中等阻力摩擦片和大阻力摩擦片使用的材料均为钨钢。

优选的,所述圆筒罩使用的材料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控制设备,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控制设备,在方向盘体内部设置了调节握手,通过转动圆筒罩旋转不同摩擦力的小阻力摩擦片、中等阻力摩擦片或大阻力摩擦片与手部接触,增大其与手部的摩擦力;通过卡柱与弹簧的配合使棘轮在转动后被卡柱卡紧,同时后支座对卡柱进行限位,防止其逆向旋转,增大转动时的安全性;通过电动马达带动扇叶转动使电热片通电后产生的热量排出,对手部进行加温和除湿,同时在紫外线杀菌灯的作用下对手部进行杀菌消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方向盘体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握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杀菌加温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方向盘体-1、调节握手-2、控制开关-3、支杆-4、电源接线-5、圆筒罩-21、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大阻力摩擦片-24、卡位结构-25、杀菌加温架-26、轴杆-251、棘轮-252、卡柱-253、转动座-254、支座-255、弹簧-256、杆架-261、马达座-262、电动马达-263、扇叶-264、电热片-265、紫外线杀菌灯-2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控制设备,包括方向盘体1、调节握手2、控制开关3、支杆4和电源接线5,方向盘体1内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方向盘体1底部中侧与支杆4相固定,电源接线5贯穿支杆4内部后设置于方向盘体1内部,调节握手2嵌于方向盘体1左右两侧并与其转动连接,调节握手2包括圆筒罩21、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大阻力摩擦片24、卡位结构25和杀菌加温架26,圆筒罩21表面从前至后分别等距嵌有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和大阻力摩擦片24,圆筒罩21右侧中部焊接有卡位结构25,杀菌加温架26贯穿圆筒罩21内部左侧并与其转动连接,杀菌加温架26左侧中部与方向盘体1相固定,通过转动圆筒罩21旋转不同摩擦力的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或大阻力摩擦片24与手部接触,增大其与手部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方向盘体1内部与杀菌加温架26的连接处嵌有三角形支撑块,并且三角形支撑块顶部中侧设置有与杀菌加温架26左侧相匹配的卡槽,有利于对杀菌加温架26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卡位结构25包括轴杆251、棘轮252、卡柱253、转动座254、支座255和弹簧256,所述轴杆251后部与圆筒罩21相焊接,并且轴杆251前部与方向盘体1转动连接,所述轴杆251中部贯穿固定有棘轮252,所述棘轮252底部左侧与卡柱253相卡合,所述卡柱253底部与转动座25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254底部与支座255相固定,所述支座255左侧顶部通过弹簧256与卡柱253弹性抵接,通过卡柱253与弹簧256的配合使棘轮252在转动后被卡柱253卡紧,同时后支座255对卡柱253进行限位,防止其逆向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轴杆251前部与方向盘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一轴承架,并且轴杆251前端插入轴承架内侧与其转动连接,有利于对轴杆251进行支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255呈l状,并且支座255内部右侧面与卡柱253底侧相贴合,有利于对卡柱253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加温架26包括杆架261、马达座262、电动马达263、扇叶264、电热片265和紫外线杀菌灯266,所述杆架261左侧与方向盘体1转动连接,所述杆架261底部左侧通过马达座262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263,所述电动马达263右侧输出轴与扇叶264同轴转动,所述杆架261底部右侧固定有电热片265,所述杆架261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266,通过电动马达263带动扇叶264转动使电热片265通电后产生的热量排出,对手部进行加温和除湿,同时在紫外线杀菌灯266的作用下对手部进行杀菌消毒。

进一步的,所述杆架261贯穿圆筒罩21左侧中部并与其转动连接,同时杆架261外侧包裹有隔热套,防止电热片265的热量传递到杆架261上。

进一步的,所述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和大阻力摩擦片24内侧均等距开设有气口,并且其内部嵌于一层防护网,便于排出气流。

进一步的,所述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和大阻力摩擦片24使用的材料均为钨钢,反腐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罩21使用的材料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控制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将本设计安装在车辆的控制室内,然后将电源接线5接通车内的电源,对本设计进行使用;

第二,当使用者手部潮湿需要增大手部的摩擦力时,向上转动圆筒罩21以改变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或大阻力摩擦片24与手部的接触;

第三,调节后在弹簧256的作用下使卡柱253卡入棘轮252内侧进行棘轮252固定;

第四,通过后支座255对卡柱253进行限位,防止其逆向旋转,增大转动时的安全性;

第五,当需要对将手部的手汗吹干时,通过控制开关3启动电动马达263,电动马达263带动扇叶264转动使气流通过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或大阻力摩擦片24内的气口排出,从而将手部的手汗吹干;

第六,在需要对手部进行加温时,启动电动马达263和电热片265,从而带有温度的气流通过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或大阻力摩擦片24内的气口排出,对手部进行加温;

第七,通过控制开关3启动紫外线杀菌灯266,紫外线杀菌灯266的紫外线通过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或大阻力摩擦片24内的气口照射出外部,从而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杀菌消毒。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转向控制设备,在方向盘体1内部设置了调节握手2,通过转动圆筒罩21旋转不同摩擦力的小阻力摩擦片22、中等阻力摩擦片23或大阻力摩擦片24与手部接触,增大其与手部的摩擦力;通过卡柱253与弹簧256的配合使棘轮252在转动后被卡柱253卡紧,同时后支座255对卡柱253进行限位,防止其逆向旋转,增大转动时的安全性;通过电动马达263带动扇叶264转动使电热片265通电后产生的热量排出,对手部进行加温和除湿,同时在紫外线杀菌灯266的作用下对手部进行杀菌消毒。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