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车把手竖管与前叉间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788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车把手竖管与前叉间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特别是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把手底座。
折叠自行车要求折叠后尺寸尽量小,故往往采用较小的轮子及较矮的车架,而位于车架之前上方的把手竖管则较长。这个T形结构有一组底座,底座下面是一根偶合管,伸到前叉立管并与之紧密偶合,前叉立管的轴承装在前管里面,整个构成前轮方向控制系统。而这个长的竖管可以利用底座作大约180度的折叠;底座作用有第一,向上连接竖管;第二,向下连接偶合管;第三,提供一个折叠时的180度翻转;第四,使用时,快速松紧锁扣牢靠地把上、下两锁盖锁紧。可见,底座的设计要求达到刚强、安全、轻巧、方便和经济等五个目标。
近一、二十年来的折叠把手设计,多数都是一根长长的把手竖管下面连结一个向下的盖状物,它盖在一个大致相对的向上的盖状物上,然后用铰链把两个盖子连接起来,铰链的对面有一快速松紧锁扣,如附


图1所示。这种传统结构比较单薄导致整个转向系统刚度和强度都会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改良的折叠车把手竖管与前叉间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折叠车把手竖管底部与伸到前叉立管里的偶合管之间的上、下盖形机构内,采用了肋片结构,在上、下盖分别设置有与转向平面垂直的肋片,上盖肋片从竖管壁往外伸到盖子边缘;下盖肋片从偶合管壁往外伸到盖子边缘。上盖或下盖可分别设置肋片。
上述肋片最好由管壁向外连接到铰链处以及快速松紧锁扣处。使它们三者彼此间有着充分的刚度及强度。上述肋片可被盖子包盖,也可呈外裸状。
上述肋片同时设置在盖子的上、下面时,上、下肋片应上下互相连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肋片结构,改良了把手竖管与前叉间的连接结构,加强了转向座的刚度和强度。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附
图1是传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肋形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肋形结构示意图。
如附
图1所示,传统连接结构包括竖管1、上盖2、下盖4及下立管5,上盖2与下盖4有铰链3相连,铰链3的另一边设置有快速松紧锁扣7。
如附图2所示,上盖2和下盖4分别设置有与转动平面垂直的肋片8和肋片6,肋片从高到低由管壁以辐射方式伸向管子的边缘,本实施例中,肋片8、肋片6特别连接到铰链3及快速松紧锁扣7处。本实用新型使盖子在转向平面上面有充分的、前后左右的强度和刚度,以此提高转向座的耐用性。
肋片可分别设置在上盖或下盖。当盖的上、下同时设置有肋片时,肋片应上、下相互连贯。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附图2中结构一致,只是将肋片、盖子、管子一部分设置在一个整体盖状物9中,使其美观、整体化,并对人体不易伤害。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车把手竖管与前叉间的连接结构,其竖管底部与伸到前叉立管里偶合管之间设有边缘相互吻合的上、下盖形机构,上盖(2)、下盖(4)于一边有铰链(3)相连,另一边有快速松紧锁扣(7),其特征在于其上、下盖(2)、(4)分别设有与转动平面垂直的肋片(8)、(6),肋片从管壁往外伸向盖子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把手竖管与前叉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盖上和盖下都设置肋片时,肋片相互上、下连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把手竖管与前叉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盖(2)或下盖(4)可分别设置与转动平面垂直的肋片。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折叠车把手竖管与前叉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片由管壁向外伸到铰链(3)外以及伸到快速锁扣(7)处。
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折叠车把手竖管与前叉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片置于盖子(9)内。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车把手竖管与前叉间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向上连接竖管,向下连接前叉立管中的偶合管,折叠车折叠时,此处可作180度翻转,本实用新型在其上、下盖子处设置与转动平面垂直的肋片,肋片由管壁往外伸向盖子边缘。本结构使盖子在转向平面上有充分的、前后左右的强度和刚度,以此提高整个转向系统的刚度和强度。
文档编号B62K15/00GK2275990SQ9623689
公开日1998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6日
发明者韩德玮 申请人:刘弄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