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48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折叠式车辆,尤其有关于一种结构坚固耐用,并且可迅速简单折叠成小巧体积,以便使用者携带及存放的折叠式自行车。
折叠式自行车的主要设计目的,在于令使用者迅速而简便地将自行车折叠成小巧的体积,以便于存放及携带,此外,设计时的难易,骑乘的安全与舒适及其实用性及成本等均亦为折叠式自行车设计上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诚如熟悉此界技术的人士所了解,上述的各种条件经常是相对而无法同时并存,例如,折叠式自行车为达成折叠后小巧体积的目的,其所设计的结构往往损及其坚固性及实用性,而易造成使用的不便及危险,且如为兼顾其结构的坚固及实用性,折叠的步骤将会很繁复,因而造成组装及折叠上的不便,而在其它条件上亦有类似的限制。此外,现有的折叠式自行车的座管,管架等的配置方式使其折叠后的体积仍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而有待改良。
常见的折叠式自行车,由以上的陈述,足以证明仍存在着许多缺点。有鉴于此,本创作者以在机械领域的多年经验及长期从事折叠式自行车制造销售的经验,经长时间研究而设计出此种便于携带及存放,折叠及组装都非常迅速、安全及耐用的折叠式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乃针对上述已知折叠式自行车的缺点,作彻底的改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具有低外形折叠式架框,该架框大致上具有与车轮及车轮支架相等高度与厚度,由于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于适当部位设置有折叠器及快锁结构,因此全部的元件均可折叠至经折叠后的架框内,且被固持在折叠后的架框范围中,并可迅速简单地组装,而牢固地闩锁在正常操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一般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及装置,把手支撑架的中间部份及车架前段的架框,设有折叠器,以供折叠用;把手支撑架及座管,具有快锁以供伸缩用;脚踏板为一可内收至曲柄内侧的结构;后座架则以一活动轴和车架下端相连接,提起车架便可使后座架移置于车架的下方;车架具有低外形折叠式架框,该架框大致上具有与车轮及车轮支架相等高度与厚度,自行车全部的元件均可折叠至经折叠后的架框内,且被固持在折叠后架框范围中,并可迅速简单地组装,而牢固地闩锁在正常操作状态;后座架前端是以一活动轴和车架下端相连接,并以软垫顶持于车架,提起车架,便可使后座架移置于车架的下方;后座架上并设置有移动小轮;车架后方有一扣件,可扣接于后座架;后座架并设置有停车杆;把手支撑架,近上端部份设置有突状物,车架右侧前端设置有夹件,于把手支撑架折叠后,可将该突状物推置入夹件内,以固定把手支撑架于车架侧;车架近前车轮轴侧设置有扣件,于自行车折叠时,可将此扣件扣接于后架座的横杆上;小链轮旁边设置有链条调整导轮,该链条调整导轮可以随链条中心的改变来调整链条的松紧度,可防止当折叠式自行车的后座架移置于车架的下方时,链条的中心变短而导致链条松动脱落情况发生;其中快锁及折叠器的位置可依折叠的需要而在折叠式自行车的适当部位设置。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附图及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结构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伸缩部份使用的快锁结构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车架右侧前端的夹件结构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板结构图。
图1D是本实用新型折叠部份使用的折叠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的后座架折叠图。
图2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的折叠步骤说明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车架近前轮轴侧的扣件扣接于后架座的横杆的结构图。
首先请参阅
图1,其是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具有一般自行车的主要组件及装置,其中包含前车轮11,后车轮12,把手13,把手支撑架14,座管15,大链轮16与小链轮17及链条18构成的传动装置,脚踏板19,车架20,前后煞车把手21,变速器把手24,剪煞车26,后煞车27及座椅28等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快锁32设置于把手支撑架14的中段部份,快锁34设置于座管15和车架20的连接处,其是分别供把手支撑架14及座管15作伸缩用,其结构请参阅
图1A,该快锁32、34的结构包括扳手321,垫片322,固定环323及旋钮324。快锁32的固定环323是套设于可伸缩结构的主体上,扳手321具有螺杆及凸轮结构,扳手321的螺杆依序穿过垫片322及固定环323上的孔洞,而旋钮324则接于扳手321的螺杆的末端。当欲调整把手支撑架14伸缩长度时,可将扳手321往外扳,此时可伸缩结构的主体处于未受压状态,待调整至适当位置后,再将扳手321往内压,藉由扳手321的凸轮结构可使主体处于压迫状态,便完成固定。
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的把手支撑架14近上端部份设置有突状物141,车架20右侧前端设置有夹件29,于把手支撑架14折叠后,可将该突状物141推置入夹件29内,以固定把手支撑架构14于车架20的侧边,详细结构请参阅
图1B。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自行车的脚踏板19请参阅
图1C,
图1C-1为未折叠前的脚踏板结构图,该脚踏板19的结构包括曲柄191,T型外框192,活动板193及弹簧194等元件。上述活动板193的一侧,贯穿连结一活动轴195,该活动轴195固定于T型外框192上,弹簧194则套于活动轴195上,使活动板193受到弹簧194的弹力,而紧靠于T型外框192上,于脚踏板19折叠时,可施力使活动板193越过曲柄191,如
图1C-2及
图1C-3,如此的结构设计,使折叠脚踏车于折叠时,使脚踏板19能内收至曲柄191的内侧,如
图1C-4,而能有更小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器31及33,是分别设置于把手支撑架14的中段及车架20的前段以供折叠用,其详细结构请参看
图1D,
图1D-1为折叠器31未折叠前,
图1D-2为折叠器31折叠后的示意图。该折叠器31的结构(折叠器33的结构亦同),包括上竖管座311、下竖管座312、固定夹片313及固定旋杆314。当欲将折叠器31、33拆卸时,将固定旋杆314旋转松脱,再将固定夹片313取离上竖管座311及下竖管座312的凸缘,便可将上竖管座311及下竖管座312折叠;反之,如欲将上竖管座311及下竖管座312组装时,将上竖管座311的凸缘贴紧下竖管座322的凸缘,继之以固定夹片313夹紧二凸缘,再将固定旋杆314旋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自行车的后座架22,其前端是以一活动轴221和车架20下端相连接,并以软垫222顶持于车架20,藉由如此的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于折叠时,只需提起车架20,便可使后座架22,轻易且迅速移置于车架20的下方,而能使自行车的体积缩至最小,如图2所示。由于当后座架22移置于车架20的下方时,链条18的中心会改变,为了防止因链条18的中心变短而导致链条18松动脱落的的情况发生,于小链轮17旁边设置了链条调整导轮25,该链条调整导轮25可以随链条18中心改变来调整链条18的松紧度。后座架22并设置有移动前轮224及移动后轮225,以方便折叠后的自行车在地面上滑走移动用。车架20的后方有一扣件23,于折叠式脚踏车组装完毕后,可将该扣件23扣接于后座架22,以使后座架22得以和车架20结合牢固,不会晃动,且于使用中将车架20提起,后座架22亦不会松脱,致使移置车架20的下方,而造成行驶的不便,甚至造成危险。于停车时,可将扣件23松脱后,将车架20提起使后座架22移置于车架20的底部,便可暂时停车。亦可利用后座架22近后车轮中心处,设置的停车杆223停车,而无须松脱扣件23。
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折叠的连续步骤依序分别表示于
图1至图5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未折叠前的结构图,于未使用时或为携带方便,可予以折叠,使自行车缩小体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如图5。
折叠时第一步骤是先将车子停好,将前车轮11轻轻转向左边(以免后车轮12撞到前车轮11),再将扣接于后座架22的扣件23松脱,并将车架20提起,使后座架22移置于车架20的下方,如图2所示。完成此步骤后,再从简单部份先折,如第三步骤可先折叠前车轮11部份,先将折叠器33的固定旋杆334旋转松脱,而将车架20的前段,折叠到自行车的大链轮16侧,将位于车架20近前车轮11轴侧的扣件35,扣接于后座架22的横杆226上,以固定之,可参阅图3及图3A。
折叠的第三步骤,则是将位于把手支撑架14与车架20连接处的折叠器31的固定旋杆旋转松脱,将把手支撑架14折叠至前车轮11侧,把手支撑架14近上端部份,并设置有一突状物141,于把手支撑架折叠时,可将此突出物141,推置入位于车架20右侧前端的夹件29内,以紧密固定,如图4所示(由于夹件29在图四中是位于车架的另一侧,故无法看到,可参看
图1B)。
折叠的第四步骤,也是最后一个步骤,将位于座管15处的快锁34结构的扳手321往外扳,而将座管15调至最低,使座管15的底部抵触后座架22的顶持部227,再将脚踏板19折叠内缩,本实用新型即完成折叠,折叠后的本实用新型如图5所示,此时可手握车架20中段部位以携带本实用新型至任一地方。因为本实用新型是以顶持部227顶持座管15,以固定后座架22位于车架20的下方,以把手支撑架14近上端部份设置的突状物141,推置入位于车架20右侧前端的夹件29内,及以位于车架20近前车轮11轴侧的扣件35,扣接于后架座22的横杆226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非常牢固,移动非常方便。如欲组装本实用新型,只须依上述相反步骤行之即可。
上述为折叠及组装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的方式中的一种,由于本实用新型巧妙的结构设计,折叠及组装的步骤非常多,故使用者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上述的步骤才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及组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以巧思的结构设计,改善以往折叠式自行车的缺点,不仅便于携带及存放,且折叠及组装都非常迅速、安全及耐用。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其具有一般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及装置,包括前车轮、后车轮、把手、把手支撑架、座管、大链轮与小链轮及链条构成的传动装置、脚踏板、车架及前后煞车把手等组件,其特征在于,把手支撑架的中间部份及车架前段的架框,设有折叠器,以供折叠用;把手支撑架及座管,具有快锁以供伸缩用;脚踏板为一可内收至曲柄内侧的结构,后座架以一活动轴和车架下端相连接,只要将车架提起便可使后座架移置于车架的下方;车架具有低外形折叠式架框,该架框大致上具有与车轮及车轮支架相等高度与厚度,自行车全部的元件均可折叠至经折叠后的架框内,且被固持在折叠后架框范围中,并可迅速简单地组装,而牢固地闩锁在正常操作状态。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后座架前端是以一活动轴和车架下端相连接,并以软垫顶持于车架,提起车架,便可使后座架移置于车架的下方;后座架上并设置有移动小轮;车架后方有一扣件,可扣接于后座架;后座架并设置有停车杆。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手支撑架,近上端部份设置有突状物,车架右侧前端设置有夹件,于把手支撑架折叠后,可将该突状物推置入夹件内,以固定把手支撑架于车架侧。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车架近前车轮轴侧设置有扣件,于自行车折叠时,可将此扣件扣接于后架座的横杆上。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小链轮旁边设置有链条调整导轮,该链条调整导轮可以随链条中心的改变来调整链条的松紧度,可防止当折叠式自行车的后座架移置于车架的下方时,链条的中心变短而导致链条松动脱落情况发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具有一般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包括前后车轮,把手及支撑架,座管,大小链轮及链条,脚踏板和车架,及前后煞车把手等部件,其特征在于把手支撑架的中部部分及车架前段的架框,设有折叠器,而把手支撑架及卒管具有快锁,脚踏板为一可内收至曲柄内侧的结构,后座架则以一活动轴和车架下端相连接,只要将车架提起便可使后座架移置于车架方。本实用新型可迅速简单地组装,而牢固地闩锁在正常操作状态。
文档编号B62K15/00GK2287598SQ97201490
公开日1998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4日
发明者许世丰 申请人:龙通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