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245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多用途车辆,特别地涉及如下多用途车辆:其设有车身框架、配置于车身框架的单排座椅和包围配置有座椅的乘车空间的ROPS。
【背景技术】
[0002]在设有单排座椅的多用途车辆中,乘车空间不宽。因而,包围乘车空间的ROPS通常由配置于乘车空间的前端部附近的左右一对前柱部分、配置于乘车空间的后端部附近的左右一对后柱部分、用于联接前柱部分的上端部与后柱部分的上端部的左右一对上梁部分和多个横向部分形成。
[0003]在多用途车辆中,在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增加车身重量的情况下,有时存在增加ROPS的柱部分的数量的情况。图9示出了日本实公昭64-364号公报公开的一种多用途车辆,其ROPS设置有三对柱部分。具体地,多用途车辆设有车身框架101、配置在乘车空间S中的一个座椅102和包围乘车空间S的ROPS 103。ROPS 103由左右一对前柱部分111、左右一对上梁部分112、左右一对中间柱部分113、左右一对后柱部分114和前后横向部分115、116形成。一对前柱部分111、一对上梁部分112和前横向部分115—体地形成一个单兀Ul, —对中间柱部分113和后横向部分116 —体地形成另一个单兀U2。
[0004]在组装ROPS 103的情况下,一个单元Ul的一对上梁部分112的后端部与另一个单元U2的上端部通过螺栓结合,另一个单元U2的上端部与左右后柱部分114的上端部通过螺栓结合。各柱部分111、113、114的下端部与车身框架101的各安装部116通过螺栓结八口 ο
[0005]在图9示出的ROPS 103中,三对柱部分111、113、114被制造成单独物件,并且彼此通过螺栓结合。因而,在组装时,各柱部分111、113、114的下端部相对于车身框架101的各安装部116的定位费时费力。特别地,由于左右后柱部分114分别连接到另一个单元U2,因此组装任务费时费力。由于一个单元Ul被三维形成,因此在运输部件时需要大的装载空间。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容易组装并且作为部件容易运输的ROPS的多用途车辆,该ROPS即使在车身重量增加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刚性。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多用途车辆,其包括:车身框架;配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单排座椅;和包围配置有所述座椅的乘车空间的R0PS,其中,所述ROPS设有左右一对侧单元、和用于可拆卸地联接两个所述侧单元的多个横向构件,各所述侧单元成一体地设有从仪表板附近向上延伸的前柱部分、从所述前柱部分的上端部向后延伸的上梁部分、从所述上梁部分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途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座椅的后部附近的中间柱部分、和从所述上梁部分的后端部向下延伸的后柱部分,所述前柱部分的下端部、所述中间柱部分的下端部、所述后柱部分的下端部分别可拆卸地联接于所述车身框架。
[0008]根据本发明,(I)位于左右两侧中的一侧的前柱部分、后柱部分、中间柱部分和上梁部分成一体地形成一个侧单元,位于另一侧的前柱部分、后柱部分、中间柱部分和上梁部分成一体地形成另一个侧单元,两个侧单元通过横向构件可拆卸地联接。因而,易于执行组装,此外,保持了 ROPS的刚性。
[0009](2)前柱部分、中间柱部分和后柱部分分别地和可拆卸地安装于车身框架。因而保持了 ROPS的刚性。
[0010](3)位于左右两侧中的一侧的前柱部分、后柱部分、中间柱部分和上梁部分成一体地形成一个侧单元,位于另一侧的前柱部分、后柱部分、中间柱部分和上梁部分成一体地形成另一个侧单元。因而,两个侧单元均能够形成大致平面的形状,从而在运输部件时能够使装载空间紧凑。
[0011]在上述多用途车辆中,本发明优选包括如下构造。
[0012](a)所述中间柱部分与所述后柱部分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被设成比所述前柱部分与所述中间柱部分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窄。
[0013]利用上述构造,在保持ROPS的刚性的同时将货台设置于车辆的后部的情况下,货台的侧方能够宽广地开放,使得能容易地从侧方装载和卸载货物。
[0014](b)所述多个横向构件中的一个横向构件联接左右所述上梁部分的前端部,并且以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安装部向前突出的方式形成当从上方看时的大致U形。
[0015]利用上述构造,乘车空间的上端空间延伸至前部,在乘员进出时,能够确保乘员的头部附近的空间宽广,使得乘员能够容易地进出。
[0016](C)所述多个横向构件中的一个横向构件联接左右所述中间柱部分,并且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座椅的靠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部。
[0017]利用上述构造,能够减少用于支撑靠背的部件的数量。
[0018](d)所述多个横向构件中的一个横向构件联接左右所述中间柱部分,并且设有安全带用的至少一个上部锚固件安装部。
[0019]利用上述构造,在三座位座椅的情况下,上部锚固件能够如中央座椅的上部锚固件安装部那样配置在乘员的肩部附近,这对安全带的安装是有利的。
[0020](e)用于隔开货台与所述乘车空间的隔板安装于左右所述中间柱部分。
[0021]利用上述构造,隔板容易安装。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当从左上方看时根据本发明的多用途车辆的骨架结构的立体图;
[0023]图2是当从左后方看时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立体图;
[0024]图3是图1的箭头III示出的安装部的放大立体图;
[0025]图4是图1的箭头IV示出的安装部的放大立体图;
[0026]图5是图1的箭头V示出的安装部的放大立体图;
[0027]图6是图1的箭头VI示出的连接部的放大立体图;
[0028]图7是图1的箭头VII示出的连接部的放大立体图;
[0029]图8是图2的箭头VIII部分的竖直截面图;以及
[0030]图9是传统示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将基于图1至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多用途车辆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图1中,多用途车辆的骨架由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车身框架I和包围乘车空间S的ROPS 10形成,一个长椅式座椅11及其靠背12配置在乘车空间S内。有时是多个独立式座椅以单排形式配置的情况,而不是长椅式座椅11。ROPS 10是翻车保护结构的缩写。
[0032]车身框架I设有主框架2,主框架2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框架构件2a、在主框架2的后端部形成的后框架3、在主框架2的前端部形成的引擎罩框架4、在主框架2的前上端部形成的仪表板框架5和配置在乘车空间S中的座椅框架6。此外,侧框架(未示出)设置于主框架2的左右两侧(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0033]从主框架2的后端部的上表面到后框架3的上表面的区域被用作货台支撑区域,倾卸卡车式的货台9配置于该货台支撑区域。发动机和变速器(未示出)安装在货台支撑区域的下侧的主框架2和后框架3中。在货台支撑区域的前端部,为了支撑货台9的前端部,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具有矩形截面的货台支撑梁14。
[0034]座椅框架6具有四个脚部6a,各脚部6a的下端部可拆卸地安装到主框架部2。长椅式座椅11安装于座椅框架6的上表面,并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三个座位区域。即,长椅式座椅11是三个座位,三点式安全带13分别配置在三个座位区域。
[0035]手柄(handle)支撑部16、驻车制动器支撑部17和仪表安装部18等设置于仪表板框架5。仪表板框架5在左右两个端部具有竖立管(vertical pipe) 20,ROPS用的前端安装部21设置于两个竖立管20的上端部。ROPS用的左右一对中间安装部22设置于座椅框架6的后上端部,ROPS用的左右一对后端安装部23设置于主框架2的货台支撑梁14。
[0036]覆盖乘车空间S的ROPS 10可拆卸地安装到左右一对前端安装部21、左右一对中间安装部22和左右一对后端安装部23。
[0037][R0PS 10 的结构]
[0038]ROPS 10通过由金属管制成的左右一对侧单元30和由金属管制成的用于联接这两个侧单元30的第一横向构件31、第二横向构件32、第三横向构件33和第四横向构件34形成。每个侧单元30成一体地设有前柱部分41、后柱部分42、中间柱部分43和上梁部分44。前柱部分41、后柱部分42和上梁部分44通过将一根具有圆形截面的管构件弯曲成侧视时为大致U形而制成,中间柱部分43通过焊接固定到上梁部分44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途部分。右座位区域用的大致U形的把手36形成于右侧的前柱部分41,中央座位区域用的大致U形的把手37形成于第一横向构件31。此外,向前突出的大致U形的侧防护件38形成于左右中间柱部分43。
[0039]各前柱部分41可拆卸地安装于仪表板框架5的各前端安装部21,并以稍微向后倾斜的状态从各前端安装部21向上延伸。各上梁部分44经由弯曲部分连续到各前柱部分41的上端部,并大致水平地向后延伸。各后柱部分42经由弯曲部分连续到各上梁部分44的后端部,各后柱部分42大致竖直地向下延伸,并可拆卸地安装于各后端安装部23。各中间柱部分43配置在乘车空间S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后方的位置,该位置大致对应于座椅11的靠背12,各中间柱部分43大致竖直地向下延伸,并可拆卸地安装于座椅框架6的各中间安装部22。各中间柱部分43与各后柱部分42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被设成例如像各前柱部分41与各中间柱部分43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的大约1/3到1/4那么窄。换言之,各后柱部分42配置在各后柱部分相对于各中间柱部分43向后突出的程度不大的位置,各中间柱部分43配置在大致对应于靠背12的位置,从而较大程度地确保了货台的侧方的空间。
[0040]第一横向构件31在左右两端部具有被安装部31a,被安装部31a可拆卸地安装到安装部44a,安装部44a设置在各上梁部分44的前端部。第一横向构件31以在平面图中向前突出的方式形成大致U形。即,第一横向构件31的左右两个端部从各被安装部31a倾斜地向前延伸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第一横向构件31的两个端部成一体地连接到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在被安装部31a的前方的位置以大致直线的形式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从而,确保了乘车空间S的上部区间宽广。
[0041]第二横向构件32以大致直线的形式形成,并在左右两个端部具有被安装部32a。同时,安装部44b分别设置于各上梁部分44的对应于各中间柱部分43的上端的位置。第二横向构件32的左右两个端部的被安装部32a可拆卸地安装于各安装部44b。
[0042]图2是当从斜后方看时多用途车辆的骨架的立体图,横向构件用的安装部43a设置于各中间柱部分43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设置在第三横向构件33的左右两个端部的被安装部33a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于左右安装部43a。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