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977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有托杆4的向上开口的插接孔31,在该托杆4的上部通过手架轴11与把手架I形成铰接,托杆4可以通过插接孔31进入到前车架3连接在一起,另外,还可以在托杆4上设有一些用于高低调节的弹钮41,在前车架3与托杆4配合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容孔32,通过调弹钮41使得把手架I可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高度进行调节,提高适用性。前车架3具有第一横梁部33,形成于弯勾状的上部横跨。前车架3的第一横梁部33和其下方的弯勾状管体上设有可枢接机构38,使前车架3自身对半可折叠。
[0044]后车架5的形状大致与前车架3对称,也是制成弯勾状,位于弯勾状的上端设有第二横梁部51,第一横梁部33通过锁扣铰接机构6相铰接,通过锁扣铰接机构6实现它的折叠和展开。锁扣铰接机构6的具体结构是包括形成于第一横梁部33 —端侧面的带第一轴孔331的铰接突出部332,还包括形成于第二横梁部51 —端的侧面的带第二轴孔511的突起部512 ;突起部512数量为2个,间隔地设置形成容纳空间513,用于穿设第一轴孔331和第二轴孔511的组合轴61,组合轴61由上内丝杆611和下外丝杆612旋紧而成。在第一横梁部33上相对于铰接突出部332的另一侧形成或装设有第一座体62,在第一座体62上铰接地装设有盖板621和扣钩622 ;所述第二横梁部51上相对于的突起部512的另一侧面形成或装设有容钩固定块63,固定块63具有弧形的槽位631,槽位631与扣钩622相活动配合。需要折叠时,打开盖板621露出扣钩622,再打出扣钩622,使扣钩622脱离槽位631就可以使前车架3相对于后车架5展开或折叠。另为了使人在使用时放置双脚,在后车架5上设有脚板部54。
[0045]前轮部7,它通过一个前锁接结构71来与前车架3连接固定以支撑前轮部7 ;前锁接结构71具体包括设于前车架3上的嵌孔部35,嵌孔部35内设有固定轴36,第一弹簧体711放置于固定轴36弹性地抵持在嵌孔部35底面和活动块712之间;用于支撑前轮部7的臂部713,臂部713开设有对接槽一 714,与对接槽一 714相配合的对接槽二 715设在锁盖716上;臂部713和锁盖71组合形成供第二弹簧717和按钮718传动的操作空间,锁盖716通过锁盖螺钉719连接臂部713固定。需要折叠时,用手或其他物品将按钮718向下控通过第二弹簧717将活动块712压到嵌孔部35内,活动块712脱离限制对接槽,这时臂部713可以转动,把前轮部7收纳于前轮部7的勾形空间内,到达想设定的位置后放手,活动块712受第一弹簧体711弹性作用使活动块712向上顶起,来限制臂部713移动以固定。
[0046]还有后轮部8连接后锁接结构81,后锁接结构81可以参照上述的前锁接结构71的具体结构来实现相同的功能。具体的结构不再重复描述。
[0047]后车架5的一端具有用于插接车鞍支撑杆52的容纳腔53,车鞍支撑杆52制成可伸缩的结构来调整不同高度。车鞍支撑杆52的上端铰接有车鞍底座91,车鞍底座91具有倒T型的开口槽911,车鞍板93包括对折结构的板体一 931和板体二 932,在板体一 931和板体二 932的底面均设有可与开口槽911组合的嵌入部933,设于所述车鞍底座91下方,用于螺紧所述车鞍板93的齿头螺丝94,齿头螺丝94便于手动操作。折叠操作时,把齿头螺丝94旋转松下,将车鞍板93向开口槽911的开口方向移动,使车鞍板93的嵌入部933脱离开口槽911,再将板体一 931和板体二 932对折。
[0048]作为电动的驱动方式,可以增设电动驱动系统,它包括设于所述后锁接结构81的内电源块811、控制器812和驱动机构813,驱动机构812带动后轮部8来推动整个车体移动。为增加无线控制,在控制器812上装设有一个无线接收装置814,在把手杆2上设有一个开关控制单元815,开关控制单元815将信号发送到无线接收装置814,控制器812控制电源块811供电、且指令所述驱动机构813执行动作,为后轮部8提供前进动力。更进一步的还设有调速单元816设于把手杆2上。这样,更是方便人们使用或操作,更加以人为本的人生化设计理念。无线接收装置814可是以蓝牙或其也通信方式。
[0049]前车架3和后车架5等构成主体结构的部件可以采用碳纤维或铝合金材料制作。重量轻,强度高,而用经久耐用。
[0050]依次参见图4至图8所示出来的是从整体展开状态下到折叠状态的显意图,折叠操作方便、快捷,无需专门工具和专业人员操作,折叠后体积压缩到极小可存放于背包中,极大方便出门携带。
[0051]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0052]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主权项】
1.一种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包括把手杆和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上设有用于无线信号发射的开关控制单元;所述车主体上设用于接收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发出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所述无线接收装置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电源块和驱动机构,所述无线接收装置接收到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指令后,传输到所述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执行所述控制器指令动作以使所述车主体动作或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调速单元,所述调速单元设于所述把手杆上用于给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变速信号,使控制器指令驱动机构执行变速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主体包括:前车架;其具有容纳于托杆活动调节插接孔;所述托杆可铰接把手架以使所述把手架相对于向所述前车架下方向折叠; 后车架;所述后车架通过锁扣铰接机构与所述前车架活动连接,使所述后车架相对于所述前车架的侧面方面折叠; 前轮部;所述前轮部通过前锁接结构可活动连接所述前车架,使所述前轮部向所述前车架贴合形成折叠; 后轮部;所述后轮部通过后锁接结构可活动连接所述后车架,使所述后轮部向所述后车架贴合形成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为制成弯曲状,形成可容纳所述前轮部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采用碳纤材料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设有第一横梁部,所述后车架设有第二横梁部,所述第一横梁部通过锁扣铰接机构可铰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以实现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转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铰接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横梁部一端侧面的、且带第一轴孔的铰接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横梁部一端的侧面的、且带第二轴孔的突起部;突起部间隔设置形成容纳空间; 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的组合轴,所述第一横梁部相对于铰接突出部的另一侧形成或装设有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装设盖板和扣钩;所述第二横梁部相对于的突起部的另一侧面形成或装设有容钩固定块,所述槽位与扣钩相活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具有弧形的槽位;所述组合轴由上内丝杆和下外丝杆旋紧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前车架上的嵌孔部,所述嵌孔部内设有固定轴;第一弹簧体放置于固定轴定位、且弹性地抵持在所述嵌孔部底面和活动块之间;用于支撑前轮部的臂部,所述臂部开设有对接槽一,所述对接槽一相配合的对接槽二设在锁盖上;所述臂部与所述锁盖组合形成供第二弹簧和按钮传动的及限位的操作空间,所述锁盖通过锁盖螺钉连接臂部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孔部呈方圆角方形凹陷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包括把手杆和车主体,把手杆上设有用于无线信号发射的开关控制单元;车主体上设用于接收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发出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无线接收装置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电源块和驱动机构,无线接收装置接收到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指令后,传输到所述控制器,驱动机构执行控制器指令动作以使车主体动作或停止,它具有结构紧凑、牢固,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组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可以全方位折叠后体积压缩到极小可存放于背包中,极大方便出门携带;采用无线(蓝牙等)方式来控制自行车的走或停或加减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线路故障。因此,它在技术性和经济性方面均具优越的性能。
【IPC分类】B62K11-00, B62K15-00
【公开号】CN204507112
【申请号】CN201520130662
【发明人】刘鹏
【申请人】刘鹏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