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气气囊的弹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58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可充气气囊的弹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救生装置的展开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充气气囊的弹出装置。



背景技术:

长途旅游或者野外游玩要进行水上娱乐需要救生设备协助,但现有救生设备一般比较大,不易携带。目前,现有的水中救生设备有游泳圈、救生衣、泡沫塑料、浮艇等,无论是游泳圈、救生衣、泡沫塑料还是浮艇,要么体积较大,不易携带,要么需要一定的充气设备协助才能较好使用,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充气式救生气囊一般是将未充气状态的救生气囊设置在容器内,然后由充气设备对救生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救生气囊从容器内弹出并张开,发挥救生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救生气囊如何有效弹出成为救生设备使用的关键,也是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使得可充气气囊可靠弹出的可充气气囊的弹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充气气囊的弹出方法,将可充气气囊折叠置入翻转盒内,然后再将装设有可充气气囊的翻转盒插入弹出盒内并且所述弹出盒的至少一个壁面为薄膜,可充气气囊通过气管引入外接气源膨胀推开翻转盒并拉伸或撕裂薄膜后弹出;

其中,所述可充气气囊包括用于充气膨胀产生浮力的气囊袋、用于充气膨胀推开翻转盒并拉伸或撕裂薄膜的气囊管以及用于引入外接气源的气管,气囊管连接设置在所述气囊袋的底部,所述气管连接在气囊管上;

所述翻转盒包括本体和铰接连接在该本体上的翻转盖,所述本体和翻转盖构成用于容置可充气气囊的容置空间,所述弹出盒的至少一个薄膜壁面与翻转盖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囊管呈Z字型折叠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气囊管位于远离所述翻转盖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充气气囊进行折叠前先进行抽真空。

可充气气囊的弹出装置,应用于救生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可充气气囊的翻转盒以及用于置放翻转盒的弹出盒;所述翻转盒包括本体和翻转盖,可充气气囊抽真空后折叠置放在由所述本体和翻转盖构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本体设有引入外接气源的侧孔;所述弹出盒设有用于容置翻转盒的容置腔,装设有可充气气囊的翻转盒置放于该容置腔内,并且所述弹出盒的至少一个壁面为薄膜,可充气气囊接入气源膨胀推动打开所述翻转盖并通过所述翻转盖拉伸或撕裂该薄壁结构以弹出可充气气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出盒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翻转盒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出盒在开口处设有用于封口的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出盒包括用于连接救生装置的连接卡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充气气囊包括用于膨胀推开所述翻转盖的气囊管,所述气囊管呈Z字型折叠在所述翻转盒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充气气囊包括用于充气膨胀产生浮力的气囊袋以及用于引入外接气源的气管,所述气囊管连接设置在所述气囊袋的底部,所述气管连接在气囊管上。

所述翻转盒采用塑胶材料注塑而成,所述本体与翻转盖之间设有一体铰链结构,使得所述翻转盖相对本体实现双向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出盒的薄膜为焊接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翻转盒内设置呈Z字型折叠的气囊管,气囊管只需要通入少量的气体即可膨胀将翻转盒推开,使得可充气气囊可以顺利弹出翻转盒以充气膨胀产生浮力支撑使用者,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弹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翻转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可充气气囊充气膨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弹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弹出装置将可充气气囊弹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可充气气囊的弹出方法,用于将可充气气囊从救生装置中弹射出来,保证可充气气囊可以顺利充气膨胀以救护使用者,该可充气气囊的弹出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未充气状态的可充气气囊折叠置入翻转盒内,使得可充气气囊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然后再将装设有可充气气囊的翻转盒插入弹出盒内并且所述弹出盒的至少一个壁面为薄膜,即该壁面为由薄膜构成的薄壁结构;弹出盒的该薄膜壁面受力后很容易被拉伸或撕裂以释放出容置在弹出盒的物体,可充气气囊通过气管引入外接气源膨胀推开翻转盒并拉伸或撕裂薄膜后弹出;

其中,所述可充气气囊包括用于充气膨胀产生浮力的气囊袋、用于充气膨胀推开翻转盒并拉伸或撕裂薄膜的气囊管以及用于引入外接气源的气管,气囊管连接设置在所述气囊袋的底部,所述气管连接在气囊管上;具体的,气囊管在充气膨胀状态为长条形的柱状结构,并且气囊管的体积远小于气囊袋的体积,只需要少量气体既可以膨胀起来,由于气囊管的柱状结构特征,气囊管在膨胀过程中将折叠在气囊管端部的气囊袋往一侧推挤;

所述翻转盒包括本体和铰接连接在该本体上的翻转盖,所述本体和翻转盖构成用于容置可充气气囊的容置空间;翻转盖可以相对本体大角度翻转,并且翻转盖与本体不设置固定连接结构,只是依靠弹出盒的薄膜壁面限位保持盖合状态;由于气囊管的自由端是抵接在本体一侧的,因此气囊管在膨胀过程中会将气囊袋顶向翻转盖,翻转盖在受到气囊管的推挤作用后相对本体翻转并对弹出盒的薄膜壁面产生扩张作用并最终拉伸或撕裂该薄膜壁面;翻转盖在完全翻出弹出盒后,气囊管将气囊袋完全推出弹出盒后,折叠状态的气囊袋在气体压力等外力的作用下自动展开并快速充气膨胀,膨胀状态的气囊袋产生浮力支撑使用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使得气囊管可以顺利膨胀展开,所述气囊管呈Z字型折叠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气囊管位于远离所述翻转盖的一侧。呈Z字型结构折叠的气囊管的每一节相当于一个小气囊管,每一节小气囊管的膨胀为下一节小气囊管的膨胀争取更多的空间,进而使得气囊管可以顺利膨胀展开。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由于翻转盒的体积有限,为尽量缩减可充气气囊折叠后的体积,所述可充气气囊进行折叠前先进行抽真空,最大可能的减小整体体积。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可充气气囊的弹出方法的弹出装置,该可充气气囊的弹出装置,应用于救生腰带等一类的救生装置1,该可充气气囊的弹出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可充气气囊4的翻转盒2以及用于置放翻转盒2的弹出盒3;翻转盒2包括本体21和翻转盖22,本体21和翻转盖22铰接连接,翻转盖22可以相对本体21大角度翻转,可充气气囊4抽真空后折叠置放在由本体21和翻转盖22构成的容置空间内,本体21设有引入外接气源的侧孔23;弹出盒3设有用于容置翻转盒2的容置腔,装设有可充气气囊4的翻转盒2置放于该容置腔内,并且弹出盒3的至少一个壁面为由薄膜构成的薄壁结构31,可充气气囊4接入气源膨胀推动打开翻转盖22并通过翻转盖22拉伸或撕裂该薄壁结构31以弹出可充气气囊4。优选的,翻转盒2采用塑胶材料注塑而成,本体21与翻转盖22之间设有一体铰链结构,使得翻转盖22相对本体21实现双向翻转,使得翻转盖22在拉伸或撕裂弹出盒3的薄壁结构31后不会阻滞可充气气囊4的顺利弹出,即构成弹出盒3的薄壁结构31的薄膜被拉伸变形出现缝隙,可充气气囊4从缝隙弹出,或者构成弹出盒3的薄壁结构31的薄膜被撕裂出现缝隙,可充气气囊4从缝隙弹出。

在出现落水等险情时,救生安全装置1激活,救生安全装置1自带的外接气源迅速向可充气气囊4供气,可充气气囊4在气体压力下迅速膨胀并推开翻转盒2的翻转盖22,然后拉伸或撕裂弹出盒3的薄壁结构31后弹出,并继续迅速膨胀至设定的体积大小,产生浮力救助支撑使用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方便翻转盒2的组装,弹出盒3设有用于插入翻转盒2的开口,弹出盒3在开口处设有用于封口的薄膜。安装时,将装设有可充气气囊4的翻转盒2通过弹出盒3的开口插入弹出盒3的容置腔内,然后使用薄膜将开口封口。用于封口的薄膜是在组装过程中安装上去的,弹出盒3的薄壁结构31是由模具与弹出盒3的其他结构一体成型的,极大地提高了组装生产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构成弹出盒3的薄壁结构31的薄膜与用于封口的薄膜均通过焊接连接在本体21上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方便将弹出盒3安装在救生装置1上,弹出盒3包括用于连接救生装置1的连接卡扣,救生装置1上也设置有匹配的连接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使得气囊管41可以顺利膨胀展开,可充气气囊4包括用于膨胀推开翻转盖22的气囊管41,气囊管41呈Z字型折叠在翻转盒2内,并且气囊管41位于远离翻转盖22的一侧。呈Z字型结构折叠的气囊管41的每一节相当于一个小气囊管41,每一节小气囊管41的膨胀为下一节小气囊管41的膨胀争取更多的空间,进而使得气囊管41可以顺利膨胀展开。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充气气囊4包括用于充气膨胀产生浮力的气囊袋42以及用于引入外接气源的气管43,气囊管41连接设置在气囊袋42的底部,气管43连接在气囊管41上。气囊袋42折叠后置放与翻转盒2的容置腔内靠翻转盖22一侧,气管43从设置在本体21上用于引入外接气源的侧孔23穿出并与外接气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翻转盒内设置呈Z字型折叠的气囊管,气囊管只需要通入少量的气体即可膨胀将翻转盒推开,使得可充气气囊可以顺利弹出翻转盒以充气膨胀产生浮力支撑使用者,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