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槽形舱壁的40米铝合金高速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510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槽形舱壁的40米铝合金高速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40米铝合金高速艇,具体地说是一种含有槽形舱壁的40米铝合金高速艇。



背景技术:

由于40米铝合金高速艇承载着载人与载货的双重功能,可载乘客100人,载货85吨,装载工况比较复杂,又要满足30节的高航速。因此船体的强度问题比较突出。

根据法国船级社对船舶海损事故分析后认为,横舱壁结构强度减弱是船舱一旦进水、船舶迅速沉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铝合金高速艇的船体结构中,既要牢固的结构强度,又要尽可能的减轻船体的重量。而槽型舱壁是满足以上两点最重要的构件之一。设计具有足够强度的槽型舱壁,是铝合金高速艇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船舶有限的空间内,当然是舱容越大越好。但如果是船舶建造时选取平板舱壁,那么一面是平直的,另一面肯定会有构件,结果洗舱就麻烦了,但如果想做成两面都是光面,那么就会隔出一个空间来,这样一来舱容肯定会受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含有槽形舱壁的40米铝合金高速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含有槽形舱壁的40米铝合金高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40米铝合金高速艇的燃油舱舱壁和水密舱壁均为槽型舱壁,所述槽型舱壁为一体冲压而成,所述槽型舱壁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凹槽板,所述凹槽板的凹槽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其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板Ⅰ、斜板Ⅰ、底板、斜板Ⅱ和连接板Ⅱ,所述凹槽由所述斜板Ⅰ、所述底板和所述斜板Ⅱ冲压围合而成。

所述凹槽的槽深为40mm,

所述连接板Ⅰ和所述连接板Ⅱ的长度均为a/2,厚度均为4.5mm,

所述斜板Ⅰ和所述斜板Ⅱ的长度均为b,厚度均为4.5mm,

所述底板的长度为a,厚度为4.5mm,

其中,a=280mm,b=55mm。

所述槽型舱壁的上端与甲板横梁连接,所述槽型舱壁的下端与横向或纵向肋板连接,即所述槽型舱壁上面的结构是甲板横梁;下面的结构有双层底的地方,也有不是双层底的地方,均先与肋板连接。

与平面舱壁相比,所述槽型舱壁垂直于折曲方向的刚度较弱,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从肋板一直延伸到甲板横梁。

所述槽型舱壁的材质为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槽型舱壁,由于没有其它构件(例如扶强材及其肘板),因此不会影响舱容,在同等强度条件下,槽型舱壁结构简单,结构重量较轻,节省铝材,由于取消了扶强材及其肘板,减少了40米铝合金高速艇装配和焊接的工作量,船厂减少了制作的工时及劳动力,从而节约了建造的成本。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铝合金高速艇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凹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槽型舱壁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含有槽形舱壁的40米铝合金高速艇的槽型舱壁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含有槽形舱壁的40米铝合金高速艇,所述40米铝合金高速艇1的燃油舱舱壁2和水密舱壁3均为槽型舱壁,所述槽型舱壁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凹槽板4,所述凹槽板4的凹槽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其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凹槽板4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板Ⅰ41、斜板Ⅰ42、底板43、斜板Ⅱ44和连接板Ⅱ45,所述凹槽由所述斜板Ⅰ41、所述底板43和所述斜板Ⅱ44冲压围合而成。

所述凹槽的槽深为40mm,

所述连接板Ⅰ41和所述连接板Ⅱ45的长度均为a/2,厚度均为4.5mm,

所述斜板Ⅰ42和所述斜板Ⅱ44的长度均为b,厚度均为4.5mm,

所述底板43的长度为a,厚度为4.5mm,

其中,a=280mm,b=55mm。

所述槽型舱壁的上端与甲板横梁连接,所述槽型舱壁的下端与横向肋板连接。

所述槽型舱壁的材质为铝合金。

通过计算可知,本实施例中槽型舱壁的剖面模数和截面惯性矩分别为53.70cm3,107.40cm4,均远远大于组合型材的剖面模数和截面惯性矩,由于剖面模数是表征船体结构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一种集合特征,也是衡量船体强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截面惯性矩是衡量截面抗弯能力的另一个几何参数。所以槽型舱壁具有更强的抵抗抗弯能力,由于取消了扶强材及其肘板,槽型舱壁相比平面舱壁的重量约轻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