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吸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9735发布日期:2018-09-11 23:0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蓝藻水抽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吸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藻装置多为固定结构,形式多样,总体来说均是利用挡板控制进水厚度,在固定方向吸藻,该方法效率低下,不能确保进水时的藻水浓度,不能最大化吸入蓝藻水,对后端设施的处理能力是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情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回转吸藻装置,包括除藻船、吸藻小船和吸藻软管,所述除藻船上设有旋转接头和卷扬机,所述旋转接头设置在除藻船上设置的进水泵前端;所述吸藻小船设有吸藻舱、注水舱和水密舱,水密舱设置在吸藻小船底部,注水舱设置在吸藻小船的中部并位于水密舱上方,吸藻舱设置在注水舱两侧;吸藻舱设有吸藻口和吸藻舱管,注水舱设有注/排水口;所述吸藻软管具有藻管入口和藻管出口,藻管入口与吸藻舱管的出口端连接,藻管出口与旋转接头连接,吸藻软管上设有钢绳挂耳,钢绳挂耳固定在卷扬机的钢绳上。

优选地,所述吸藻舱的吸藻口位于吸藻小船的外侧,吸藻舱管设置于注水舱中,吸藻舱管的入口端分别与设置在注水舱两侧的吸藻舱连通,吸藻舱管的出口端伸出注水舱外。

水密舱用于使吸藻小船在水中保持一定浮力,注水舱用于通过注水或排水,使吸藻小船在水中维持一定的高度,进而可以确保吸藻口位于一定的高度。吸藻舱管的入口端与吸藻舱连通处,以及吸藻舱管的出口端伸出注水舱外处,均为密闭连接或设有密封装置,确保吸藻舱和注水舱相互隔离。

优选地,所述钢绳挂耳为万向挂耳。

优选地,所述钢绳挂耳包括固定在吸藻软管外壁上的挂耳固定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挂耳固定部上的中间转动件,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中间转动件上的挂耳转动件,挂耳转动件上设有供钢绳固定的固定孔。挂耳固定部与中间转动件之间的可转动连接,以及中间转动件与挂耳转动件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可以采用回转轴结构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实现相对转动的现有结构来进行连接。钢绳挂耳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万向连接结构来制作成万向挂耳。

优选地,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旋转接头的一侧,卷扬机的钢绳首尾端均设置在卷扬机的卷筒上。因为钢绳挂耳固定在卷扬机的钢绳上,在卷扬机正反转时,将带动吸藻软管围绕旋转接头向不同方向回转。

优选地,所述卷扬机设有两台,分别设置在旋转接头的两侧,钢绳挂耳固定在两台卷扬机的钢绳上。通过两台卷扬机同步的一收一放动作(一台正转,一台反转),带动吸藻软管围绕旋转接头回转,改变卷扬机的转向时,即可切换转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吸藻软管外设有泡沫浮管套。泡沫浮管套用于增加浮力,使吸藻软管浮在水上。

优选地,所述吸藻软管为分段式结构,每段吸藻软管管体之间设有波纹软管,吸藻软管管体和波纹软管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吸藻软管为分段式结构,便于减少拆卸后的长度,方便携带,也便于保养维护;并且能够缓冲波浪对管道的冲击。

在采取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吸藻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通过调整吸藻口的进水深度确保所进水大部分是富藻水,通过来回回转吸藻小船,给藻水再次聚集留有时间,增加了进水浓度,适应不同风速、不同水体情况,真正的实现了高效吸藻。

2)通过从注/排水口向注水舱注水或抽水而实现吸藻口的进水深度调整,可以控制抽吸藻水深度。

3)通过在除藻船任意一边进水泵前端设置旋转接头,旋转接头连接会漂浮的吸藻软管,吸藻软管连接吸藻小船,通过两端卷扬机的钢丝绳一收一放,使吸藻小船以旋转接头为中心来回回转,让吸藻小船在回转中进行高效的藻水抽吸。回转中吸藻可以给藻水再次聚集留有时间,让进水浓度更高,从而增加后端设备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吸藻装置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藻小船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藻小船剖切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藻软管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钢绳挂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理解。其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对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而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回转吸藻装置,包括除藻船1、吸藻小船2和吸藻软管3,所述除藻船1上设有旋转接头11和卷扬机12,所述旋转接头11设置在除藻船1上设置的进水泵前端;所述吸藻小船2设有吸藻舱21、注水舱22和水密舱23,水密舱23设置在吸藻小船2底部,注水舱22设置在吸藻小船2的中部并位于水密舱23上方,吸藻舱21设置在注水舱22两侧;吸藻舱21设有吸藻口210和吸藻舱管211,注水舱22设有注/排水口220;所述吸藻软管3具有藻管入口31和藻管出口32,藻管入口31与吸藻舱管211的出口端连接,藻管出口32与旋转接头11连接,吸藻软管3上设有钢绳挂耳33,钢绳挂耳33固定在卷扬机12的钢绳120上。

所述吸藻舱21的吸藻口210位于吸藻小船2的外侧,吸藻舱管211设置于注水舱22中,吸藻舱管211的入口端分别与设置在注水舱22两侧的吸藻舱21连通,吸藻舱管211的出口端伸出注水舱22外。

水密舱23用于使吸藻小船2在水中保持一定浮力,注水舱22用于通过注水或排水,使吸藻小船2在水中维持一定的高度,进而可以确保吸藻口210位于一定的高度。吸藻舱管211的入口端与吸藻舱21连通处,以及吸藻舱管211的出口端伸出注水舱22外处,均为密闭连接或设有密封装置,确保吸藻舱21和注水舱22相互隔离。

如图5所示,所述钢绳挂耳33包括固定在吸藻软管3外壁上的挂耳固定部331,可转动地设置在挂耳固定部331上的中间转动件332,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中间转动件332上的挂耳转动件333,挂耳转动件333上设有供钢绳120固定的固定孔334。挂耳固定部331与中间转动件332之间的可转动连接,以及中间转动件332与挂耳转动件333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可以采用回转轴结构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实现相对转动的现有结构来进行连接。钢绳挂耳33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万向连接结构来制作成万向挂耳。

继续参见图1至图4,所述卷扬机12设置在旋转接头11的一侧,卷扬机12的钢绳120首尾端均设置在卷扬机12的卷筒上。因为钢绳挂耳33固定在卷扬机12的钢绳120上,在卷扬机12正反转时,将带动吸藻软管3围绕旋转接头11向不同方向回转。或者,也可以设置两台卷扬机12,分别设置在旋转接头11的两侧,钢绳挂耳33固定在两台卷扬机12的钢绳120上。通过两台卷扬机12同步的一收一放动作(一台正转,一台反转),带动吸藻软管3围绕旋转接头11回转,改变卷扬机12的转向时,即可切换转动方向。

如图4所示,所述吸藻软管3为分段式结构,每段吸藻软管3管体之间设有波纹软管35,吸藻软管3管体和波纹软管35通过快速接头36连接。吸藻软管3为分段式结构,便于减少拆卸后的长度,方便携带,也便于保养维护;并且能够缓冲波浪对管道的冲击。吸藻软管3外设有泡沫浮管套34。泡沫浮管套34用于增加浮力,使吸藻软管3浮在水上。

本申请的回转吸藻装置,抽吸藻水深度的调整通过调整吸藻口210的进水深度进行,吸藻口210的进水深度调整通过从注/排水口220向注水舱22注水或抽水而实现。

本申请的回转吸藻装置,通过在除藻船1任意一边进水泵前端设置旋转接头11,旋转接头11连接会漂浮的吸藻软管3,吸藻软管3连接吸藻小船2,通过两端卷扬机12的钢丝绳一收一放,使吸藻小船2以旋转接头11为中心来回回转,让吸藻小船2在回转中进行高效的藻水抽吸。回转中吸藻可以给藻水再次聚集留有时间,让进水浓度更高,从而增加后端设备的处理效率。回转速度可以通过调整卷扬机12的转速进行调整,解决了不同风速、不同水体藻水聚集速度的问题。

本申请的回转吸藻装置,可以通过调整吸藻口210的进水深度确保所进水大部分是富藻水,通过来回回转吸藻小船2,给藻水再次聚集留有时间,增加了进水浓度,真正的实现了高效吸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可实施。当然,以上所列的情况仅为示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其他变形或简化,都可以适当地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并且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