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9634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不管是洪灾还是海嘯,夹杂着各种危险物品的水流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尤其是在野外平坦地区的行人遇到洪灾或海嘯,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亟需一种可以在平坦地区洪灾爆发时急救用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包括支柱、左翼板、右翼板、充气囊和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板和右翼板的一端分别与支柱形成转动副,所述左翼板内侧面设有左仓室和左气瓶室,左翼板外侧面设有左气囊室,所述右翼板内侧面设有右仓室和右气瓶室,右翼板外侧面设有右气囊室,所述左仓室和右仓室内分别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左气瓶室和右气瓶室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二氧化碳充气瓶,所述左气囊室和右气囊室上扣合连接有封盖。
[0005]进一步地,所述左翼板远离支柱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磁性封条,左翼板和右翼板通过磁性封条磁力吸合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左仓室内设有绞架,绞架上铰连接有支撑杆,一般情况下支撑杆与左仓室内面平行便于收纳。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右仓室内设有挡块,遇险情况下挡块约束支撑杆滑动,可将左翼板和右翼板之间形成一定夹角,遇险人员可躲避其中防止被洪水中携带的利物所伤。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左仓室和右仓室的内面分别与充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囊的另一端与封盖内面固定连接,一般情况下充气囊紧缩在两气囊室中,遇险情况下,充气囊被充气将封盖顶出,起浮力作用。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充气瓶与充气囊连通,遇险情况时手动打开二氧化碳充气瓶可以快速给充气囊充气。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阻挡洪水或海嘯中携带的利物对遇难人员的撞击,同时起救生圈的作用,可使用翼板随涨水而沿支柱上浮,在水灾发生时或发生后都能及时有效的保障遇难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翼板和充气囊的正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支柱,2.左翼板,21.左仓室,22.左气瓶室,23.左气囊室,24.绞架,25.支撑杆,3.右翼板,31.右仓室,32.右气瓶室,33.右气囊室,34.挡块,4.充气囊,5.封盖,6.拉杆,7.二氧化碳充气瓶,8.磁性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包括支柱1、左翼板2、右翼板3、充气囊4和封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板2和右翼板3的一端分别与支柱I形成转动副,所述左翼板2内侧面设有左仓室21和左气瓶室22,左翼板2外侧面设有左气囊室23,所述右翼板3内侧面设有右仓室31和右气瓶室32,右翼板3外侧面设有右气囊室33,所述左仓室21和右仓室31内分别固定连接有拉杆6,所述左气瓶室22和右气瓶室32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二氧化碳充气瓶7,所述左气囊室23和右气囊室33上扣合连接有封盖5。
[0019]所述左翼板2远离支柱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磁性封条8,左翼板2和右翼板3通过磁性封条8磁力吸合连接;所述左仓室21内设有绞架24,绞架24上铰连接有支撑杆25,一般情况下支撑杆25与左仓室21内面平行便于收纳;所述右仓室31内设有挡块34,遇险情况下挡块34约束支撑杆25滑动,可将左翼板2和右翼板3之间形成一定夹角,遇险人员可躲避其中防止被洪水中携带的利物所伤;所述左仓室21和右仓室31的内面分别与充气囊4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囊4的另一端与封盖5内面固定连接,一般情况下充气囊4紧缩在两气囊室中,遇险情况下,充气囊4被充气将封盖5顶出,起浮力作用;所述二氧化碳充气瓶7与充气囊4连通,遇险情况时手动打开二氧化碳充气瓶7可以快速给充气囊4充气。
[0020]所述支柱I固定在地面上,较为松软的底面应采用水泥浇筑以确保支柱I的牢固性。
[0021]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阻挡洪水或海嘯中携带的利物对遇难人员的撞击,同时起救生圈的作用,可使用翼板随涨水而沿支柱I上浮,在水灾发生时或发生后都能及时有效的保障遇难人员的生命安全。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包括支柱(1)、左翼板(2)、右翼板(3)、充气囊(4)和封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板(2)和右翼板(3)的一端分别与支柱(I)形成转动副,所述左翼板(2 )内侧面设有左仓室(21)和左气瓶室(22 ),左翼板(2 )外侧面设有左气囊室(23 ),所述右翼板(3 )内侧面设有右仓室(31)和右气瓶室(32 ),右翼板(3 )外侧面设有右气囊室(33),所述左仓室(21)和右仓室(31)内分别固定连接有拉杆(6),所述左气瓶室(22)和右气瓶室(32)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二氧化碳充气瓶(7),所述左气囊室(23)和右气囊室(33)上扣合连接有封盖(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板(2)远离支柱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磁性封条(8),左翼板(2)和右翼板(3)通过磁性封条(8)磁力吸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仓室(21)内设有绞架(24 ),绞架(24 )上铰连接有支撑杆(2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仓室(31)内设有挡块(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仓室(21)和右仓室(31)的内面分别与充气囊(4)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囊(4)的另一端与封盖(5)内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充气瓶(7)与充气囊(4)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水利用的洪灾急救装置,包括支柱、左翼板、右翼板、充气囊和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板和右翼板的一端分别与支柱形成转动副,所述左翼板内侧面设有左仓室和左气瓶室,左翼板外侧面设有左气囊室,所述右翼板内侧面设有右仓室和右气瓶室,右翼板外侧面设有右气囊室,所述左仓室和右仓室内分别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左气瓶室和右气瓶室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二氧化碳充气瓶,所述左气囊室和右气囊室上扣合连接有封盖。有效阻挡洪水或海啸中携带的利物对遇难人员的撞击,同时起救生圈的作用,可使用翼板随涨水而沿支柱上浮,在水灾发生时或发生后都能及时有效的保障遇难人员的生命安全。
【IPC分类】B63C9-15, B63C9-00
【公开号】CN204606172
【申请号】CN201520222642
【发明人】陈伟生, 李嘉平, 罗竞东, 张嘉楠, 颜炳辉, 赖松淡
【申请人】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