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0297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临时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新型半潜式采油平台湿拖运输中双浮箱间的临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半潜式采油平台在船厂建造完成后,需要运输至作业海域,一般有两种方法:对于短距离运输,可直接由拖轮牵引至作业海域,即湿拖;对于中长距离运输,则先通过运输船运至作业海域附近的水深较浅的避风港(即干拖),再由拖轮湿拖至作业海域。可见,不论哪种方法,湿拖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于常规半潜式平台,其船体结构包括立柱、浮箱和横撑,这些结构在船厂建造阶段已合拢,船体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可整体拖航出去。近年来,基于新的工程需求,国内外公司提出一系列新型半潜式平台概念,一般是在常规半潜平台浮箱下方增加附属结构,例如垂荡板、桁架、第二层浮箱等。为降低波浪载荷,这些附属结构吃水较深,而受制于船厂码头吃水的限制(一般不超过14米),这些附属结构无法在出厂时即与主船体焊为一体,需要到海上进行安装。
[0003]以无条件稳性整装型深吃水浮式采油平台为例,其中部环形浮箱(即上浮箱)与小截面立柱、底部环形压载舱(即下浮箱)在建造阶段和拖航阶段并未合拢到一起,需要到海上再进行组装。当平台湿拖运输时,上浮箱将放置在下浮箱上方。到达作业位置后,再将二者通过一定方式连接到一起。为了尽可能减少在海上的焊接、涂装等施工作业,需要在上浮箱与下浮箱之间采用临时固定结构,控制二者在拖航过程中的相对运动,减少碰撞所造成的涂装材料破损,甚至结构损伤。另一方面,由于海上施工窗口有限,所采用的临时固定装置应尽可能地便于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尺度和形状的浮箱连接,结构安全可靠性高,成本低,海上施工简便的临时固定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固定装置,用于新型半潜式采油平台湿拖运输中的上浮箱与下浮箱之间,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若干个基座结构,设置在下浮箱的顶甲板上方;插销结构,与基座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在上浮箱的底甲板下方,基座结构的上方;下部内螺纹构件,固定在基座结构的侧面;上部内螺纹构件,固定在上浮箱的侧面,下部内螺纹构件的正上方;以及双头螺栓,两端分别与下部内螺纹构件和上部内螺纹构件相互固定连接,其中,基座结构,中央具有开孔,插销结构插入开孔中。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固定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开孔的大小大于插销结构的大小。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固定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开孔的形状可以为方孔、圆孔、椭圆形。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固定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双头螺栓能够根据上浮箱与下浮箱之间的距离自由伸缩。
[0009]实用新型作用和效果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临时固定装置,采用了传统的焊接与机械机构连接方式的组合,具有较高的技术成熟度、成本低;2、本实用新型在海上施工时只需解除双头螺栓一侧与平台的连接,水下作业少,且作业皆在浮体外侧,安全性高;3、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机构实现了将上下浮箱连成一体的目的,拖航过程中,上、下浮箱间相对运动得到了抑制约束,保证了运输安全。4、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不受浮箱形状、尺寸、数量等因素的限制,适用范围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适应于不同尺度和形状的浮箱连接,结构安全可靠性高,成本低,海上施工简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包括新型半潜式采油平台在内的需要在海上拖航中临时固定多浮体的平台型式。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临时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A-A剖面的俯视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基座结构在下浮箱顶甲板上布置情况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在“无条件稳性整装型深吃水浮式采油平台”上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临时固定装置作详细的描述。
[0016]实施例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临时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A-A剖面的俯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基座结构在下浮箱顶甲板上布置情况的示意图。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临时固定装置具有:基座结构1、插销结构2、下部内螺纹构件3、上部内螺纹构件4和双头螺栓5。
[0021]临时固定装置用于新型半潜式采油平台湿拖运输中的上浮箱7与下浮箱6之间。
[0022]若干个基座结构1中央分别具有开孔1-1。基座结构1布置在下浮箱6的顶甲板外边缘处,并位于在强构件或强框架上,甲板下做局部加强,可布置多个基座结构1,与下浮箱6的顶甲板上方相互焊接在一起。
[0023]开孔1-1的大小大于插销结构2的大小,插销结构2插入开孔1-1后有一定间隙,保证安装冗余。开孔1-1的形状可以为方孔、圆孔、椭圆形等易于制造的形式。
[0024]插销结构2与基座结构1 对应,数量与基座结构1相同,布置在上浮箱7的底甲板上,甲板下做局部加强,应尽量布置在上浮箱7的顶甲板强构件处,基座结构1的上方,插入开孔1_1中。
[0025]下部内螺纹构件3预先焊接在每个基座结构1的侧面,位于下浮箱6外。
[0026]上部内螺纹构件4安装在上浮箱7的外板侧面,下部内螺纹构件3的正上方。
[0027]下部内螺纹构件3与上部内螺纹构件4数量一致、外形相似。
[0028]双头螺栓5两端分别与下部内螺纹构件3和上部内螺纹构件4相互固定连接,用于连接下部内螺纹构件3和上部内螺纹构件4,其尺寸与上浮箱7、下浮箱6间距以及下部内螺纹构件3、上部内螺纹构件4的尺寸相配合。
[0029]双头螺栓5能够根据上浮箱7与下浮箱6之间的距离自由伸缩。
[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在“无条件稳性整装型深吃水浮式采油平台”上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位置示意图。
[0031]如图4所示,图中虚线圆圈处即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位置。
[0032]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0033]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临时固定装置,采用了传统的焊接与机械机构连接方式的组合,具有较高的技术成熟度、成本低;2、本实用新型在海上施工时只需解除双头螺栓一侧与平台的连接,水下作业少,且作业皆在浮体外侧,安全性高;3、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机构实现了将上下浮箱连成一体的目的,拖航过程中,上、下浮箱间相对运动得到了抑制约束,保证了运输安全。4、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不受浮箱形状、尺寸、数量等因素的限制,适用范围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适应于不同尺度和形状的浮箱连接,结构安全可靠性高,成本低,海上施工简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包括新型半潜式采油平台在内的需要在海上拖航中临时固定多浮体的平台型式。
[0034]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临时固定装置,用于新型半潜式采油平台湿拖运输中的上浮箱与下浮箱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基座结构,设置在所述下浮箱的顶甲板上方; 插销结构,与所述基座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上浮箱的底甲板下方,所述基座结构的上方; 下部内螺纹构件,固定在所述基座结构的侧面; 上部内螺纹构件,固定在所述上浮箱的侧面,所述下部内螺纹构件的正上方;以及 双头螺栓,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部内螺纹构件和所述上部内螺纹构件相互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基座结构,中央具有开孔, 所述插销结构插入所述开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开孔的大小大于所述插销结构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开孔的形状可以为方孔、圆孔、椭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双头螺栓能够根据所述上浮箱与所述下浮箱之间的距离自由伸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固定装置,用于新型半潜式采油平台湿拖运输中的上浮箱与下浮箱之间,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若干个基座结构,设置在下浮箱的顶甲板上方;插销结构,与基座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在上浮箱的底甲板下方,基座结构的上方;下部内螺纹构件,固定在基座结构的侧面;上部内螺纹构件,固定在上浮箱的侧面,下部内螺纹构件的正上方;以及双头螺栓,两端分别与下部内螺纹构件和上部内螺纹构件相互固定连接,其中,基座结构,中央具有开孔,插销结构插入开孔中。
【IPC分类】B63B9/00, B63B35/44
【公开号】CN205113654
【申请号】CN201520591765
【发明人】姜哲, 崔维成, 王芳, 宋婷婷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