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0711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连接件、具有所述可折叠连接件的折叠机臂及具有所述折叠机臂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机机臂的折叠固定通常是利用内外配合的一圈圈螺纹而固定,然而,采用该固定方式固定机臂时,需要拧多圈才能拧紧,操作麻烦且费时,用户体验较差。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可折叠连接件、具有所述可折叠连接件的折叠机臂及具有所述折叠机臂的无人机。一种可折叠连接件,包括第一子连接件,第二子连接件及套筒,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旋转折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至少其中一个的外侧面设有多条周向凸肋,所述套筒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上,所述套筒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凸肋滑入的轴向滑槽及与所述凸肋配合固定的周向沟槽,所述凸肋通过所述滑槽滑入所述套筒,并能够转动收容至所述沟槽内,使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周向位于同一圆周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壁围成一个完整的圆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包括自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的径向的两端延伸设置的连接臂,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包括自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臂配合连接,使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旋转折叠。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连接件还包括轴接组件,所述连接臂及所述连接部分别开设有共轴的轴接孔,所述轴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轴接孔中,以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及使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旋转折叠。进一步地,所述凸肋为沿部分周向分布的外螺纹,所述套筒上的周向沟槽为沿周向分布的部分内螺纹,所述外螺纹通过所述套筒内壁的滑槽滑入所述套筒后,通过旋转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共轴设置,且自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轴向端部向外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包括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二转接件与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共轴设置,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围绕所述第二转接件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连接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所围成的空间内,且当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处于非折叠状态时,所述垫圈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转接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凸肋在圆周方向形成至少一组外螺纹结构,所述至少一组外螺纹沿周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筒内壁的轴向滑槽沿周向的长度。一种折叠机臂,包括机臂组及上述可折叠连接件,所述机臂组包括至少两个子机臂,所述机臂组中需转动连接的两个机臂分别与一个可折叠连接件中的第一子连接件和第二子连接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转接件,所述机臂组包括可相对折叠的第一子机臂和第二子机臂,所述第一子机臂与所述第一转接件连接后,所述第一子机臂相对所述第一转接件的转动自由度被限制;及/或所述第二子机臂与所述第二转接件连接后,所述第二子机臂相对所述第二转接件的转动自由度被限制。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机臂还包括止挡环,所述止挡环设置于两个子机臂中套设于所述套筒中的子机臂的端部,所述止挡环用于防止所述套筒自所述子机臂脱落。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机臂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止挡环所在的子机臂的端部,且位于所述止挡环与所述子机臂之间。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动力组件及上述折叠机臂,所述折叠机臂一端连接于所述机身,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力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包括四个机臂,其中对角设置的两个机臂为折叠机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由于所述可折叠连接件的第一子连接件和/或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的外侧面设有多条周向凸肋,且可折叠连接件的套筒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凸肋滑入的轴向滑槽及与所述周向凸肋配合固定的周向沟槽,当所述凸肋通过所述滑槽滑入所述套筒后,只需转动小于一周的距离将所述凸肋收容至所述沟槽内,便可实现多条凸肋和多条沟槽的配合,从而使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固定连接。操作简单省时,优化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机臂处于伸展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折叠机臂处于解除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折叠机臂的分解图。图4是图1中的折叠机臂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折叠机臂的套筒的立体图。图6是具有图1所示折叠机臂的无人机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折叠机臂10可折叠连接件11机臂组17第一子连接件12第二子连接件13套筒14第一外壁121第一转接件125凸肋122、132连接臂123第一轴接孔1231第二外壁131第二转接件135连接部133第二轴接孔1331轴向滑槽141周向沟槽143轴接组件15垫圈16、19第一子机臂171第二子机臂173止挡环18无人机100机臂10a机身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方案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方案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方案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方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提供的折叠机臂10包括至少一个可折叠连接件11及连接于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的机臂组17。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包括第一子连接件12,第二子连接件13及套筒14。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旋转折叠。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枢接。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壁121及第一转接件12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壁121为截面大致呈圆弧状的长筒结构。所述第一外壁121的外侧面沿其周向延伸设置有多条凸肋122。所述凸肋122沿周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外壁121的周向弧长。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凸肋122在所述第一外壁121的外侧面形成沿部分周向延伸的外螺纹。所述第一外壁121周向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臂123。所述连接臂123均位于所述第一外壁121轴向的同一端。所述连接臂123分别开设有共轴设置的第一轴接孔1231。可以理解,所述连接臂123可以仅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121周向的一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壁121与所述第一转接件125一体成型。图示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壁121与所述第一转接件125共轴设置。所述第一转接件125自所述连接臂123所在的第一外壁121的轴向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转接件12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外壁121的直径。此处所述第一转接件125为筒状结构,可以套设于其他杆状结构上或套设于其他筒状结构中。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转接件125也可为杆状结构,而被套设于筒状结构中。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外壁121与所述第一转接件125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例如利用卡扣结构连接,焊接,胶粘等等。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外壁131及第二转接件13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壁131为截面大致呈圆弧状的长筒结构。当所述机臂10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第一外壁121与所述第二外壁131位于同一圆周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壁131能够在所述机臂10处于伸展状态时与所述第一外壁121围成一个完整的圆柱筒。所述第二外壁131的外侧面沿其周向延伸设置有多条凸肋132。所述凸肋13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外壁131的周向弧长。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凸肋132在所述第二外壁131的外侧面形成沿部分周向延伸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外壁131轴向的一端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臂123配合连接的连接部133。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通过所述连接部133与所述连接臂123之间的配合连接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旋转折叠。所述连接部133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接孔1231对应的第二轴接孔1331。所述第二转接件135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壁131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接件135与第二外壁131共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外壁131围绕所述第二转接件135设置。此处所述第二转接件135为筒状结构,可以套设于其他杆状结构上或套设于其他筒状结构中。可以理解,所述第二转接件135也可为杆状结构,而被套设于筒状结构中。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套筒14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及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上。所述套筒14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凸肋122及132沿所述套筒14轴向滑入所述套筒14内部的轴向滑槽141。所述套筒14的内壁的周向还开设有与所述凸肋122及132配合固定的周向沟槽143。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沟槽143在所述套筒14的内壁形成沿部分周向分布的内螺纹。第一子连接件12的凸肋122和第二子连接件13的凸肋132在周向形成至少一组外螺纹结构,且所述至少一组外螺纹沿周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筒14的内壁的轴向滑槽141沿周向的长度。当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及第二子连接件13上的外螺纹通过所述套筒14的内壁的滑槽141滑入所述套筒14后,通过旋转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从而锁紧所述套筒14与第一子连接件12和第二子连接件13,且可通过螺纹的自锁防止松脱。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和第二子连接件13可沿周向形成两组、三组、或其他数目组的部分外螺纹,相邻组外螺纹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间隔沿周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套筒14上的内壁形成的部分内螺纹沿周向的长度。相应地,所述部分外螺纹沿周向的长度也小于或等于套筒14内壁上供所述部分外螺纹通过的滑槽141沿周向的长度。可以理解,所述凸肋122和132也可为除外螺纹之外的其他结构,如多条沿周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凸条、相对周向倾斜的多条凸条等。相应地,套筒14内壁的沟槽143设置为与各种结构的凸肋相配合的结构。可以理解,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也可只包括第一子连接件12的凸肋122或只包括第二子连接件13的凸肋132,即第一子连接件12和第二子连接件13其中一个的外壁不设置凸肋结构。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还包括轴接组件15。所述轴接组件15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接孔1231及所述第二轴接孔1331中,以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并使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旋转折叠。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接组件15为相互连接且共轴设置的多个滑轮。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还包括垫圈16。所述垫圈16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的第一外壁121所围成的空间内。当所述折叠机臂10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垫圈16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转接件125与所述第一转接件135之间。所述机臂组17包括至少两个子机臂。所述机臂组17中需转动连接的两个子机臂分别与一个可折叠连接件11中的第一子连接件12和第二子连接件13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臂组17包括第一子机臂171及第二子机臂173。所述第一子机臂171与第一子连接件12的第一转接件125连接,且所述第一子机臂171相对所述第一转接件125的转动自由度被限制。所述第二子机臂173与第二子连接件13的第二转接件135连接,且所述第二子机臂173相对所述第二转接件135的转动自由度被限制。所述套筒14能够活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子机臂173上。所述折叠机臂10还包括止挡环18。所述止挡环18设置在所述第二子机臂173远离所述第二转接件135的端部。所述止挡环18用于防止所述套筒14自所述第二子机臂173脱落。所述折叠机臂10还包括垫圈19。所述垫圈19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机臂173的远离所述第二转接件135的端部,且位于所述止挡环18与所述第二子机臂173之间。该折叠机臂10的固定方法包括步骤:首先,提供一个所述机臂组17及至少一个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所述机臂组17包括至少两个子机臂。接着,将所述子机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及第二子连接件13,并将所述套筒14套设在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连接的子机臂上。接着,旋转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使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伸展。接着,使所述凸肋122及132沿所述套筒14的轴向滑槽141滑入所述套筒14内部。接着,将所述套筒14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及第二子连接件13相对转动,使所述凸肋122及132滑入所述周向沟槽143中,从而使所述套筒14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固定连接。所述方法可逆,当欲将所述折叠机臂10折叠收起时,将所述套筒14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及第二子连接件13相对转动,使所述凸肋122及132从所述周向沟槽143回到所述轴向滑槽141中,然后沿所述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连接的子机臂滑动所述套筒14,使所述套筒14与第一子连接件12及第二子连接件13分开,然后旋转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使所述折叠机臂10处于折叠状态即可。请参阅图6,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无人机100,包括机臂10a,机身20及动力组件(图未示)。所述机臂10a一端连接于所述机身20,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动力组件。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100包括四个机臂10a,其中对角设置的两个机臂为所述折叠机臂10。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与螺旋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由于所述可折叠连接件的第一子连接件与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的外侧面均设有多条周向凸肋,且可折叠连接件的套筒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凸肋滑入的轴向滑槽及与所述周向凸肋配合固定的周向沟槽,当所述凸肋通过所述滑槽滑入所述套筒后,只需转动小于一周的距离将所述凸肋收容至所述沟槽内,便可实现多条凸肋和多条沟槽的配合,从而使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固定连接。操作简单省时,优化了用户体验。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