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行器的起落架及含其的飞行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39339阅读:来源:国知局
而能够实现飞行器的反向起飞或降落,延长了该飞行器的使用寿命。
[0053]如图1所示,该壳体411的底面向下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延伸部413,两个该第一延伸部413的外表面均设有一第一卡扣部414。同时,该壳体411的侧壁向外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台415,该些凸台415抵靠于PCB板2的正面上,该些第一^^扣部414用于限制壳体411在垂直于该机身I的中心平面的方向上朝该机身I的正面方向的移动。
[005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扣部414和凸台415的配合限制了壳体411在垂直于该机身I的中心平面的方向上的移动,对该壳体411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便于起落架4从该飞行器的PCB板2上拆卸,使得当飞行器中的其中一个起落架4损坏时,易单独更换起落架4,降低了使用成本。
[0055]另外,该壳体411的底面向下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延伸部416,各该第二延伸部416与相邻的该第一延伸部413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二延伸部416的内表面均设有一第二卡扣部417,该些第二卡扣部417抵靠于一马达3的一端面并用于将一马达3卡设于该壳体411内。这样能够提高马达3设置于壳体411内的可靠性,并使得该马达3的安装或拆卸更加方便。
[0056]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该些第一^^扣部414和该些第二卡扣部417的底面均为一倾斜面。顶面为垂直于该壳体411的轴线的一平面。这样使得该壳体411能够更加方便地、灵活地安装在PCB板2上。且该些第一^^扣部414和该些第二卡扣部417均可在垂直于该机身I的中心平面的方向上朝该机身I的反面方向弹性穿过该PCB板2。如图1所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卡扣部414和第二卡扣部417的形状均为楔形,这样便于将壳体411安装在PCB板2上,且又能可靠地对壳体411和马达3起到限位作用。
[0057]与此同时,该反向支撑部412上开设有若干与壳体411内部相连通的通气孔418,该些通气孔418相互间隔设置。其中,该通气孔418的设置在减轻该起落架4的同时,对该马达3起到散热作用,避免了马达3因过热而烧坏,同时延长了马达3的使用寿命。
[0058]此外,该壳体411的侧壁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槽419,该些槽419沿该壳体411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这样整体上减轻了该起落架4的重量,从而降低了该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0059]如图1所示,该正向支撑装置42包括连接臂421和支撑臂422。其中,该连接臂421的一末端面连接于该壳体411的外表面,另一末端面连接于该支撑臂422的一末端面上。且该连接臂421的横截面面积从一末端面至另一末端面逐渐减小。该支撑臂422的横截面面积从一末端面至另一末端面也逐渐减小。
[0060]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该连接臂421和支撑臂422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椭圆形。这样不仅能减轻该起落架4的重量,节省材料,还能保证该连接臂421和支撑臂422的强度,并减小该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起落架4遇到的阻力。
[0061]同时,支撑臂422的另一末端面上设有一正向支撑部423,该正向支撑部42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该支撑臂422的另一末端面两侧的正向支撑段。这样能够使得该飞行器在着陆时更加平稳可靠。在本实施例中,该正向支撑部423的形状为弧形。
[0062]另外,该连接臂421沿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该壳体4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70° -95°,该连接臂421与该支撑臂422沿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 -145。。
[0063]此外,该连接臂421与支撑臂422的长度比为0.6-0.9,且该连接臂421的长度与该连接臂421的其中一末端面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2.4-4.3,该连接臂421的其中一末端面与另一末端面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8-2.3。同时,该支撑臂422的长度与该支撑臂422的一末端面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4-12,该支撑臂422的一末端面与另一末端面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8-2.6。
[0064]请根据图2-3予以理解,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其包括PCB板2和四个如上所述的起落架4,该PCB板2的四个角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个该起落架4,且各该起落架4的壳体411内卡设有一马达3。这样能够实现正向或反向的起飞或降落,延长了该飞行器的使用寿命。
[0065]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起落架包括: 一反向支撑装置,包括一壳体和一设置于该壳体顶面的反向支撑部,该壳体可拆卸式连接于该飞行器的PCB板,该反向支撑部用于当该飞行器反向放置时支撑该飞行器; 一正向支撑装置,用于当该飞行器正向放置时支撑该飞行器,且该正向支撑装置连接于该壳体的侧壁上并沿远离该飞行器的机身的方向向外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反向支撑部上开设有若干与该壳体内部相连通的通气孔,该些通气孔相互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底面向下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延伸部,两个该第一延伸部的外表面均设有一第一卡扣部,该壳体的侧壁向外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台,该些凸台抵靠于该PCB板的正面上,该些第一卡扣部用于限制该壳体在垂直于该机身的中心平面的方向上朝该机身的正面方向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底面向下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延伸部,各该第二延伸部与相邻的该第一延伸部间隔设置,且两个该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均设有一第二卡扣部,该些第二卡扣部抵靠于一马达的一端面并用于将该马达卡设于该壳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卡扣部和该些第二卡扣部的底面均为一倾斜面,且该些第一卡扣部和该些第二卡扣部均可在垂直于该机身的中心平面的方向上朝该机身的反面方向弹性穿过该PCB板。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侧壁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槽,该些槽沿该壳体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正向支撑装置包括一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连接臂和支撑臂,该连接臂的两末端面分别连接于该壳体的外表面和该支撑臂的一末端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臂沿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该壳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70° -95°,该连接臂与该支撑臂沿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 90° -145。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臂与该支撑臂的长度比为0.6-0.9,且该连接臂的长度与该连接臂的其中一末端面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2.4-4.3,该连接臂的其中一末端面与另一末端面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8-2.3,该支撑臂的长度与该支撑臂的一末端面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4-12,该支撑臂的一末端面与另一末端面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8-2.6。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臂的另一末端面上设有一正向支撑部,该正向支撑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该支撑臂的另一末端面两侧的正向支撑段。
1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 PCB板和四个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落架,该PCB板的四个角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个该起落架,且各该起落架的壳体内卡设有一马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起落架及含其的飞行器,该起落架包括:反向支撑装置,其包括壳体和反向支撑部,壳体可拆卸式连接于飞行器的PCB板,该反向支撑部用于当飞行器反向放置时支撑该飞行器;正向支撑装置,其用于当飞行器正向放置时支撑该飞行器,且该正向支撑装置连接于该壳体的侧壁上并沿远离该机身的方向向外延伸。该飞行器包括PCB板和四个如上所述的起落架,PCB板的四个角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个该起落架,且各该起落架的壳体内卡设有马达。本实用新型使得飞行器在正向或反向放置时起落架均能对飞行器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能够实现飞行器的正向或反向起飞或降落,延长了飞行器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B64C25-06, B64C25-04
【公开号】CN204548484
【申请号】CN201520016117
【发明人】田瑜, 江文彦
【申请人】优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