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板及具有该减震板的无人飞行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2232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减震板及具有该减震板的无人飞行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该减震板的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无人飞行器由云台的减震结构的减震球连接负载实现某种特定功能,例如 所述负载为相机或者摄像机时,其搭载在该无人飞行器上可以实现航拍。然,由该减震球直 接搭载负载,会导致该云台的轴抗扭转的能力较弱,不能保证该云台搭载的负载能够抵抗 该云台于飞行过程中受到的扭矩,因此该云台的稳定性较差,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云台稳定性的减震板及具有该减震板的 飞行器。
[0004] 一种减震板,用于将负载连接于承载件上,其包括下板、与该下板相距一定距离的 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及多个连接该下板与该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的减震件。该第一上板与 该第二上板固定于该承载件上,该下板连接该负载,该负载的重力通过该下板作用到该减 震件上,该减震件可发生形变(例如被压缩、拉升、以及扭动)以缓冲该负载受到的来自该承 载件的震动。
[0005] 进一步的,该减震板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该第一上板和该第二上板 通过该第一固定件和该第二固定件固定到该承载件上。
[0006] 进一步的,该减震板还包括多个防脱落件,该防脱落件包括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一 抵接部相隔一段距离的第二抵接部及连接该第一抵接部及该第二抵接部的支撑部,该支撑 部贯穿该减震件。
[0007] 进一步的,该下板包括第一底臂和第二底臂,该第一底臂由该下板的一端延伸而 成,且该第一底臂的端部开设有贯穿该第一底臂的第一收容槽;该第二底臂由该下板的另 一端延伸而成,且该第二底臂的端部开设有贯穿该第二底臂的第二收容槽;相应数量的该 减震件的第一连接部分别收容在该第一收容槽及该第二收容槽。
[0008] 进一步的,该减震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该下板上的第一快拆组件,该第一快 拆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该下板上的抵持件,该抵持件包括有转轴,该转轴包括相对设 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该转轴的第一端可转动的与该下板连接,该转轴的第二端上设置有 第一抵持部;该转轴可带动该第一抵持部转动,以使该第一快拆组件进入锁定状态或者拆 卸状态。
[0009] 进一步的,该第二底臂包括第一侧面及与该第一侧面平行的第二侧面,该第二底 臂开设有贯穿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的第一通孔,该转轴的第一端自该下板的第二侧面 穿过该第一通孔。
[0010] 进一步的,该第一1决拆组件还包括操作件,该操作件包括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一连 接端相对的第一自由端及底面,该底面为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一自由端所共有;该第一连 接端开设有贯穿该底面的第三螺纹孔;该第一自由端开设有中心轴与该第三螺纹孔的中心 轴平行且贯穿该底面的第二通孔;该第一快拆组件还包括第一螺钉及柱塞,该第一螺钉与 该第三螺纹孔相配合,该柱塞设置于该第二通孔内。
[0011] 进一步的,该柱塞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弹性件及导向部,该导向 部通过该弹性件可伸缩的设置于该柱塞的第一端面,该导向部部分的伸出于该操作件的底 面。
[0012] 进一步的,该第二底臂还包括一个限位部,该限位部由开设于该第二底臂的第一 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滑槽组成,该第一定位孔及该第二定位孔位于该滑槽的两端;该导向 部部分的伸入该限位部的滑槽内,且该导向部可在该滑槽内滑动。
[0013] 进一步的,该第三螺纹孔与该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与该第一通孔与该滑槽之间的 距离相一致。
[0014] 进一步的,该限位部用于限制该操作件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转动该操作件 可使该导向部在该滑槽内滑动,其中,该导向部滑到该第一定位孔的位置时,该第一快拆组 件处于锁定状态;该导向部滑到该第二定位孔的位置时,该第一快拆组件处于拆卸状态。
[0015] 进一步的,该下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快拆组件,每个该第二快拆组件包括 第二连接端及与该第二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自由端,该第二快拆组件临近该第二连接端的位 置开设有螺孔,该第二快拆组件可在该下板的第二侧面上绕该螺孔的中心轴旋转。
[0016] 进一步的,该下板的弯折处还固定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加强肋,该多个加强肋用于 加强该下板防止该下板断裂。
[0017] 进一步的,该下板还开设有多个贯穿该第二侧面的销孔,该多个销孔的中心轴位 于一圆心位于该螺孔的中心轴上的圆弧上,该第二自由端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中心轴与 该螺孔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与该圆弧的半径相一致。
[0018] -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云台及如上所述的减震板,该减震板用于将该云台连 接到该机身。
[0019] 进一步的,该云台上设有与该减震板的第一抵持部相配合的配合部,该云台通过 该配合部与该第一抵持部的配合连接至该减震板上。
[0020] 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板及具有该减震板的飞行器,通过该下板上设置的第一 快拆组件直接连接负载,增加了该减震板连接的飞行器的云台的轴抗扭转性能,提高了该 云台的稳定性,且通过该减震板的第二快拆组件可以附带一些零部件。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图1中的减震板的俯视图。
[0023] 图3为图1中的减震板的前视图。
[0024] 图4为图1中的减震板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图1中的减震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6为具有图1中的减震板的无人飞行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减震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为图7中的减震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是图7中的减震板的左视图。
[003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1]

[003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板100,其用于将负载连接于 承载件上。该减震板100包括下板10、第一上板20、第二上板30、减震件40、防脱落件50、 第一固定件70及第二固定件80。
[0034] 该下板10包括第一底臂11和第二底臂12。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底臂11及该第 二底臂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该第一底臂11由该下板10的一端延伸而成,且该第一底 臂11的端部开设有贯穿该第一底臂11的第一收容槽111。两个该第二底臂12由该下板 10的另一端延伸而成。该第二底臂12包括第一侧面121及与该第一侧面121大致平行且 相背离的第二侧面122,且该第二底臂12的端部开设有贯穿该第二底臂12的第二收容槽 123。该第二底臂12开设有贯穿该第一侧面121和该第二侧面122的第一通孔124。本实 施方式中,该下板10基本呈阶梯状;该第一收容槽111的中心轴、该第二收容槽123的中心 轴及该第一通孔124的中心轴相互平行。
[0035] 请参阅图4,该第二底臂12还设有限位部125,该限位部125由开设于该第二底臂 12的第一定位孔1251、第二定位孔1252及滑槽1253组成。该第一定位孔1251和该第二定 位孔1252分别设置在该滑槽1253的相对的两个端部,该滑槽1253是由该第一侧面121朝 该第二侧面122方向凹陷形成的。本实施方式中,该滑槽1253为弧形,该第一定位孔1251 和该第二定位孔1252为自该滑槽1253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孔。
[0036] 请参阅图1及图2,该第一上板20包括第一安装臂21。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安 装臂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第一安装臂21相对设置。该第一安装臂21的端部开设有贯 穿该第一安装臂21的第三收容槽211。该第一上板20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2。本实施方式 中,该第一螺纹孔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第一螺纹孔22相对设置且其中心轴相互平行。 两个该第一螺纹孔22位于该第一上板20的两个该第一安装臂21之间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