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旋翼飞行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112695阅读:来源:国知局
0与云台330之间产生压力或者张力时,可以通过弹性组件实现云台330相对于第一板410和第二板420可以发生移动,以避免飞行设备飞行作业过程中,因信号采集设备300上下震动时因无缓冲作用力的存在而造成与机身204连接部位发生磨损的技术缺陷。
[0058]详细来说,弹性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弹性球430、梯形板450和弹性柱440。
[0059]其中,弹性球430上设置有第一卡槽431和第二卡槽432。梯形板450上开设有与弹性球430数量相适配的固定孔,且支柱470的一端与第一板410固定连接,支柱470的另一端与梯形板450固定连接。弹性柱4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410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穿过第二板420的云台330固定连接。
[0060]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梯形板450上设置有若干个减重孔451,以减轻飞行设备自重,提升飞行设备飞行时的平稳度。第二板420的边缘部位开设有与弹性球430数量相适配的安装孔,且一个安装孔对应一个固定孔,使得一个弹性球430 —方面通过第一卡槽431卡接在一个固定孔上,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卡槽432卡接在与固定孔相对应的一个安装孔上。简单来说,弹性球430截面可呈“工”字型结构,进而使得弹性球430的上下部位对应卡接在第一卡槽431和第二卡槽432上。且由于弹性球430本身的弹性压缩性质,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板410和第二板420之间,当信号采集装置300因为发生上下震动时,通过弹性球430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压缩弹力实现第一板和第二板420发生相对移动,进而有效的避免当信号采集装置300与机身204采取硬连接时,因信号采集装置300发生震动而对机身204的底部造成磨损。
[0061]更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第一板410和第二板420之间,因仅仅采取弹性球430实现二者间的柔性连接时,第一板410和第二板420因连接部牢固而造成信号采集装置300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发生坠落的事故。作为优选,弹性组件中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柱440。正如上述所述,弹性柱4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410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穿过第二板420的云台330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保证一方面,当信号采集装置300上下震动时,弹性柱440可以与弹性球430 —起发生弹性形变,以对第一板410和第二板420之间的相对移动起到行缓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提高了第一板410和第二板420之间的牢固程度,避免了信号采集装置300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坠落事故的发生。
[0062]其中,为了实现连接板400内部空间分布合理、各部件之间安装紧凑。作为优选,第一板410、第二板420和梯形板450两两相互平行。支柱470分别与第一板410、第二板420和梯形板450相互垂直。弹性柱440分别与第一板410、第二板420和梯形板450相互垂直。
[006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连接旋翼轴2和机身204的旋翼连接件200而言,请参阅图12 -15,旋翼连接件200包括:第一支撑座丨,第一活动部件,第二活动部件;其中,该第一支撑座1用于支撑旋翼轴2,且第一支撑座1固定在无人机的机身上。
[0064]同时,第一活动部件固定在第一支撑座1上;第二活动部件固定在无人机的旋翼轴2的一端,旋翼轴2的另一端用于安装旋翼,且第二活动部件与第一活动部件活动连接,实现第一活动部件与第二活动部件之间能够相对旋转,使得旋翼轴2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二活动部件、第一活动部件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上。
[0065]最终实现在实际作业过程中:
[0066]当无人机需要飞行作业时,则旋翼轴2依次通过第二活动部件、第一活动部件在远离机身的方向上与支撑座1进行旋转。由于第一支撑座1安装在机身上,旋翼轴2与第一支撑座1相对旋转,也即旋翼轴2与机身相对旋转,进而实现旋翼轴2相对于机身处于张开状态;
[0067]当无人机不需要飞行作业时,则旋翼轴2依次通过第二活动部件、第一活动部件在靠近机身的方向上与第一支撑座1进行旋转,使得旋翼轴相对于所述机身处于缩进状态,最终实现了旋翼轴2依次通过第二活动部件、第一活动部件能够与机身在全程作业过程中能够处于两种状态,特别是对于无人机没有飞行作业时,处于缩进状态下的旋翼轴2(旋翼)不仅不占据存放空间,同时避免了被外界其他货物碰损、撞坏,极大的增强了无人机(旋翼)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旋翼的维修成本,具有安全性能高、成本低廉的特点。
[006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活动部件至少包括: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螺栓组件。
[0069]其中,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的中间部位分别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以便于螺栓组件依次穿过第二穿孔、第二活动部件、第一穿孔将第二垫圈4、第二活动部件及第一垫圈3三者进行紧固,使得第二活动部件能够以螺栓组件的中心竖轴为旋转轴相对于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进行旋转。且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的侧部分别与第一支撑座1固定连接,为便于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及第一支撑座1三者安装结构紧凑,优选的,第一垫圈
3、第二垫圈4分别与第一支撑座1的支撑面(与机身固定连接的一个面)相垂直,第一垫圈3与第二垫圈4相互平,同时,为使得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及第一支撑座1三者之间连接牢固,防止晃动、不稳固,优选的,第一垫圈3的侧部、第二垫圈4的侧部与第一支撑座1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
[007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栓组件至少包括:螺母5,滚花螺丝6。
[0071]其中,滚花螺丝6的外径分别与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的内径相适配,以便于滚花螺丝6能够依次穿过第二穿孔、第二活动部件、第一穿孔与螺母5螺纹连接,进而实现第二活动部件能够以滚花螺丝6的中心竖轴为旋转轴相对于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进行旋转。
[007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花螺丝6的头部设置有螺纹,专门为方便手拧操作而设计,头部的直纹滚花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使手拧时更有效率,以便于维修、拆卸。
[007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活动部件包括: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及旋转组件。
[0074]其中,第一固定板7的一端与旋翼轴2的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7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板8的一端与旋翼轴2的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8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活动部件通过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分别固定于旋翼轴2 —端的上、下两个表面,使得旋翼轴2与第二活动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防止旋翼轴2通过第二活动部件进行张开、缩进作业时出现旋翼轴2松动、晃动的情况,提高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0075]同时,旋转组件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的内径与滚花螺丝6的外径相适配。优选的,该旋转组件可以至少包括:旋转筒9,第三垫圈10,第四垫圈11。其中,旋转筒9呈空心圆柱结构,且旋转筒9的内部开设有上述旋转槽,旋转槽的槽径与滚花螺丝6的外径相适配,便于与滚花螺丝6从旋转槽的槽中穿过,进而将第一活动部件与第二活动部件活动连接,第三垫圈10、第四垫圈11的中间部位分别开设有第三穿孔、第四穿孔,且第三垫圈10、第四垫圈11依次对应固定在旋转筒9的顶部与底部。
[0076]实际作业过程中,滚花螺丝6依次穿过第二穿孔、第二通孔、第四穿孔、旋转槽、第三穿孔、第一通孔、第一穿孔与螺母螺纹连接,实现将第一活动部件与第二活动部件活动连接,且由于旋转筒9位于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之间,滚花螺丝6从旋转槽的槽中穿过,使得滚花螺丝6与旋转筒9之间能够实现相对旋转,进而满足了无人机无需飞行作业时,旋翼轴2相对于机身需要处于缩进状态以缩小存放空间、避免了被外界其他货物碰损及增强无人机(旋翼)使用寿命的要求。
[007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便于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与旋翼轴2之间可拆卸,使得当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出现磨损等情况时更替或维修方便。优选的,第一固定板7的一端与旋翼轴2的一端的上表面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8的一端与旋翼轴2的一端的下表面之间的固定连接均可以是螺栓连接。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