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排气管配药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853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置排气管配药漏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制药液漏斗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内置排气管配药漏斗。
背景技术
在医院制剂室配制药液时,一般是用漏斗置于配药瓶口内,通过漏斗向配药瓶内加药,这种漏斗由斗体和漏管构成,在斗体的外侧还设手把,向配药瓶内灌药时,需手拿住手把,将漏斗的漏管插入配药瓶口内部,进行灌药,其缺点是漏斗斗体的下壁与配药瓶口内壁贴合,配药瓶内的气体不能排出,使斗体内的药液不能漏下,或漏下速度减慢,或在斗体液面冒泡,使药液溅出,因此,需用手提起漏斗,使配药瓶内的气体排出,但费时费力、操作也不方便,而且一只手不能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漏斗斗体下壁在贴紧配药瓶口壁的情况下,无需手提起漏斗,便能使倒入斗体内的药液迅速灌入配药瓶内,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一只手便可操作的内置排气管配药漏斗。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内置排气管配药漏斗,由斗体、漏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斗体的下口内设“十”字形支撑架,在“十”字形支撑架的中心圆孔内固定上通气管,在“十”字形支撑架周围的通孔上铺设环形过滤网。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通气管下口插在漏管的腔内,上口伸出斗体的上口平面,通气管的外壁与漏管内壁之间为环形夹层腔,通气管的内直径为1-3mm。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直接将漏管插入配药瓶内,斗体直接放置在配药瓶口上,将要配的药液直接倒入斗体内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配药漏斗相比,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可一手操作、省时省力,可提高配药速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沿轴线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十”字形支撑架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内置排气管配药漏斗,由斗体1、漏管2构成,在斗体1的下口内设“十”字形支撑架3,在“十”字形支撑架3的中心圆孔内固定上通气管4,在“十”字形支撑架3周围的通孔上铺设环形过滤网5。所述的通气管4下口插在漏管2的腔内,上口伸出斗体1的上口平面,通气管4的外壁与漏管2内壁之间为环形夹层腔6,通气管4的内直径为1-3mm。
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排气管配药漏斗,由斗体(1)、漏管(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斗体(1)的下口内设“十”字形支撑架(3),在“十”字形支撑架(3)的中心圆孔内固定上通气管(4),在“十”字形支撑架(3)周围的通孔上铺设环形过滤网(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排气管配药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管(4)下口插在漏管(2)的腔内,上口伸出斗体(1)的上口平面,通气管(4)的外壁与漏管(2)内壁之间为环形夹层腔(6),通气管(4)的内直径为1-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排气管配药漏斗,由斗体1、漏管2构成,在斗体1的下口内设“十”字形支撑架3,在“十”字形支撑架3的中心圆孔内固定上通气管4,在“十”字形支撑架3周围的通孔上铺设环形过滤网5。该内置排气管配药漏斗,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可一手操作、省时省力,可提高配药速度。
文档编号B67C11/00GK2853763SQ200520125068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30日
发明者董传海, 司民一, 胥鹏飞, 朱应辉, 邢军 申请人:董传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