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448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属气力输送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随着水泥设备的大型化和台时产量的不断提高,为满足粉磨工艺过程中产品质量 控制要求,需要在生产现场安装自动取样送样装置。由取样器连续取出粉状物料然后装入 一个筒状容器,通过专用管道由气力输送方式送到实验室,全部过程由PC控制器自动控 制。由于用于传送物料样品的容器在密闭管道内运行的速度非常快通常在20m/s以上,当 容器到达实验室或回到现场时的一瞬间其冲击力非常大,强烈的震动使容器极易损坏,还 会影响控制元件的正常运行,也会影响正常的质量控制工作。目前,有的气力输送系统采 用厚橡胶垫做缓冲,效果不理想;也有的在系统中安装空气阻尼装置,虽然缓冲效果有所提 高,但是需要加装四个逆止阀来实现空气阻尼,这样使系统设备趋于复杂增加了安装难度, 而且运行可靠性也不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可靠、 缓冲效果好的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由弹簧、垫片、弹性筒、外套、下法兰构成, 垫片安放在弹簧上部一起装入弹性筒内部,外套安装在橡胶筒外部,固定在下法兰上。上述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所述弹性筒外形呈圆台型,内部为圆形,筒 壁厚度5-8mm,底部台厚度10_12mm。上述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所述弹性筒的材料为高弹橡胶或聚氨酯。上述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所述外套法兰上分布有3-6个螺孔。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工作过程中,当样品容器到达时,首先接触到弹性筒,然后 弹簧被压缩直到弹性筒底部接触到下发兰,由于弹簧首先被压缩减小了样品容器对弹性筒 的冲击力后,弹性筒再起到缓冲作用,所以该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 计合理、运行可靠、成本低,缓冲效果好,故障率低,更换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取样器上的连接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弹簧;2、金属垫片;3、弹性筒;4、外套;5、螺孔;6、下法兰;7、紧
固螺栓;8、充气室;9、充气室底座;10、样品容器;11、容器盖;12、输送管道;13、风机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
图1、图2,一种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由弹簧、垫片、弹性筒、外套、下法兰构成, 弹性筒外形呈圆台型,内径为Φ38Χ90πιπι,筒壁厚度5mm,底部台厚度10mm,弹性筒的材料 为高弹橡胶,弹簧直径为Φ36πιπι,外套法兰有4个螺孔与下法兰紧固连接。弹性筒垫片安放在弹簧上部一起装入弹性筒内部,外套安装在弹性筒外部,外套 法兰通过螺栓与下法兰紧固连接,充气室底座在安装在缓冲装置外部与下法兰紧固连接, 由于充气室底座的内径比缓冲装置的外径大,形成了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充气室,样品 容器安放在弹性筒上部,盖好容器盖,装入输送管道。外套采用金属材料也可以用作支承部件,用于防止反弹时弹簧或弹性筒发生错 位。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缓冲效果好,故障率低,更换方便。
权利要求一种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其特征是,由弹簧(1)、垫片(2)、弹性筒(3)、外套(4)、下法兰(6)构成,所述垫片(2)安放在弹簧(1)上部一起装入弹性筒(3)内部,外套(4)安装在弹性筒(3)外部,固定在下法兰(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所述弹性筒(3)外形呈圆台 型,内部为圆形,筒壁厚度5-8mm,底部台厚度10_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所述弹性筒(3)的材料为高 弹橡胶或聚氨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所述外套(4)法兰上分布有 3-6个螺孔。
专利摘要一种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缓冲装置,属气力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在管道内快速运行的容器到达时的冲击力缓冲问题。由弹簧、垫片、弹性筒、外套、下法兰构成,垫片安放在弹簧上部一起装入弹性筒内部,外套安装在弹性筒外部,固定在下法兰上。由于弹簧装入弹性筒内,为增大接触面积防止弹簧对弹性筒的损坏加装金属垫片,可以起到对弹性筒的保护作用,外套用于固定和防止反弹时弹簧或弹性筒发生错位。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可靠、成本低,缓冲效果好,故障率低,更换方便。
文档编号B65G51/30GK201678283SQ201020140259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周玉泉 申请人:周玉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