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878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式输送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带式输送机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包括侧框架,根据特定设计,辅助部件永久地安装在侧框架上。传统带式输送机的侧框架具有“C”形截面并通过弯曲或形成钢板来制造。带式输送机组件的辅助部件包括若干滚筒(例如,驱动滚筒、诸如头部滚筒和尾部滚筒的两个端部滚筒、增面滚筒、拉紧滚筒)、带、滑床、侧护板、支承腿、横向支架、驱动框架、护手板、返回辊、传感器支架等。此外,典型带式输送机组件具有线缆槽以分配电力线缆和通信信号线缆。线缆槽通常设置在输送机主体下方的输送机系统的横向支架上。传统侧框架涉及不同类型的制造过程,诸如,切割、弯曲、钻削、焊接、着色、质量检验等。这些过程耗力且费时。而且,传统侧框架及其辅助部件的设计专用于特定侧框架。因此,制造商必须设计各种输送机组件的部件,这不仅牵扯人力和时间,还涉及对于质量控制不一致且繁复的不同制造工序和组装。另外,在一些传统带式输送机系统中,辅助部件被永久固定。例如不能够沿输送机的长度移动驱动单元的位置。此外,在传统带式输送机系统中,驱动框架和拉紧框架是独立部分,并且需要用于将它们安装在驱动单元上的外部拉紧框架,这使得输送机系统复杂,并使安装/拆卸/重新安装时间更长。此外,传统带式输送机组件需要单独的电力线缆槽或线路,以提供电力线缆和通信线缆,这样增加了人力和成本。于2003年12月23日公 开的Torsten Buenning等人的第6,666,325B1号美国专利描述了一种输送机轨道和用于输送机轨道的承载型材。该输送机轨道具有大体平行延伸的两个承载型材。每个承载型材具有一个纵向侧,引导型材可紧固于该纵向侧。通过引导型材能够在承载型材上固定用于支撑辊的杆。因此,可简单地安装辊。如果不使用辊,那么工件或工件保持件可能会沿引导型材的滑动面滑动。于2005年10月25公开的Edgar Bonifer等人的第6,957,736B2号美国专利描述了一种用于传送负荷载体的输送机,其具有负荷支承部件,负荷支承部件在框架部分上彼此平行地分隔开并且用于容纳可驱动的负荷支承部件,可驱动的负荷支承部件形成用于负载支承部件上的负荷载体的纵向行进的负载支承轨道。该输送机可包括模块化构造的输送单元,并且每个输送机单元的至少两个横向隔开的负荷支承部件中的每个负荷支承部件可包括环行的负荷支承带,该负荷支承带支承负荷载体并且被支持在安装于负荷支承部件上的负荷支承棍上。输送机可用于传送负荷载体并且可适于纵向地和横向地输送负荷载体。Klaus Gerke的第7,152,730B2号美国专利描述了一种具有型颊板(profiledcheek)的输送机,型颊板包括至少一个型部件和盖,至少一个型构件由轻金属制成并包含部分实现为滑块通道形式的纵向中空部分,盖用于封闭设置在颊部中的线缆通道。型构件具有L形底部截面,L形底部截面具有在操作位置中向外指的上肢部,金属片构件安装在底部部件上以形成颊板的C形底部截面的下肢部,其中,金属片部件包含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开口,盖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肢部上。线缆和线可通过这些开口进入或离开封闭的线缆通道,而无需通过机械处理的方式在型构件或盖上形成开口。通过使用的C形金属片构件的上肢部形成两段式线缆通道。Paul Hau等人的第7,735,638B2号美国专利描述了一种输送机框架组件,其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交叉支撑件连接的一对隔开的侧轨。各侧轨包括专用线通道和自有的空气流动腔,空气流动腔增强输送机框架组件的功能性。该空气流动腔和线通道被形成为与典型附接槽分离的侧轨的一部分,该附接槽接纳T形连接件。输送机框架组件所采用的横向支撑件通过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附接至侧轨,上部和下部连接件均能从输送机框架组件的顶部接近。特别地,横向支撑件包括中心网并且横向偏移附接网,这使得输送机框架组件容易且方便构造而且便于现场改造。因此,需要一种带式输送机组件,以解决以上缺陷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组件,包括:一对平行安装的细长型材框架;位于型材框架之间的输送带;以及多个辅助部件,多个辅助部件沿型材框架的长度的任何位置处可移动地安装在型材框架的外壁;以及其中,型材框架的内壁的表面至少在设置有输送带的区域的长度和高度上是平面的。辅助部件可包括多个适当设置的支承腿,型材框架安装于支承腿上;滑动床,沿型材框架的长度设置以用于支承输送带;侧护板,沿型材框架的长度设置;驱动单元,用于对驱动滚筒进行驱动,其中驱动滚筒驱动输送带;以及护手板,安装至端部滚筒的两个端部上的支承件;其中,支承腿、滑床、侧护板、驱动单元和护手板在沿型材框架的任何位置处可移动地安装至型材框架的外壁。型材框架可包括大体C形的结构,C形结构包括直立部分、上臂和下臂,其中,型材框架的各内侧大体为中空的,其中,在直立部分、上臂和下臂的各外侧沿型材框架的长度包括一个或多个腔,其中直立部分上的腔靠近上臂和直立部分的接合处,其中,直立部分的外表面至少在设置有输送带的区域的长度和高度上是平面的,其中,多个辅助部件中的每个可移动地安装至位于型材框架的上臂、下臂和直立部分上的相应腔。位于型材框架的上臂、下臂和直立部分上的腔中的每个可具有T形截面。位于型材框架的上臂、下臂和直立部分上的腔可容纳用于将辅助部件紧固至型材框架的螺栓。用于将辅助部件紧固至上臂和直立部分的螺栓可以为标准M8或5/16”的螺栓,用于将辅助部件紧固至下臂的螺栓可以为标准MlO或7/16”的螺栓。侧护板可安装至型材框架的上臂。滑床可安装至型材框架的直立部分。滑床可安装至型材框架的上臂。支承腿、驱动单元和护手板可安装至型材框架的下臂。辅助部件 还可包括横向支架、返回辊、增面滚筒或多个相同的底盖。横向支架和底盖可安装至型材框架的下臂。返回辊和增面滚筒可安装至型材框架的下臂。型材框架的内侧的中空段可容纳电力线缆和通信信号线缆。电力线缆可被容纳在型材框架的内侧的一个中空段中,通信信号线缆被容纳在型材框架的内侧的另一中空段中。
上臂的远端还可包括定位销,其中,下臂的远端包括叉状结构,其中,盖插入叉状结构中,盖在定位销接合设置在盖的上边缘的槽时锁定。型材框架在上臂或下臂的内壁或外壁上还可包括多个腔以用于安装端盖,从而覆盖尾部输送机的框架。直立部分和下臂的接合处的外表面具有圆角,圆角用于在安装过程中与护手板配合。沿型材框架的长度,条纹线设置在直立部分和下臂的直立部分的外表面上。滑床可以以高出型材框架约IOmm的高度安装至直立臂。滑床可安装至上臂。护手板可与端部滚筒的支承件组装,护手板连接至与型材框架配合的转接框架,其中转接框架被安装至型材框架的下臂并被紧固。上述输送机组件还可包括用于调整带张力的拉紧单元。拉紧单元可与驱动单元集成在一起。驱动单元能够操作为沿型材框架的长度移动,以用作头部输送机、中部输送机或尾部输送机。型材框架可通过挤压操作由金属制成。型材框架可由铝制成。输送机可由支承腿或成对的竖直悬挂杆支撑,其中,成对的竖直悬挂杆连接至并紧固至水平定位的横向管,其中横向管的两端均连接至并紧固至位于型材框架的下臂上的腔。


现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式输送机组件的立体图;图1b是图1a的分解图;图2是图1a的带式输送机组件的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1a的型材框架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3的型材框架在用于容纳通信线缆时的截面图;图5是图5中使用的线缆分离器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安装架且围绕电力接线盒的截面图(在接线盒附近);图7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2的局部截面图,其示出了辅助部件安装至型材框架;图7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7a的一部分的细节图;图7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滑床安装至图3中的型材框架的替换方式的局部截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2的局部截面图,示出了端部滚筒和支承件安装至图3中的型材框架;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内置有拉紧单元的驱动单元的局部立体图;图10是图1a的带式输送机组件的局部仰视图;以及图11是在使用悬挂杆安装时图1a的带式输送机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模块化且轻量型的带式输送机组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使用型材框架(profile frame)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在该型材框架上可容易地安装内置有拉紧单元(take-up unit)的驱动单元、护手板以及其他辅助部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带式输送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助于使带式输送机组件的设计标准化,这进而减少制造成本以及设计和安装成本。依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式输送机组件的模块化设计还可使其容易安装、拆除和重新安装。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内置有收紧单元,因而输送机组件中使用的部件数量减少,这进而使组件更加紧凑。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有助于节省能量,因而环保。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型材框架的尺寸被适当地选择以在挤压过程中提供一致性,并在将多个辅助部件安装在型材框架时提供结构强度和整体性。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可被灵活地安装并沿型材框架长度的任何位置移动。因此,能够通过沿型材框架的长度移动驱动框架来实现可用作头部驱动输送机、中部驱动输送机或者端部驱动输送机的带式输送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例如可在沿带式输送机组件的长度每3m处或任何方便位置处安装悬挂杆、支承腿、平台以及通道而无需对输送机设计进行任何大的修改。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端部滚筒与护手板以及外部支承件一起安装在输送机框架内,从而能够从输送机系统下方容易地接近。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滑床可安装至型材框架的竖直表面或顶部表面。此外,可使用具有相同尺寸的多个底盖来覆盖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底面。由于无需对型材框架进行任何额外的加工或钻孔,所以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组件,其灵活性增强且易于装配/拆除辅助部件。此外,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型材框架,其具有用·于容纳电力线缆和通信线缆的两个分离的中空腔,从而消除了制造分离的线缆线槽的成本。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仅增加输送机组件的美观,并且更容易维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应用,例如,在机场处理的行李。图1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式输送机组件100的立体图。带式输送机组件100包括平行安装的两个细长型材框架IOla和101b、位于型材框架IOla与IOlb之间的输送带128、侧盖板112以及多个辅助部件,多个辅助部件在沿型材框架IOla和IOlb的长度的任何位置处可移动地安装至型材框架IOla和IOlb的外壁(参见图2)。大部分辅助部件例如使用钢材制造。在图1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带式输送机组件100包括多个直立的侧护板120,多个直立的侧护板120安装在型材框架IOla和IOlb中的每个的顶面上。诸如支承腿124、驱动齿轮马达125以及驱动单元123的辅助部件安装在型材框架IOla和IOlb的底面上。驱动齿轮马达125由控制箱126致动。驱动齿轮马达125的旋转运动被转移至驱动滚筒131 (参见图1b),驱动滚筒131接着通过驱动框架组件123的拉紧滚筒(take-up pulley) 133 (参见图1b)来驱动输送带128。输送机组件100还包括端部滚筒122 (参见图1b)、增面滚筒(snub pulley) 137 (参见图 lb)和返回棍(return roller) 135 组件。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齿轮马达125和驱动框架组件123的位置可沿型材框架IOlaUOlb的长度移动,以便用作头部驱动输送机、中部驱动输送机或端部驱动输送机,而不需要进行任何改变。图1b是在没有带128的情况下图1a的分解图,其中示出了滑床119。图2是具有输送带128的图1a的带式输送机组件100的截面图。该附图清楚地示出了两个型材框架IOla和101b、侧护板120、支承腿124、驱动齿轮马达125、控制箱126、端部滚筒122、护手板221和驱动框架组件123。在该实施方式中,型材框架IOla接纳通信线缆(参见图4),而型材框架IOlb接纳电源线缆(参见图6)。两个端部滚筒122有助于输送带的移动。护手板221有助于保护任何物体和使用者的手指接触移动部件,例如两个端部滚筒122。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在图1的带式输送机组件100中使用的型材框架IOla和IOlb的截面图。型材框架IOla和IOlb通过挤压处理由金属(例如,铝)制成。型材框架IOla和IOlb大体上具有C形的截面。C形型材框架IOla和IOlb包括直立部分310、上臂320以及下臂330。直立部分310包括大体平整的内壁302和大体平整的外壁303。上臂320包括内壁322和外壁323。下臂330包括内壁332和外壁333。沿内 侧,型材框架IOla和IOlb具有大体中空的腔308。沿外侧,型材框架IOla和IOlb包括多个T形腔304、305和306。腔304位于上臂320上,而腔306位于下臂330上。腔305位于直立部分310上且靠近直立部分与上臂320的接合处。由直立部分310的外表面303形成型材框架IOlaUOlb的内壁在其整个长度和大部分高度上是平面的。这种平面化至少在设置输送带128的区域是必须的。直立部分310的外表面303的平面构造有利于输送机组件100。例如,直立部分310的外表面303的平面构造有助于消除滑床119与上部310 (参见图7a和7b)之间的任何间隙,接着有助于放置任何小物件卡到输送机组件100的移动部分中。此外,直立部分310的外表面303的平面构造还有助于在护手板221组装至型材框架IOla和IOlb的下臂330时与L形框架807 (参见图8)配合。腔304和305被适当地设计为容纳例如标准M8和5/16”的螺栓,而腔306被适当地设计为容纳例如标准MlO和7/16”的螺栓。S卩,腔304、305和306被适当地设计为容纳公制和英制尺寸的螺栓。由于腔304、305和306存在于型材框架IOla和IOlb的整个长度上,所以可通过使用适当螺栓将多个辅助部件灵活地安装在型材框架IOla和IOlb的长度上的任何位置处。例如,腔304被用于安装侧护板120 (参见图7a)。腔305例如用于安装滑床119 (参见图7a)。腔306例如用于安装多个辅助部件,例如支承腿124 (参见图7a)、交叉支柱(未示出)、返回辊135 (参见图lb)、护手板221 (参见图2)、增面滚筒137 (参见图1b)、驱动框架123 (参见图1a和2)或底盖1001 (参见图10)。直立臂310的内壁302包括多个凹口(notch) 307、317,凹口 307、317用于容纳线缆分离器400 (参见图4和5)。下臂330的远端具有直立壁309,直立壁309终止于用于定位侧盖板112的叉形结构360。上臂320的远端终止于锁定销311。设有大体平整的侧盖板112,以保护通过型材框架IOla和IOlb行进的线缆。侧盖板112可由诸如PVC的柔性塑料材料制成。侧盖板112的下边缘340基本是平的。侧盖板112的上边缘350具有直立部分,在该直立部分的上侧具有槽352。靠近于下边缘340和上边缘350设置有凹入部分341和351。为了安装侧盖板112,侧盖板112的下边缘340放置在叉形结构360的臂之间,侧盖板112的上边缘350朝向腔308的中心推进直至槽352与锁定销311接合且锁定。为了打开侧盖板,向下推上边缘350以使槽352与锁定销311脱离。型材框架IOla和IOlb还包括两个腔313、314,腔313、314沿型材框架IOlaUOlb的长度延伸。第一腔313设置在下臂330的外壁333上,第二腔314设置在上臂320的内壁322上。通过这些腔313、314可以插入端部盖板(未示出)以覆盖尾部输送机(未示出)的框架。直立部分310和下臂330的接合的外表面具有圆角380,以便在护手板221安装至型材框架IOlaUOlb时与L形框架807配合(参见图8)。沿型材框架IOlaUOlb的长度,条纹线370设置在与叉形结构360相邻的直立壁上且设置在与圆角380相邻的直立部分310上。条纹线可提升美感且减少刮伤。输送机组件100包括两个细长的型材框架IOla和101b,两个细长的型材框架IOla和IOlb以一定距离平行地设置在组件之间以容纳输送带128。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型材框架IOlb用于容纳电力电缆603(参见图6)并放置电力接线盒601。另一型材框架IOla (参见图4)用于经由线缆分离器400来容纳通信线缆407 (参见图5)。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3的型材框架IOla用于容纳通信线缆407时的截面图。多条通信线缆407被容纳在线缆分离器400中。线缆分离器400具有直立部分402,直立部分402具有钩状上边缘403和笔直下边缘405。在一侧上,直立部分402具有多个托架(rack) 401,多个托架401大体垂直于直立部分402。托架401可相对于直立部分402设置成例如80°的角度。

为了安装线缆分离器400,下边缘405插入凹口 307中,线缆分离器400朝向内壁302推进直至钩状上边缘403与凹口 317锁定。各托架401用于容纳通信线缆407。通信线缆407由托架401物理地隔开以避免干扰。图5是图5中使用的线缆分离器的截面图,示出了托架401、直立部分402、钩状上边缘403和下边缘405。线缆分离器可由诸如PVC的柔性塑料材料制成以便于安装。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安装架且围绕电力接线盒的截面图(靠近接线盒)。在型材框架IOlb的一侧处,直立部分310的内壁可包括多个凹口 307、317,多个凹口 307、317用于容纳线缆分离器400(参见图5)。在型材框架IOlb的另一侧处,在电力接线盒601下方沿型材框架的空置部分收纳电力线缆603。电力接线盒601通过安装架650安装至型材框架IOlb的下臂。电力接线盒沿中空腔安装,使得用于容纳电力线缆的可用自由空间约为中空腔的50%。使电力线缆603与通信信号线缆407隔开可以在操作条件下减少噪声干扰。接线盒601沿中空腔308安装,使得用于容纳电力线缆401的可用自由空间约为中空腔308的50%。各输送机组件100具有至少一个接线盒601,接线盒601用于将电力从主电源分流或分配至其他输送机组件100。
L形支架650例如由钢制成。L形支架650具有大体垂直的长臂651和短臂653。电力接线盒例如通过螺钉(未示出)安装至长臂651。短臂653例如使用标准7/16”螺栓安装至型材框架IOlb的腔306。图7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将辅助部件安装至型材框架IOlaUOlb时图2的局部截面图。滑床119大体位于在型材框架IOlaUOlb中间的直立部分310上。当例如输送行李时,滑床119为输送带128提供支撑和机械强度。滑床119具有支撑表面708和两个邻接端部706,两个邻接端部706在每个端部处大体垂直于支撑表面708。两个邻接端部706具有多个孔(未示出),例如标准M8和5/16”的螺栓704通过多个孔插入。螺栓705的头部容纳在型材框架 101a、IOlb的T形腔305内,并且螺栓705被紧固。侧护板120大体位于型材框架IOlaUOlb的上臂320的整个长度上。侧护板120具有直立壁712和与直立壁712大体垂直的邻接端部710。邻接端部710具有多个孔(未示出),例如标准M8和5/16”的螺栓704通过多个孔插入。螺栓704的头部容纳在型材框架IOlaUOlb的T形腔304内,并且螺栓704被紧固。至少两个支承腿124在整个输送机长度的两端处设置在型材框架IOlaUOlb的下臂330上。各支承腿124具有站地面上的立式支承结构716和与立式支承结构716大体垂直的邻接端部714。邻接端部714具有至少一个孔(未示出),例如标准MlO和7/16”螺栓703穿过该至少一个孔插入。螺栓703的头部容纳在型材框架IOlaUOlb的T形腔306内,并且螺栓703被紧固。远离支承腿,护手板221 (参见图8)、驱动齿轮马达125、驱动框架组件123、端部滚筒122等均通过T形腔306安装至型材框架101a、IOlb的下臂330。图7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7a中的部分750的细节图。在该实施方式中,滑床119被安装成比型材框架IOlaUOlb约高10mm,以便减少型材框架101a、101b,侧护板120和滑床119的接合处之间的间隙707。减少间隙707可以的有利地阻止行李带或任何小输送物件卡住输送机组件100。图7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将滑床119安装至型材框架IOlaUOlb的替换方式的局部截面图。滑床119具有笔直边缘801,笔直边缘801安装在上臂320之上。在笔直边缘801的顶部上安装有侧护板120的邻接端部802。滑床119的笔直边缘801和侧护板120的邻接端部802通过使用标准M8和5/16”的螺栓被紧固。图8是图2的局部截面图,其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示出了端部滚筒122和支承件(bearing)805安装至图3的型材框架101a、101b。接近于端部滚筒122,在输送带128与输送机组件的移动部件之间,尤其与驱动端部滚筒122的支承组件805之间可能存在间隙。这些间隙可能是有害的,因为使用者的手指或任何小物件可能卡住移动部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使用了护手板221。护手板221具有带盖结构(hooded structure) 803,护手板221通过例如由钢制成的L形框架807来安装至型材框架IOlaUOlb的下臂330。护手板221和L形框架807使用例如标准MlO或7/16”的螺栓706紧固至腔306。护手板221可被容易地组装,并且容易地从输送机组件100的底侧拆除。此外,由于支承件805、端部滚筒122和护手板221可作为一个单元被轻易拆卸,所以能够在不损坏输送机主体的情况下容易地更换支承件805。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内置有拉紧单元905的驱动单元901的局部立体图(没有侧盖板)。在驱动框架903内设置有具有方形截面的相对的细长杆907,以便于调整用于皮带导向的拉紧单元905。内置有拉紧单元905的驱动单元901的组件安装至型材框架IOlaUOlb的下臂330(参见图1和2)。图10是图1的带式输送机组件的局部仰视图,其示出了多个相同的底盖1001,底盖1001使用支架1003安装至型材框架101a、IOlb的下臂330并通过例如标准MlO或7/16”的螺栓进行紧固。图11是在使用悬挂杆1101安装时图1a的带式输送机组件100的剖视图。在支承腿124不适于安装输送机组件100的情况下,例如安装于天花板的悬挂杆1101被用来支撑输送机组件100。成对的竖直悬挂杆1101连接至水平放置的横向管(cross pipe) 1103并使用螺栓1150紧固。横向管1103的两端连接至相应的型材框架IOla和IOlb并通过螺栓1160紧固。在输送机组件100的每3m的长度上设置一对悬挂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对以具体实施方式
示出的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化和/或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广泛描述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认为在各方面都是示例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式输送机组件,包括: 一对平行安装的细长的型材框架; 输送带,位于所述型材框架之间;以及 多个辅助部件,可移动地安装至沿所述型材框架的长度的任何位置处的所述型材框架的外壁;以及 其中,所述型材框架的内壁的表面至少在设置所述输送带的区域的长度和高度上是平面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辅助部件包括: 多个适当设置的支承腿,在所述支承腿上安装所述型材框架; 滑床,沿所述型材框架的长度进行设置以用于支撑所述输送带; 侧护板,沿所述型材框架的长度进行设置; 驱动单元,用于对驱动滚筒进行驱动,其中所述驱动滚筒驱动所述输送带;以及 护手板,安装至端部滚筒的两个端部上的支承件上; 其中,所述支承腿、所述滑床、所述侧护板、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护手板可移动地安装至沿所述型材框架的长度的任何位置处的所述型材框架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型材框架包括大体C形的结构,所述C形的结构包括: 直立部分; 上臂;以及 下臂, 其中,所述型材框架的各内侧大体为中空的, 其中,所述直立部分、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的各外侧沿所述型材框架的长度包括一个或多个腔,其中所述直立部分上的腔靠近所述上臂和所述直立部分的接合处, 其中,所述直立部分的外表面至少在设置所述输送带的区域的长度和高度上是平面的, 其中,所述多个辅助部件的每个可移动地安装至位于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上臂、所述下臂和所述直立部分上的相应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位于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上臂、所述下臂和所述直立部分上的腔的每个都具有T形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位于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上臂、所述下臂和所述直立部分上的腔容纳用于将所述辅助部件紧固至所述型材框架的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用于将所述辅助部件紧固至所述上臂和所述直立部分的螺栓为标准M8或5/16”的螺栓,用于将所述辅助部件紧固至所述下臂的螺栓为标准MlO或7/16”的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侧护板被安装至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上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滑床被安装至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直立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滑床被安装至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上臂。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支承腿、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护手板被安装至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下臂。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辅助部件还包括横向支架、返回辊、增面滚筒或多个相同的底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横向支架和所述底盖被安装至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下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返回辊和所述增面滚筒被安装至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下臂。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内侧的中空段容纳电力线缆和通信信号线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电力线缆被容纳在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内侧的一个中空段中,所述通信信号线缆被容纳在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内侧的另一中空段中。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直立部分的内壁包括用于容纳线缆分离器的多个凹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线缆分离器包括: 具有与设置在所述直立臂的所述内壁上的所述凹口配合并锁定的边缘的直立部分,以及 多个托架, 其中,所述通信信号线缆容纳在所述托架上。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上臂的远端还包括定位销,其中,所述下臂的远端包括叉状结构,其中,盖插入所述叉状结构中,并且在所述锁定销接合设置在所述盖的上边缘的槽时所述盖锁定。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型材框架在所述上臂或所述下臂的内壁或外壁上还包括多个腔,以用于安装端盖,从而覆盖尾部输送机的框架。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直立部分和所述下臂的接合处的外表面具有圆角,所述圆角用于在安装过程中与护手板的框架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沿所述型材框架的长度,条纹线设置在所述直立部分和所述下臂的直立部分的所述外表面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滑床在比所述型材框架约高IOmm处安装至所述直立臂。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滑床被安装至所述上臂。
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护手板与所述端部滚筒的支承件组装,所述护手板连接至与所述型材框架配合的适配框架,其中所述适配框架被安装至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下臂并被紧固。
25.根据 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驱动单元与拉紧单元集成在一起以成为模块化驱动单元。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拉紧单元能够调整带的张力。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与所述拉紧单元集成在一起的所述模块化驱动单元能够操作为沿所述型材框架的长度移动,以用作头部输送机、中部输送机或端部输送机。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型材框架通过挤压操作由金属制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型材框架由铝制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组件,其中,所述支承腿能够由多对垂直悬挂的杆替换,其中,所述多对垂直悬挂的杆连接至并紧固至水平放置的横向管,其中所述横向管的两端均连接至并 紧固至位于所述型材框架的所述下臂上的腔。
全文摘要
一种带式输送机组件,包括一对平行安装的细长型材框架、位于型材框架之间的输送带以及多个辅助部件,多个辅助部件能够在沿型材框架的长度的任何位置处移动地安装至型材框架的外壁;以及其中,型材框架的内壁的表面至少在设置有输送带的区域的长度和高度上是平面的。
文档编号B65G21/02GK103241503SQ20131003002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林国龙, 维查·杜卡拉姆·帕迪尔 申请人:德利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