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下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930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自动下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于导向装置的下料装置,连接于下料装置的驱动件;导向装置组成有:设有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导向件;下料装置组成有:滑动于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滑动件,安装于滑动件上的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上的下料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化实现一次性完成下料的高效、可靠、成本低的自动下料设备。
【专利说明】自动下料设备
【技术领域】
[0001]一种下料设备,特别是一种自动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很多种产品的装配工艺上都有下料这一环节。工件放入夹具完成相关的装配、检测工艺后,都需要把工件取出。但是现在通用的下料方式大部分为手动下料,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一些自动下料的设备,但下料效率低,无法一次性完成下料工作;现有技术中还未解决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高效,可靠,能一次性完成下料的自动下料设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底座,还包括:置于底座上的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于导向装置的下料装置,连接于下料装置的驱动件;导向装置组成有:设有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导向件;下料装置组成有:滑动于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滑动件,安装于滑动件上的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上的下料件。
[0006]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运行轨道包括:靠近底座的直线轨道,延伸于直线轨道并远离底座的圆弧轨道。
[0007]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下料件连接有置于通孔内的旋转件。
[0008]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连接板,旋转件为旋转轴。
[0009]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下料装置还组成有:安装有下料件的固定件,连接于固定件与驱动件之间的第二连接件。
[0010]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下料件为下料板,固定件为带座轴承,驱动件为汽缸,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连接板。
[0011]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下料板形成有:转动连接于带座轴承上的下料板本体,延伸于下料板本体两端的卡接板。
[0012]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卡接板设有卡接缺口,卡接缺口为“L”形。
[0013]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导向件为导向板,滑动件为随动轴承。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化实现一次性完成下料的高效、可靠、成本低的自动下料设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运行轨道的立体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运行轨道的主视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0020]I底座,2运行轨道,201直线轨道,202圆弧轨道,3第一连接板,4旋转轴,5下料板,501下料板本体,502卡接板,503卡接缺口,6带座轴承,7汽缸,8第二连接板,9导向板,10随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0022]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底座1,置于底座I上的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于导向装置的下料装置,连接于下料装置的驱动件,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驱动件为汽缸7。
[0023]导向装置组成有:设有下料装置运行轨道2的导向件,作为一种优选,导向件为导向板9 ;下料装置组成有:滑动于下料装置运行轨道2的滑动件,作为一种优选,滑动件为随动轴承10。安装于随动轴承10上的第一连接件,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连接板3,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上的下料件,作为一种优选,下料件为下料板5。
[0024]运行轨道2包括:靠近底座I的直线轨道201,延伸于直线轨道201并远离底座I的圆弧轨道202。直线轨道201是可让随动轴承10沿其直线上升,从而带动下料板5上升,使得工件被推起;圆弧轨道202可让随动轴承10沿轨道运动,带动下料板5翻转;翻转的动作使得下料工件被推起的同时有翻转力,更容易被卸下。
[0025]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下料件连接有置于通孔内的旋转件,作为一种优选,旋转件为旋转轴4 ;下料板5绕着旋转轴4翻转,旋转轴4套在轴承内,轴承可减小摩擦系数,旋转轴4与轴承的配合使得下料板5翻转更顺滑。
[0026]下料装置还组成有:安装有下料板5的固定件,连接于固定件与汽缸7之间的第二连接件;作为一种优选,固定件为带座轴承6,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连接板8。
[0027]下料板5形成有:转动连接于带座轴承6上的下料板本体501,延伸于下料板本体501两端的卡接板502 ;卡接板502设有卡接缺口 503,卡接缺口 503为“L”形。下料板5的卡接设计,使得在下料时,下料板5不会脱离工件,卡接缺口 503设计为“L”形,是为了在翻转时,下料板5也不会脱离工件。
[0028]实施例:汽缸7驱动第二连接板8推动带座轴承6向上运动,带座轴承6带动第一连接板3,从而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上的随动轴承10向上运动,由导向板9导向,随动轴承10随着运行轨道2运动,先沿直线轨道201,带座轴承6上的下料板5也沿直线运动,向上推工件,随动轴承10再沿着延伸于直线轨道201上端的圆弧轨道202运动,使得下料板5也沿着圆弧轨道202翻转,同时下料板5上的卡接板502上的卡接缺口 503为“L”形,所以在翻转时,下料板5也不会脱离工件;以此种方式,使得工件准确快速的实现一次性被下料板5脱料的目的。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上述底座上的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于上述导向装置的下料装置,连接于上述下料装置的驱动件;上述导向装置组成有:设有上述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导向件;上述下料装置组成有:滑动于上述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滑动件,安装于上述滑动件上的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上述第一连接件上的下料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运行轨道包括:靠近底座的直线轨道,延伸于上述直线轨道并远离底座的圆弧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上述下料件连接有置于上述通孔内的旋转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连接板,上述旋转件为旋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料装置还组成有:转动连接有上述下料件的固定件,连接于上述固定件与上述驱动件之间的第二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料件为下料板,上述固定件为带座轴承,上述驱动件为汽缸,上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料板形成有:转动连接于上述带座轴承上的下料板本体,延伸于上述下料板本体两端的卡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接板设有卡接缺口,上述卡接缺口为“L”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件为导向板,上述滑动件为随动轴承。
【文档编号】B65G47/90GK203428517SQ20132035032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9日
【发明者】赵文兵 申请人:昆山市烽禾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