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体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736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弹性体接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80028369.2”,发明名称为“用于连接运输工具单元的接头”,优先权日为2011年6月8日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用于输送物体的传送机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消散传送机接头中的力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选择、分拣、以及将物体从一个位置输送到另一个位置中,传送机系统是有用的。传送机系统可以由单个的传送机单元或者“运输工具”构成,它们通过接头连接到一起以形成传送机序列。传送机序列通常以连续环的方式行驶在轨道上。单个的运输工具可以装备有卸载装置,比如马达驱动的交叉带、倾斜托盘或者转向器叶片等,用于在与传送机序列移动的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上卸载装在运输工具顶部上的物体。卸载装置被程序控制以基于例如所输送的物体的特性在预先编程的时间和沿着传送机轨道的位置处激活。

传送机系统可以用在包装分拣设备中,并且这样将通常在通过该设备的环绕路径上移动,在多个位置处接收和分配包装。在该过程中,传送机系统可能需要移动通过多个变化半径的弯道以及另外地在变化高度的斜坡上向上和向下移动。传送机系统的非线性移动在建立和保持传送机序列的恒定速度方面产生了困难。结果,非线性移动还可能导致卸载装置卸载所携带的物体的定时不规则性。

并且,具有弯曲的轨道和高度变化的传送机系统易于经受比仅具有直轨道的传送机系统更高频率的显著的机械故障。这种机械故障使得频繁停止系统进行维护和修理的需要成为必需。连接传送机运输工具的接头是特别易受非线性传送机系统的弯曲疲劳伤害。接头提供了传送机运输工具之间的连接点并且因此有助于传送机序列转弯通过弯道。因此传送机系统所经受的许多轴向力聚集在这些接头上。轴向力可以引起接头的弯曲疲劳,导致金属接头构件的结构整体性的劣化。当接头劣化时,许多接头构件可以变得松弛或者不良地配合到一起并且需要频繁地修理。接头劣化还可以导致接头构件重复地碰撞到一起,导致高分贝噪声水平,该高分贝噪声水平不适于照看传送机系统的工人。

接头不能吸收非线性传送机系统中经受的轴向力不仅导致接头本身的破坏,也导致了轴向力从接头传递到传送机系统的框架中。被传递的力可以导致对轨道和传送机系统支撑结构的损害。以此方式,非线性传送机系统在历史上要求更长和更频繁的维护停机时间,导致对传送机轨道和传送机运输工具的昂贵的修理,更不用说不能够运行传送机系统达到人们理想地想要的时间的机会成本。

在减轻非线性传送机系统中显示的力上先前的尝试包括使用沿着运输工具序列在周期性位置处设置在传送机运输工具之间的滑动接头。为了实用的原因,滑动接头不能用在每个单个的传送机运输工具之间而不会导致松弛在传送机序列中累积。因此,甚至使用滑动接头,由连接传送机运输工具的单个接头的大多数所经受的力也没有被消散。

在减轻非线性传送机系统中的力上的另一个尝试包括使用球形接头以连接传送机运输工具。通常将特氟龙(teflon)或者其他涂层材料放在球形接头的球节上或者外壳的内侧上以保护接头不受该接头在非线性传送机系统中经受的摩擦力。但是,球形接头的使用已经证明在应对非线性传送机系统中经受的力方面是不适当的,因为球形接头不能够消散接头所经受的轴向力。特氟龙(teflon)涂层仅用作球形接头的外壳和球节部分之间的小缓冲器以防止球节上的磨损。该接头不能够消散和控制在非线性传送机系统的弯道上接头所经受的轴向力。涂层材料易于快速磨损并且需要频繁地更换。而且,接头所经受的轴向力仍然被传递到整个传送机系统,导致系统损伤和可能的定时不规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连接运输工具单元的接头,包括接头外壳和弹性体插入件。接头外壳包括在第一侧上的头部,该第一侧包括环状凸缘。环状凸缘包括限定了孔和沉孔的内壁。接头外壳还包括在第二侧上的细长的本体,其中该本体包括通过其中纵向地延伸的孔。弹性体插入件可以定位在环状凸缘的沉孔内部。

沉孔的截面直径可以大于环状凸缘中的孔的直径。弹性体插入件可以包括外环和内环,其中内和外环通过支撑件连接到一起。接头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弹性体插入件中的前部间隙和后部间隙,每个间隙由外环的内壁和内环的外壁限定。弹性体插入件可以包括缓冲器,该缓冲器从内部弹性体环延伸并且定位在前部和后部间隙之一中,并且弹性体插入件可以包括弹性体按钮,该按钮从外环的外表面延伸。弹性体插入件可以配置在沉孔中以定向缓冲器朝向环状凸缘的前侧并且按钮可以配置成安装在沉孔的后内壁中的连接腔管中。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轴承,轴承具有基部和从基部延伸的管状部,其中轴承配置成定位在环状凸缘的沉孔内部并且弹性体构件配置成安装在轴承的管状部周围。弹性体插入件的底部可以紧固到轴承的基部上并且弹性体插入件的顶部可以紧固到环状凸缘的沉孔的顶部上。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通过使用弹性体接头将第一运输工具单元连接到第二运输工具单元上、接收运输工具单元上的力以及消散弹性体接头中的力来消散运输工具单元之间的力的方法。弹性体接头可以包括接头外壳和弹性体插入件。将第一运输工具单元连接到第二运输工具单元的步骤可以包括将第一运输工具上的第一柱连接到弹性体接头上的环状凸缘以及将第二运输工具上的第二柱连接到弹性体接头中的纵向孔。

消散弹性体接头中的力的步骤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由在弹性体插入件处在第一柱处第一运输工具所经受的力并且弹性体插入件配置成通过在接头外壳内弹性地调节以及通过吸收该力来消散该力。

消散运输工具单元之间的力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使用多个弹性体接头连接多个运输工具单元,其中该多个运输工具单元构成传送机序列。接收力的步骤可以是多个运输工具单元在弯道上移动的结果。接收力的步骤可以是多个运输工具单元在斜坡上移动的结果。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消散运输工具单元中的力的接头,包括用于连接传送机单元的装置、用于接收传送机单元上的力的装置、用于消散连接装置内的力的装置。连接装置可以是弹性体接头并且消散装置可以是弹性体插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传送机系统的某些构件的顶部平面视图,其中由多个传送机运输工具构成的传送机序列围绕传送机轨道中的弯道移动。

图2是连接两个传送机运输工具的弹性体接头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a是接头外壳的实施例的底部平面视图。

图3b是沿着图3a的线3b获得的接头外壳的截面侧视图。

图4a是弹性体插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顶部平面视图。

图4b是沿着图4a的线4b获得的弹性体插入件的截面侧视图。

图4c是沿着图4a的线4c获得的弹性体插入件的截面侧视图。

图5a是弹性体接头的一个实施例的底部平面视图。

图5b是沿着图5a的线5b获得的弹性体接头的截面侧视图。

图6是弹性体插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弹性体接头中的轴承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a是弹性体接头的一个实施例的底部平面视图。

图8b是沿着图8a的线8b获得的弹性体接头的截面侧视图。

图8c是沿着图8a的线8c获得的弹性体接头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旨在包括在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之内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特征、方面和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附图从以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容易地清楚这些和其他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此公开的任何具体实施例。

在此描述的技术提供了用于将传送机运输工具连接到一起成为传送机序列的接头。传送机序列在轨道上沿着作为整个传送机系统的一部分的循环路径移动。在比如用于包裹分拣设备中的分拣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背景中,传送机系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包裹捡取位置和一个或者多个包裹卸载位置。单独的运输工具可以包括用于在程序控制的时间和位置处卸载包裹的卸载装置。基于特定包裹的特征(例如,尺寸、递送目的地、打包方法等),包裹放在其上的运输工具的卸载装置将被激活以沿着传送机序列的路径在程序控制的位置处将包裹从运输工具上卸载。因此,传送机序列优选地将以一致的和精确的速度工作以在正确的位置处将包裹精确地卸载下传送机运输工具。如果序列的速度变得不一致(加速或者减速)或者以与程序控制的速度不同的实际速度移动,则包裹可能在不正确的位置处卸载。

包裹分拣设备的工作需求可能需要传送机系统连续不停地工作数天或者数周,而没有用于维护的停机时间。而且,当需要维护时,停机时间应当是最小的并且进行的实际维护理想地应该是最小的,不需要大的修理。

在此公开在非线性传送机系统中由连接传送机运输工具的接头所经受的力的存在的基础,以及用于消散这些力的方法和装置。

图1是传送机系统10的某些构件的顶部平面视图,其中由多个传送机运输工具14构成的传送机序列12围绕传送机轨道16的弯道移动。传送机运输工具14通过接头18连接到一起。在历史上连接传送机运输工具14的接头18是刚性连接(比如球形接头)或者包括在传送机运输工具14之间的周期性滑动接头。每个单独的运输工具14具有某一直线长度并且因此不能单独地符合轨道16的曲率20。结果,当传送机运输工具在弯道上移动时,从曲率中心32到轨道曲率20的距离28大于从曲率中心32到在弯道上移动的单独运输工具14的中心中点的距离30。因此,传送机运输工具14的前部中点和后部中点24、26位于比传送机运输工具14的中心中点22离开曲率中心32更远的距离。

位于与曲率中心32的更远距离处,当移动通过弯道时,运输工具的前部中点和后部中点24、26必须相对于运输工具的中心中点22加速。在前部中点和后部中点24、26处的这种相对加速引起了在传送机运输工具14上的相当大的力,特别是在前部中点和后部中点24、26附近的接头18处。同样地,当传送机运输工具14离开弯道时,则当传送机运输工具14进入轨道16的直线部分时它们减速。在接头18处由传送机运输工具14所经受的力主要在轴向方向上经受,与曲率半径相切。

当传送机运输工具14进入和离开弯道时,它们经受(特别是在接头18处)的力没有被正好分离至在那个时刻移动通过该弯道的传送机运输工具14上,而是相反地通过历史上是刚性连接的传送机运输工具14的序列12传播。因此,甚至现在在轨道16的直线部分上的传送机运输工具14还经受这些传播的力。以此方式,传送机序列12移动通过单个弯道可以是通过整个传送机序列12传播的振荡水平力的原因。通过传送机序列12传播的力也在传送机系统10中产生高分贝的噪声水平,对操作人员潜在有害的噪声水平。

因此,不精确定时的潜在性和在弯道传送机系统10中经受的结构损害常常是振荡轴向力的结果,该振荡轴向力由当它们进入和离开弯道时传送机运输工具14所经受的加速和减速引起。随着对传送机系统10内的力分布的理解,聚焦在减轻这些力上是可能的。本公开提供了用于缓和和消散传送机运输工具14所经受的力的装置和方法,允许传送机序列的一致的和精确的速度以及减小的停机时间和减小的维护成本。

图2提供了在此公开的弹性体接头50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弹性体接头50可以定位以连接前部运输工具58和后部运输工具60。弹性体接头50可以附连到位于前部运输工具58的传送机基部62上的垂直柱52上以及附连到位于后部运输工具60的传送机基部62上的水平柱54上。后部运输工具60上的水平柱54可以做出螺纹以接收弹性体接头50上的螺纹孔(未显示)。每个传送机运输工具58、60可以还包括卸载装置68和传送机凹座64(作为运输工具基部62的一部分)。传送机凹座64配合在传送机运输工具58、60在其上移动的传送机轨道56周围。

在此公开的弹性体接头50包括接头外壳102和弹性体插入件53(在图2中部分可见)。弹性体接头50的底部49向下朝向传送机轨道56。图3a是接头外壳102的实施例的底部平面视图。应当注意到的是接头外壳102的底部平面(如图3a中所示)对应于向下朝向图2中轨道56的弹性体接头50的侧面。接头外壳102包括线性本体部114和圆形头部103。头部103包括环状凸缘104,环状凸缘104具有限定纵向孔110的内壁105。环状凸缘104还包括限定了沉孔122的内壁107,该沉孔122从环状凸缘104的底部部分108开始并且延伸通过环状凸缘104直至在环状顶部116处达到顶点。沉孔122具有大于环状凸缘104中的孔110的直径的直径。以此方式,沉孔122的环状顶部116环绕环状凸缘104中的孔110。

图3b是沿着图3a的线3b获得的接头外壳102的截面侧视图。图3b中可见形成在接头外壳102内的孔118以便纵向地延伸通过接头外壳102的本体部114。孔118可以包括沿着本体部114中的孔118的内部面延伸的螺纹119。螺纹119允许接头外壳102螺纹地连接到后部运输工具60上的水平柱54上,其还可以沿着它的配合表面做出螺纹。

接头外壳还可以包括连接腔管120,该连接腔管120从孔118穿过本体部114和凸缘104直至沉孔122。环状凸缘104包括顶部部分106和底部部分108。在顶部部分106中环状凸缘的内壁105限定了纵向孔110。沉孔122可以是围绕纵向轴线121的圆形形状以配合下文中讨论的圆形弹性体插入件,或者可以是符合期望的弹性体插入件的形状的任何其他需要的形状。沉孔122包括前内壁115和后内壁117。沉孔122的后内壁117可以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直至接头外壳102的本体部114中的孔118的连接腔管120。图3b中显示了至沉孔122的环状顶部116,其环绕位于环状凸缘104的顶部部分106中的孔110。接头外壳102可以由不锈钢、铝、钛或者其他适合的金属或者合金构成。

图4a提供了弹性体插入件112的实施例的顶部平面视图,当使用时,该弹性体插入件112可以定位在接头外壳102中以构成弹性体接头50(图1)。弹性体插入件112的这个实施例包括圆柱形外环126和在外环126内并且平行于外环126延伸的圆柱形内环124。内环包括通过其纵向延伸的通道132。内环和外环124、126可以通过支撑件128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支撑件128在内环和外环124、126之间的相对侧面上延伸。内环和外环124、126通过支撑件128的连接在那些环的面对的壁之间产生的半圆形间隙以限定前部间隙130和后部间隙131。在前部间隙130中从内环124的外表面延伸的可以是包括凸起区域(比如肩部或者突出部分的缓冲器136,其可以形成弹性体插入件112的一部分。缓冲器136在前部间隙130内在内环和外环124、126之间延伸一段距离并且为弹性体插入件112提供结构支撑,特别是当弹性体接头50正在经受由于在传送机轨道上高度变化引起的力时(如下文中描述的)。

外环126的外表面还可以包括按钮134,其也可以形成弹性体插入件112的一部分,并且用于将弹性体插入件112牢固地安装在接头外壳102中(如下文中描述的)。

如图4a中显示的,在弹性体插入件112的前部分138处外环126的截面宽度139可以小于在后部分140处外环126的截面宽度137。在前部分138处外环126的更小的截面宽度139允许其中用于定位或者形成缓冲器136的更大的前部间隙130。弹性体插入件112可以由聚氨酯(polyurethane)、苯乙烯丁二烯(styrenebutadiene)、天然橡胶、聚氨酯(urethane)、硅酮、氯丁橡胶、丁腈或者能够吸收和消散轴向力的其他这类适合的弹性体材料制成。

图4b是沿着图4a的线4b获得的弹性体插入件112的截面视图。图4b中显示了由内环124形成的通道132。还显示了在内环124和外环126之间的前部间隙130和后部间隙131。还显示了按钮134和缓冲器136,按钮134从外环126的外表面延伸并且缓冲器从内环124的外表面延伸并定位在前部间隙130中。然而,缓冲器136可以从内环124的外表面延伸进入后部间隙131中而不是进入前部间隙130中。可替换地,缓冲器136可以配置成从前部间隙或者后部间隙130、131中的外环126的内表面延伸。内环124的纵向长度可以配置成大于外环126的纵向长度以容许将弹性体插入件112放置在接头外壳102中(如下文中讨论的)。

图4c是沿着图4a的线4c获得的图4a中显示的弹性体插入件112的截面视图。如图4c中所示,外环126可以通过在至少两个侧面上的支撑件128附连到内环124上。通道132由内环124形成。

图5a是组装的弹性体接头50的底部平面视图。显示的底部部分对应于在图2中向下朝向轨道56显示的弹性体接头50的底侧49。接头外壳102的本体部114连接到环状凸缘104上(如参考图3a描述的)。弹性体插入件112稳固地安装在接头外壳102的沉孔122内(参见图3b)。

图5b是沿着图5a的线5b获得的图5a的组装的弹性体接头50的截面侧视图。在此,内环124包括通过其纵向延伸的通道132并且可以包括从前部间隙130中的内环的外部延伸的缓冲器136。外环124抵靠沉孔122的内壁107和顶部116稳固地安装在沉孔122中。因为内环124的纵向长度可以配置成大于外环126的纵向长度,所以内环124可以延伸进入或者穿过环状凸缘104中的孔110。内环124的顶部表面可以与环状凸缘104的顶部表面106平齐,或者可以延伸到大于环状凸缘104的顶部106的高度,从而延伸超过由环状凸缘104的顶部106限定的平面。弹性体插入件112的内环和外环124、126的底部表面可以与环状凸缘104的底部表面108平齐或者可以稍微凹陷到沉孔122中。

在外环126的外表面上的按钮134可以安装到连接腔管120中。将按钮134定位在连接腔管120中允许将弹性体插入件112紧固在沉孔122内。代替使用腔管120,可以在沉孔122的背部内侧壁117中形成凹坑或者切口,按钮134可以置于该凹坑或者切口中。除了,或者代替将按钮134设置在连接腔管120中,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或者其他紧固机构,将弹性体插入件112紧固在沉孔122的内部。

图5a和5b中显示的弹性体接头配置成通过吸收和消散那些力来减轻沿着传送机系统中的弯道轨道所遭受的水平力、轴向力。当弹性体接头50被定位以连接两个传送机运输工具时(如图2中所示),弹性体接头50的环状凸缘104被安装在前部传送机运输工具58的垂直柱52上使得垂直柱52延伸穿过弹性体接头50中的通道132。后部传送机运输工具60上的水平柱54可以被配合地紧固在接头外壳102的本体部分114中的孔118中。

如上文中描述的,当它们移动通过移动弯道时由运输工具单元14所经受的力在运输工具单元14的端部处、在它们的连接点处是最显著的。当弹性体接头50在进入和离开传送机轨道上的弯道中经受轴向的、水平的力时,弹性体插入件112被配置成接收和吸收来自垂直柱52的力。刚性垂直柱52将它经受的力传递至弹性体插入件112。弹性体插入件112的物理性质允许它在沉孔122的范围内吸收力。弹性体插入件112可以基于由传送机运输工具单元(特别是在垂直柱52处)所经受的力在环状凸缘104的沉孔122内变形(比如,被压缩或者拉伸)。当弹性体插入件112响应于接收的力而物理变形时,力的至少一部分被弹性体插入件112吸收。弹性体插入件112的弹性允许它在响应于从垂直柱52接收的力而暂时地变形之后恢复它的原始形状。

而且,由于存在于弹性体插入件112的内环和外环124、126之间的间隙130、131,弹性体插入件112在前-后方向上可以移动,并且弹性体插入件112可以根据接收的力而暂时地调节。具体地,内环124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调节以吸收被垂直柱52置于内环124上的力。例如,响应于被弹性体插入件112在后(背)方向上从垂直柱52接收的力,内环124将通过朝向弹性体插入件124的后部140移动或者弯曲、部分地填充由后部间隙131提供的空间而暂时地调节。再次地,弹性体插入件112的弹性允许它在响应从垂直柱52接收的力而被暂时地调节之后恢复它的原始的形状。

弹性体插入件112在沉孔122内的前-后调节连同弹性体插入件112的力消散材料性质一起允许弹性体接头50成功地吸收和消散在移动通过移动弯道时由传送机序列所经受的水平力。这样,弹性体接头50能够保持传送机序列拉紧。也就是说,通过吸收和消散在接头处由传送机单元所经受的轴向力,弹性体接头50还配置成在移动通过移动弯道的传送机单元之中保持基本上恒定的压力和速度。保持恒定的压力和速度因此防止在弯道中通过传送机序列的其余部分接收的任何力的散失。

定位在前部间隙130中的缓冲器136特别适于消散和吸收当传送机序列在倾斜的传送机轨道中上下移动时由接头所经受的力。缓冲器136通过限制由弹性体插入件112所经受的前-后调节的量来有助于消散和吸收由接头所经受的曳力。当传送机序列在斜坡上向上移动时,弹性体插入件112的前部138将接收由垂直柱52施加的力的大部分。内环124将朝前部(前侧,138)调节以补偿接收的力。但是,如果弹性体插入件112的内环124在前部方向上调节太多,则该过调节可能将松弛引入到传送机序列中。因此,为了在弹性体接头50中保持基本上恒定均匀的压力,缓冲器136被包括以防止内环124在前部方向上调节太多。

图6中显示有待用于弹性体接头50中的弹性体插入件212的一个额外的实施方式。弹性体插入件212特征在于具有内壁238并且限定了通过其延伸的通道232的边界的环。弹性体插入件212包括前侧面226和后侧面227,以及侧向侧面230。在限定该侧向侧面230的区域中在内壁238和外表面之间弹性体插入件212的厚度大于在包括前侧面226和后侧面227的区域中的厚度。在侧向侧面230上,弹性体插入件212的外部是弯曲的,而前侧面226和后侧面227的外部在多个部分可以是平的并且在前侧面和后侧面226、227的中间附近可以包含弯曲部分。弹性体插入件212的顶部234和底部(图6中没有显示)可以是基本上平的。弹性体插入件212可以由聚氨酯(polyurethane)、苯乙烯丁二烯(styrenebutadiene)、天然橡胶、聚氨酯(urethane)、硅酮、氯丁橡胶、丁腈或者能够吸收和消散轴向力的其他这类适合的弹性体材料制成。

图7是用于弹性体接头50的轴承242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轴承242包括具有顶部246的管状部244,其中通道248延伸通过其中。管状部244定位在基部250的顶部表面256上。由管状部244形成的通道248延伸穿过轴承242的基部250。基部250可以具有两个弯曲侧面258、两个平坦侧面254、平坦顶部256和平坦底部(图7中没有显示)。轴承242可以由烧结的或者固体的金属、塑料、酚醛树脂、陶瓷材料等制成。

当组装弹性体接头50的这个实施例时,弹性体插入件212和轴承242被一起放置到接头外壳102的沉孔122中。为了配置沉孔122中的弹性体插入件212和轴承242,将弹性体插入件212放置在轴承242的管状部244附近。管状部244配置成延伸通过弹性体插入件212的通道232并且弹性体插入件212的底部配置成放置在轴承242的基部250的顶部256上。

图8a、8b和8c提供了弹性体接头50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其中弹性体接头50包括接头外壳202、弹性体插入件212和轴承242。图8a显示了弹性体接头50的一个实施例的底部视图,使得底部对应于图2中向下朝向轨道56的弹性接头50的侧面。图8b提供了沿着图8a的线8b获得的、在图8a中显示的弹性体接头50的截面侧视图。图8c提供了沿着图8a中的线8c获得的、在图8a中显示的弹性体接头的截面前视图。这些截面视图提供了弹性体插入件212和轴承242在环状凸缘204的沉孔222内的空间布置的额外的透视。

特别地,可以看到轴承242和弹性体插入件212定位在接头外壳202的环状凸缘204的沉孔222中;接头外壳202、弹性体插入件212和轴承242一起构成弹性体接头50。接头外壳202包括本体214和环状凸缘204。弹性体插入件212的侧向侧面230抵靠沉孔222的侧壁224稳固地定位。如上参考图6和7描述的,轴承242的管状部244通过弹性体插入件212的通道232定位。轴承242的弯曲侧面258定位在沉孔222的侧壁224的方向上并且平坦侧面254定位在沉孔222的前内壁和后内壁215、217的方向上。以这种方式布置,当弹性体接头50处于静态并且没有力施加至弹性体接头50时,弹性体插入件212的前部226与沉孔222的前内壁215间隔开并且弹性体插入件212的后部与沉孔222的后内壁217间隔开。因此,从下方观察,如图8a,沉孔222的顶部216在环状凸缘204的前侧和后侧上可以是可见的并且轴承242中的通道248中心定于环状凸缘204中。

弹性体插入件212的底部236可以黏合或者另外地紧固到轴承242的基部250的顶部256上。同样地弹性体插入件212的顶部234可以黏合或者另外地紧固到接头外壳202的环状凸缘204中的沉孔222的顶部216上。通过将弹性体插入件212黏合到轴承242上和将轴承242黏合到沉孔222上,弹性体插入件212和轴承242被紧固在沉孔222中并且彼此紧固。而且,依靠存在于弹性体插入件212与沉孔212的前内壁和后内壁215、217之间的间隙,弹性体插入件212和轴承242提供了在沉孔222内前-后移动的度量。

当弹性体接头50用于连接两个传送机运输工具时,前部传送机运输工具58上的垂直柱52通过轴承242的通道248放置并且后部传送机运输工具60上的水平柱54紧固在接头外壳202的本体214中的孔218中。当在进入和离开传送机轨道56上的弯道时弹性体接头50经受轴向水平力时,在垂直柱52处经受的力被传递至弹性插入件212和轴承242。由于存在于弹性体插入件212与沉孔212的前壁和后壁215、217之间的间隙的存在,弹性体插入件212和轴承242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元件在沉孔222内的这种前-后移动连同弹性体插入件212的力消散材料性质一起允许弹性体接头50成功地吸收和消散在移动经过弯道时由传送机序列所经受的水平力。

在此公开的弹性体接头的另一个优点包括当一个传送机运输工具倾斜而连接的传送机运输工具保持平坦时由传送机序列所遭受的旋转力的消散。例如,当前部传送机运输工具进入轨道的倾斜部分时,附连在前部传送机运输工具后面的后部传送机运输工具仍然在轨道的平坦部分上移动。这种扭曲产生聚集在连接传送机运输工具的接头处的旋转力。历史上用于传送机系统的刚性的、非弹性体的接头将通过传送机序列传播这些力,对整个传送机系统产生结构应力。在此公开的弹性体接头配置成吸收和消散这些旋转力。

在此公开的弹性体接头的另一个优点包括当一个传送机运输工具倾斜从而开始在传送机轨道的倾斜部分上向上移动而连接的传送机运输工具是平坦时消散由连接传送机运输工具的接头所遭受的垂直力。

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公开了消散水平力、旋转力和垂直力的弹性体接头。通过有效地消散在此描述的弹性体接头的力减小了对传送机接头、传送机运输工具和轨道的损害,并且也减小了从传送机系统发出的噪声。而且,因为该减小的损害,在此描述的弹性体接头的实施例减小了传送机系统停机时间,允许传送机系统更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

尽管在传送机系统的背景中进行了说明,公开内容的实施例也可以用在其他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进行许多的和各种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因此,应该清楚地理解的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形式仅仅是说明性的而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