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87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门式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腿,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它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门式起重机起升载荷越来越大,支腿的受力也越来越大,传统的门式起重机的支腿多采用实心梯形结构,这就导致支腿的重量会增加,起重机的整体轮压也相应增大,由于门式起重机的起升载荷主要是通过起重小车的车轮,经主梁传到支腿和下横梁,最后通过大车车轮传递给地基,故主梁与支腿连接的结构形式对载荷的传递以及整机结构的使用寿命都有重要影响,如图6所示,传统的主梁与支腿连接形式是将主梁的下翼缘板折弯并圆弧过渡到主梁与支腿连接的法兰上,为保持主梁下翼缘在支腿交接处载荷传递的连续性,通常在主梁内侧用一块连接板将两侧圆弧过渡的翼缘板连接起来,这种结构形式具有应力集中、容易产生疲劳裂纹、施焊难度大、对缺陷焊缝处理困难、出现疲劳开裂不易被发现等缺点;通过增加主梁和支腿的连接宽度能有效提高该门机悬臂端的静刚度,如图4所示,门式起重机的支腿在主梁平面内通常采用左右对称形式,若增大主梁和支腿的连接宽度会造成跨中静刚度富余量进一步增大;所以,寻找一种合适的门式起重机支腿结构及其与主梁的连接方式来解决上述现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形式构造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应力集中小、轮压小、轻量化、带有非对称支腿的新型门式起重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它包括主梁,所述的主梁的上侧面设置有小车,所述的主梁的下翼缘板分别通过连接板连接着左支腿和右支腿的上翼缘板,所述的主梁靠近左支腿的下侧设置有控制室,所述的左支腿和右支腿下端分别设置有大车运行机构,所述的左支腿包括上横梁A,所述的上横梁A的下侧面连接着支柱A和支柱B的上端,所述的支柱A和支柱B的下端连接在下横梁A的上侧面上,所述的支柱A和支柱B之间设置加强梁A和加强梁B,所述的加强梁A和加强梁B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柱A和支柱B的内侧,所述的加强梁A和加强梁B均与上横梁A平行,所述的右支腿包括上横梁B,所述的上横梁B下侧面连接着支柱C的上端,所述的支柱C的下端连接在下横梁B的上侧面上,所述的支柱C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斜撑杆A和斜撑杆B,所述的斜撑杆A和斜撑杆B的上端均连接在支柱C的中部,所述的斜撑杆A和斜撑杆B的下侧均连接在下横梁B的上侧面,所述的左支腿和右支腿在主梁平面内均为直角梯形。

所述的支柱A、支柱B、斜撑杆A和斜撑杆B均采用工字钢结构。

所述的左支腿为人字梯形结构。

所述主梁采用三角结构的工字钢连接而成。

所述的主梁、左支腿和右支腿均为Q235型钢。

所述的左支腿和右支腿与主梁的连接方式均采用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与支腿翼缘板对应的连接板对称倾斜与主梁下翼缘板相交,并与主梁内侧大隔板对应,与主梁下翼缘采用焊缝连接,这种结构形式构造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弯曲应力沿支撑板纤维方向传递比较均匀,应力集中小,不易产生疲劳裂纹、便于施焊;采用增大支腿靠悬臂侧的宽度B1,支腿靠跨中的宽度B2保持不变的非对称支腿形式,增大了主梁和支腿的连接宽度,这种结构形式不会造成跨中静刚度富余量的增大,具有轻量化效果;左支腿采用人字梯形结构,支柱A、支柱B、斜撑杆A和斜撑杆B均采用工字钢结构,这种轻型的支腿结构与传统的实心梯形机构相比具有重量轻、节省材料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左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右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传统的门式起重机支腿在主梁平面内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支腿的在主梁平面内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传统的门式起重机的主梁与支腿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的主梁与支腿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的主梁与支腿的连接示意图的A-A剖面图。

图中:1、小车 2、左支腿 3、控制室 4、主梁 5、右支腿 6、大车运行机构 7、上横梁A 8、支柱B 9、加强梁A 10、加强梁B 11、下横梁A 12、支柱A 13、上横梁B 14、支柱C 15、斜撑杆B 16、下横梁B 17、斜撑杆A 18、下翼缘板 19、连接板 20、上翼缘板 B1、支腿靠悬臂侧的宽度 B2、支腿靠跨中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8所示,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它包括主梁4,所述的主梁4的上侧面设置有小车1,所述的主梁4的下翼缘板18分别通过连接板19连接着左支腿2和右支腿5的上翼缘板20,所述的主梁4靠近左支腿2的下侧设置有控制室3,所述的左支腿2和右支腿5下端分别设置有大车运行机构6,所述的左支腿2包括上横梁A7,所述的上横梁A7的下侧面连接着支柱A12和支柱B8的上端,所述的支柱A12和支柱B8的下端连接在下横梁A11的上侧面上,所述的支柱A12和支柱B8之间设置加强梁A9和加强梁B10,所述的加强梁A9和加强梁B10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柱A12和支柱B8的内侧,所述的加强梁A9和加强梁B10均与上横梁A7平行,所述的右支腿5包括上横梁B13,所述的上横梁B13下侧面连接着支柱C14的上端,所述的支柱C14的下端连接在下横梁B16的上侧面上,所述的支柱C1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斜撑杆A17和斜撑杆B15,所述的斜撑杆A17和斜撑杆B15的上端均连接在支柱C14的中部,所述的斜撑杆A17和斜撑杆B15的下侧均连接在下横梁B16的上侧面,所述的左支腿2和右支腿5在主梁4平面内均为直角梯形。

本发明实施时,将与支腿翼缘板对应的连接板对称倾斜与主梁下翼缘板相交,并与主梁内侧大隔板对应,与主梁下翼缘采用焊缝连接,这种结构形式构造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弯曲应力沿支撑板纤维方向传递比较均匀,应力集中小,不易产生疲劳裂纹、便于施焊;采用增大支腿靠悬臂侧的宽度B1,支腿靠跨中的宽度B2保持不变的非对称支腿形式,增大了主梁和支腿的连接宽度,这种结构形式不会造成跨中静刚度富余量的增大,具有轻量化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带有非对称性支腿新型轻量化门式起重机,它包括主梁4,所述的主梁4的上侧面设置有小车1,所述的主梁4的下翼缘板18分别通过连接板19连接着左支腿2和右支腿5的上翼缘板20,所述的主梁4靠近左支腿2的下侧设置有控制室3,所述的左支腿2和右支腿5下端分别设置有大车运行机构6,所述的左支腿2包括上横梁A7,所述的上横梁A7的下侧面连接着支柱A12和支柱B8的上端,所述的支柱A12和支柱B8的下端连接在下横梁A11的上侧面上,所述的支柱A12和支柱B8之间设置加强梁A9和加强梁B10,所述的加强梁A9和加强梁B10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柱A12和支柱B8的内侧,所述的加强梁A9和加强梁B10均与上横梁A7平行,所述的右支腿5包括上横梁B13,所述的上横梁B13下侧面连接着支柱C14的上端,所述的支柱C14的下端连接在下横梁B16的上侧面上,所述的支柱C1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斜撑杆A17和斜撑杆B15,所述的斜撑杆A17和斜撑杆B15的上端均连接在支柱C14的中部,所述的斜撑杆A17和斜撑杆B15的下侧均连接在下横梁B16的上侧面,所述的左支腿2和右支腿5在主梁4平面内均为直角梯形,所述的支柱A12、支柱B8、斜撑杆A17和斜撑杆B15均采用工字钢结构,所述的左支腿2为人字梯形结构,所述主梁4采用三角结构的工字钢连接而成,所述的主梁4、左支腿2和右支腿5均为Q235型钢,所述的左支腿2和右支腿5与主梁4的连接方式均采用焊接。

本发明实施时,将与支腿翼缘板对应的连接板对称倾斜与主梁下翼缘板相交,并与主梁内侧大隔板对应,与主梁下翼缘采用焊缝连接,这种结构形式构造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弯曲应力沿支撑板纤维方向传递比较均匀,应力集中小,不易产生疲劳裂纹、便于施焊;采用增大支腿靠悬臂侧的宽度B1,支腿靠跨中的宽度B2保持不变的非对称支腿形式,增大了主梁和支腿的连接宽度,这种结构形式不会造成跨中静刚度富余量的增大,具有轻量化效果;左支腿采用人字梯形结构,支柱A、支柱B、斜撑杆A和斜撑杆B均采用工字钢结构,这种轻型的支腿结构与传统的实心梯形机构相比具有重量轻、节省材料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