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退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14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退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退纱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纺纱操作中,当工件缠绕后,若出现表面断纱、夹杂等问题,需退纱重新缠绕。

而当前使用的专用退纱设备设计简单,需人工持件,手工退纱,自动化程度低,耗费人力、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自动退纱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待退纱工件的位置可调夹持器和用于收拢退纱的自动收纱器;

其中,所述自动收纱器包括驱动电机和对应的电控柜,以及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而转动的收纱轮;

所述位置可调夹持器包括用于安放所述待退纱工件的夹持器,和支撑且调整所述夹持器位置的调整架;

调整所述调整架上的夹持器,以令所述待退纱工件对正所述收纱轮,并将待退纱工件上的纤维收头搭在所述收纱轮上;所述收纱轮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而转动,以将待退纱工件上的退纱缠绕于所述收纱轮上。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中,还包括退纱挡架,所述退纱穿设过所述退纱挡架后缠绕于所述收纱轮上。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中,所述自动收纱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水平支撑转轴;

所述收纱轮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撑转轴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而转动。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中,还包括联轴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水平支撑转轴同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中,所述夹持器为三爪卡盘。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中,所述调整架包括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夹持器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

在所述支撑架的端部还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通过涡轮减速器而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当转动所述手轮时,所述涡轮减速器驱动所述转动轴移动,以带动所述夹持器连同待退纱工件同步移动而对正所述收纱轮。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中,所述夹持器包括设置于待退纱工件首端的顶部顶件和设置于待退纱工件尾端的尾部顶件。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中,所述调整架包括支撑架体,所述顶部顶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的左侧,所述尾部顶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的右侧;

还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待退纱工件转动圈数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感测信号接入所述电控柜。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中,所述支撑架体的左侧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左套筒,所述支撑架体的右侧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右套筒;

所述顶部顶件具有外螺纹,并螺接于所述左套筒内;

所述尾部顶件具有外螺纹,并螺接于所述右套筒内。

本发明中通过调整架来调整设置于夹持器上的待退纱工件的位置,使其对正收纱轮,并进一步通过电控柜来调整驱动电机的转速和启停,达到控制收纱轮自动旋转退纱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自动退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自动退纱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待退纱工件(图中未示)的位置可调夹持器1和用于收拢退纱的自动收纱器2。其中,所述自动收纱器2包括驱动电机21和对应的电控柜22,以及由所述驱动电机21驱动而转动的收纱轮23。所述位置可调夹持器1包括用于安放所述待退纱工件的夹持器11,和支撑且调整所述夹持器11位置的调整架3。调整所述调整架3上的夹持器11,以令所述待退纱工件对正所述收纱轮23,并将待退纱工件上的纤维收头搭在所述收纱轮23上;所述收纱轮23由所述驱动电机21驱动而转动,以将待退纱工件上的退纱缠绕于所述收纱轮23上。在实际使用中,所述夹持器11可选用三爪卡盘来实现,既可兼顾夹持的稳固性,又可兼顾夹持时的方便调节性。

本发明中通过调整架3来调整设置于夹持器11上的待退纱工件的位置,使其对正收纱轮23,并进一步通过电控柜22来调整驱动电机21的转速和启停,达到控制收纱轮23自动旋转退纱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中,还包括退纱挡架24,所述待退纱工件的退纱穿设过所述退纱挡架24后缠绕于所述收纱轮23上,该退纱挡架24可有效防止退纱过程中退纱纤维甩出。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退纱装置中,所述自动收纱器2还包括支架25,所述支架25上设置有水平支撑转轴26;所述收纱轮23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撑转轴26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21驱动而转动。此外,还包括联轴器27;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7与所述水平支撑转轴26同轴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所述调整架3包括支撑架31;所述支撑架31上设置有转动轴32,所述夹持器11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32上。在所述支撑架31的端部还设置有手轮5,所述手轮5通过涡轮减速器6而与所述转动轴32连接;当转动所述手轮5时,所述涡轮减速器6驱动所述转动轴32移动,以带动所述夹持器11连同待退纱工件同步移动而对正所述收纱轮23。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述自动退纱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根据图2所示,所述夹持器11具体包括设置于待退纱工件7首端的顶部顶件71和设置于待退纱工件7尾端的尾部顶件72。所述调整架3则包括支撑架体8,所述顶部顶件71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8的左侧,所述尾部顶件72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8的右侧;还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待退纱工件7转动圈数的角度传感器73,所述角度传感器73的感测信号接入所述电控柜22,以供电控柜22作为控制驱动电机启停的参考信号。例如,通过在电控柜22上输入预退纱的层数,在驱动电机21的驱动下,收纱轮23自动将待退纱工件7上的纤维剥离。此时,角度传感器73自动记录退纱的层数,当到达预定的层数时,所述电控柜22即根据角度传感器73的感测信号而控制驱动电机21停止转动。

为便于调节顶部顶件71和尾部顶件72的位置,在所述支撑架体8的左侧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左套筒(图中未示),所述顶部顶件71具有外螺纹,并螺接于所述左套筒内;在所述支撑架体8的右侧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右套筒(图中未示);所述尾部顶件具有外螺纹,并螺接于所述右套筒内。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