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联轴器结构的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488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联轴器结构的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俗称蛟龙,是在化工、建材、粮食等部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输送设备,可以输送粉状、颗粒状和小块状物料。典型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驱动装置01、壳体02及螺旋体03组成,壳体02设置有进料口Pi及出料口Po,螺旋体03位于壳体02内,螺旋体03的旋转轴与驱动装置01的动力轴传动连接,驱动装置01起动后带动螺旋体03旋转,使得壳体02内的物料在螺旋体03向前挤压下向前推动。普通的螺旋输送机仅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不能实现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返料需求。此外,普通螺旋输送机的电机简单地通过闸刀来控制电源的接通/关断,安全性能不够理想。有鉴于这些缺陷,有必要对螺旋输送机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螺旋输送机返料需求及提高安全性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螺旋输送机,以便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同时对螺旋输送机的一些部件进行优化,以便提高螺旋输送机的整体性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联轴器结构的螺旋输送机,包括壳体、螺旋体及驱动装置;壳体包括输送管及输送管端盖,输送管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及返料口;螺旋体包括旋转轴和叶片,叶片装于旋转轴的中间部分并容纳于输送管内,旋转轴的端部外露于输送管并支撑于输送管端盖的支撑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经减速机及联轴器传动连接至旋转轴,其中电机配置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来控制电机电源的接通/关断,联轴器包括T型截面的第一半联轴器、T型截面的第二半联轴器、第一挡环、第二挡环及若干胀紧柱销,胀紧柱销同时穿入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的定位孔来进行定位连接,第一挡环的中心孔穿入第一半联轴器后用紧固件来与第一半联轴器进行紧固,第二挡环的中心孔穿入第二半联轴器后用紧固件来与第二半联轴器进行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机设置返料口,其外接返料管后就可以方便地实现返料;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机采用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来控制电机电源的接通/关断,其安全性能更高,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对输送管、旋转轴、叶片、支撑装置、端盖、填料盖、机座、联轴器等部件进行了优化,由此可以使得设备结构更为紧凑,这有助于提高整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螺旋输送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分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部分放大图;

图5是图2中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填料盖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输送管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C向视图;

图9是图7的D部分放大图;

图10是图9中返料盖铰接组件的分拆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螺旋体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头轴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套轴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尾轴的示意图;

图15是图2中头部端盖与机座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右视图;

图17是图15的俯视图;

图18是图2中尾部端盖的示意图;

图19是图2中联轴器的分拆示意图;

图20是图2中电机的电气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原理及工作过程,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2~图20示出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及部分部件的结构。该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管8、头部端盖7、尾部端盖11、旋转轴9、叶片及电机1,头部端盖7和尾部端盖11分别固定安装于输送管8的头部和尾部,输送管8的头部设置进料口P1、输送管的尾部设置出料口P2,且输送管在出料口的上方设置返料口P3;旋转轴9的中间部分安装叶片,装有叶片的旋转轴9的中间部分容纳于输送管8内,旋转轴9的两端外露于头部端盖7和尾部端盖11,且旋转轴9的两端分别由头部端盖7和尾部端盖11上固定安装的支撑装置进行支撑;电机1经减速机2及联轴器3传动连接至旋转轴9,其中的电机1配置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来控制电机电源的接通/关断。以下结合图2~图20,对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2,示出螺旋输送机的基本结构。该螺旋输送机由电机1、减速器2、联轴器3、头部支撑装置4a、头部填料盖5a、头部填料6a、头部端盖7、输送管8、旋转轴9、右旋叶片10a、左旋叶片10b、尾部端盖11、尾部填料6b、尾部填料盖5b、尾部支撑装置4b及机座12等部件构成,具体结构如下。

头部端盖7固定安装于输送管8的头部,尾部端盖11固定安装于输送管8的尾部,由此形成螺旋输送机的壳体;头部支撑装置4a固定安装于头部端盖7,尾部支撑装置4b固定安装于尾部端盖11,叶片(包括右旋叶片10a、左旋叶片10b)固定安装于旋转轴9的中间部分,装有叶片的旋转轴9的中间部分容纳于输送管8内,旋转轴9的两端外露于头部端盖7和尾部端盖11,且旋转轴9的两端分别由头部支撑装置4a和尾部支撑装置4b支撑,由此构成螺旋输送机的螺旋体;电机1装于机座12上,该电机经减速器2、联轴器3传动连接旋转轴9,由此构成螺旋输送机的驱动装置,以便驱动螺旋输送机的螺旋体转动,从而使得壳体内的物料在螺旋体向前挤压下向前推动。

上述螺旋输送机在输送管8的头部设置进料口P1,输送管8的尾部设置出料口P2,输送管8在出料口P2的上方设置返料口P3,输送管8的轴线与水平面夹20°~30°夹角,进料口P1的轴线与出料口P2的轴线与输送管8的轴线分别夹60°~70°,返料口P3的轴线垂直于输送管8的轴线,由此构成为倾斜式螺旋输送机。由于设置有返料口P3,在某些情况下(如关闭出料口或减小出料口开度)可以通过外接返料管进行返料;可以理解的是,也可在壳体内物料堵塞时通过该返料口可以进行清理。此外,由于电机1配置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来控制电机电源的接通/关断,因而可以提高螺旋输送机的安全性能,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

特别地,叶片包括右旋叶片10a及左旋叶片10b,右旋叶片10a及左旋叶片10b分别焊接于旋转轴9上,其中:右旋叶片10a位于头部端盖7与出料口P2之间,用于将物料推进到出料口P2;左旋叶片10b位于尾部端盖11与返料口P3之间,用于将需要返料的物料推进到返料口P3。此外,头部端盖7中装有头部填料6a来填充头部端盖7与旋转轴9的间隙,且头部填料6a用头部填料盖5a进行封堵;尾头部端盖11中装有尾部填料6b来填充尾部端盖7与旋转轴9的间隙,且尾部填料6b用尾部填料盖5b进行封堵,这样螺旋输送机的螺旋体与壳体之间具有较好的端部密封性,对于输送粉尘状物料较为有利。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对螺旋输送机的部件进行改进,以便使得螺旋输送机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整机性能,进一步说明如下。

参见图3,示出螺旋体的头部安装结构。头部端盖7固定安装于输送管8头部,头部支撑装置4a固定安装于头部端盖7,旋转轴9的头部一端外露于头部端盖7并由头部支撑装置4a支撑,且头部端盖7中装有头部填料6a来填充头部端盖7与旋转轴9的间隙,该头部填料6a用头部填料盖5a进行封堵,这种头部安装结构较为紧凑,且密封性较好。

参见图4,示出螺旋体的尾部安装结构。尾部端盖11固定安装于输送管8尾部,尾部支撑装置4b固定安装于尾部端盖11,旋转轴9的尾部一端外露于尾部端盖11并由尾部支撑装置4b支撑,由此使得螺旋体的尾部紧凑地安装于输送管8上;尾部端盖11中装有尾部填料6b来填充尾部端盖11与旋转轴9的间隙,该尾部填料6b用尾部填料盖5b进行封堵,这种尾部安装结构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参见图5,示出头、尾部支撑装置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头部支撑装置4a、尾部支撑装置4b采用了相同的结构,因而两者统一用支撑装置4来表示。该支撑装置4为带座轴承式的结构,其包括支撑座41、外圈42、滚珠43及内圈44:支撑座41固定安装到头部/尾部端盖上,具体可在支撑座41开设螺孔,其中可穿设螺栓螺母等紧固件来将支撑座41固定安装到头部/尾部端盖上;外圈42贴紧支撑座41,且外圈42的两端分别用端板进行限位;多个滚珠43夹装于外圈42和内圈44之间进行滚动,且多个滚珠43在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内圈上44支撑穿入的旋转轴9,该内圈上44相应开设螺纹孔45,以便在其中穿设螺钉等紧固件来将内圈上44紧固于旋转轴9上。这种支撑装置4的结构简单,安装起来较为方便。

参见图6,示出头、尾部填料盖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头部填料盖5a、尾部填料盖5b采用了相同的结构,因而两者统一用填料盖5来表示。该填料盖5具有T型截面的填料盖本体51及若干紧固螺柱54,填料盖本体51的中间开设填料盖轴孔52来穿设旋转轴9,填料盖本体51的边缘均匀分布若干填料盖螺孔53,其中可穿设紧固螺柱54来与头部/尾部端盖中的填料匣紧固在一起,由此对其中的填料进行封堵。这种填料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较好。

参见图7,示出输送管的结构。该输送管8的管体82上设置头部法兰81及尾部法兰812,以便分别来固定连接头部端盖7及尾部端盖11,管体82接近头部的位置开设进料口P1,管体82接近尾部的位置开设出料口P2,管体82在出料口P2的上方开设返料口P3,其中进料口P1的轴线与出料口P2的轴线与输送管8的轴线分别夹60°~70°,返料口P3的轴线垂直于输送管8的轴线。此处,进料口P1的进料侧壁83带有进料口环边84,进料口P2的出料侧壁813带有出料口环边814,返料口P3的返料侧壁815带有返料口环边816,且返料口P3上安装返料口盖87,该返料口盖87关闭时不能返料,开启时则可进行返料。

参见图8,示出返料口盖与管体的结构。返料口盖87通过两组返料口盖铰接组件安装于返料口P3处,其中每一返料口盖安装组件由L形动臂88、一字形定臂89及销轴810、插销811构成。这两组返料口盖铰接组件安装于返料口P3位置,使得返料口盖87铰接到返料口P3处进行翻转。由此,通过翻转返料口盖87,可以控制是否返料。

参见图9,示出返料口盖铰接组件的结构。返料口盖铰接组件具体包括一组(如两个)L形动臂88与一字形定臂89,L形动臂88的第一个折边与返料口盖87固定连接(可为焊接),L形动臂88的第二个折边与一字形定臂89通过销轴组件(包括销轴810、插销811)铰接,一字形定臂89与返料口P3的返料侧壁815固定连接(可为焊接),由此使得返料盖87铰接到返料口P3处。这样,对返料口盖87进行翻转,就可以方便地开启/关闭返料口P3。

参见图10,示出返料口盖铰接组件的结构。一字型定臂的定臂本体891焊接于返料口P3的返料侧壁,一字型定臂的定臂本体891上开设定臂销孔892。L型动臂的动臂本体881的第一个折边焊接返料口盖,L形动臂的动臂本体881的第二个折边上焊接环形基片883,环形基片883上开设动臂销孔882;销轴810穿过动臂销孔882和定臂销孔892后,再用插销811进行轴向定位,由此形成铰接结构,即L形动臂88可绕一字形定臂89旋转,最终可带动返料口盖87进行翻转。

参见图11,示出螺旋体的结构。螺旋体由旋转轴9及叶片组成,其中,旋转轴9由头轴91、套轴92及尾轴93构成,头轴91套装于套轴92的头部并用螺栓95、螺母96及螺钉97紧固,尾轴93套装于套轴92的尾部并用螺栓95、螺母96及螺钉97紧固,这种旋转轴9结构降低了加工、安装难度。叶片固定安装于旋转轴9的中间部分(即套轴92)上,其中叶片具体包括右旋叶片10a及左旋叶片10b,所述的右旋叶片10a焊接于套轴92上头部至出料口P2之间的位置,所述的左旋叶片10b焊接于套轴92上尾部至返料口P3之间的位置,这样右旋叶片10a可以较好地推动物料前移到出料口P2,而左旋叶片10b则可以在一定程度推定某些需要返料的物料后移到出料口P3,这样就较好地实现了出料和返料的功能。

参见图12,示出头轴的结构。头轴91顺次包括联轴器安装段911、头部支撑装置安装段912、头部端盖安装段913及套轴安装段914,其中:联轴器安装段911上设置键槽910,其中可装入键来对旋转轴9与联轴器3周向定位;套轴安装段914设置头轴定位孔914及头轴紧固孔914,以便相应穿设螺栓95、螺母96及螺钉97等定位紧固件来与套轴92定位紧固,由此使得头轴91与套轴92成为一个整体。

参见图13,示出套轴的结构。套轴92包括套轴本体923,套轴本体923上焊接叶片(包括右旋叶片10a及左旋叶片10b),套轴本体923的头部设置套轴头部定位孔921、套轴头部紧固孔922,以便相应穿设螺栓95、螺母96及螺钉97等定位紧固件来与头轴91定位紧固;套轴本体923的尾部设置套轴尾部定位孔925、套轴尾部紧固孔924,以便相应穿设螺栓95、螺母96及螺钉97等定位紧固件来与尾轴93定位紧固,由此使得套轴92与头轴91及尾轴93成为连为一体。

参见图14,示出尾轴的结构。尾轴93顺次包括套轴安装段933、尾部端盖安装段934及尾部支撑装置安装段935,其中:套轴安装段933设置尾轴定位孔932及尾轴紧固孔931,以便相应穿设螺栓95、螺母96及螺钉97等定位紧固件来与套轴92定位紧固,从而使得尾轴93与套轴92连为一体。

同时参见图15~图17,示出头部端盖与机座的结构。头部端盖7与机座12连成一体,由此构成带座头部端盖。头部端盖7包括头部填料匣71、头部盖板72、头部支筒73及头部支撑座板74:头部支筒73的两端分别与头部盖板72及头部支撑座板74固定连接(可焊接);头部填料匣71位于头部支筒73内部并与头部盖板72固定连接,该填料匣71中安装头部填料6a(优选为油浸石棉盘根),并用头部填料盖5a封堵;头部盖板72固定安装至输送管82的头部法兰81;头部支撑座板74固定安装头部支撑装置4a。这样,头部端盖7在起到密封输送管82头部的同时,还起到安装头部支撑装置4a的作用。机座12由两肋板121及一底板122组成U型结构,底板122上部安装两垫板123来安装电机减速机,底板122下部安装筋板124增强机座12的强度。上述肋板121、底板122及筋板124均与头部端盖7的头部座板72固定连接,由此使得头部端盖7与机座12连为一体。

参见图18,示出尾部端盖的结构。该尾部端盖11包括尾部填料匣111、尾部盖板112、尾部支筒113及尾部支撑座板114:尾部支筒113的两端分别与尾部盖板112及尾部支撑座板114固定连接;尾部填料匣111位于尾部支筒113内部并与尾部盖板112固定连接,该尾部填料匣71中安装尾部填料6b(优选为油浸石棉盘根),并用尾部填料盖5b封堵;尾部盖板112固定安装至输送管82的尾部法兰812;尾部支撑座板114固定安装尾部支撑装置4b。这样,尾部端盖11在起到密封输送管82尾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安装尾部支撑装置4b的作用。

参见图19,示出联轴器的结构。该联轴器3包括T型截面的第一半联轴器31、T型截面的第二半联轴器32、第一挡环34、第二挡环35及若干胀紧柱销33(可选为尼龙材料支撑);第一半联轴器31设置轴孔311、定位销孔312及封装孔313;第二半联轴器32设置转轴321、多个定位孔322及多个连接孔323;胀紧柱销33同时穿入第一半联轴器31的定位孔312、第二半联轴器32的定位孔322中进行定位;第一挡环34的中心孔342穿入第一半联轴器31后,在第一挡环34的封装孔341与第一半联轴器31的封装孔323中装入紧固件(如螺栓螺母等)进行紧固;第二挡环35的中心孔352穿入第二半联轴器35后,在第二挡环35的封装孔351与第二半联轴器32的封装孔323中装入紧固件进行紧固。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结构简单的联轴器,由此可将旋转轴9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两个半联轴器应分别设置键槽,以便装入定位键来对相应转轴轴向定位,不再赘述。

参见图20,示出电机的电气接线结构。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的电机1优选为三相电机,其具有三相接线端子(电机线一U1、电机线二V1、电机线三W1)。为了可靠地接通/关断电机电源,电机的电气接线采用以下方式:供电设备(如配电柜,图未示出)的出线端子的三相电源线(电源线一L1、电源线二L2、电源线三L3)经主回路断路器QF1、交流接触器KM对应接至电机的三相电机线(电机线一U1、电机线二V1、电机线三W1);控制回路断路器QF2的输入端接三相电源线中的两路(电源线二L2、电源线三L3),控制回路断路器QF2的一输出端2接交流接触器KM线圈的一个接线端,控制回路断路器QF2的另一个输出端1经开关按钮SB输出端3接交流接触器KM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按下开关按钮SB,交流接触器KM线圈得电吸合,交流接触器KM的三相主触点闭合,电机得电运转。按住开关按钮SB的时间即为电机点动运转时间。松开开关按钮SB,交流接触器KM线圈断电释放,交流接触器KM的三相主触点断开,电机失电停止运转。如此接线之后,可以通过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来控制电机电源的接通/关断,有利于使得螺旋输送机安全性能更高,有利于减少事故。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