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1114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俗称绞龙,如图1所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输送设备,由钢材制成,可用于输送粉末或固体颗粒等化工、建筑用料,螺旋输送机已经是一种技术成熟的定型设备,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工况、物料特性等直接向设备厂家订购。但螺旋输送机并非尽善尽美,输送的过程中,螺旋轴3上的旋叶2会对输送料施加轴反向力,在输送体积较小、流动性好的物料时,物料在轴反向力的作用下会朝上移动,进入进料口1,即出现返料的现象,导致理论输送量大于实际输送量,从而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针对送料量不足的问题,可以增大设备参数,但直接成本和运行成本都将提高,这与企业的经营方针背道而驰。所以,有必要对螺旋输送机进行改进,解决输送时的返料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输送机,避免返料情况的发生,保障物料输送量达到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螺旋轴、进料口、旋叶,所述进料口处的所述旋叶上设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延伸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与螺旋轴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与所述旋叶通过铆接或焊接或螺接或其它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远离所述旋叶的一端设有朝向螺旋轴的弯折部。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沿螺旋轴的轴向长度是所述旋叶螺距的1/4-3/5。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沿螺旋轴的轴向长度是所述旋叶螺距的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物料本身的所受重力不足以抵消旋叶的轴向反力时,挡圈能够有效的挡回要向上的物料,提高物料输送量和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螺旋输送机;

图2为实施例一的螺旋输送机;

图3为实施例二的螺旋输送机;

标号说明:

1、进料口;2、旋叶;3、螺旋轴;4、挡圈;5、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进料口处的旋叶上设置延伸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反的挡圈,有效的挡回了要返回进料口的物料。

请参照图2,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螺旋轴、进料口、旋叶,所述进料口处的旋叶上设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延伸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反。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的挡回要向上返回进料口的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与所述旋叶通过铆接或焊接或螺接或其它方式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专用的螺旋输送机旋叶和挡圈可以选择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增强挡圈的稳定性;多用的螺旋输送机旋叶和挡圈选择螺接或其它方式连接,运送质量大的物料时可以选择拆卸挡圈,增加进料口实际进料量。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远离所述旋叶的一端设有朝向螺旋轴的弯折部。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以进一步的挡回要向上返回进料口的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轴向长度是所述旋叶螺距的1/4-3/5。

优选的,所述挡圈轴向长度为所述旋叶螺距的1/2。

由上述描述可知,不同的物料抵抗旋叶轴向反力的能力不同,有向上返回进料口趋势的物料可返回区域大小也就不同,不同轴向长度的挡圈能阻挡不同的物料返料。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与螺旋轴平行。

由上述描述可知,挡圈与螺旋轴平行能最大限度的增加旋叶之间的实际容积,便于旋叶之间容纳更多物料。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螺旋轴3、进料口1、旋叶2,在所述进料口1处的所述旋叶2的外缘设置一延伸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相反的挡圈4。当运输质量小体积小的物料时,物料由于自身承受的重力比旋叶2施加的轴向反力小,物料会延轴向反力方向运动,在进料口处就会向上返回进料口,出现返料现象,所述挡圈4能够阻挡住物料返回路径,避免返料现象。挡圈尺寸过大会减小进料口实际进料量,因此,所述挡圈4轴向长度优选是所述旋叶2螺距的1/4-3/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圈4轴向长度为所述旋叶2螺距的1/2。根据物料的不同可选择不同轴向长度的挡圈,同时还可以选择改造进料口,使进料口理论进料量增大,从而使实际进料量增大。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挡圈进行的进一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在所述挡圈4远离所述旋叶2的一端设置一朝向螺旋轴3的弯折部5。在挡圈4轴向长度稍短的话,物料会从挡圈4末端挤出,使得挡圈4不能完全挡回返料时,弯折部5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挡回返料,弯折部5可以是折角也可以是圆弧,优选圆弧弯折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输送机,能够有效避免返料情况的发生,保障物料输送量达到要求,提高输送效率,降低输送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