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汽车顶棚的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4963阅读:1172来源:国知局
适于汽车顶棚的包装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汽车顶棚的包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顶棚包装多数不是专用包装箱,包装方式不一,内部防护不合理,海外损坏比例大,方案设计不能综合考虑集装箱配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汽车顶棚的包装箱,目的是满足对汽车顶棚的包装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适于汽车顶棚的包装箱,包括下箱盖、设置于下箱盖上且内部中空的围框、设置于围框内部且用于汽车顶棚定位的内衬装置和用于封闭围框顶部开口的上箱盖。

所述内衬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多个限位衬垫,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分别并排设置多个,多个限位衬垫分布在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四周。

所述底板为矩形板,所述限位衬垫设置于底板的四个侧边处。

所述第一支撑垫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两个,两个第一支撑垫处于与底板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二支撑垫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两个,两个第二支撑垫处于与底板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一支撑垫和所述第二支撑垫的顶面为用于与汽车顶棚接触的圆弧面。

所述第一支撑垫和所述第二支撑垫的材质为EPE。

所述限位衬垫的材质为EPE。

所述上箱盖和所述下箱盖的材质为AB瓦楞纸板。

所述围框的材质为AA瓦楞纸板。

本实用新型适于汽车顶棚的包装箱,能够满足汽车顶棚的包装要求,结构简单,材料环保,成本低,方便生产、组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箱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汽车顶棚与内衬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围框;2、上箱盖;21、上盖板;22、上围板;3、下箱盖;31、下盖板;32、下围板;4、内衬装置;41、底板;42、第一支撑垫;43、第二支撑垫;44、限位衬垫;5、汽车顶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于汽车顶棚的包装箱,包括下箱盖3、设置于下箱盖3上的围框1、设置于围框1内部且用于汽车顶棚定位的内衬装置4和用于封闭围框1顶部开口的上箱盖2,下箱盖3用于封闭围框1的底部开口且用于承载围框1内的内衬装置4。

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围框1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矩形框,围框1的材质为AA瓦楞纸板,围框1是由一片AA瓦楞纸板按规定尺寸裁切订合形成的。内衬装置4放置于围框1内的矩形空腔中,上箱盖2盖在围框1的顶部开口将围框1的顶部封闭,围框1的底部开口由下箱盖3封闭。

如图1和图2所示,上箱盖2和下箱盖3的材质为AB瓦楞纸板,上箱盖2和下箱盖3分别由一片AB瓦楞纸板一次成型的。上箱盖2包括上盖板21和与上盖板21垂直连接的四个上围板22,上盖板21为矩形板,四个上围板22分别与上盖板21的一个侧边连接,四个上围板22依次连接且包围形成周向封闭的矩形框,矩形框用于套在围框1上,使上箱盖2能够固定在围框1上,上盖板21盖住围框1的顶部开口。下箱盖3与上箱盖2的结构类似,下箱盖3包括下盖板31和与下盖板31垂直连接的四个下围板32,下盖板31为矩形板,四个下围板32分别与下盖板31的一个侧边连接,四个下围板32依次连接且包围形成周向封闭的矩形框,围框1嵌入由四个下围板32包围形成的矩形框中,使围框1能够固定在围框1下箱盖3上,下盖板31封闭围框1的底部开口。设置这种结构的上箱盖2和下箱盖3与围框1配合,可以提高包装箱整体的强度,材料环保,成本低,方便生产、组装和拆卸。

如图2和图3所示,内衬装置4包括底板41以及设置于底板41上的第一支撑垫42、第二支撑垫43和多个限位衬垫44,第一支撑垫42和第二支撑垫43分别并排设置多个,多个限位衬垫44分布在第一支撑垫42和第二支撑垫43的四周。底板41为矩形板,底板41的尺寸与围框1的内部矩形空腔的尺寸大小相等。底板41与上盖板21和下盖板31相平行,限位衬垫44竖直设置于底板41的四个侧边处,且底板41的两个长边和两个宽边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置一个限位衬垫44。限位衬垫44的作用是竖直方向上对放置于围框1内的汽车顶棚整体进行限位,防止汽车顶棚晃动,防止汽车顶棚与外侧的围框1之间产生磨损。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垫42在底板41上设置两个,两个第一支撑垫42处于与底板4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二支撑垫43在底板41上设置两个,两个第二支撑垫43处于与底板4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而且各个第一支撑垫42与一个第二支撑垫43处于与底板4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即两个第一支撑垫42和两个第二支撑垫43在四个限位衬垫44的中心处呈矩形分布。作为优选的,为适应汽车顶棚的形状,第一支撑垫42和第二支撑垫43的顶面为用于与汽车顶棚接触的圆弧面,圆弧面的轴线与底板4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以确保第一支撑垫42和第二支撑垫43能够与汽车顶棚很好的吻合,有利于汽车顶棚均匀受力。

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第一支撑垫42和第二支撑垫43的顶面为圆弧面,因此第一支撑垫42的顶面具有一个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第二支撑垫43的顶面具有一个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第一最高点位置与底板41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最高点位置与底板41的垂直距离,而且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位于第一最高点位置与第二最高点位置之间,这样有利于第一支撑垫42和第二支撑垫43与汽车顶棚更好的吻合,对汽车顶棚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的,第一支撑垫42和第二支撑垫43的材质为EPE(可发性聚乙烯),限位衬垫44的材质为EPE(可发性聚乙烯)。

第一支撑垫42、第二支撑垫43和限位衬垫44与底板41为粘接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