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码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837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码垛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卤制品食品行业中,生产流水线上的最后工位是码垛工位,在码垛工位上,一般是由工人人工对包装好的周转箱码垛到托盘上,再由叉车进行搬运拖走,这样由人工码垛的工作模式非常耗费人力,不仅对工人身体十分劳累,而且容易出现失误摔坏周转箱,并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若企业需要提高产量,则需要大量的工人以确保生产,使得企业的人工和管理成本增加,在当前人工成本日益上涨的情况下,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因此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现在急需一种减少人工劳动,而且错误率低的生产模式来替代人工码垛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码垛系统,这种码垛系统能替代人工码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搬运工人只需对一个工位供应空的托盘,减少了人工劳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码垛系统,所述机器人码垛系统用于码垛周转箱,包括:

输送周转箱的输送装置;

机器人,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工作半径内,所述机器人工作半径内还设有码垛工位和一托盘工位,所述码垛工位分布于所述托盘工位两侧,所述码垛工位上设有托盘,所述托盘工位上设有托盘;

夹具,所述夹具与所述机器人相连,用于抓取所述周转箱和托盘;

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机器人信号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用于抓取周转箱,所述第二夹具用于抓取托盘,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条输送带,每条所述输送带对应一个所述码垛工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机器人码垛系统包括栅栏,所述栅栏三面围绕所述机器人形成工作区,未设置栅栏的一面设有托盘通道,所述托盘通道用于所述托盘进出所述机器人码垛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机器人码垛系统包括一电控柜,所述电控柜设置在所述栅栏所围空间的外侧,所述电控柜连接所述机器人和输送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和输送装置的动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托盘通道旁,用于检测是否有外物进入所述机器人码垛系统;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码垛工位旁,用于检测所述码垛工位上是否有托盘;

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一侧,用于检测所述输出端是否有周转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夹具为吸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器人码垛系统能替代人工码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搬运工人只需对一个工位供应空的托盘,减少了人工劳动。该机器人码垛系统通过设置托盘工位和多条输送带,并设计能即能抓取物料箱,又能抓取托盘的机器人夹具,使工人只用往托盘工位搬运空的托盘,减少了搬运空的托盘的路径,即提高了机器人的使用效率,机器人即码物料箱又码托盘,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器人码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带,2-周转箱,3-机器人,4-码垛工位,5-托盘工位,6-夹具,61-第一夹具,62-第二夹具,7-栅栏,8-托盘通道,9-感应装置,91-第一传感器,92-第二传感器,93-第三传感器,10-电控柜,11-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码垛系统,机器人码垛系统用于码垛周转箱2,包括输送装置1;机器人3,输送装置1设置于机器人3工作半径内,机器人3工作半径内还设有码垛工位4和一托盘工位5,码垛工位4对称分布于托盘工位5两侧,码垛工位4上设有托盘11,码垛工位4上的托盘11上放置周转箱42,托盘工位5上设有空的托盘11;夹具6,夹具6与机器人3相连,用于分别抓取周转箱2和空拖盘11;感应装置9,感应装置9与机器人3通过信号连接。

夹具6包括用于抓取周转箱2至码垛工位4上的托盘11的第一夹具61和用于抓取托盘工位5上的托盘11至码垛工位4的第二夹具62,第一夹具61和第二夹具62一体化设置,第一夹具61为能吸取周转箱2的吸盘。操作工仅仅需将指定数量托盘11整齐码放在托盘工位5上,托盘工位5上剩余托盘11数量由系统记录储存,方便机器人3确定位置抓取。

输送装置1包括两条输送带,每条输送带对应一个码垛工位4,两条线产品可不一样,也可独自启动单条线。此布局为改良点,提高了空间使用率的同时,提高了机器人3的使用率。

感应装置9包括第一传感器91,第一传感器91设置于托盘通道8旁,用于检测是否有外物进入机器人码垛系统,第一传感器91感应到人员进出时,机器人自动停止,防止机械伤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91为光电栅栏,光电栅栏发射红外线,当有外物阻挡红外线光时,系统报警有外物入侵。

第二传感器92,两个第二传感器92分别设置于两个码垛工位4旁,码垛工位4用于检测码垛工位4上是否有托盘11;当第二传感器92感应到码垛工位4上的托盘11被取走,系统将自动控制机器人3利用第二夹具62抓取托盘工位5上的托盘11码放在码垛工位4上。如此提高机器人的使用效率,即码箱子又码托盘,而且降低了人工劳动力。

第三传感器93,两个第三传感器93分别设置于两条输送装置1中栅栏内侧输送带的输出端一侧,用于检测输出端是否有周转箱2。

机器人码垛系统包括栅栏7,栅栏7三面围绕机器人3形成工作区,未设置栅栏7的一面设有托盘通道8,托盘通道8用于托盘11进出所述机器人码垛系统,栅栏7组成防护网,方便人员进出;栅栏 7设有供输送装置1输送周转箱2的开口,输送带由栅栏7分为内、外两条,且各自独立启停。当栅栏7内侧输送带末端的第三传感器93检测到已有周转箱2就位,栅栏外侧输送带停止运动,此时在内、外两条输送带之间设有挡板传感器,当挡板传感器检测到周转箱2经过,在内、外两条输送带之间升起挡板,阻挡栅栏外侧的周转箱2进入栅栏内侧输送带,保证栅栏内侧输送带仅有一个周转箱2,方便机器人抓取。

机器人码垛系统包括一电控柜10,电控柜10包括操作面板及手柄,电控柜10设置在栅栏7所围空间的外侧,电控柜10连接机器人3和输送装置1,用于控制机器人3和输送装置1的动作。

当输送带末端有周转箱2时,系统检测码垛工位4上有没有托盘11,如果没有检测到托盘,则机器人从托盘工位5抓取托盘11至码垛工位4;如果检测到托盘,系统自动控制机器人3使用第一夹具61将周转箱2吸起,按照指定的码垛方式堆码在码垛工位4上的托盘11上;第一夹具61可360度旋转,保证周转箱2贴标的一面朝外,方便扫码入库。当码垛工位4上的托盘11上周转箱42码垛满了,系统灯亮提示操作人员通过托盘通道8进入栅栏7从码垛工位4叉走满载的托盘11,机器人从托盘工位5上抓取托盘11放至码垛工位4,开始新的码垛。当托盘工位5上缺少托盘11时,操作人员从系统外搬运若干托盘11通过托盘通道8进入栅栏7码垛到托盘工位5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器人码垛系统能替代人工码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搬运工人只需对一个工位供应空的托盘,减少了人工劳动。该机器人码垛系统通过设置托盘工位和多条输送带,并设计能即能抓取物料箱,又能抓取托盘的机器人夹具,使工人只用往托盘工位搬运空的托盘,减少了搬运空的托盘的路径,即提 高了机器人的使用效率,机器人即码物料箱又码托盘,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