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355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乘客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乘客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升降机及自动步行道等乘客传送装置中,扶手带在栏杆上移动。使该扶手带移动的方法为:在处于桁架内部的扶手带轮上卷绕扶手带,使扶手带轮与驱动台阶的台阶驱动链轮同步旋转来驱动。

此时,扶手带的外周面配置多个按压辊,各按压辊将扶手带向扶手带轮强烈按压,从而确保扶手带轮与扶手带的摩擦来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作为乘客传送装置的先行技术,公开有日本国特许公开公报2006-193295A。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为向扶手带施加较大的驱动力,会出现以下问题。即,当加大各按压辊的按压力时,在乘客传送装置夜间停止时,扶手带的相同部分夹入扶手带轮与按压辊之间的状态,扶手带的该部分残留按压辊的圧痕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不会加大按压辊的按压力,而能够增大扶手带的驱动力的乘客传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所示的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的特征。

(权利要求1)

一种乘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机械室,其设置在所述桁架上;驱动装置,其包含在所述机械室内设置的马达;左右一对台阶驱动链轮,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旋转;多个台阶,其通过左右一对台阶驱动链轮来驱动,并连结成为环状;左右一对扶手带轮,其与所述台阶驱动链轮同步旋转;左右一对扶手带,其分别卷绕到左右一对所述扶手带轮而被驱动;多个按压辊,其配置在述扶手带轮的外周部,并按压所述扶手带;旋转机构,其使所述各按压辊沿所述扶手带轮的旋转方向旋转。

(权利要求2)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各按压辊的旋转轴同轴设置的辊链轮,以及架设在所述各辊链轮上的环状辊链,驱动所述辊链,使所述各辊链轮向相同方向旋转。

(权利要求3)

在多个所述辊链轮中,第1辊链轮上,在所述扶手带轮侧挂有所述辊链,在与所述第1辊链轮邻接的第2辊链轮上,在所述扶手带轮的相反侧挂有所述辊链,与所述第2辊链轮邻接的第3辊链轮上,在所述扶手带轮侧还挂有所述辊链。

(权利要求4)

在多个所述辊链轮中,第1辊链轮上,在所述扶手带轮侧挂有所述辊链,在与所述第1辊链轮邻接的第2辊链轮上,在所述扶手带轮的相反侧挂有所述辊链,与所述第2辊链轮邻接的第3辊链轮上,在所述扶手带轮的相反侧挂有所述辊链,与所述第3辊链轮邻接的第4的辊链轮上,在所述扶手带轮侧还挂有所述辊链。

(权利要求5)

所述辊链挂设在与所述台阶驱动链轮同轴设置的辊主链轮上。

(权利要求6)

与所述台阶驱动链轮同轴设置有传导驱动链轮,

与所述扶手带轮同轴设置有传导从动链轮,

在所述传导驱动链轮与所述传导从动链轮之间架设环状传导链。

(权利要求7)

邻接的所述按压辊的旋转轴由一对连接板从两侧旋转自如地夹持,所述各按压辊连结成链状。

(权利要求8)

处于连结成所述链状的最末一端部的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固定在所述桁架上。

(权利要求9)

处于连结成所述链状的最末另一端部的所述连接板的端部通过施力机构固定在所述桁架上,通过所述施力机构将所述各按压辊向所述扶手带轮按压。

(权利要求10)

所述乘客传送装置为自动升降机或者自动步行道。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乘客传送装置,能够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装置,其因为通过多个按压辊按压扶手带并使其向与扶手带轮相同方向旋转,从而使扶手带的驱动力变大,同时按压辊旋转,不需要施加像以前那样的较强的按压力,即使多个按压辊长时间按压扶手带的相同部分,也不会留下按压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升降机的侧视图。

图2是自动升降机的桁架上的台阶驱动链轮与扶手带轮的侧视图。

图3是从侧面观察按压辊群放大图。

图4是俯视观察按压辊群的放大图。

图5是变形例1的按压辊群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乘客传送装置适用于自动升降机10的情况。

(1)自动升降机10

基于图1说明自动升降机10的结构。图1是从侧面观察自动升降机10的说明图。

作为自动升降机10的构架的桁架12横跨建筑物1的上层与下层,并由支承角2、3支承。

处于桁架12的上端部的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置有使台阶30行驶的驱动装置18、左右一对台阶驱动链轮24,24以及左右一对扶手带轮27,27。该驱动装置18包括:由感应电动机(感应马达)构成的马达20、减速器、安装在该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输出链轮、通过该输出链轮驱动的驱动链22、以及使马达20的旋转停止且保持停止状态的电磁制动器。通过该驱动链22使台阶驱动链轮24旋转。左右一对台阶驱动链轮24,24与左右一对扶手带轮27,27通过传导链102连结并旋转。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马达20及电磁制动器等的控制装置50。

处于桁架12的下端部的下层侧的机械室16内设置有台阶从动链轮26。在上层侧的台阶驱动链轮24与下层侧的台阶从动链轮26之间挂有左右一对环状台阶链28,28。即,在左右一对台阶链28,28上等间隔安装有多个台阶30的前轮301。该前轮301沿着固定在桁架12上的未图示的导向轨行驶,同时与处于台阶驱动链轮24的外周部上的凹部23及处于台阶从动链轮26的外周部的凹部分别卡合并上下翻转。另外,后轮302沿固定在桁架12上的导向轨25行驶。

桁架12的左右两侧垂直设置有左右一对栏杆36,36。该栏杆36的上部设置有扶手轨39,环状扶手带38沿该扶手轨39移动。栏杆36的上层侧的正面下部设置有上层侧的正面护裙板40,下层侧的正面下部设置有下层侧的正面护裙板42,作为扶手带38的出入口的入口部46,48分别从正面护裙板40,42突出。

栏杆36的侧面下部设置有护裙板44,台阶30在左右一对护裙板44,44之间行驶。在上下层的护裙板44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操作屏52,56、扬声器54,58。

扶手带38从上层侧的入口部46侵入正面护裙板40内,并通过由多个导向辊92构成的导向辊群64挂设在扶手带轮27上,其后,通过由多个导向辊94构成的导向辊群66在护裙板44内移动,从下层侧的入口部48露出至正面护裙板42外。并且,扶手带38,通过扶手带轮27与台阶驱动链轮24同时旋转,从而与台阶30同步移动。另外,具有由多个按压辊72构成的按压辊群70,其将行驶的扶手带38向多个旋转的扶手带轮27按压。

作为上层侧的左右一对护裙板44,44的乘降口,上层侧的乘降板32水平设置在机械室14的天花板面上。作为下层侧的左右一对护裙板44,44的乘降口,下层侧的乘降板34水平设置在机械室16的天花板面上。上层侧的乘降板32的前端设置有梳齿状的梳状件60,台阶30侵入该梳状件60。另外,下层侧的乘降板34的前端也设置有梳齿状的梳状件62。

(2)扶手带38的驱动结构

然后,基于图2~图4说明扶手带38的驱动结构。

如图2所示,扶手带轮27的下侧卷绕有扶手带38,其外周部以上述方式配置有按压辊群70。该按压辊群70由多个按压辊72构成,邻接的2个按压辊72,72被转动自如地夹持在构成链的一对连接板74上。1枚连接板74具有2个轴承,分别旋转自如地嵌入按压辊72的旋转轴76,1个旋转轴76嵌入1枚连接板74的轴承和与之邻接的另一枚连接板74的轴承。由此,多组一对连接板74通过按压辊72的旋转轴76被连结为链状。

如图4所示,被一对连接板74夹持的按压辊72的旋转轴76从一方的连接板74突出,辊链轮78固定在该旋转轴76上。

如图2所示,位于连结的最下侧的连接板74的下端部通过固定部件112固定在桁架12上。

如图2所示,处于连结的最上侧的连接板74的上端通过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支承部件80固定在桁架12上。弹簧支承部件80由线圈弹簧82、螺钉棒84、固定端86及移动端88、螺母90构成。弹簧支承部件80的螺钉棒84的下端固定在连接板74的上端部,螺钉棒84的上端与移动端88嵌合,具有向收缩方向的施加力的线圈弹簧82的上端固定在移动端88。固定端86固定在线圈弹簧82的下端,该固定端86固定在桁架12上。移动端88根据螺母90的拧紧情况沿螺钉棒84移动,线圈弹簧82的施力发生变化。由此,可以调整按压辊群70的多个按压辊72向扶手带轮27的径内方向的按压力。

如图2所示,在扶手带轮27的上层侧,导向辊群64以上述方式设置在桁架12上。导向辊群64配置有旋转自如的多个导向辊92,从入口部46向扶手带轮27的下外周部引导扶手带38。

如图2所示,扶手带轮27的下层侧,导向辊群66以上述方式设置在桁架12上。导向辊群66配置有旋转自如的多个导向辊94,将从扶手带轮27的下外周部引导的扶手带38向下层侧引导。

如图2所示,台阶驱动链轮24同轴设置有传导驱动链轮96、辊主链轮98。另外,扶手带轮27上同轴设置有传导从动链轮100。并且,传导驱动链轮96与传导从动链轮100之间,架设环状传导链102。由此,台阶驱动链轮24与传导驱动链轮96旋转,通过传导链102,使传导从动链轮100与扶手带轮27同步旋转。

如图2所示,在按压辊群70的下方设置有第1辊从动链轮104と第2辊从动链轮106。第1辊从动链轮104与辊主链轮98之间架设有环状第1辊链108。第1辊从动链轮104与第2辊从动链轮106与多个按压辊72之间架设环状第2辊链110。向第2辊链110的按压辊72架设的方式,如图2、图3所示,第1按压辊72(图2、图3中的最右侧的按压辊72)上,架设在扶手带轮27侧,在邻接的第2按压辊72上,架设到与扶手带轮27相反侧,其后在邻接的第3按压辊72上,架设到扶手带轮27侧,以后依次交错将第2辊链110架设到按压辊72上。这样,向一个方向驱动第2辊链110,从而使全部按压辊72沿扶手带轮27的旋转方向旋转。

(3)扶手带38的驱动方法

然后,说明扶手带38的驱动方法。

如图1、图2所示,马达20旋转,则台阶驱动链轮24以指定的速度旋转,与凹部23卡合的多个台阶30的前轮301移动,台阶30沿一定方向行驶。

如图2所示,台阶驱动链轮24旋转,同时传导驱动链轮96与辊主链轮98也旋转。传导驱动链轮96旋转,则通过传导链102,使扶手带轮27旋转,使扶手带38移动。

如图2所示,辊主链轮98旋转,通过第1辊链108使第1辊从动链轮104旋转。第1辊从动链轮104旋转,第2辊链110驱动,第2辊从动链轮106与多个按压辊72旋转。此时,如图3所示,第2辊链110与辊链轮78的位置交错架设,在各按压辊72中,在扶手带轮27相反侧架设有第2辊链110的按压辊72沿扶手带轮27的旋转方向旋转,从而向被扶手带轮27按压的扶手带38施加驱动力,并按压。另一方面,各按压辊72中,架设在与扶手带轮27相同侧的按压辊72的轴空转。

(4)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通过多个按压辊72按压扶手带38并使其向扶手带轮27相同方向旋转,使扶手带38的驱动力变大。

另外,由于按压辊72旋转,不需要像以前一样的较强按压力,即使多个按压辊72长时间(例如,夜间)按压扶手带38的相同部分,也不会留下按压痕。

(5)变形例1

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辊链110相对多个按压辊72的辊链轮78交错架设,但并不限于此,如图5所示,第1按压辊72(从图5中的右侧数第二个按压辊72)架设在扶手带轮27侧,邻接的第2按压辊72及相邻的第3按压辊72架设在与扶手带轮27相反侧,邻接的第4按压辊72再次架设到扶手带轮27侧。由此,在与扶手带轮27相反侧架设有第2辊链110的按压辊72与扶手带38相同方向旋转,从而能够按压扶手带38,同时向其施加驱动力。另一方面,各按压辊72中,架设在与扶手带轮27相同侧的按压辊72的轴空转。

(6)变形例2

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在上述实施方式,使扶手带轮27旋转,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管扶手带轮27是否旋转,只使多个按压辊72旋转,从而驱动扶手带38。

(7)变形例3

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按压辊72利用台阶驱动链轮24的驱动力旋转,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另外设置用于使多个按压辊72旋转的马达来使其旋转。

(8)其他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适用于自动升降机10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代替之,适用于自动步行道。

虽然上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该实施方式仅是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实施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方式的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宗旨内,同样也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效范围内。

符号说明

10:自动升降机;12:桁架;14:机械室;24:台阶驱动链轮;27:扶手带轮;70:按压辊群;72:按压辊;74:连接板;76:旋转轴;78:辊主链轮;96:传导驱动链轮;98:辊链轮;100:传导从动链轮;102:传导链;104:第1辊从动链轮;106:第2辊从动链轮;108:第1辊链;110:第2辊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