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清扫装置的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124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清扫装置的叉车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清扫装置的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是现在人们常用的搬运车辆之一,是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重物搬运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噪音低、污染小、造价低、操作灵活,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现有的叉车,还可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现有的叉车在运输过程中,行驶的路面经常会遇到垃圾、杂物等,这些垃圾、杂物经常缠绕在承载轮上或轴承上,久而久之,缩短承载轮的使用寿命,影响叉车的正常行驶,需要频繁的更换承载轮,特别是对于承载轮体积较小,数量较多的叉车,费时、费力,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延长承载轮寿命的具有清扫装置的叉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清扫装置的叉车,包括叉车本体,该叉车本体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前承载轮组;该前承载轮组包括轮架和至少两承载轮,该轮架设有对应的至少两安装槽,该承载轮安装于对应的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清扫刷;每个前承载轮组的位于前端的安装槽内壁固定有至少一清扫刷。

优选的,所述轮架包括两侧板、一前板和至少一隔板;该两侧板一端固定于叉车本体上,另一端与前板两端相固定,该至少一隔板安装于两侧板之间以分隔构成至少两所述安装槽。

优选的,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固定有至少一清扫刷。

优选的,所述清扫刷固定于所述安装槽的前侧内壁或后侧内壁。

优选的,所述清扫刷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叉车本体还设有两后承载轮,该叉车本体内靠近承载轮前端也设有至少一清扫刷。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叉车,在前承载轮组和后承载轮上设置清洁刷,清洁刷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或更多,清洁刷固定的位置可以是承载轮的前方或后方等,能有效防止垃圾或杂物缠绕至承载轮或轴承上,实现隔离垃圾或杂物,延长承载轮的使用寿命,节约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叉车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其中:10、叉车本体,11、前承载轮组,12、轮架,13、承载轮,14、侧板,15、前板,16、隔板,17、安装槽,18、后承载轮,20、清扫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具有清扫装置的叉车,包括叉车本体10和若干清扫刷20。该叉车本体10前端的叉架两侧分别设有一前承载轮组11。该前承载轮组11包括轮架12和两承载轮13,该轮架12包括两侧板14、一前板15和一隔板16。该两侧板14一端固定于叉车本体10上,另一端与前板15两端相固定。该隔板16安装于两侧板14之间以分隔构成至两安装槽17。该两承载轮13通过轴承安装于对应的安装槽17内。两前承载轮组11的位于前端的安装槽17内壁均固定有一清扫刷20,该清扫刷20位于该承载轮13前方,并通过螺丝锁固于安装槽17内。

进一步的,叉车本体10还设有两后承载轮18,该叉车本体10内靠近该两后承载轮18前端也设有清扫刷20,因该后承载轮18体积较大,该清扫刷20体积可设置更大,数量也可设置多个,并排排列,例如两个或三个或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叉车,在运输过程中,若遇到路面有垃圾或杂物是,位于前承载轮组11内的清扫刷20和后承载轮18的清扫刷20均可将垃圾或杂物等扫开,防止其缠绕至承载轮13或轴承上,实现隔离垃圾或杂物,延长承载轮的使用寿命,节约维护成本。

实施例二

一种具有清扫装置的叉车,其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每个前承载轮组的所有安装槽内均设有一清洗刷,且该清洗刷均位于对应承载轮的前方。

实施例三

一种具有清扫装置的叉车,其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前承载轮组的位于前端的安装槽内壁固定设有两清洗刷,一清洗刷位于承载轮前方,另一清洗刷位于承载轮后方。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