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直线送料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32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的直线送料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旋转的直线送料分配装置装置。



背景技术:

送料机,适用于输送材料的机器,是轻工行业、重工业不可缺少的设备。送料机专门用于粒料、粉料、片状料、带状材料等产品的输送。在各行业应用都十分广泛。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机械化输送,这种方式代替人力劳动将成为必然,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而且省时,省力还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节约人力资源。真正的做到了低成本,高回报。

目前,为了实现产品的直线传送和旋转,有的送料机上设置有旋转气缸。然而,旋转气缸本身成本较高,而且还需要借助外界的驱动力驱动,因此大大增加了送料机的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旋转的直线送料分配装置,包括:振动盘、送料带、支撑平台、承接座、直线振动器、支柱、下压气缸、压针、输出检测模块、移动气缸、移动底座、移动块、导向板和接收座,送料带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振动盘与所述送料带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支撑平台、所述承接座和所述送料带从下至上依次排列,所述直线振动器位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所述支柱具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压针与所述下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压针与所述送料带的出料端正对,所述输出检测模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送料带平行,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移动块位于所述移动底座上,所述导向板上具有轨道,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接收座的插入所述轨道中,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具有旋转轴,所述接收座的下表面具有旋转槽,所述移动块的旋转轴插入所述接收座的旋转槽中,所述接收座的上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具有光通道,所述光通道贯穿所述接收座。

优选地,所述送料带、所述压针、所述针套、所述输出检测模块、所述移动块的旋转轴、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接收座都为两个,两个第一轨道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轨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轨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送料带、所述压针、所述针套、所述输出检测模块、所述移动块的旋转轴、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接收座都为两个,两个第一轨道相互平行,两个第二轨道分别与两个第一轨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为两个,两个第一轨道相互对齐,所述第二轨道位于两个第一轨道之间,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同时与两个第一轨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直线送料分配装置包括:送料检测模块,所述送料检测模块具有一个光发射部和一个光接收部,所述送料带上具有通孔,所述光发射部和所述光接收部分别与所述通孔相正对。

优选地,所述直线送料分配装置还包括:底板,所述支撑平台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移动气缸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下方。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直线送料分配装置还包括:针套,所述针套具有内螺纹,所述压针具有外螺纹,所述针套的内螺纹与所述压针的外螺纹接合。

优选地,所述直线送料分配装置还包括: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输出检测模块固定在所述摆杆的另一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直线送料分配装置不需要设置旋转气缸即可完成产品的旋转操作,有效地降低了直线送料分配装置的制造成本,而且只通过一个气缸就完成了产品的直线运输及旋转操作,节省了所需要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直线送料分配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出料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移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移动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接收座底部的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接收座顶部的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接收座移动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接收座移动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涉及的接收座移动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直线送料分配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支撑机构2、输出控制机构3和移动机构4。其中,输出机构1、输出控制机构3和移动机构4都位于支撑机构2上。

输出机构1包括:振动盘11、送料带12和送料检测模块13。送料带12具有一个进料端121和一个出料端122。振动盘11与送料带12的进料端121连接,送料检测模块13位于送料带12上。振动盘11用于输出需要传送的产品,并且使产品以特定的姿态进入送料带12上;送料带12用于传输上述产品;送料检测模块13用于检测送料带12上是否出现断料的情况。

具体地,送料检测模块13具有一个光发射部和一个光接收部(光电传感器),送料带12上具有通孔(通孔的尺寸小于产品),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分别与送料带12的通孔相正对。送料带12上有产品时,光发射部发出的光被遮挡,此时光接受部无法接收光,即传输情况正常。当送料带12上没有产品时,光接收部接收到光发射部发出的光,即送料带12出现断料的情况。其中,上述光可以为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支撑机构2包括:底板21、支撑平台22、承接座23和直线振动器24。底板21、支撑平台22、承接座23和送料带12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直线振动器24位于支撑平台22的一侧。直线振动器24用于使送料带12发生振动,从而使产品在送料带12上前进,其原理与振动盘类似。

对于不同的产品,由于其尺寸和每次分配的数量要求都不同,因此对送料带的规格要求也不同。而且下一工序接收不同产品时,对产品的输送高度要求也不同。本申请的送料带12是放置在承接座23上的,对于不同的产品,只需要更换相应的送料带12和承接座23,就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产品,以及满足不同的送料高度,用户不必为不同的产品设置不同的直线送料分配装置。

如图2所示,输出控制机构3包括:支柱31、压紧部件32和输出检测部件33。压紧部件32和输出检测部件33都固定在支柱31上。

具体地,支柱31具有第一支撑板311和第二支撑板312。第一支撑板311固定在支柱31上,从垂直于支柱31的方向凸出;第二支撑板312固定在支柱31上,从垂直于支柱31的方向凸出。

压紧部件32包括:下压气缸321、压针322和针套323。下压气缸321固定在第一支撑板311上;压针322与下压气缸321的活塞杆连接;针套323具有内螺纹,压针322具有外螺纹,针套323环绕在压针322上,针套323的内螺纹与压针322的外螺纹接合。其中,压针322位于送料带12的出料端122的正上方。下压气缸321用于控制压针322执行下压动作,针套323用于调节压针322的位置,可根据产品的厚度调节下压的程度。

输出检测部件33包括:摆杆331和输出检测模块332。输出检测模块332通过摆杆331固定在第二支撑板312上。摆杆33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312上,可相对第二支撑板312发生转动;输出检测模块332固定在摆杆331的另一端。摆杆331用于调节输出检测模块332的位置。具体地,输出检测模块332也包括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

如图3所示,移动机构4包括:移动气缸41、移动底座42、移动块43、导向板44和接收座45。移动气缸41的活塞杆与送料带12平行,移动块43与移动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并且位于移动底座42上。导向板44上具有轨道,该轨道包括第一轨道441和第二轨道442,第一轨道441与第二轨道442连接,且第一轨道441与第二轨道442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接收座45的插入该轨道中。具体地,接收座45和第一轨道441的宽度相等,接收座45在移动过程中与第一轨道441和第二轨道442的侧壁抵接。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移动块43的上表面具有旋转轴431,接收座45的下表面具有旋转槽450,移动块43的旋转轴431插入接收座45的旋转槽450中,接收座45可相对移动块43转动。移动块43的侧表面具有气缸连接孔432,气缸连接孔432与移动气缸的活塞杆接合。

结合图6所示,接收座45的上表面具有凹槽451,凹槽底部具有光通道452,光通道452贯穿接收座44。通过移动气缸41的工作可以带动接收座45发生移动,从而使接收座45与送料带12的出料端122合并或分离。接收座45的凹槽用于接收送料带12输出的产品。当接收座45与送料带12的出料端122合并时,接收座45位于初始位置,此时输出检测模块332与接收座45的光通道452正对。

此外,移动底座42通过限位板420固定在底板21上,移动气缸41也位于底板21上,且移动气缸41位于支撑平台22下方。上述设置能减小直线送料分配装置的体积。

上述直线送料分配装置开始工作时,接收座45位于初始位置,产品从振动盘通过送料带12传输至接收座45的凹槽451中,输出检测模块332与接收座45的凹槽451中的光通道452正对。当凹槽451中接收到产品后,输出检测模块332检测到凹槽451中的产品,压针322在下压气缸321的作用下把送料带12的出料端122的最后一个产品压住,此时产品停止移动,同时移动气缸41带动接收座45远离送料带12的出料端122,移动至输出位置,从而将产品输送至下一工序。

如图6所示,由于接收座45插入导向板44的轨道中,在接收座45远离送料带12的过程中,接收座45会从第一轨道441移动至第二轨道442。而又由于第一轨道441与第二轨道442之间呈一定的夹角,因此接收座45会在轨道侧壁的作用下转动上述夹角的角度,从而完成产品的旋转。其中,两个虚线显示的接收座45分别表示接收座45位于转动位置和输出位置(图7和图8同理)。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送料带12、压针322、针套323、摆杆331、输出检测模块332、移动块43的旋转轴431、第一轨道441和接收座45都为两个。

如图8所示,两个第一轨道441相互平行,当两个接收座45位于初始位置时,两个接收座45分别插入两个第一轨道441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442为一个,第二轨道4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轨道441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轨道442也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轨道442分别与两个第一轨道连接。两个第二轨道442可以避免两个接收座45发生干涉。

上述直线送料分配装置可以同时传输两个产品,并且完成产品的旋转。本实施中的直线送料分配装置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441为两个,两个第一轨道441相互对齐,第二轨道442位于两个第一轨道441之间,第二轨道442的一端同时与两个第一轨道441连接。

上述直线送料分配装置可以完成产品180°的旋转,本实施中的直线送料分配装置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可见,本申请的直线送料分配装置不需要设置旋转气缸即可完成产品的旋转操作,有效地降低了直线送料分配装置的制造成本,而且只通过一个气缸就完成了产品的直线运输及旋转操作,节省了所需要的驱动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