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密封螺旋出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113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密封螺旋出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泥干化处理工艺中,污泥在受热干化过程中,污泥中大量的有机物成分会随同水蒸气从污泥中蒸发出来,而其中大部分的有机物为可燃物,在适当的温度和富氧的情况下,存在点燃甚至爆燃的风险,因此,在污泥干化处理工艺环节中需要保证处理装置的密封性能。

常用的卸料密封装置是星形卸料器,但其密封效果较差,当装置工作时处在微正压时,热蒸汽会从星形卸料器的连接口处逸出;当装置在微负压状态工作时,会从卸料器接口往装置内漏空气,均会对装置运行带来风险。

现有改进的装置采用无轴螺旋进行卸料密封,无轴螺旋长度小于输送管长度,当污泥离开无轴螺旋后将在输送管内堆积,并以料推料的方式向前输送至出料口。但采用此种方式,当污泥比较干时,污泥堆积在输送管的下部,输送管上部无堆料,无法实现密封;而当污泥有一定湿度时,污泥很容易在输送管内堆积堵塞,导致污泥堵在输送管内无法卸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较好,不易产生输送管道内污泥堵塞的自密封螺旋出渣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密封螺旋出渣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轴箱、无轴螺旋和输送管,输送管上设有下料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形堆料管和下料管,所述方形堆料管的前端和所述输送管的后端连通,所述下料管的前端与所述方形堆料管的后端连通,所述下料管的后端封闭,所述下料管的下部设有出渣口,所述方形堆料管与所述下料管连接处的上部铰接有旋开式挡板,所述方形堆料管与所述下料管连接处的下部铰接有可调节挡板,所述下料管与所述方形堆料管连接的下侧壁与所述方形堆料管的底壁呈一定角度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侧壁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可调节挡板的转动角度的调节装置,所述旋开式挡板和所述可调节挡板均为与所述方形堆料管的内腔相贴合的方形板,所述旋开式挡板转动至与所述可调节挡板垂直时所述旋开式挡板和所述可调节挡板与所述方形堆料管的内腔形成闭合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自密封螺旋出渣装置,设置方形堆料管和下料管,方形堆料管与下料管连接处的上部铰接有旋开式挡板,方形堆料管与下料管连接处的下部铰接有可调节挡板,并在下料管的下侧壁上设置对可调节挡板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当污泥较为干燥时,通过旋开式挡板将污泥堆料密实,防止可燃有机物蒸发逸出,当污泥较为潮湿时,通过对可调节挡板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调整污泥的下料量,从而避免污泥在输送管内堆积堵塞。

所述下料管与所述方形堆料管连接的上侧壁与所述方形堆料管的顶壁平齐设置,则可减小污进入下料管的阻力,所述下料管包括设在所述出渣口的后侧的堆料仓,则可保证污泥在下料的过程中堆积密实,从而避免有机物蒸发泄露。

所述下料管的后端通过可拆卸检修端盖进行封闭,设置可拆卸检修端盖, 便于对自密封螺旋出渣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检修。

所述调节装置为固定在所述下侧壁上的调节螺栓,设置调节螺栓对可调节挡板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调节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自密封螺旋出渣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中所示,包括电机1、减速机2、轴箱3、输送管4、方形堆料管5和下料管6。

电机1驱动减速机2,减速机2的传动轴设置在轴箱3内。输送管4内设有用于推动污泥的无轴螺旋7,无轴螺旋7固定在减速机2的传动轴上由减速机2驱动。输送管4上设有污泥的下料口8。

方形堆料管5的前端和输送管4的后端连通,下料管6的前端与方形堆料管5的后端连通。输送管4、方形堆料管5和下料管6形成密闭空间。方形堆料管5与下料管6连接处的上部铰接有旋开式挡板9,方形堆料管5与下料管6连接处的下部铰接有可调节挡板10,下料管6与方形堆料管5连接的下侧壁11与方形堆料管5的底壁呈一定角度向下倾斜设置,下侧壁11上设有用于调整可调节挡板10的转动角度的调节螺栓12,设置调节螺栓12对可调节挡板10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调节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易行,旋开式挡板9和可调节挡板10均为与方形堆料管5的内腔相贴合的方形板,旋开式挡板9转动至与可调节挡板10垂直时旋开式挡板9和可调节挡板10与方形堆料管5的内腔形成闭合空间。

采用上述设置,当污泥较为干燥时,经通过旋开式挡板9将污泥堆料密实,防止可燃有机物蒸发逸出,当污泥较为潮湿时,通过调节螺栓12对可调节挡板10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调整污泥的下料量,从而避免污泥在输送管内堆积堵塞。

下料管6的前端与方形堆料管5的后端连通,下料管6的下部设有出渣口13,下料管6的后端通过可拆检修端盖封闭,设置可拆卸检修端盖,便于对自密封螺旋出渣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检修。

下料管6与方形堆料管5连接的上侧壁与方形堆料管5的顶壁平齐设置,可减小污泥进入下料管6的阻力。下料管6还包括设在出渣口13的后侧的堆料仓14,可保证污泥在下料的过程中堆积密实,从而避免有机物蒸发泄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