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12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将开采好的矿石运输到指定的位置。传统的煤矿运输系统是通过地面铺设轨道,通过运输小车来运输货物和人车,价格非常昂贵,投入成本太大,且性能不稳定,维护保养费用多。

近些年来又出现了一种隧道内煤矿运输的吊运输送系统,该系统通过将轨道安装到拱形钢架上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目前这种吊运输送系统中,从侧端部进料,造成不便,且卸料时没有过度机构,而是直接卸料到皮带机上,容易造成大量的煤散落,进一步造成隧道内的空气污染,给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一种煤矿运输装置,以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矿运输装置,包括传送机构、自动伸缩机构、卡勾机构以及滑动轨道;所述自动伸缩机构固设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自动伸缩机构横向移动;所述滑动轨道位于所述自动伸缩机构的上方,所述滑动轨道用于放置盛放煤矿的料框,并形成所述料框横向移动的通道;所述卡勾机构与所述自动伸缩机构铰接,当所述自动伸缩机构缩回或伸出时带动所述卡勾机构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卡勾机构勾住或远离所述料框。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单轴机器人,所述单轴机器人固设于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单轴机器人的链条采用电缆保护链。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伸缩机构包括一油缸,所述油缸通过固定板固设于所述单轴机器人的滑动块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勾机构包括一长勾件,所述长勾件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勾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油缸和固定板铰接,所述长勾件在所述油缸的带动下绕其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点转动,当所述油缸的伸缩杆伸出时,其带动所述长勾件转动并远离所述料框,当所述油缸的伸缩杆缩回时,其带动所述长勾件转动并靠近以及勾住所述料框。

再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轨道包括位于所述自动伸缩机构的上方的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以及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上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料框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的上方,并容纳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形成的夹设空间内,所述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之间的间隙用于形成容许所述长勾件横向移动的避让通道。

优选的,所述滑动轨道的上方还设置有遮挡板。

优选的,所述滑动轨道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轨道垂直的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用于径向运输所述料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矿运输装置在工作时,将盛装有煤矿的料框放置在滑动轨道上,自动伸缩机构缩回带动卡勾机构转动从而勾住料框,传送机构带动自动伸缩机构横向移动,进而使得被卡勾机构勾住固定的料框沿滑动轨道移动,最终使得料框到达指定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输结构稳定,污染小,噪音小,成本低廉,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煤矿运输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煤矿运输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煤矿运输装置的俯视图(不包括输送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煤矿运输装置的侧视图(不包括遮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煤矿运输装置,包括传送机构1、自动伸缩机构2、卡勾机构3以及滑动轨道4;自动伸缩机构2固设于传送机构1上,传送机构1用于带动自动伸缩机构2横向移动;滑动轨道4位于自动伸缩机构2的上方,滑动轨道4用于放置盛放煤矿的料框5,并形成料框5横向移动的通道;卡勾机构3与自动伸缩机构2铰接,当自动伸缩机构2缩回或伸出时,带动卡勾机构3转动从而使得卡勾机构3勾住或远离料框5。

具体的,传送机构1包括单轴机器人11,单轴机器人11固设于底座8上。单轴机器人11的链条采用电缆保护链。

自动伸缩机构2包括一油缸21,油缸21通过固定板22固设于单轴机器人11的滑动块上。

卡勾机构3包括一长勾件31,长勾件31包括连接部311和与连接部311连接的勾部312,连接部311分别与油缸21和固定板22铰接,长勾件31在油缸21的带动下绕其与固定板22的铰接点转动,勾部312用于勾住料框5,当油缸21的伸缩杆伸出时,其带动长勾件31转动并远离料框5,当油缸21的伸缩杆缩回时,其带动长勾件31转动并靠近以及勾住料框5。

滑动轨道4包括位于自动伸缩机构2的上方的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一轨道板41和第二轨道板42以及分别固设于第一轨道板41和第二轨道板42上的第一限位板43和第二限位板44,料框5放置于第一轨道板41和第二轨道板42的上方,并容纳于第一限位板43和第二限位板44形成的夹设空间内,第一轨道板41和第二轨道板42之间的间隙用于形成容许长勾件31横向移动的避让通道K。

滑动轨道4的上方还设置有遮挡板6,具体的,遮挡板6固定于第一限位板43和第二限位板44的上方,遮挡板6可以防止煤矿粉尘跑出而污染隧道管道,对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滑动轨道4的末端设置有与滑动轨道4垂直的输送机7,输送机7用于径向运输料框5。具体的,在第一轨道板41和第二轨道板42的末端设置有输送机7,输送机7可以实现物料的径向运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矿运输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盛装有煤矿的料框5放置在滑动轨道4上,具体的,将料框5放置在第一轨道板41和第二轨道板42上,且第一限位板43和第二限位板44形成的夹设空间将料框5夹设于其中;

自动伸缩机构2缩回带动卡勾机构3转动从而勾住料框5,具体的,油缸21的伸缩杆缩回时带动长勾件31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长勾件31靠近并勾住料框5的一侧部,如此料框5和油缸21形成共同连动体;

传送机构1带动自动伸缩机构2横向移动,具体的,单轴机器人11带动油缸21横向移动,从而料框5在油缸21及长勾件31的带动下沿滑动轨道4移动,最终使得料框5到达指定的位置,如位于滑动轨道4末端的输送机7,料框5在输送机7上实现径向运输,从而完成料框5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输结构稳定,污染小,噪音小,成本低廉,节省人力。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