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秸秆粉末传输的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37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用于秸秆粉末传输的螺旋输送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具体涉及用于秸秆粉末传输的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其中管式有轴螺旋输送机常被用于运送干粉物料和小颗粒物料,例如秸秆粉末。

如公告号为CN202558206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引料式内螺旋输送机,包括筒形壳体,筒形壳体高低倾斜且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筒形壳体连接有转动驱动装置,筒形壳体的低端安装有引料筒,所述引料筒上设有进料斗,所述引料筒的出料口和所述筒形壳体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引料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筒形壳体内壁固定安装有输送螺旋叶片,所述输送螺旋叶片的下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引料筒内的引料螺旋叶片。

引料螺旋叶片伸入到所述引料筒内并与所述引料筒配合,依靠所述筒形壳体旋转提供的动力,能有效地将所述引料筒内的物料送入筒形壳体内,再通过所述筒形壳体内的与所述引料螺旋叶片相连的输送螺旋叶片继续进行输送,能有效地进行物料上料和物料输送。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在实际的的使用中,螺旋输送机一般放在料仓外,通过螺旋输送机将物料上料输送到料仓内。而料仓一般并排设置有多个。当一个料仓满后,需将螺旋输送机搬运到其筒形壳体的出口与料仓进料口对应的位置,然后再往料仓内进料。即每换一个进料的料仓就需搬运一次螺旋输送机。而由于螺旋输送机体积较大,搬运较为不便,需花费较多时间,导致了螺旋输送机的整体进料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秸秆粉末传输的螺旋输送机,该输送机可在不搬运的情况下,依次向多个料仓内进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秸秆粉末传输的螺旋输送机,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进料斗、与进料斗相连通的送料管、穿设于送料管内输送辊和用于驱动输送辊转动的且安装于送料管上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送料管上端设有与送料管连通且开口朝下的出料管,所述送料管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管和转动管,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于进料斗,所述转动管沿其轴向转动连接于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动管定位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输送辊转动,送料管下端的物料输送到送料管上端,然后从出料管出料即可。在将一个料仓堆满后,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相对固定管转动转动管,使出料管朝向另一个料仓,继续出料,不需推动螺旋输送机,提高了输送机整体进料送料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用于驱动第二连杆转动的驱动缸,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管外壁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驱动缸活塞杆,所述驱动缸固定安装于固定管,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驱动缸位于同一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缸长度伸缩驱动第二连杆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连杆转动,来带动转动管转动。从而实现转动管相对固定管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管相对转动管一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转动管相对固定管一端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端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第二法兰下端面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嵌设于环槽内且转动连接于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对环形凸起有一个限位,使转动管更稳定的转动连接于固定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槽截面呈T型,所述环槽下端面半径大于环槽上端面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环槽对环形凸起有一个沿其轴向的限位,从而防止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转动管脱离固定管,从而使转动管和固定管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法兰端面开设有半环槽,所述第一法兰上开设有四个等间隔设置的螺纹孔,所述半环槽内设有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栓设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管转动完成后,可将固定螺母螺栓连接到螺纹孔内,然后通过拧紧固定螺母,使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转动管和固定管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法兰相对第二法兰一侧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有较好的密封性,防止物料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缝隙间泄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与送料管相连处呈扩口设置,所述出料管为金属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管为金属软管,通过弯曲出料管,使出料管的出口可变,配合转动管转动,使该输送机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可对更多个料仓出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送料管上端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输出端和输送辊上端的传动轮和用于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轮的传动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传动轮转动,然后带动输送辊转动,从而实现输送辊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管下方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对送料管一端开设有用于嵌设送料管的圆弧槽,所述送料管转动连接于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对送料管有一个支撑力,和环形凸起配合,从而实现对送料管的两点支撑,使送料管在送料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不搬运螺旋输送机的情况下,盖螺旋输送机可依次向多个料仓内进料,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进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第一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第二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进料斗;3、送料管;4、固定管;5、转动管;6、第一法兰;7、环槽;8、螺纹孔;9、第二法兰;9.1、环形凸起;10、橡胶垫;11、半环槽;12、固定螺栓;13、固定螺母;14、第二驱动组件;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驱动缸;18、出料管;19、输送辊;20、滚珠轴承;21、螺旋片;22、第一驱动组件;23、驱动电机;24、传动轮;25、传动带;26、安装板;27、支撑杆;28、支撑板;29、圆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用于秸秆粉末传输的螺旋输送机,包括底座1、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的进料斗2和送料管3。

如图1所示,送料管3下方设有支撑杆27,支撑杆27上设有支撑板28,支撑板28相对送料管3一端开设有用于嵌设送料管3的圆弧槽29。送料管3嵌设于圆弧槽29内,且转动连接于支撑板28。

如图1和图2所示,送料管3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管4和转动管5。固定管4一端位于进料斗2下端且与进料斗2相连通。固定管4背对进料斗2一端呈倾斜向上设置,且固定管4背对进料斗2一端设有第一法兰6。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法兰6上端面开设有环槽7,环槽7截面呈T型,环槽7下端面半径大于环槽7上端面半径。第一法兰6上开设有四个等间隔设置的螺纹孔8。

如图2所示,转动管5位于固定管4背对进料斗2一端。转动管5相对固定管4一侧设有第二法兰9。第一法兰6相对第二法兰9一侧设有橡胶垫10。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法兰9相对固定管4一侧固设有环形凸起9.1,环形凸起9.1嵌设于环槽7内且转动连接于环槽7,从而使转动管5转动连接于固定管4。第二法兰9端面开设有半环槽11。第二法兰9上设有固定螺栓12,固定螺栓12穿设过半环槽11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8,固定螺栓12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3,通过拧紧固定螺母13使第二法兰9相对第二法兰9固定。固定螺栓12设有两个。

如图2和图5所示,固定管4上设有第二驱动组件14。第二驱动组件14包括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和用于驱动第二连杆16转动的驱动缸17。第一连杆15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管5外壁,且第一连杆15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杆16。第二连杆16一端转动连接于驱动缸17活塞杆,驱动缸17缸体固定安装于固定管4,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和驱动缸17位于同一平面。驱动缸17为液压缸。

如图5所示,送料管3上端设有与送料管3连通的出料管18,出料管18位于送料管3下侧且开口朝下。出料管18与送料管3相连处呈扩口设置,出料管18为金属软管。

如图5所示,送料管3背对进料斗2一端呈封闭设置。送料管3内同轴设置有输送辊19,输送辊19一端穿设出送料管3上端且转动连接于送料管3。送料管3和输送辊19之间设有滚珠轴承20。如图1所示,输送辊19外壁上设有螺旋片21。

如图6所示,送料管3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组件22。第一驱动组件22包括驱动电机23、传动轮24和传动带25。驱动电机23固定安装于送料管3上侧。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一个传动轮24。驱动电机23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安装板26。输送辊19上端也固定连接有一个传动轮24,该传动轮24转动连接于安装板26。传动带25套设于两个传动轮24外使两个传动轮24联动。

该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秸秆粉末放入进料斗2内,然后驱动电机23启动。在传动轮24和传动带25的作用下,输送辊19转动,驱动螺旋片21转动,从而将秸秆粉末从送料管3下端输送到送料管3上端。送料管3上端的秸秆粉末从出料管18出料到料仓内。

当一个料仓集满后,停下驱动电机23。拧下固定螺栓12和固定螺母13,使转动管5可相对固定管4转动。驱动缸17驱动第二连杆16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连杆15转动。在第一连杆15的带动下转动管5相对固定管4转动。直到出料管18的出口对准另一个料仓的进料口,然后将固定螺栓12穿设到半环槽11内,螺纹连接于螺纹孔8。然后通过拧紧固定螺母13将转动管5和固定管4固定。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3,开始进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