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同步面粉刮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321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三联同步面粉刮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粉刮板机,尤其是一种三联同步面粉刮板机。



背景技术:

在面粉加工工艺中对半成品或成品面粉进行水平输送主要采用螺旋绞龙和刮板机,而在小麦制粉工段中,随着单条生产线产量的不断增加和工艺加工技术的提高,高方筛和清粉机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加,同一楼层里数台高方筛筛分出来的不同细度等级的物料,都需要按照工艺要求汇集后再输送进入清粉机再次筛理或碾磨,现在几乎都是采用三联螺旋绞龙来承担总粉绞龙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要求物料输送距离越来越长,长达数十米的绞龙叶片轴运转中的扭矩很大,特别在启动时问题更加明显,所以选用的减速电机也越来越大,电耗大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且,为避免长距离输送绞龙轴游动碰擦机壳,叶片与机壳的间隙不得不放到5-10mm,这样造成螺旋绞龙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沿绞龙整个长度方向底部面粉残留量很大,不仅造成了物料的输送损失,清理费时费力,而且如不及时清理,容易造成不同物料之间的交叉污染, 容易发生霉变和生虫,直接影响了面粉的食品安全,这是面粉加工企业最最头疼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刮板机工作中,机头链轮轴及机尾链轮轴转动带动输送链条前进,输送链条分别在机头链轮轴及机尾链轮轴处转向,实现连续循环运转,刮板在输送链条的带动下将物料从进料口输送至出料口排出。调节吊紧螺杆及吊紧螺母可以牵动机尾链轮轴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改变机头链轮轴和机尾链轮轴之间的中心距,使输送链条保持适当的张力。刮板机由于刮板高分子材料的普及加上是链条传动,输送能力强,刮板在链条带动下直接与机壳底部接触,无间隙,底部面粉残留量很小,因此在面粉长距离输送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国内目前没有三联一体式面粉刮板机,虽然有些厂家已用3台独立的刮板机来替代目前普遍的三联总粉螺旋绞龙,但由于用了3台刮板机受每台设备传动装置、张紧装置的限制,加上每台设备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操作和安全距离,平面占据的位置非常大,这对于大多数新建和现有改造的生产线的工艺布置来说,都是非常困难布置的,因为,3台刮板机进出口位置不能集中的话,直接影响上楼层高方平筛筛下物数十根管道的交叉,无法保证每根管道的角度满足面粉自流角度要求,物料将会在料管内堵塞,同样道理,进入刮板机内的物料也无法以面粉自流角度分配到下一楼层的清粉机内。由此,迫切需要有一种体积紧凑、结构合理的三联一体式刮板机满足面粉汇集、输送和卸料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联同步面粉刮板机,以满足在小麦制粉工段在不增加楼层高度情况下取代现有总粉三联螺旋绞龙,满足高方平筛下面粉汇集、输送和卸料的工艺要求,减少面粉残留,降低能耗。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三联同步面粉刮板机,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均包括机头、中间输送段和机尾,所述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以及第三刮板机的机头内设有驱动链轮轴,驱动链轮轴上分别安装第一驱动链轮、第二驱动链轮和第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轴连接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以及第三刮板机的机尾内分别设有第一机尾链轮轴、第二机尾链轮轴和第三机尾链轮轴,第一机尾链轮轴上安装第一机尾链轮,第二机尾链轮轴上安装第二机尾链轮,第三机尾链轮轴上安装第三机尾链轮;所述第一驱动链轮与第一机尾链轮、第二驱动链轮与第二机尾链轮、以及第三驱动链轮与第三机尾链轮之间分别绕装输送链条,输送链条上安装刮板;所述第一机尾链轮轴和第三机尾链轮轴分别连接尾部张紧机构,第二机尾链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侧面张紧机构。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链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壳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机尾链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刮板机的机壳上,第二机尾链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壳上,第三机尾链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三刮板机的机壳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尾部张紧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尾内,侧面张紧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壳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尾部张紧机构和侧面张紧机构均为螺杆弹簧张紧机构。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输送段的壳体截面为U型;所述中间输送段上均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多个进料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刮板机的机尾相对于第一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尾向内缩进,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尾呈凹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利用刮板机实现面粉厂高方平筛筛下物汇集、输送和卸料分配的功能,最小尺寸地将3台刮板机组合成为一体,并且可以实现3台刮板机同步工作,满足了工艺加工的要求,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三联总粉螺旋绞龙,对节能降耗、减少物料残留污染,保证食品安全起到很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头、2-中间输送段、3-机尾、4-减速电机、5a-第一驱动链轮、5b-第二驱动链轮、5c-第三驱动链轮、6-驱动链轮轴、7-刮板、8-输送链条、9-侧面张紧机构、10a-第一机尾链轮轴、10b-第二机尾链轮轴、10c-第三机尾链轮轴、11-尾部张紧机构、12a-第一机尾链轮、12b-第二机尾链轮、12c-第三机尾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联同步面粉刮板机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均包括机头1、中间输送段2和机尾3,所述第二刮板机的机尾3相对于第一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尾3向内缩进,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尾3呈凹形布置;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以及第三刮板机的机头1内设有驱动链轮轴6,驱动链轮轴6上分别安装第一驱动链轮5a、第二驱动链轮5b和第三驱动链轮5c,驱动链轮轴6连接减速电机4;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以及第三刮板机的机尾3内分别设有第一机尾链轮轴10a、第二机尾链轮轴10b和第三机尾链轮轴10c,第一机尾链轮轴10a上安装第一机尾链轮12a,第二机尾链轮轴10b上安装第二机尾链轮12b,第三机尾链轮轴10c上安装第三机尾链轮12c;所述第一驱动链轮5a与第一机尾链轮12a、第二驱动链轮5b与第二机尾链轮12b、以及第三驱动链轮5c与第三机尾链轮12c之间分别绕装输送链条8,输送链条8上安装刮板7;所述中间输送段2的壳体截面为U型,中间输送段2由多个标准段拼接而成,采用法兰螺栓联接,连接处带有定位机构以保证联接无缝隙,密封不漏粉;所述中间输送段2上均设有盖板,盖板为整板结构,盖板上开设多个进料口;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链轮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壳上;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机尾链轮轴10a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刮板机的机壳上,第三机尾链轮轴10c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三刮板机的机壳上;所述第二机尾链轮12b相对于第一机尾链轮12a和第三机尾链轮12c向内缩进,第二机尾链轮轴10b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壳上;

所述第一机尾链轮轴10a和第三机尾链轮轴10c分别连接尾部张紧机构11,尾部张紧机构11分别设置在第一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尾3内,尾部张紧机构11对第一机尾链轮轴10a和第三机尾链轮轴10c实施水平移动,达到输送链条8张紧作用;所述第二机尾链轮轴10b的两端分别连接侧面张紧机构9,侧面张紧机构9分别设置在第一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的机壳上,侧面张紧机构9对第二机尾链轮轴10b实施水平移动,对输送链条8张紧。所述尾部张紧机构11和侧面张紧机构9均为螺杆弹簧张紧机构。尾部张紧机构11和侧面张紧机构9的错位布置有效地缩小了设备平面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面粉通过盖板上的进料口进入中间输送段2,减速电机4带动第一驱动链轮轴6ab和第二驱动链轮轴6c工作,第一驱动链轮轴6ab分别带动第一驱动链轮5a和第二驱动链轮5b转动,第二驱动链轮轴6c带动第三驱动链轮5c转动,第一驱动链轮5a、第二驱动链轮5b和第三驱动链轮5c带动输送链条8前进,刮板7在输送链条8的带动下将物料从进料口输送至出料口排出;所述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可以实现同步工作,第一刮板机、第二刮板机和第三刮板机机尾3的凹形布置有效地缩小了设备平面尺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